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堂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可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浓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可逆反应1.定义:在相同条件下,能同时向_______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2.表示:用“______”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二、化学平衡状态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不再随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_____,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正向建立平衡)
【微思考】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就停止了。你同意该观点吗?提示:不同意。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仍在进行,只不过在此条件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
三、化学平衡移动1.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化学平衡移动已达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中,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的过程。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温度:气体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反应的方向移动。(2)其他因素:除温度外,___________、_____(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等外界条件的改变也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情境·思考】可乐和雪碧中都溶解了二氧化碳,当打开可乐或雪碧时,会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为什么?
提示: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打开瓶塞,压强减小,平衡向生成二氧化碳的方向移动,因此有大量气体冒出。
【巧判断】(1)反应条件改变后,若正、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则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提示:×。反应条件改变后,若正、逆反应速率仍然相等,则可逆反应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2)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 ( )提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就达到了反应的限度,延长反应的时间反应的限度也不会改变。
(3)对于反应2NO2 N2O4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2O4的方向移动( )提示:×。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知识点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思考·讨论】(1)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当SO2、O2、SO3的浓度之比为2∶1∶2时,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提示:不能,因为不能说明各组分的浓度一定不变。也不能说明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2)对于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O2 2SO3,当压强恒定时,一定达到平衡吗?密度一定时呢?提示:压强恒定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因为压强恒定,说明各气体的物质的量恒定;但密度恒定时,不一定达到平衡,因为气体的总质量守恒,容积不变,密度在任何时刻都不变。
(3)对于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H2+I2 2HI,当压强恒定时,一定达到平衡吗?密度或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时呢?提示:均不一定,因为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压强、密度、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不变。
【案例示范】【典例】(2020·莱芜高一检测)下列说法可充分说明反应P(g)+Q(g) S(g)+R(g)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已达平衡的是( )
A.容器里P、Q、R和S四种物质共存B.容器里Q和R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C.容器内气体压强、密度不随时间变化D.同一时间内生成n ml P同时生成n ml Q
【思维建模】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思路如下:
【解析】选B。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该反应只要开始以后,必定P、Q、R和S四种物质共存,故A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容器容积不变,气体Q和R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即Q和R的浓度不变,P和S的浓度也不变,故B说明反应
已达平衡状态。该反应在平衡前后各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又因为容器容积不变,则在达到平衡前后气体压强不变;该反应在平衡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又因为容器容积不变,则在达到平衡前后气体密度不变,故C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D项只描述了逆反应,没有指明正反应的情况,故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母题追问】(1)若物质S为固体,则四个选项中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的是哪个?
提示:B、C。若物质S为固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相等,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故压强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由于物质S为固体,因此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发生改变,故气体的密度在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因此气体的密度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2)若将反应改为2P(g)+Q(g) S(g)+R(g),其余条件不变,则C选项是否还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提示: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相等,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故压强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发生改变,而容器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规律方法】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两个标志(1)“动态标志”即“速率标志”,指的是当用同种物质表示时,只要符合v(正)=v(逆),或说在相同的时间内,某物质的生成量=某物质的消耗量;当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要注意表明不同方向的反应速率,即正逆两个方向;再就是根据某物质的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
数,求算出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只要满足同种物质的v(正)=v(逆)即可。
(2)“静态标志”指的是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等不变,而不是各物质的浓度相等或分子数满足一定的关系,这一点极具有迷惑性。
【知识·巩固】1.(2019·福州高一检测)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 2NH3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
A.每1 ml N≡N断裂的同时有2 ml N—H生成B.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C.N2减少的速率和NH3减少的速率之比为1∶2D.气体体积为初始体积的
【解析】选C。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根据方程式可知,每1 ml N≡N断裂的同时有6 ml N—H生成,A不正确;平衡时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物质的浓度之间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B不正确;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N2减少的速率和NH3减少的速率之比为1∶2,C正确;
不知道转化率,则不能确定气体体积和初始体积的关系,D不正确。
2.在一定温度下某密闭容器中,加入1 ml A、3 ml B、2 ml C和2 ml D,发生反应:mA(g)+nB(g) xC(g)+yD(s),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当下列条件成立时,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v正(A)=2v逆(C);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反
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l A,同时生成3a ml B;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⑥⑦C.①③④⑥⑦ D.①③⑤⑥⑦⑧
【解析】选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3B(g) 2C(g)+2D(s),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②当2v正(A)=v逆(C)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v正(A)=2v逆(C),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③A、B、C的浓度不再
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再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⑤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同,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各组分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故正确;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 ml A,同时生成3a ml B,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⑧反应平衡后,各物质的分子数不变,不一定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这和加入的物质的多少以及反应程度有关,所以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补偿训练】1.一定温度下,在一个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A2(g)+3B2(g) 2AB3(g),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消耗n ml A2同时生成2n ml AB3C.容器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均相等D.容器中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解析】选D。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无法确定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消耗A2和生成AB3都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无法确定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B选项错误;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不是所有
物质的速率相等,C选项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D选项正确。
2.(2020·广州高一检测)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 ml的A2同时生成n ml 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 ml的AB同时生成n m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 ml的A2同时生成n ml的B2
【解析】选C。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总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因而反应无论进行到什么程度,其容器内的总压强都不会改变,因而选项B不能作为已达平衡状态的标志;选项A中,从A2和AB的生成量的关系看应是v(正)v放热。
(2)v正、v逆同时改变一定能引起平衡移动吗?提示:不一定。当v正=v逆时平衡不移动。
【案例示范】【典例】一定条件下,0.3 ml X(g)与0.3 ml Y(g)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 2Z(g),下列示意图合理的是( )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要明确以下两点:(1)可逆反应不可能进行到底。(2)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
【解析】选D。X减少0.1 ml,消耗Y 0.3 ml,生成Z 0.2 ml,当达到平衡时X、Z的物质的量相同,但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图象不符合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2v正(X)=v逆(Z),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v正(X)=v逆(Z),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
合;Y消耗0.1 ml,生成Z物质的量为0.1 ml,图象中反应的定量关系不符合反应比,故C不符合;Y减少0.15 ml, Z增加0.1 ml,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0.15∶0.1=3∶2,与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一致,图象符合,故D符合。
【知识·巩固】1. (2020·南宁高一检测)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 2Z2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到达限度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解析】选B。t1时逆反应也在进行,A项错误;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B项正确;t2~t3时,v(正)=v(逆),但不为0,C项错误;t2~t3时各物质的浓度不一定相等,D项错误。
2.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正在逆向进行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是( )A.v正>v逆B.v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课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铺垫,新知预习,自主测试,正反应和逆反应,任务一,任务二,素养脉络,随堂检测,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课文内容ppt课件,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再改变,发生变化,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2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教课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石油的炼制,不同沸点范围,轻质液,体燃料,石油气,2空间结构,共平面,物理性质,难溶于水,比空气略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