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33页)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33页)01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33页)02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33页)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全套教案(33页)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本册综合教学设计,共33页。

    高中数学选修4-4全套教案


    第一讲 坐标系
    一 平面直角坐标系
    课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与与方法:体会坐标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教学难点: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为了确保宇宙飞船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并在按计划完成科学考察任务后,安全、准确的返回地球,从火箭升空的时刻开始,需要随时测定飞船在空中的位置机器运动的轨迹。
    情境2:运动会的开幕式上常常有大型团体操的表演,其中不断变化的背景图案是由看台上座位排列整齐的人群不断翻动手中的一本画布构成的。要出现正确的背景图案,需要缺点不同的画布所在的位置。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二、学生活动
    学生回顾
    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 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三、讲解新课:
    1、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确定点的位置,因此,在所建的坐标系中应满足:
    任意一点都有确定的坐标与其对应;反之,依据一个点的坐标就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
    2、 确定点的位置就是求出这个点在设定的坐标系中的坐标
    四、数学运用
    例1 选择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的顶点。

    *变式训练
    如何通过它们到点O的距离以及它们相对于点O的方位来刻画,即用”距离和方向”确定点的位置?


    例2 已知B村位于A村的正西方1公里处,原计划经过B村沿着北偏东60的方向设一条地下管线m.但在A村的西北方向400米出,发现一古代文物遗址W.根据初步勘探的结果,文物管理部门将遗址W周围100米范围划为禁区.试问:埋设地下管线m的计划需要修改吗?


    *变式训练
    1.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的时间比在B处晚2s,已知A、B两地相距800米,并且此时的声速为340m/s,求曲线的方程


    2.在面积为1的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并过点P的椭圆方程


    例3 已知Q(a,b),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P 的坐标
    (1)P是点Q 关于点M(m,n)的对称点
    (2)P是点Q 关于直线l:x-y+4=0的对称点(Q不在直线1上)


    *变式训练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思考
    通过平面变换可以把曲线变为中心在原点的单位圆,请求出该复合变换?

    四、巩固与练习
    五、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
    2.建标法的基本步骤;
    3.什么时候需要建标。
    五、课后作业:课本P14页 1,2,3,4
    六、课后反思:
    建标法,学生学习有印象,但没有主动建标的意识,说明学生数学学习缺乏系统性,需要加强训练。


    课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
    过程与方法:体会坐标变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伸缩变换
    教学难点:会用坐标变换、伸缩变换解决实际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措施与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材P4—P8
    问题探究1:怎样由正弦曲线得到曲线?

    思考:“保持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为原来的一半”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探究2:怎样由正弦曲线得到曲线?

    思考:“保持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缩为原来的3倍”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探究3:怎样由正弦曲线得到曲线?

    二、新课讲解:
    定义:设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在变换



    的作用下,点P(x,y)对应P’(x’,y’).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注 (1)
    (2)把图形看成点的运动轨迹,平面图形的伸缩变换可以用坐标伸缩变换得到;
    (3)在伸缩变换下,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变,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进行伸缩变换。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
    (1)2x+3y=0; (2)
    例2、在同一平面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C变为曲线,求曲线C的方程并画出图象。
    三、知识应用:
    1、已知(的图象可以看作把的图象在其所在的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压缩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的,则为( )
    A. B .2 C.3 D.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C变为曲线则曲线C的方程为(  )
    A. B.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后的图形。
    (1)
    (2)。
    四、知识归纳: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
    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五、作业布置:
    1、抛物线经过伸缩变换后得到
    2、把圆变成椭圆的伸缩变换为
    3、在同一坐标系中将直线变成直线的伸缩变换为
    4、把曲线的图象经过伸缩变换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方程为
    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C变为,则曲线C的方程
    六、反思:










