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3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4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5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6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7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课件:6.1 气象灾害(共46张PPT)第8页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洪水泛滥,低洼土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经济损失,围湖造田,城市化,久晴无雨,地表径流,降水分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标要求]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目标阐释]1.了解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的概念。2.掌握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危害;台风、寒潮的发生过程及其影响。3.结合实例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一、洪涝和干旱灾害1.洪涝灾害及其危害(1)概念:由于江河 或因长期降雨,积水淹没 ,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3)发生机制①自然因素: 和水文,是决定性因素。②人文因素:毁林开荒、 、修筑堤坝、 等社会经济活动起重要作用。
    (3)发生机制: 的不均匀性是干旱发生的基本原因。
    洪涝和干旱 材料一 2014年5月8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截至2014年5月11日20时统计,此次过程造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5省(自治区)23市77个县(市、区)121.6万人受灾,3人死亡,2.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1500余间房屋倒塌,92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93.1千公顷,其中绝收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材料二 2013年的云南,4年连旱已成定局。据统计,截至2013年3月23日,持续的干旱已导致云南省876万人受灾,有494万人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51万亩,全省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亿元。(1)洪涝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多发的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干旱灾害?其危害是什么?(3)干旱灾害发生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1)东部沿海地区,多发生在江河的两岸,特别是河流的中下游和地势低洼地区。这些地区深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多,而且河流中下游地区水量大,地势低洼流速缓,泥沙淤塞,易发生洪涝灾害。(2)干旱灾害是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少于正常年份而导致的灾害。
    危害:一是因为气温高、湿度低、土壤水分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使作物正常生长受到抑制,从而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二是因为降水少、蒸发强,地表径流减少,造成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此外,干旱还能引发饥荒、难民潮以及火灾、土地退化等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3)降水分配的不均匀性。
    1.我国东部季风区洪涝灾害多发、严重的原因
    2.旱灾(1)发生机制
    【迁移应用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读左上图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2)左上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右上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析原因。
    答案:(1)由东向西减少,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2)人为原因: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中下游围湖造田,对河流流量调节能力下降;城镇工程建设,占用湿地等。措施:恢复植被;退田还湖;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措施;合理利用土地等。(3)此地冬季降水少;为喀斯特地貌区,下渗量大,地表水资源少;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速度快,留存少。
    4.分布(1)时间分布:每年 月登陆我国,7~9月最多。(2)空间分布: 是世界台风活动最多的地区。5.我国台风路径:大致有三条,即西移路径、 、转向路径,夏季台风多属 。
    思考 飓风、台风和龙卷风有什么区别?
    答案: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只是因为发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称。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东南沿海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被称为“飓风”;印度洋上则称为“旋风”,统称“热带强烈风暴” 。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龙卷风是一种相当猛烈的天气现象,由快速旋转并造成竖立中空管状,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爆发,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此外,龙卷风一般是伴随着飓风而产生。龙卷风最大的特征还在于它的形状。
    三、寒潮灾害1.概念:大规模的 活动,可导致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同时伴随大风、雨、雪、雨凇或霜冻、 天气。2.危害(1)使农作物、果木和热带作物遭受严重 。(2)大雪、冰冻造成牲畜死亡、交通堵塞以及电力、通信中断。(3)沿海地区大风造成 及海上翻船事故等。
    3.时空分布(1)时间分布:出现于9月下旬至次年5月之间, 月是最高峰, 月是次高峰。(2)空间分布:入侵我国的寒潮都来自 地区,大致可归并为中路、东路、西路三条路径。
    ①A为东路:从亚洲北部的 出发,由西伯利亚东部南下,经东北地区侵入我国东部地区。②B为中路:从新地岛附近的北冰洋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再朝东南方向扫过黄河河套地区,直达 地区。有时会越过 影响到华南沿海。这是较为多见的路径。③C为西路:由 的北冰洋出发,从 经新疆北部,河西走廊侵入我国。
    思考: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能形成寒潮吗? 答案:不一定。形成寒潮的冷空气活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强冷空气,即冷空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二是所经地区温度较高,冷空气袭来后降温幅度达到寒潮标准。
    台风、寒潮灾害1.台风读“某飓风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飓风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给沿海人民带来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了解飓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利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1)飓风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属于哪一类天气系统?(2)简述飓风的气流运动状况。(3)飓风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风暴潮的袭击。若图示的飓风向西移动,中心到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袭击?分别说明两地遭受风暴潮袭击程度差异的原因。
    答案:(1)发生在夏秋季节;属于气旋(低压系统)。(2)飓风多发于北半球,水平方向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做上升运动。(3)B地。因为B地位于飓风的迎风岸,而A地吹离岸风,因此B地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正面袭击。
    2.寒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来临,也是冬季降温时期,近日美国芝加哥遭遇寒潮来袭,风速超过每小时80公里,气温一度降到-10℃以下。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被迫取消了至少1375个航班。而截止至2014年1月7日,全美国共有15日死于美国寒潮入侵。
    (1)寒潮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什么季节?(2)影响寒潮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寒潮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1)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2)寒潮来临前当地气温的高低。寒潮来临前,当地天气越暖,寒潮强度越大。(3)强烈降温使农作物、牲畜遭受冻害;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
    1.台风(1)台风的生成(2)危害:狂风、特大暴雨易产生 、 ,破坏农业及交通通信设施。
    2.寒潮(1)形成原因 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 的寒带,当 气团向 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2)寒潮的危害 寒潮经过的地区,短时间内 骤降。伴随降温,会出现大风、雨雪和 等,有时还会带来 、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迁移应用2】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完成(1)~(3)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海啸
    (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
    (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试从地形与气候角度分析美国本土龙卷风多发的原因。 答案:(1)C (2)B (3)地形:平原地形有利于冷暖空气长驱直入。气候:春夏季向大陆输送的暖湿空气与来自西部的干燥冷空气相遇,积聚到一定强度后产生龙卷风。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美国本土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分布地区。第(1)题,①地处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此地区地处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及海啸灾害。②地处西北大西洋沿岸,每年的夏秋季节多飓风灾害。③地处美国中部的大平原地区,春夏季节经常发生龙卷风灾害。④地处美国东北部地区,冬季常遭受暴风雪袭击。第(2)题,飓风常发生于夏秋季节,故A项错误;暴风雪主要发生于冬季,故B项正确;海啸的发生没有时间及季节规律,故C项错误;龙卷风的发生要有对流天气,常出现在白天,故D项错误。
    第(3)题,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有利于龙卷风的生成。位置: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水汽条件非常好。地形:美国东部为高原、西部为山地、中间为中央大平原,且主要山脉如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大致都为南北走向,对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加拿大的冷空气不能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冷暖空气都能长驱直入到达内陆地区。气候:在春夏季,美国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向美国大陆输送,与来自西部落基山的干燥冷空气在低地平原相遇,当积聚到一定强度后,龙卷风就产生了。
    1.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①自然因素:气象和水文。②人文因素: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修筑堤坝、城市化等社会经济活动起重要作用。2.台风的主要危害: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背景图课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检测,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当堂检测,读图完成2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课堂教学课件ppt,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精准演练,模拟综合探究,课时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