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92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宁德市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92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宁德市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8092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宁德市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宁德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羹饭一时熟, 。(《十五从军征》) (3) ,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4)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5)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7)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舟子喃喃曰:“ , 。”(张岱《湖心亭看雪》) (10)《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2.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羊脂球》。 B. 词,又称“长短句”,词牌是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破阵子”。 C. 我国文学作品中“桑梓”“婵娟”“汗青”分别指代家乡、月亮、史册。 D. 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为布衣。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2018年10月23日, 甲 (A.天下无敌 B. 举世无双)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是一座奇迹之桥,它 乙 (A.创造 B. 制造)了诸多世界之最。这是一座壮美之桥,不仅因为其施工难度和壮丽外观足可担起“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赞yù,更因它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通力共建的超级工程。它跨越了技术难题,联通了天堑;跨越了制度差异,联通了人心。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赞yù__________ 框架______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 甲处__________ 乙处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原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5分) 行路难 (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4.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开头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宴会之盛,可以看出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B.“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C.“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寓含诗人战胜困难的信心。 D. 全诗感情激荡起伏、一波三折,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希望。 5.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愿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无多,往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穷。虽生知安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选郑《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注】①济:对事情有益。②方寸:指人的内心。③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这是古人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④洒然:畅快的样子。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B.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C.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D. 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7.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 走: (2)礼愈至 至: (3)读《易》至韦编三绝 绝: (4)老吏苦之 苦: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2)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9. 甲乙两文内容都和学习有关,但侧重点不同。请概括并简要分析。(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2分)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①孙少平上这学实在是太艰难了,但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滋味。他现在已经从山乡圪崂里来到了一个大世界。对于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啊!②每天,只要学校没什么事,孙少平就一个人出去在城里的各种地方转:大街小巷城里城外,角角落落,反正没去过的地方都去。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也不感到这身破衣在公众场所中的寒酸,自由自在地在这个城市的四面八方逛荡。他在这其间获得了无数奇的印象,甚至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当然,许许多多的所见所识他都还不能全部理解,但所有的一切无疑都在他的精神上产生了影响。透过市生活的镜面他似乎更清楚地看见了他已经生活过十几年的村庄——在那个他所熟悉古老的世界里,原来许多有意义的东西,现在看起来似乎有点平淡无奇了。