    二 极坐标系
    课题:1、极坐标系的的概念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理解极坐标的概念
    能力目标: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
    德育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极坐标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够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确定点位置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军舰巡逻在海面上,发现前方有一群水雷,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以便将它们引爆?
    情境2:如图为某校园的平面示意图,假设某同学在教学楼处。
    (1)他向东偏60°方向走120M后到达什么位置?该位置惟一确定吗?
    (2)如果有人打听体育馆和办公楼的位置,他应如何描述?
    问题1:为了简便地表示上述问题中点的位置,应创建怎样的坐标系呢?
    问题2:如何刻画这些点的位置?
    这一思考,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背景,体会在某些情况下用距离与角度来刻画点的位置的方便性,为引入极坐标提供思维基础.
    二、讲解新课:
    从情镜2中探索出: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一点的位置。这种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一点的位置的思想,就是极坐标的基本思想。
    1、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自点O引一条射线OX,同时确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其中O称为极点,射线OX称为极轴。)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的规定
    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用 r 表示线段OM的长度,用 q 表示从OX到OM 的角度,r 叫做点M的极径, q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r,q)就叫做M的极坐标。
    特别强调:由极径的意义可知r≥0;当极角q的取值范围是[0,2)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就与极坐标(r,q)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们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径r=0,极角是任意角.
    3、负极径的规定
    在极坐标系中,极径r允许取负值,极角q也可以去任意的正角或负角
    当r<0时,点M (r,q)位于极角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且OM=。
    M (r,q)也可以表示为
    4、数学应用
    例1 写出下图中各点的极坐标(见教材14页)
    A(4,0)B(2 )C( )
    D( )E( )F( )
    G( )
    ① 平面上一点的极坐标是否唯一?
    ② 若不唯一,那有多少种表示方法?
    ③坐标不唯一是由谁引起的?
    ③ 不同的极坐标是否可以写出统一表达式
    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0,可以取任意角。
    变式训练
    在极坐标系里描出下列各点
    A(3,0) B(6,2)C(3,)D(5,)E(3,)F(4,)G(6,
    点的极坐标的表达式的研究

    例2 在极坐标系中,(1)已知两点P(5,),Q,求线段PQ的长度;
    (2)已知M的极坐标为(r,q)且q=,r,说明满足上述条件的点M 的位置。
    变式训练
    1、若的的三个顶点为
    2、若A、B两点的极坐标为求AB的长以及的面积。(O为极点)
    例3 已知Q(r,q),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极坐标。
    (1) P是点Q关于极点O的对称点;
    (2) P是点Q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3) P是点Q关于极轴的对称点。
    变式训练
    1.在极坐标系中,与点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一个坐标是 ( )

    2在极坐标系中,如果等边的两个顶点是求第三个顶点C的坐标。
    三、巩固与练习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如何建立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的基本要素是:极点、极轴、极角和度单位。3.极坐标中的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五、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本节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因而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课堂气氛很好。部分学生还未能转换思维,感到有点吃力。后续教学还要加强基础训练。

    课题: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掌握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
    能力目标:会实现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之间的互化
    德育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对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的理解
    教学难点:互化关系式的掌握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1:若点作平移变动时,则点的位置采用直角坐标系描述比较方便;
    情境2:若点作旋转变动时,则点的位置采用极坐标系描述比较方便
    问题1:如何进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问题2:平面内的一个点的直角坐标是,这个点如何用极坐标表示?
    学生回顾
    理解极坐标的建立及极径和极角的几何意义
    正确画出点的位置,标出极径和极角,借助几何意义归结到三角形中求解
    二、讲解新课:
    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在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平面内任意一点P的指教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和,则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两组公式:
    { {
    说明1上述公式即为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2通常情况下,将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取≥0,≤≤。
    3互化公式的三个前提条件
    1. 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
    2. 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轴的正半轴重合;
    3. 两种坐标系的单位长度相同.
    三.举例应用:
    例1.(1)把点M 的极坐标化成直角坐标
    (2)把点P的直角坐标化成极坐标
    变式训练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求A,B两点的距离

    例2.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1) 已知A的极坐标求它的直角坐标,
    (2) 已知点B和点C的直角坐标为
    求它们的极坐标.>0,0≤<2)
    变式训练
    把下列个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限定>0,0≤<)


    例3.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
    求A,B中点的极坐标.

