![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教案: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58054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教案: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580543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四教案: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580543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事物的客观联系与人的主观活动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整体和部分的辨证统一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关键能力:创设情境,阅读文字材料、观看音像资料,通过思考、探究、合作学习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体会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用具体事例分析我们做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剖析生活实例,锻炼综合性思维,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树立全局意识和顾全大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思想,树立为集体做贡献的价值观。
科学精神: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密切关系,有效的改造主观世界;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教学难点:联系的客观性;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耳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教师提问:蝴蝶效应说明了什么?——事物是联系的。所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新内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新课讲授: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如保护环境与气候变化有联系……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关于联系的例子?(3分钟)
学生回答(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环境的联系,人体内部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生态系统,地球这个最大的生物圈,我们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联系的有机整体……)
教师总结:看来我们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
那什么是联系呢?同学们能不能从刚才所列举的例子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从而从中概括出联系的含义呢。
所谓联系,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首先,联系既包括事物之间,也包括事物内部的联系。其次,这种联系的影响、作用是相互的,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就像老师和学生之间有联系,老师对学生有影响,同时学生对老师也是有影响的。
2、哲学上的联系与具体联系有什么区别?
教师点拨: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哲学上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是一种抽象联系。
它与具体联系的关系是:抽象联系是具体联系的抽象与概括,具体联系是抽象联系的具体表现。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既要注意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又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
[特别提醒]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是事物可以独立存在。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但并不是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的真实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对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我们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表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问:人为事物的联系为什么也是客观的?
(图片展示――港珠澳大桥)
结果:人为事物的联系,一旦形成就独立于意识之外。
师:联系具有客观性,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事物的固有联系,但在生活中我们却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存在
例: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图片)
1. 8-发,4-死
2.有人说:“彗星的出现意味着国家的兴衰”等
3.人的命运由指纹手像决定
4.左眼跳喜,右眼跳灾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特别提醒]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既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又承认人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巩固:(7分钟)
①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直接联系
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③唇亡齿寒。 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④时势造英雄。 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
⑤无风不起浪。 因果联系
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果联系
⑦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联系和部分联系
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整体联系和部分联系
⑨“我看到了苹果落地,为什么没有看见引力?” 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2)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特别提醒]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创造所需要的条件,但改变条件是有条件的,不是随心所欲的。
可能有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会要求我们把握事物的条件性。这是因为联系的多样性同事物所处的条件的多样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同时注重主客观条件,把握好内外部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合作探究】
关注生活,一起环保才能冲出雾霾
每到冬天,中国的雾霾国人都在关注。《中国气候公报》近日公布, PM2.5超标的范围遍布中国中、东部各地。
材料一:关于雾霾的成因,专家们已经有明确的解释,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
材料二:雾霾的危害: 雾霾对人类的伤害越来越明显, PM2.5引发的肺癌和其它慢性病,让每年超120万的中国人早死。雾霾中含有的各种废气、异物和化学物质,沉积到土壤上、河流里,还在污染农作物和水源。
材料三:怎样根治雾霾?扫清雾霾是环保的重任,然而,这个环保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国家、企业、个人的努力。针对汽车尾气这一形成霾的罪魁祸首,国家更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加大措施积极治理,研究新型环保节能型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探究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雾霾的成因及危害及危害的认识。
(1)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雾霾的产生与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是密切联系的。
(2)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违背联系的客观性会受到惩罚。人类的过度行为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导致雾霾,引发疾病及各种污染。
(3)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雾霾不仅仅危害人类健康,还危害农作物、土壤、水源。
探究二:在根治雾霾的过程中,国家研究新型环保节能型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是否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为了扫清雾霾,国家积极研究新型环保节能型汽车作为代步工具是在尊重联系客观性的基础上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不违背联系的客观性。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播放一则关于近期猪肉涨价的相关报道
师(问):你能从猪肉涨价中看到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
分析由于猪肉涨价:
①城镇居民生活成本提高
②猪饲料价格上涨
③中国由玉米出口国变为玉米进口国
④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
⑤鸡肉、猪牛羊肉价格涨
⑥农民收入增加,种粮积极性提高
⑦猪肉与三年前同期价持平等等
猪肉价格的上涨,会影响到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以班集体为例讲解)
地位、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如补雀的网。捕雀的网虽然由一个个网眼组成,但网中的网眼相互制约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因而使网在功能上具备了单个网眼所不具备的功能。单个网眼捕不到雀而网能捕到,正是说明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张网捕雀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雀的大网,捕到的麻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于是他回家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圈来捕雀,结果一个雀也没有捕到。)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相互联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离不开部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能成为部分。
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如学校、班级)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整体。(学校——年级——班级——学生)
(3)处理好整体和部分关系(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就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要素与要素之间,系统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但严格地讲,系统和要素及其关系比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及其关系在内容上要丰富一些,注意“一定意义上”的理解)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58页探究木桶原理)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构成事物的内部要素对于这个事物的重要性,说明部分对于整体的价值。因为只有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结构优化合理,才能使整体获得功能最大化。
生活中实例如:接力赛中每一个运动员的良好表现将决定整体的成败,人们知识结构中的每一部分的状况将会影响其整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经济活动中每一个企业的良好信誉也会决定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和形象等。
教材中叙述唐代韩愈和宋代苏东坡的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的事例,和我们同学的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系统优化的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掌握这种方法,就要做到三点: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还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1+1>的道理。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做到的三个方面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
(一举而三役济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一个“一举而三役济”的故事。宋真宗年间,一场大火把宫内楼台宫室烧成废墟。修复这些宫室楼台有三个困难:一是取土困难,路途遥远;二是运输困难,要运土及大批建筑材料;三是处理大量垃圾困难。面对这些困难,负责该工程的丁谓经过周密思考,首先下令把宫前的大街挖成大沟,就地取土烧砖。第二步把宫外的汴水引入大沟中,运进竹木等建筑材料。第三步,重建宫室楼台,工程完工后再把碎砖废土填入沟内,修复原来的大街。)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即1+1>2的道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两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来认识事物(方法论)
从认识方面来说,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从实践方面来说,系统优化方法要求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体功能状态的优化,力求系统的最佳效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从三个方面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是联系的普遍性,从事物内部、事物外部和整个世界方面说明了联系是普遍的。二是联系的客观性,不论是自在事物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三是联系的多样性,还提到了联系的条件性。另外,这三点分别对应的方法论要求也是需要同学们把握好的。还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化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板书设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的客观性
4.联系的多样性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③方法论(要求)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系统的含义
②系统的基本特征
③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论即要求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思品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