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1.4地球的圈层结构(共49张PPT)第8页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速度较慢固体传播,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知识归纳,互动探究,核心归纳,达标检测,课时对点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
    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速度较快固、液、气传播
    地震时,地震波在地面和湖中的传播状态是怎样的?地面上的人是先感受到上下颠簸还是左右摇晃?
    1.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 )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地震发生时,地面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 ) 4.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 )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地壳加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地球外部各个圈层具有怎样的联系?
    答案 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探究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材料一 2017年6月12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南部海域发生里氏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材料二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地震发生时,位于震中附近陆地上的人们有怎样的震感?
    答案 先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到达地面的先是纵波,然后才是横波)。
    2.结合材料,印度尼西亚地震的震源处在地球内部圈层的哪一层?
    答案 震源在地壳这一圈层。
    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 外核的物质状态可能为液态,因为此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2018年3月30日,南太平洋上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35千米。据此回答1~2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壳
    解析 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震源深度35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幔,故选B。
    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解析 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当纵波传导到地面时,居民感觉到上下颠簸,当横波又传来时,居民又感觉到左右摇晃。故选D。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3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解析 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处时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岩石圈是指 A.①的顶部 B.②的顶部C.①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解析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的,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
    解析 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
    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胡安·圣玛利亚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六家航空公司的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回答4~5题。4.组成图里亚瓦尔火山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
    解析 组成火山山体岩石的矿物为岩浆冷凝形成,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5.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降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到岩石圈。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6.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8.0级,则E点测得地震的震级为_____级。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_____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答案 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其以下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
    当地时间2017年7月2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迪昂高原上的西莱里火山突然爆发,造成救援人员伤亡。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圏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④圈层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比陆地大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解析 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特点并结合图示,可知圈层①为地壳,其中海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圈层②为地幔,其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圈层③和圈层④是地核,其中圈层③为外核,可能由液态物质组成,圈层④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读图,回答3~5题。3.②圈层的主体是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解析 通过读图可以看出,①为岩石圈,②为水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大气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水量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4.①②③④四圈层中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A.④ B.② C.① D.③
    解析 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5.③圈层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是 A.大气 B.水C.土壤 D.生物
    解析 在生物圈各组成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0日18时4分,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发生5.8级地震,震源深度约9km,震中距且末县城约110km。据此回答6~7题。6.此次新疆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时 A.横波速度突然增加 B.纵波速度突然增加C.横波突然消失 D.纵波突然消失
    解析 地震波传到古登堡界面,由于外核可能呈熔融液态,故横波会消失。
    7.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壳 B.软流层C.上地幔顶部 D.下地幔
    解析 此次新疆地震的震源深度约9 km,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 km,故震源应位于地壳。
    如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C.③为地壳 D.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
    解析 据图可知,①为地壳,③为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上,莫霍界面以下,故只有B项正确。
    A.甲 B.乙 C.丙 D.丁
    9.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如图中的 
    解析 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括①,故丁图符合。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0~11题。10.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解析 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气三态中传播,由固态进入液态波速会降低。
    11.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地震波,传递声音利用声波,查虫害与测高度不属于地震波应用范畴。
    如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代表四大圈层。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序号依次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 地球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代表的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1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 “落红”属于生物圈,“春泥”属于岩石圈。
    如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观察照片,回答下题。14.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解析 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15.读“北美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单位:千米),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世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____千米。大陆地壳厚度与大洋地壳厚度有何差异?
    解析 主要为基础知识,记住相关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2)图中A处的地壳厚度为_____________,B处地壳的厚度为___________。(3)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解析 根据相邻等值线之间闭合等值线区域的特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以判断出A处的地壳厚度介于45~50千米,B处的地壳厚度介于30~35千米,进一步可推断出北美大陆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
    答案 西部、东部山地比较厚,中部较薄,大陆向大洋的过渡地区较薄。
    材料二 当地时间2017年6月5日,“蛟龙”号在西北太平洋雅浦海沟进行了2017年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第38航次)第7次下潜,这也是本航段截至目前采集生物样品最多的一次下潜。此次下潜共取得近底海水16升,变质岩53.8千克,海参3只、海星1只、海绵1只、海蛇尾3只、未知物种1只。
    16.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1)在材料一图上标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名称。

    相关课件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背景图课件ppt,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整体感知全文,地震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地球内部圈层,知识海洋,地震波分类,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岩石圈,上地幔,软流层,地壳与岩石圈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图片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结构,划分依据地震波,1地壳,2地幔,3地核,大气圈,生物圈,课堂小结,当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