    变式训练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三点.判断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四、巩固与练习:课后练习

    五、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换的前提条件;
    2.互换的公式;
    3.互换的基本方法。
    五、课后作业:

    六、课后反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应对互化的原因、方法,也能较好地模仿操作,但让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新的问题的解答,明显有困难,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这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小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有效。但教学时间不足。
















    三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课 题: 1、圆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目标:
    1、掌握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能在极坐标中给出简单图形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重点、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讲练结合。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情境
    1、直角坐标系建立可以描述点的位置极坐标也有同样作用?
    2、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可以求曲线的方程
    极坐标系的建立是否可以求曲线方程?

    学生回顾
    1、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中怎样描述点的位置?
    2、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直角坐标系中)定义
    3、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4、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关系式:

    二、讲解新课:
    1、引例.如图,在极坐标系下半径为a的圆的圆心坐标为
    (a,0)(a>0),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圆上任意一点,
    的极坐标(r,q)满足的条件?
    解:设M (r,q)是圆上O、A以外的任意一点,连接AM,
    则有:OM=OAcosθ,即:ρ=2acosθ ①,
    2、提问: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这个方程吗?
    可以验证点O(0,π/2)、A(2a,0)满足①式.
    等式①就是圆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满足的条件.
    反之,适合等式①的点都在这个圆上.
    3、定义:一般地,如果一条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一个极坐标适合方程的点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条曲线称为这个极坐标方程的曲线。
    例1、已知圆O的半径为r,建立怎样的坐标系,
    可以使圆的极坐标方程更简单?
    ①建系;
    ②设点;M(ρ,θ)
    ③列式;OM=r, 即:ρ=r
    ④证明或说明.
    变式练习:求下列圆的极坐标方程
    (1)中心在C(a,0),半径为a;
    (2)中心在(a,p/2),半径为a;
    (3)中心在C(a,q0),半径为a
    答案:(1)r=2acos q  (2) r=2asin q  (3)
    例2.(1)化在直角坐标方程为极坐标方程,
    (2)化极坐标方程 为直角坐标方程。
    三、课堂练习:
    1.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C)

    2.极坐标方程分别是ρ=cosθ和ρ=sin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概念.
    2.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一般步骤.
    五、课外作业:教材 1,2
    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的圆心,半径,
    (1)求圆的极坐标方程。
    (2)若点在圆上运动,在的延长线上,且,求动点的轨迹方程。











    课题: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过程与方法:会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及与直角坐标之间的互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角坐标方程与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教学难点: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掌握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阅读教材P13-P14

    O

    x
    探究1、直线经过极点,从极轴到直线的角是,如何用极坐标方程表示直线


    · 思考:用极坐标表示直线时方程是否唯一?


    探究2、如何表示过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什么?过点,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呢?



    二、知识应用:
    例1、已知点P的极坐标为,直线过点P且与极轴所成的角为,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例2、把下列极坐标方程化成直角坐标方程
    (1) (2) (3)


    例3、判断直线 与圆的位置关系。



    三、巩固与提升:
    P15第1,2,3,4题


    四、知识归纳:
    1、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3、直线与圆的简单综合问题
    五、作业布置:
    1、在直角坐标系中,过点,与极轴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
    A B C D
    2、与方程表示同一曲线的是 ( )
    A B C D
    3、在极坐标系中,过点且与极轴平行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4、在极坐标系中,过圆的圆心,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方程是
    5、在极坐标系中,过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6、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求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7、在极坐标系中,由三条直线围成图形的面积。



    六、反思:


















