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01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02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展开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10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人们常说“太阳照常升起”。天天升起的太阳意味着一种周而复始、亘古不变的永恒。因此,绝大部分人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太阳会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未来的某一天,太阳会不会突然衰老或膨胀,迫使地球踏上流浪的漫漫旅途呢?
    目前,太阳是一颗正值壮年的“黄矮星”,在过去的46亿年中,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地球提供光照和热量。这些能量源于太阳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即每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些中间反应生成1个氦原子核,进而释放能量,而绝大部分能量以光的形式散发。一秒钟之内,太阳可以把6亿吨的氢原子转化为氦原子,生成的能量中,仅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地球吸收,不过,这一小部分能量就足以维持地球上的生命繁衍生息。
    现如今,太阳聚变反应的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达成了一种精妙的平衡,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外膨胀,则中心受到的压迫会减少,聚变反应的速率会降低。因此,太阳中心的温度会逐步降低。这样一来,太阳中心向外膨胀的力无法抗衡向内收缩的引力,其膨胀的过程就不能持续下去。反之,若太阳要打破这一平衡状态且向内收缩,则聚变反应的速率会大幅飙升,产生更强大的外向推力,致使收缩的过程也无法持续下去。除了太阳之外,天文学家们发现宇宙中的大部分恒星也处于这一平衡状态,他们把这一类恒星称为“主序恒星”。
    不过,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之后,其整体亮度上升了20%左右,这一变化对地球上的生命演化产生了深重的影响。当然,对于存续时间仅仅百万年、千万年的某一物种而言,太阳的变化并不会产生什么显著的影响。但是,依照太阳的发展趋势,未来的10亿年里,它输出的能量会再上升10%左右,这一变化可能导致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完全失控,那时,地球就只能另外寻找生存空间了。
    (取材于公众号“品读百卷”,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阳释放的能量源于其核心发生的氢元素聚变反应。
    B.太阳以光的形式散发出的能量主要是被地球吸收的。
    C.太阳进入“主序恒星”阶段后整体亮度会持续上升。
    D.太阳的变化对地球物种的影响需很长时间才能显著。
    2.对于材料一提到的“精妙的平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一精妙的平衡状态是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恒星的引力之间互相牵制的结果。
    B.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决定太阳中心温度,进而决定太阳向外膨胀的推力的大小。
    C.太阳聚变反应速率和太阳向外膨胀程度成正比,与太阳向内收缩程度成反比。
    D.当太阳向外膨胀推力与向内收缩引力大小相当时,太阳处于精妙的平衡状态。
    材料二
    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刷进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因为作者刘慈欣,因为演员吴京,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核科幻电影。
    所谓“硬核科幻”就是科幻情节尊重技术和理论推演,故事发展受规律制约。影片中,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设定完全不输给《环太平洋》《地心引力》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谨的表现。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因此,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不尽如人意,而今天,《流浪地球》用符合科学逻辑的故事讲述,补上了此前原创科幻“硬度”不足的短板。
    比技术上“可以为之”更重要的是“如何而为”。《流浪地球》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硬科幻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国情怀非常中国。
    影片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人们在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试图飞出太阳系。无论是原著中的对白,还是现实中海外电影人的提问,“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这个问题既关乎科学设定,也能看出中国文化中对家园的理解。导演郭帆说,“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起了与好莱坞科幻大片不一样的中国式科幻电影。
    观众会发现,影片中平时含蓄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持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他们在家国责任面前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但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如倔强的航天员父亲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在最后完成了两代人对家园希望的交接。
    对于科幻片而言,《流浪地球》是资金和技术基础充实之后,中国电影工业的一次投石问路。它的走红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维度——以硬科幻为核,用本土文化意义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展现我们对未来和世界的思考。唯其如此,才能突破好莱坞式的科幻审美,才能以中国气派打开新的科幻空间。
