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1.2.4 化学研究些什么 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073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1.2.4 化学研究些什么 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8073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学习重、难点】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碳酸氢铵分解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空气中含 、 、 、 、水蒸气等物质,其中氧气约占 、氮气约占 。
3. 请将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化学变化 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化学性质 植物的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 石蜡熔化
加热碳酸氢铵
物理性质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新知导学】:
1. 铜可用来制导线,说明铜具有哪些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可用来干什么?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一、(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阅读课本P14,了解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现有石灰水、酱油、加碘盐、氮气、水、二氧化碳、空气、碳酸氢铵八种物质,请判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活动二、(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
化学不仅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还研究物质的结构,请阅读课本P15-16,完成下列内容:
1.从宏观看,物质是由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 组成的,如氧气由 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由 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 和 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 、 、 、 四种元素组成。
2.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_________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现象说明了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 元素。
3.从微观看,任何物质都由 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但由于
不同,所以属于 (填写“同种”或“不同种”)物质。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 决定。
活动三、(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阅读课本P16-18
1.下列用途哪些是金刚石用途,哪些是石墨用途?
(1)制作钻石 (2)作电池的电极 (3)制作铅笔的笔芯 (4)切割玻璃
思考:上述用途与物质那些性质有关
2.历史上几项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请把左栏与右栏相关的项目用短线连结起来。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用“性质”和“用途”填空。
物质的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 。
2、从化学角度分析“点石成金”的可能性。
四、自检、反馈与提升
【课堂作业】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晶体。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时变成黑色粉末,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在医学上,高锰酸钾可用于消毒、洗胃。上述对高锰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矿泉水 B.洁净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加碘食盐
4. 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
A. 1︰2 B. 1︰5 C. 1︰4 D. 21︰79
5.金刚石很坚硬,可以化刻玻璃,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作润滑剂。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
A.颜色不同 B.两种物质结构不同
C.熔点不同 D.两种物质用途不同
【课后训练】
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放热,下列放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
A.木炭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苹果腐烂发热
2.在常温下,不适宜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是 ( )
A.红磷和白磷 B.酒精和食醋 C.食盐和面粉 D.铁粉和木炭粉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蒸馏水 B. 海水 C. 葡萄酒 D. 岩石
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5.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是 ( )
A.太阳能热水器 B.手电筒 C.水轮发电机 D.干电池
6. 在以下叙述中:①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②钢铁生锈;③冰雪融化;④水能结成冰;⑤铜作导线;⑥红磷燃烧;⑦液氧可用于火箭助燃剂;⑧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 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 __;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 __;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 _;属于物质用途的是__ __;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 __。(用编号填空)
7.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是① ;②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 、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2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两端处最先变黑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温度最低。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结论:石蜡燃烧后一定生成了 和 。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 变化,蜡烛燃烧为 变
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 生成。将发生的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表达出来: 。
8.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⑴观察气球的变化现象是( )
A. 没有明显变化 B. 膨胀变大
C. 膨胀后又瘪下去 D. 比原来更瘪了
⑵打开止水夹,U形管左右的水位 ( )
A. 左高右低 B. 右高左低
C. 左右水位不变 D. 水全部进入到锥形形瓶中
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
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
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第 日期 左栏
右栏
导电塑料
居里夫妇
得出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组成
门捷列夫
发表元素周期表
拉瓦锡
研究炸药改进了引爆装置
中国
发现放射性的钋和镭
三位科学家
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诺贝尔
初中化学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解难,练习检测,补充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目标定向,个体自学,同伴互导,教师解难,练习检测,补充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 糖类 油脂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 糖类 油脂精品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