    四 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简介
    课题:球坐标系与柱坐标系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了解在柱坐标系、球坐标系中刻画空间中点的位置的方法
    能力目标:了解柱坐标、球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变换公式。
    德育目标: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与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空间点的位置的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利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数学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情境:我们用三个数据来确定卫星的位置,即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经度、纬度。
    问题:如何在空间里确定点的位置?有哪些方法?
    学生回顾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极坐标的意义以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原理

    二、讲解新课:
    1、球坐标系
    设P是空间任意一点,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连接OP,记| OP |=,OP与OZ轴正向所夹的角为,P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Ox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Q时所转过的最小正角为,点P的位置可以用有序数组表示,我们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球坐标系(或空间极坐标系)
    有序数组叫做点P的球坐标,其中≥0,0≤≤,0≤<2。
    空间点P的直角坐标与球坐标之间的变换关系为:

    2、柱坐标系
    设P是空间任意一点,在oxy平面的射影为Q,用(ρ,θ)(ρ≥0,0≤θ<2π)表示点在
    平面oxy上的极坐标,点P的位置可用有序数组(ρ,θ,Z)表示把建立上述对应关系的坐标系叫做柱坐标系
    有序数组(ρ,θ,Z)叫点P的柱坐标,其中ρ≥0, 0≤θ<2π, z∈R
    空间点P的直角坐标(x, y, z)与柱坐标(ρ,θ,Z)之间的变换关系为:



    3、数学应用

    例1建立适当的球坐标系,表示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


    变式训练
    建立适当的柱坐标系, 表示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顶点.

    例2.将点M的球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变式训练
    1.将点M的直角坐标化为球坐标.
    2.将点M 的柱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3.在直角坐标系中点>0)的球坐标是什么?

    例3.球坐标满足方程r=3的点所构成的图形是什么?并将此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变式训练
    标满足方程=2的点所构成的图形是什么?


    例4.已知点M的柱坐标为点N的球坐标为求线段MN的长度.


    思考:
    在球坐标系中,集合表示的图形的体积为多少?


    三、巩固与练习
    四、小 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球坐标系的作用与规则;
    2.柱坐标系的作用与规则。
    五、课后作业:教材P15页12,13,14,15,16
    六、课后反思:本节内容与平面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结合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但以后少用,可能会遗忘很快。需要定期调回学生的记忆。


    第二章 参数方程
    【课标要求】
    1、了解抛物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2、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其应用;理解圆和椭圆(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的参数方程及其简单应用。
    3、会进行曲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第一课时 参数方程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抛物运动中时间与运动物体位置的关系,写出抛物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体会参数的意义。
    2.分析曲线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的参数方程。
    二、教学重点:根据问题的条件引进适当的参数,写出参数方程,体会参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几何性质选取恰当的参数,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探究归纳
    四、教学过程
    (一).参数方程的概念
    x
    y
    O
    v=v0

    1.问题提出:铅球运动员投掷铅球,在出手的一刹那,铅球的速度为,与地面成角,如何来刻画铅球运动的轨迹呢?
    2.分析探究理解:
    (1)、斜抛运动:

    (2)、抽象概括:参数方程的概念。说明:(1)一般来说,参数的变化范围是有限制的。
    (2)参数是联系变量x,y的桥梁,可以有实际意义,也可无实际意义。
    x
    y
    500
    O
    A
    v=100m/s
    (3)平抛运动:

    (4)思考交流:把引例中求出的铅球运动的轨迹
    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t后,再将所得方程与原方程进行比较,体会参数方程的作用。
    (二)、应用举例:
    例1、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 (t为参数)(1)判断点(0,1), (5,4)与曲线C的位置关系;(2)已知点(6,a)在曲线C上,求a的值。
    分析:只要把参数方程中的t消去化成关于x,y的方程问题易于解决。学生练习。
    反思归纳:给定参数方程要研究问题可化为关于x,y的方程问题求解。
    例2、设质点沿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2的圆做匀速(角速度)运动,角速度为
    rad/s,试以时间t为参数,建立质点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析:如图,运动开始时质点位于A点处,此时t=0,设动点M(x,y)对应时刻t,由图可知,得参数方程为。