    (取材于王磊的文章,有删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影片《流浪地球》是“硬核科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幻情节尊重技术推演。
    B.故事讲述符合科学逻辑。
    C.细节设定媲美科幻大片。
    D.作品主题表现家国情怀。
    4.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科幻电影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
    B.《流浪地球》中人们在地球上建起许多行星发动机,成功逃离了太阳系。
    C.“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是中国科幻电影区别于好莱坞大片的根本之处。
    D.《流浪地球》中家庭成员间东方式亲情的默契激发了家国责任感。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需要科幻?科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脱口而答“预言未来”。但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并非科幻的目的。尽管早期科幻作品中提到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已逐步变成现实,但即使是重量级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想象也多半没有实现。
    也许有人会回答“激发想象力”或者“激励人类探索未知”。的确,在这些方面,科幻的作用堪称显赫。早在公元2世纪,被认为是第一部科幻作品的古希腊语小说《真实的故事》中,就已出现关于星际旅行、外星生命、星际殖民等内容。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坦言,正是经典科幻小说激发自己去探索未知世界。但科幻的作用又不仅如此,好的科幻作品仍然聚焦于“人”。
    在西方,科幻作品开始盛行的年代,正是人类最初进入太空的时代,也是人类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球正面临环境、资源等种种严峻挑战的时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科幻作品开始提出一系列“如果”的问题。比如,如果人类或者你本人在真实世界面临这样的境况,会如何选择?也因此,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帕梅拉·萨金特将科幻定义为“思想文学”。《纽约时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讲述一个“拯救人类免于灭亡的奋力一搏”的故事。
    尽管东方和西方关注的议题不同,但不少科幻名作拥有共通之处,那就是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该如何避免陷入“我们会一直如此生存”的盲目乐观,或者“反正灾难终将到来”的盲目消极;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和挑战……这些都是科幻探讨的重要议题。
    科幻的“硬核”,并非预言乌托邦或者反乌托邦,而是帮助人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而从荧幕回归现实,科幻同样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选择和挑战。
    (取材于新华社的文章,有删改)
    5.下列对三则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亘古不变:指从古至今也没有改变。亘,gèn,延续不断。
    B.繁衍生息:指繁殖后代,以延续血脉。息,滋生、繁殖。
    C.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D.堪称显赫:指作用很明显。堪,能。可改为“显赫一时”。
    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预测具体事件和技术、激励人类探索未知就是科幻的作用和意义。
    B.经典科幻小说《真实的故事》激发了埃隆·马斯克探索未知的热情。
    C.好的科幻作品聚焦人类在可能发生的严峻挑战面前如何选择的话题。
    D.所有的科幻作品都有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以及对人类情感的描摹。
    7.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影片《流浪地球》的创作意义。(6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3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8~13题,共19分。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唐、虞、三代之文,无不达者。今人读古书,不即通晓,辄谓古文奇奥,今人下笔不宜平易。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左氏去古不远,然《传》中字句,未尝肖《书》也。司马去左亦不远,然《史记》句字,亦未尝肖左也。至于今日,逆数前汉,不知几千年远矣。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而今日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中间历晋、唐,经宋、元,文士非乏,未有公然挦扯古文,奄为己有者。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空同①不知,篇篇模拟,亦谓“反正②”。后之文人,遂视为定例,尊若令甲③。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不知空同模拟,自一人创之,犹不甚可厌。迨其后一传百,以讹益讹,愈趋愈下,不足观矣。且空同诸文,尚多己意,纪事述情,往往逼真,其尤可取者,地名官衔,俱用时制。今却嫌时制不文,取秦汉名衔以文之,观者若不检《一统志》④,几不识为何乡贯矣。且文之佳恶,不在地名官衔也,史迁之文,其佳处在叙事如画,议论超越;而近说乃云,西京⑤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则史迁佳处,彼尚未梦见也,而况能肖史迁也乎?
    或曰:信如子言,古不必学耶?余曰: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今之圆领方袍,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今之五味煎熬,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何也?古人之意,期于饱口腹,蔽形体;今人之意,亦期于饱口腹,蔽形体,未尝异也。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无异缀皮叶于衣袂之中,投毛血于肴核之内也。大抵古人之文,专期于达,而今人之文,专期于不达。以不达学达,是可谓学古者乎?