而那里许多来重要的事物过去他却并没有留心,现在倒突然如此鲜活地来到了他的心间③除过这种漫无目的的转悠,他现在还养成了一种看课外书的习惯。这习惯还是在初中的最后一年开始的。有一次他去润生家,发现他们家的箱盖上有一本他妈夹鞋样的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先他没在意——一本炼钢的书有什么意思呢?他便翻了翻,又觉得不对劲。明明是一本炼钢的书,可里面却不说炼钢炼铁,说的全是一叫保尔·柯察金的苏联人的长长短短。他突然对这本奇怪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看看这本书倒究是怎么回事④润生妈同意后,他就拿着这本书匆匆地回到家里,立刻看起来⑤他一下子就被这书迷住了。记得第二天是星期天,本来往常他都要出山给家里砍捆柴;可是这天他哪里也没去,一个人躲在村子打麦场的麦秸垛后面,贪婪地赶天黑前完了这书。保尔·柯察金,这个普通外国人的故事,强烈地震撼了他幼小的心灵⑥天黑严以后,他还没有回家。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在那一瞬间,生活的诗情充满了他十六岁的胸膛。他的眼前不时现出保尔瘦削的脸颊和他生机勃勃的身姿。他那双眼睛并没有失明,永远蓝莹莹地在遥的地方兄弟般地望着他。当然,他也永远不能忘记可爱的富人的女儿冬妮娅。她真好。曾经那样地热爱穷人的儿子保尔。少平直到最后也并不恨冬妮娅。他为冬妮娅和保尔的后分手而热泪盈眶。他想:如果他也遇到一个冬妮娅该多么好啊!这一天,他吃饭也没有听见家人呼叫他的声音。他忘周围的一切,一直等到回到家里,听见父亲的怨声和看见哥哥责备的目光,在锅台上端起一碗冰凉的高粱米稀饭的时候,他才回到了生活的冷酷现实中……从此以后,他就迷恋上了小说,尤其爱读苏联书。在来高中之前他已经看过了《卓娅和舒拉的故事》⑦现在他在学校和县文化馆的图书室里千方百计搜寻书籍眼下出的书他都不爱看因为他已经读过几本苏联小说,这些中国的新书相比而言,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意思了他只搜寻外国书和文化革命前出的中国书 ⑧渐渐地,他每天都沉醉在读书中。没事的时候,他就躺在自己的一堆破烂被褥里没完没了地看。就是到学校外面转悠的时候,胳膊窝里也夹着一本——转悠够了,就找个僻静地方看。后来,竟然发展到在班上开会或者政治学习的时候,他也偷偷把书藏在桌子下面看。 ⑨那天,班上学习《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干部带头学好》的文章,他正在偷偷地看《红岩》,班主任没收了他的书。学习完了以后,老师把他叫到宿舍,意外地把书又还给了他,并且说:“《红岩》是一本好书,但以后你不要在课堂上看了。去吧……” ⑩孙少平怀着感激的心情退出了老师的房子。他从老师的眼睛里没有看出一丝的谴责,反而满含着一种亲切和热情。这一件小小的事,使他对书更加珍爱了。是的,他除过一天几个黑高粱面馍以外,再有什么呢?只有这些书,才使他觉得活着还是十分有意义的,他的精神也才能得到一些安慰,并且唤起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某种美好的向往——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略有改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工作室)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破衣破被、粗粮稀饭、周末砍柴等内容都体现了孙少平是“一个贫困农民的儿子”。 B. 第⑥段划横线句是虚写,是孙少平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产生的一种想象。 C. 第⑥段,“忘了”“忘记了”可以看出孙少平逃避冷酷现实,沉醉在读书的世界里。 D. 文章主要通过对孙少平的心理描写和叙述者的议论,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11.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文章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本文的叙述顺序有何作用?(4分) 12. 孙少平来城里读书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13. 词句品析。(5分) (1)没有这一点,他就无法熬过眼前这艰难而痛苦的每一个日子。(品析加点词,2分) (2)这思绪是散乱而飘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品析句子,3分) 14. 孙少平身上有哪些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2分) 让年轻人都阳光向上 桂从路①最近,曾经参加过《真正男子汉》节目录制的特种兵王威退出现役,微博开通后短短几天时间,就收获了30多万粉丝。一名普通军人脱下军装后备受关注,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也正可成为最近引来不少讨论的男性气质问题的一个观察入口。 ②军营中站过岗、训练场上流过汗,在王威的军人形象背后,是内在的军人气质。这样的军人不在少数,武警战士杨明鑫常常期待“在别人危难的时刻出手相救”,潜水员官东在救援过程中舍生忘死,“中国男子第一天团”国旗护卫队用整齐的正步走出爱国精神……他们之所以受到关注,出众的个人形象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股子军人的血性和担当,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超越外形的精神魅力。当然,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无论是比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健儿,还是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英雄机长,抑或是平常生活中成就善举的普通百姓,构成了时代的一道风景,也构成了我们对男性形象的一种认知。 ③从对于热血、阳刚男子汉的推崇,也可以看出,内涵更深刻地决定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其实,关于到底什么是男性应有的气质,尽管有各种讨论,但有一点已成共识,那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传统文化也推崇这样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而那种不修边幅的生活习惯、鲁莽粗鄙的做事方法,那种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历来受到人们的摒弃。“重质不重形,魂到品自高”,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是主流。那些能持久地作用于社会文化、浸润着世道人心的,正是闪现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内在美”。 ④阳刚之气、担当精神,体现于内在的修养、精神的境界。