    反思归纳:求曲线的参数方程的一般步骤。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学生自我反思、教师引导,抓住重点知识和方法共同小结归纳、进一步深化理解。
    (五)、作业:
    补充:设飞机以匀速v=150m/s作水平飞行,若在飞行高度h=588m处投弹(设投弹的初速度等于飞机的速度,且不计空气阻力)。(1)求炸弹离开飞机后的轨迹方程;(2)试问飞机在离目标多远(水平距离)处投弹才能命中目标。简解:(1)。(2)1643m。
    五、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圆的参数方程及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圆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的参数方程。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求最值(数形结合)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圆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圆的参数方程
    x
    y
    O
    r
    M
    M0
    x
    教学难点:选择圆的参数方程求最值问题.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圆的参数方程探求
    1、根据图形求出圆的参数方程,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这就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
    说明:(1)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OM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2)随着选取的参数不同,参数方程形式也有不同,但表示的曲线是相同的。(3)在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时,要注明参数及参数的取值范围。


    3、若如图取 结论:参数取的不同,可以得到圆的不同形式的参数方程。
    4,反思归纳:求参数方程的方法步骤。
    (二)、应用举例
    例1、已知两条曲线的参数方程
    (1)、判断这两条曲线的形状;(2)、求这两条曲线的交点坐标。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
    (三)、最值问题: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和圆的参数方程求最值(数形结合)
    例2、1、已知点P(x,y)是圆上动点,求(1)的最值,
    (2)x+y的最值,
    (3)P到直线x+y- 1=0的距离d的最值。
    解:圆即,用参数方程表示为
    由于点P在圆上,所以可设P(3+cosθ,2+sinθ),
    (1)
    (其中tan =) ∴的最大值为14+2 ,最小值为14- 2 。
    (2) x+y= 3+cosθ+ 2+sinθ=5+ sin( θ + )∴ x+y的最大值为5+ ,最小值为5 - 。
    (3)

    显然当sin( θ+ )= 1时,d取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2、 过点(2,1)的直线中,被圆x2+y2-2x+4y=0截得的弦:为最长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为最短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3、若实数x,y满足x2+y2-2x+4y=0,则x-2y的最大值为       。
    (三)、课堂练习:学生练习:1、2
    (四)、小结:1、本课我们分析圆的几何性质,选择适当的参数求出圆的参数方程。2、参数取的不同,可以得到圆的不同形式的参数方程。从中体会参数的意义。3、利用参数方程求最值。要求大家掌握方法和步骤。
    (五)、作业:
    1、方程(t为参数)所表示的一族圆的圆心轨迹是(D)
    A.一个定点 B.一个椭圆 C.一条抛物线 D.一条直线
    2、已知,则的最大值是6。
    8.曲线的一个参数方程为
    五、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1)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
    (2)圆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3.能模仿圆参数方程的推导,写出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吗?
    (二)、讲解新课:
    1.椭圆的参数方程推导:椭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参数的几何意义是以a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

    2.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推导:双曲线参数方程 (为参数)