    (取材于袁宗道《论文》)
      【注】①空同:李梦阳,号空同子,明代文学家。 ②反正:回到正确轨道上。 ③令甲:第一条法令。汉代皇帝颁布法令,按先后分为令甲、令乙、令丙。 ④《一统志》:记载全国地理的书。明代所修的称《大明一统志》。 ⑤西京:西汉的代称。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辄谓古文奇奥 辄:就。
    B.未尝肖《书》也 肖:相似。
    C.迨其后一传百 迨:等到。
    D.不必泥其字句也 泥:沉溺。
    9.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B.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C.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D.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取秦汉名衔以文之 // 其翼若垂天之云
    B.而近说乃云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C.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D.以不达学达 // 皆以美于徐公
    11.下列各项表述,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答刘正夫书》)
    B.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苏轼《答谢民师书》
    C.文必曰先秦两汉,诗必曰汉魏盛唐,斯固然矣。
    (王九思《刻太微后集序》)
    D.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李贽《童心说》)
    12.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
    13.本文作者在第三段中批判了当时文坛哪些现象?请用现代汉语加以概括。(4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4题。(共4分)
    14.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1】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注释:【1】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
    问题:上面文字蕴含了许多关于“学”的道理,请分条概括。

    (三)默写,完成第15题,共10分。
    15.按原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3)夫人之相与,_____________,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
    (4)都督阎公之雅望,_____________;宇文新州之懿范,_____________。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 ,其可怪也欤!
    (8) ,而后人哀之;后人安之而不鉴之, 。
    (9)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0)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故逐之。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20题,共22分。
    根河之恋
    (1)根河是鄂温克人【1】的母亲河。
    (2)春天,根河从厚厚的冰层中泛起春潮,河的巨大生命力迸发开来,它推去坚冰,欢快地伸展腰肢,向远方而去。这破冰时节的河水才是它真正的本色,纯真清冽,水晶一般透明。这条源自大兴安岭的河,原本的名字“葛根高勒”,正是清澈透明的意思。在一个个春天的日子里,根河回到童年,回到本真,然后再一次次丰满成熟,将涓涓乳汁流送给两岸的万千生物。
    (3)传统的鄂温克人跟森林河流贴得最近。他们与驯鹿为伴,生活起居、狩猎劳动,都离不开看上去“四不像”的驯鹿。眼下,这些温顺的大鹿在全世界已所剩不多,鄂温克人结束了最后的狩猎,放下了猎枪。他们离开森林,进入城市或远走他乡,但敖鲁古雅部落受人尊重的长辈94岁的玛丽亚·索一步也不想离开她的驯鹿。
    (4)一踏进根河,我就听说了她美丽的名字。先前见到过作家乌热尔图为这位老奶奶拍的一张照片。白桦林里,老人穿着长袍,披着头巾,侧身站在一头七叉犄角的驯鹿前,她微微佝偻着身子,皱巴巴的手轻抚着鹿柔细的皮毛。鹿依偎在她的袍子下,那儿一定有着母亲的气息。她神色沉静而坚毅,嘴角两旁的皱纹宛如桦树皮上的纹路,仿佛她的脸上就印刻着她相守了一生的森林。她或许就是根河的化身,充满了母性的慈祥,又有着丰富的传奇。年轻时她漂亮能干,是大兴安岭远近闻名的女猎手,与丈夫在密林里行走,打到猎物无论多远,总是她领着驯鹿运回部落。这位伟大的母亲至今仍恬然生活在她的鹿群之中。
    (5)其实我很想去为玛丽亚·索拍一张照片。这些年,涌到玛丽亚·索猎民点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但我想,我这样匆匆来去,怎能配得上她的丰厚?怎能有乌热尔图探望她时目光里的深沉呢?
    (6)因为乌热尔图是根河的儿子。当年,这位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青年捧着他的《琥珀色的篝火》走上了文坛,刹时让人眼前一亮。人们从他的小说里,认识了这个寂寞又热烈的民族。出乎意料的是,乌热尔图后来辞去京官重返故乡。时隔多年,当我行走在呼伦贝尔草原上,那些将天边画出蜿蜒起伏线条的山丘,那些怒放成海洋或孤零零独自开放的鲜花,那些低头吃草或昂头沉思的马群,还有那些袒露在草原上始终默默流淌的河,都让人忍不住心潮起伏。这位鄂温克作家返乡的理由还需要问吗?就是这草原这河流这民族,是祖先留在他身体里的血脉在涌动啊!