一个理性、成熟、宽容的社会,在包容多元审美的同时,若要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倡导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这种品质,我们在保家卫国的军人身上可以看到,在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梅兰芳、程砚秋等杰出演员身上同样也能看到,他们容貌或有不同、外形风格各异,但是高尚品格、家国情怀都同样值得推崇。 ⑤其实,所谓男性气质中,为人们所推崇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应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价值共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涵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男性气质,关键是要塑造一种有勇气、有担当的内在品格,形成包容、开放的现代风度,培养守法律、有教养的行为习惯。砥砺其精神、强健其身体,才能培养出阳光、健康、向上的“真正男子汉”。 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担当则民族兴旺。我们呼唤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影响的明星们,呈现更加积极、向上的形象,展示更加健康、阳光的审美,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成为真正的偶像。只有摒弃矫揉造作的风格,扭转娱乐至上的倾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病态的审美乃至“审丑”,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期待更多人以更有意义的“内在颜值”,共同塑造刚健勇毅的时代气质、自信自强的社会风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2018年9月11日 《人民日报》) 15.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审美都摒弃轻佻浮夸、矫揉造作的举止言行。 B. 男性气质就是指既要有阳刚之气的外表,又要有担当刚毅的内在品格。 C. 当代社会我们一样推崇如梅兰芳等这样有高尚品格、家国情怀的演员。 D. 本文意在唤起对男性气质的关注,呼吁培养阳光担当的社会风尚和时代新人。 16. 本文开头举了王威成网红的事件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17. 阅读第②段,按要求填空。(3分) 作者承接上文指出 ;接着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阐 述 ;最后进一步阐述 。18.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对材料的现象进行简要评析。(3分) 当下流行的“娘炮风”,是一种刻意强化并扭曲呈现的“人设”:他们看起来性别模糊却妆容精致,长身玉立却如弱柳扶风,动辄把“讨厌”“吓死宝宝了”“小拳拳捶你胸口”挂在嘴边;他们既在电影电视中这样演,在综艺节目和日常生活中也同样“入戏”……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材料一】2018年9月17至19日,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第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我国“人工智能”这门学科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进入21世纪后,得到蓬勃发展。现在,人工智能已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AI+”已经成为公式,广泛地运用于包括家居、零售、交通、医疗、教育、物流、安防等诸多场景,它必将为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材料三】 马化腾(腾讯创始人):微信已经10亿用户了,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下一步将连接人与服务,这会是一个大社交时代,其中最关键的,就是AI的作用和力量。 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人类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认识人类自身,重新定义我们自己的一种思维方式。 姚志源(记者):如今大学新生的装备称得上豪华且智能,上课用手机聊天,下课沉迷游戏,写作业时直接把网上的资料复制粘贴……这成为一些人学习生活的写照。 王博士(社会心理学家):随着人工智能化产品的普及,我们人类的很多认知能力,包括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空间识别能力等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 19.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B. 大学新生豪华智能的装备进一步证明了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C. 人工智能不仅加快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而且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 D. 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多个场景使用,从某市的调查情况看,使用程度也在提高。 20. 阅读【材料二】中的表一,概括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的特点。(3分) 21. 有人预测:人工智能前景广阔,未来30年,智能技术将深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将全面取代现在的生活方式。你认为这会实现吗?请结合材料分析。(4分) (六)名著阅读。(5分) 22.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水浒传》最精彩的就是抓住人物形象的共同点。武松、林冲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因此他们在押解路上都受公差任意摆布,忍气吞声。 ( ) (2)简·爱在偷听波洛克赫斯特先生和谭波尔小姐的对话时,不小心将写字板摔成了两半,谭波尔小姐罚简·爱站在凳子上,并当众羞辱她。 ( ) (3)圣·约翰是个狂热的教徒,打算去美国传教。他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美国,但理由只是简·爱适合做一位传教士的妻子。 ( ) 23.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要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的“肉雨”。 (《水浒传》) 鲁达为什么要“消遣”郑屠?