    参数几何意义为以a为半径所作圆上一点和椭圆中心的连线与X轴正半轴的夹角。
    3.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抛物线参数方程 (t为参数),t为以抛物线上一点(X,Y)与其顶点连线斜率的倒数。
    (1)、关于参数几点说明:
    A.参数方程中参数可以是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意义。
    B.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形式也不一样
    C.在实际问题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2)、参数方程的意义:
    参数方程是曲线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与变通方程同等地描述,了解曲线,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分别为曲线上点M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3)、参数方程求法:(A)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曲线上任一点P坐标为;(B)选取适当的参数;(C)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物理意义,建立点P坐标与参数的函数式;(D)证明这个参数方程就是所由于的曲线的方程
    (4)、关于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选取:选取参数的原则是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当参数的关系比较明显关系相对简单。与运动有关的问题选取时间做参数;与旋转的有关问题选取角做参数;或选取有向线段的数量、长度、直线的倾斜斜角、斜率等。
    4、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1)、椭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2)、以为中心焦点的连线平行于x 轴的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3)在利用研究椭圆问题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可记作(acos,bsin)。
    (三)、巩固训练
    1、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2、曲线上的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的最大值是(D)
    A. B. C.1 D.
    3、已知椭圆 (为参数)求 (1)时对应的点P的坐标
    (2)直线OP的倾斜角
    (四)、小结:本课要求大家了解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能选取适当的参数,求简单曲线的参数方程,通过推到椭圆及双曲线的参数方程,体会求曲线的参数方程方法和步骤,对椭圆的参数方程常见形式要理解和掌握。
    (五)、作业:
    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来确定最值,解决有关点的轨迹问题
    过程与方法: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求最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求最值。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参数式来求解最值问题
    三、教学模式:讲练结合,探析归纳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参数简明地表示曲线上任一点坐标将解析几何中以计算问题化为三角问题,从而运用三角性质及变换公式帮助求解诸如最值,参数取值范围等问题。
    (二)、讲解新课:
    例1、双曲线 的两焦点坐标是 。
    答案:(0,-4),(0,4)。学生练习。
    例2、方程(t为参数)的图形是 双曲线右支 。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判断曲线形状的方法。
    例3、设P是椭圆在第一象限部分的弧AB上的一点,求使四边形OAPB的面积最大的点P的坐标。
    分析:本题所求的最值可以有几个转化方向,即转化为求的最大值或者求点P到AB的最大距离,或者求四边形OAPB的最大值。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时四边形OAPB的最大值=6,此时点P为(3,2)。】
    (三)、巩固训练
    1、直线与圆相切,那么直线的倾斜角为(A)
    A.或 B.或 C.或 D.或
    2、椭圆 ()与轴正向交于点A,若这个椭圆上存在点P,使OP⊥AP,(O为原点),求离心率的范围。
    3、抛物线的内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在原点,其重心恰是抛物线的焦点,求内接三角形的周长。
    4、设P为等轴双曲线上的一点,,为两个焦点,证明
    5、求直线与圆的交点坐标。
    解: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圆的方程,得(1+t)2+(1-t)2=4,得t=±1,分别代入直线方程,得交点为(0,2)和(2,0)。
    (三)、小结:本节课我们利用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来确定最值,解决有关点的轨迹问题,选择适当的参数方程正确使用参数式来求解最值问题,要求理解和掌握求解方法。
    (四)、作业:
    练习:在抛物线的顶点,引两互相垂直的两条弦OA,OB,求顶点O在AB上射影H的轨迹方程。
    五、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直线的参数方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直线的几何条件,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
    (2)圆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参数方程.
    3.复习方向向量的概念.提出问题:已知直线的一个点和倾斜角,如何表示直线的参数方程?
    (二)、讲解新课:
    1、问题的提出: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是,并且经过点P(2,3),如何描述直线L上任意点的位置呢?
    Y L
    M
    P Q


    A
    O B C X







    如果已知直线L经过两个
    定点Q(1,1),P(4,3),
    那么又如何描述直线L上任意点的
    位置呢?
    2、教师引导学生推导直线的参数方程:
    (1)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
    参数方程
    (为参数)
    【辨析直线的参数方程】:设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指从点P到点M的位移,可以用有向线段数量来表示。带符号.
    (2)、经过两个定点Q,P(其中)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Y
    L
    P
    M N

    Q A B



    O X

    。其中点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这里参数的几何意义与参数方程(1)中的t显然不同,它所反映的是动点M分有向线段的数量比。当时,M为内分点;当且时,M为外分点;当时,点M与Q重合。
    (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应用,强化理解。
    1、例题: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1、求直线参数方程的方法;2、利用直线参数方程求交点。
    2、巩固导练:
    补充:1、直线与圆相切,那么直线的倾斜角为(A)
    A.或 B.或 C.或 D.或
    2、(2009广东理)(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直线与直线(为参数)垂直,则 .

