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CO2都是无色有毒的气体
B.C和CO2反应要放出热量
C.为保护环境,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要少使用碳单质制成的物品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但该反应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能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防止气体逃逸
B.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不断搅拌
D.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碘酒的溶质是碘单质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不锈钢物品永远不会生锈
4.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进行温室种植时,可向温室内通人适量CO2 , 这主要是因为( )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CO2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D.CO2能灭火,施用后可以防止火灾
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CO2用作光合作用的原料B.CO2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O2用来制取Na2CO3
6.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7.“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但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都能溶于水,但是CO能燃烧而CO2不能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危害:都有毒性,CO2 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8.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造成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
9.“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
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属于酸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因为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O2 , 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B.点燃H2前,必须先检验H2的纯度
C.用H2还原CuO,应该选通H2 , 然后再加热
D.用H2还原CuO结束时,应该先停止通H2 , 然后再停止加热
二、填空题
12.用煤火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冲凉,都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的悲剧,请回答:
(1)煤气的有毒成份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2)煤燃烧时产生煤气的条件是. ________
(3)煤气使人中毒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__
13.如图所示:在木块上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开口的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然后用导管(先伸至石灰水后提到木块表面)向钟罩内通入二氧化碳。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现象①和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 。
14.某学习小组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在试管内加入氧化铜固体10克,通入氢气一会儿后再给氧化铜加热,反应完全后撤去酒精灯并停止通入氢气,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发现部分红色团体又变回黑色.称得试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8.32克.
(1)“在空气中将试管冷却”会导致________ , 使“部分红色固体又变回黑色”.
(2)按此实验操作及获得的数据,可知试管剩余固体中有氧化铜________克.
15.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 的性质(答出两条).从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 ________
16.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该主题倡导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绿色生活”理念的是(填序号) ________.
①节约用水、用电 ②废物分类回收、利用 ③坚持每天测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④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2)工业上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纯碱.请写出检验纯碱中CO32一的方法: ________
(3)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能生成氧气,请写出一个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
17.如下图A所示,取一个大烧杯,在里面装入约1/2的细沙;烧杯一边的细沙中,插入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将截取瓶底的大口饮料瓶做成简易漏斗,取三张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纸条,将一张干燥的和一张润湿后的纸条(润湿后仍为紫色)粘在简易漏斗的内壁,将另一张纸条润湿后,粘在简易漏斗的外壁,将漏斗插入细沙的另一边。按下列各步骤继续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A,用以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集气瓶的容积与简易漏斗内容积相当)向漏斗内慢慢倒入气体,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填字母);
A.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B.漏斗外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及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C.漏斗内壁上湿润的纸条变成红色,漏斗内干燥的纸条和外壁湿润的纸条都不变色
由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2)如图B所示,快速点燃两支蜡烛。
(3)如图C所示,将漏斗向上慢慢提起至下端高于烧杯口,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 根据此现象能够得出的结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8.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哪些气体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信息提示】
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未被利用的氧气等。
②二氧化碳能与氮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
③氮气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提出猜想】
①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
②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
【进行实验】
实验一:验证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如图1)
小组成员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1)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装置B干燥管的右侧管口,观察到小木条复燃。
(2)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请补充完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Na2O2=________+O2。
(3)实验二: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如图2)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并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分别反应生成氧气。
(4)【实验反思】
某同学对实验二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
19.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
Ⅰ.制取CO的方法:加热碳酸镁和锌粉的混合物,反应原理为:
MgCO3+Zn MgO+ZnO+CO↑
Ⅱ.处理尾气的方法:用氯化亚铜的氨水溶液吸收一氧化碳,溶液中会出现红色固体。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第一步:打开弹簧夹,通入一会儿氮气;
第二步:关闭弹簧夹,点燃两个酒精灯;
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熄灭两个酒精灯;
第四步:打开弹簧夹,再通一会儿氮气。
【实验分析】
①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处黑色粉末变红,此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D处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 ②上述实验步骤中,第一步和第四步的操作相同但是目的不同。其中第一步的操作目的是________。
③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随着反应的进行,B处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b.D处的实验现象可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
c.实验过程中应在E处点燃尾气以防污染空气d.停止加热后,应持续通入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④若A处有n1 ml的 MgCO3参加反应,C处生成n2 ml CaCO3 , 能证明n1>n2的一个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20.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种类、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S+O2SO2给你提供的信息是:反应物是________;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_ .
(2)物质的某些性质可能对人类有利,也可能对人类不利.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21.请选择序号填空: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金刚石 ④甲烷.
(1)有剧毒的是________;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
(3)将________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会变成红色;
(4)“西气东输”中的“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D
二、填空题
12.【答案】CO;氧气不足;CO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载氧能力
13.【答案】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跟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或 CO2 + Ca(OH)2 = CaCO3↓+ H2O),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不能支持燃烧
14.【答案】铜被氧化;1.6
15.【答案】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16.【答案】③;取少量纯碱,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产生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证明含有CO32﹣;2H2O22H2O+O2↑.
17.【答案】C;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低蜡烛先熄灭,随后高处的蜡烛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
三、实验探究题
18.【答案】(1)提供水蒸气
(2)4NaOH
(3)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CaCO3+2HCl═CaCl2+H2O+CO2↑;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氧气
(4)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19.【答案】CO+CuO 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排尽空气,防止爆炸;a、d;D处溶液中出现红色固体
四、综合题
20.【答案】(1)硫和氧气;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
(2)作燃料;有毒;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能引起温室效应
21.【答案】(1)②
(2)③
(3)①
(4)④ 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向装置A中加入大理石,打开分液漏斗上活塞,缓慢滴入稀盐酸
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装置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C作用是________
③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装置C的右侧导管口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
物质
有利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
氧气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使金属表面锈蚀
一氧化碳
________
________
二氧化碳
________
________
初中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1158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训练题</a>,共4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测试卷有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同步测试卷有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