事情的结局怎么样? 三、作文(60分) 24. 请以“青春名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请用xx代替。 宁德市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九年级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20 分)1.(12 分) (每空 1 分, 有错、 漏、 添字的均不给分。 )(1) 蜡炬成灰泪始干 (2) 不知贻阿谁(3) 沙鸥翔集 (4) 俗子胸襟谁识我(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 又恐琼楼玉宇 (7) 山回路转不见君 (8) 何处望神州 (9)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10)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2 分) A3.(6 分)(1) (2 分, 每空 1 分) 誉 kuàng (2) (2 分, 每空 1 分) 甲 B 乙 A (3) (2 分) 示例: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 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的精神(“胆识” “气魄” ) 。二、 阅读(70 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 4-5 题。 (5 分)4.(3 分) C5.(2 分, 意对即可) 运用典故, 表达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姜太公和伊尹那样得到君主重用的愿望。(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6-9 题。 (16 分)6.(3 分) D7.(4 分, 每空 1 分) (1)跑 (2)周到 (3)断 (4)以……为苦8.(4 分, 每空 2 分, 意对即可)(1)所以我虽然愚钝, 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2)自古以来看一眼就能背诵的人, 有谁(能) 比得上孔子呢?9.(5 分,意对即可)甲文侧重强调勤奋、 虚心学习的重要性, 作者以自己少年时勤奋求学和成年后虚心求教终有所得的经历来说明的。 (3 分)乙文侧重强调反复阅读、 深入思考的重要性。 将孔子、 苏东坡与虞世南等人不同的读书经历和收获进行对比加以说明的。 (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0-14 题。 (22 分)10.(3 分) C11.(4 分, 意对即可) 文章应该先写孙少平初中时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再写到县城就学。 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 补充交待孙少平阅读习惯养成的由来, 为下文写他进城后痴迷阅读等情节做铺垫, 行文更顺畅。12.(6 分, 每点2分, 意对即可) ①见识扩大了, 到了城里后获得了无数新奇的印象。②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 改变了对原有生活的看法。 ③读书的品味提高了, 有选择地读书。13. (5 分, 意对即可)(1) “熬” 是动词, 指艰难度过, 这个词凸显了孙少平现实生活的艰难与痛苦, 同时又看出书籍给他带来的强大的精神力量。(2 分)(2) “这思绪” 指的是孙少平对人生的思考, 可见他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追求, 但他的目标却是深奥的、 凌乱的、 模糊的。(3 分)14.(4 分, 每点2分, 意对即可) ①热爱读书, 善于思考。 表现在孙少平千方百计地搜寻书籍, 如饥似渴地阅读; 改变了对村庄事情的看法, 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 ②不甘平凡, 渴望改变命运。 表现在他希望通过读书改变他现有的生活状况。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18 题。 (12 分)15.(3 分) B16.(3 分, 意对即可)开头举了王威成网红的事件为了引出下文对“男性气质问题” 的阐述;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可以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观点。17.(3 分, 每空 1 分) 王威身上具有内在的军人气质; 军人受关注的原因; 这种精气神并非军人独有。18.(3 分, 意对即可)当下流行的“娘炮风” 我们应该摒弃。 明星们作为公众人物, 不仅要培养自己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做青少年真正的偶像; 而且要为培养刚健阳光的社会风尚而努力。(五) 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 19-21 题。 (10 分)19.(3 分) D20.(3 分,意对即可) 示例: 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2010-2013 年发展缓慢; 2013-2015 年发展迅速, 2016 年达到高峰; 2017 年下滑。21.(4 分, 意对即可)示例一: 不可能, 因为人工智能化产品的普及, 让很多人陷入没有自制力的生活, 人的很多认知能力也出现下降的现象。 这些问题很难在 30 年内完全得到解决。示例二: 可以实现。 因为在我国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诸多场景, 而且得到有关人士的支持。(六) 名著阅读(5 分)22.(3 分) (1) × (2) × (3) ×23.(2 分)①鲁达“消遣” 郑屠是替受郑屠欺辱的金翠莲父女伸张仗义。 ②事情的结局是鲁达三拳打死了郑屠。三、 写作(60 分)24.略(参照中考评分标准)附 参考译文:读书把看了一遍就能背诵作为才能, 是最不能成事的。 眼里看得清楚, 心中匆匆而过,留在内心的并不多, 看来看去根本应付不过来, 就像看歌舞场中的美女, 看一眼就过去了,和我又有什么相关呢? 自古以来看一眼就能背诵的人, 有谁(能)比得上孔子呢? 孔子读《周易》, 达到(连穿《周易》 竹简的) 皮条都断了好几次, 不知道翻阅过几千几百遍了, 它精微的语言, 深刻的道理, 越探索越明白, 越钻研越深入, 越是深入进去就越不知道它的尽头(在哪里)。 即使是像孔子那样不用学习就懂得道理, 能遵行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大道的圣人, 也没有停止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工作)。 苏东坡读书不需要读第二遍, 然而他在翰林院时读《阿房宫赋》 直到四更天,(掌管翰林院的) 老官吏觉得他读得辛苦, 苏东坡却十分畅快, 毫无倦意。 怎么能因为看一遍就能背诵, 就草草结束学习(那件事) 呢! 只有虞世南、 张睢阳、 张方平, 一生读书从不读第二遍, 始终没有写出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