    解:直线化为普通方程是,
    该直线的斜率为,
    直线(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
    该直线的斜率为,
    则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 。
    (四)、小结:(1)直线参数方程求法;(2)直线参数方程的特点;(3)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注意参数的意义。
    (五)、作业:
    补充: (2009天津理)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的方程为y=3x+4则与的距离为_______ w.w.w.k.s.5.u.c.o.m
    【考点定位】本小题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基础题。
    解析:由题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故它与与的距离为。
    五、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几种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选取适当的参数化普通方程为参数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教学难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等价性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圆的参数方程;
    (2)、椭圆的参数方程;
    (3)、直线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的参数方程。
    (二)、新课探究:
    1、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过程就是消参过程常见方法有三种:
    (1) 代入法:利用解方程的技巧求出参数t,然后代入消去参数
    (2) 三角法:利用三角恒等式消去参数
    (3) 整体消元法: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消去。
    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为:在消参过程中注意变量、取值范围的一致性,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和值域得、的取值范围。
    2、探析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方法,体会互化过程,归纳方法。
    (1)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
    (2)圆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3)椭圆参数方程 (为参数)
    (4)双曲线参数方程 (为参数)
    (5)抛物线参数方程 (t为参数)
    (6)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3、理解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区别于联系及互化要求。
    (二)、例题探析
    例1、将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1) (2)
    (3) (4) (5)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方法。
    例2化下列曲线的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
    (1) (t是参数) (2) (是参数)
    (3) (t是参数)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方法。
    例3、已知圆O半径为1,P是圆上动点,Q(4,0)是轴上的定点,M是PQ的中点,当点P绕O作匀速圆周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方法。
    (三)、巩固导练:
    1、(1)方程 表示的曲线( )。
    A、一条直线 B、两条射线
    C、一条线段 D、抛物线的一部分
    (2)下列方程中,当方程表示同一曲线的点
    A、 B、
    C、 D、
    2、P是双曲线 (t是参数)上任一点,,是该焦点:
    求△F1F2的重心G的轨迹的普通方程。
    3、 已知为圆上任意一点,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熟练理解和掌握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几种方法。抓住重点题目反思归纳方法,进一步深化理解。
    (五)、作业:
    五、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圆的渐开线与摆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 了解摆线的生成过程及它的参数方程.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向量知识推导运动轨迹曲线的方法和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 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摆线的参数方程
    教学难点: 用向量知识推导运动轨迹曲线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复习:圆的参数方程
    (二)、新课探析:
    1、以基圆圆心O为原点,直线OA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圆渐开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2、在研究平摆线的参数方程中,取定直线为轴,定点M滚动时落在直线上的一个位置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圆的半径为r,可得摆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三)、例题与训练题:
    例1 求半径为4的圆的渐开线参数方程
    变式训练1 当,时,求圆渐开线 上对应点A、B坐标并求出A、B间的距离。
    变式训练2 求圆的渐开线上当对应的点的直角坐标。
    例2 求半径为2的圆的摆线的参数方程
    变式训练3: 求摆线 与直线的交点的直角坐标
    例3、设圆的半径为8,沿轴正向滚动,开始时圆与轴相切于原点O,记圆上动点为M它随圆的滚动而改变位置,写出圆滚动一周时M点的轨迹方程,画出相应曲线,求此曲线上纵坐标的最大值,说明该曲线的对称轴。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 观察发现圆的渐开线及圆的摆线的形成过程;
    2.探析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摆线的参数方程
    3.会运用圆的渐开线的参数方程,摆线的参数方程求解简单问题。
    (五)、作业:
    五、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高中数学高考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Word版含答案,共10页。

    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4-4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4-4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直线的参数方程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