    (7)乌热尔图在回到草原以后的日子里,完成了《呼伦贝尔笔记》等一系列著作和摄影作品,那是他数十载的文化寻根,是他作为一个鄂温克的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眷恋与报答。
    (8)我们山外的人远道来看山,原本住在山上的人却搬下了山。
    (9)人类到了21世纪,越来越意识到人与自然必须平等相处。生活在根河的大多数鄂温克人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山林,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无边的草木以及驯鹿、黑熊、狼、灰鼠和蝴蝶。在离城市不远的一个地方,新建了童话般的家园,这座小城就叫了根河。
    (10)我们去到那里时,从山林里搬出的鄂温克人正三三两两地在自家门前干着一些零碎的活儿。男人穿着时尚的T恤和牛仔裤,女人们烫了发,有的还挑染成了黄的深红的,她们的裙子仍然长长的,跟老去的玛丽亚•索一样,但却是城市里流行的花色。
    (11)这里的房屋都是政府投资兴建的,咖啡色外墙,小尖顶,搬进来的一家家鄂温克人按照自己的想法装扮屋子,盘算着未来。鄂温克人与外族人通婚是常见的事情,近些年更为普通,他们的孩子大多取的是鄂温克名字,成为这新部落的新一代。这里曾有过多年的繁忙,大兴安岭的木材源源不断地从根河运往大江南北。眼下,过往的一切留在了画册里。伐木工变作了看林人,大批工人需要学习新技能,谋求新职业,他们在努力与以往告别,与未来接轨。
    (12)根河天亮得很早。走到窗前一看,根河就在眼前,河对面的广场上已经有许多人在翩翩起舞,似乎这个小城的人都聚集在此了。根河的水伴着音乐荡漾,我忍不住踱过根河桥,进入了舞者的欢乐。用不着有任何忐忑,大家都是这样笑着来又笑着去的。这些根河小城中的曼妙舞者啊!我模仿着她们举手投足,扭动腰肢,想象着生活在此的种种愉悦。那是我度过的最为愉快的时刻。
    (13)阳光将河水映照得流光溢彩。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我只能记住这些人和这些让人眷恋的时光。
    (取材于叶梅的同名散文)
    注释:【1】鄂温克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东北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
    16.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恬然:自然放松,沉静从容
    B.袒露:毫不遮掩、毫无保留地展现
    C.盘算:精打细算
    D.曼妙:舞姿轻盈而美丽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的鄂温克人生活在山里,以打猎为生,驯鹿是他们生活、劳动的重要帮手。
    B.乌热尔图为玛利亚·索拍摄的照片,生动地表现了她历经的沧桑与母性的慈祥。
    C.第六段中作者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美丽风光。
    D.搬出山林的鄂温克女子穿上了城市里流行的裙子,过上了快乐时尚的新生活。
    18.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
    19.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
    20.文章叙写了玛利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21题,共6分。
    唐多令
    林黛玉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①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①百花洲,《大清一统志》:"百花洲在姑苏山上,姚广孝诗:'水滟接横塘,花多碍舟路。’"林黛玉是姑苏人,借以自况。燕子楼,典用白居易《燕子楼三首并序》中唐代女子关盼盼居住燕子楼怀念旧情的事。后多用以泛说女子孤独悲愁。
    临江仙
    薛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21、《红楼梦》中出现了大量的咏物诗,曹雪芹借咏物诗,揭示了人物形形色色的性格特点。第70回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各填了一首柳絮词,两首同题诗表现了戴钗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2.语言基础应用(5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 )。水中游鱼来去,皆如( )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迫人眼目。
    ②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因出山泉水的缘故,略显浑浊。随舢舨逆流而上,即便是三五丈的潭水,也都清澈见底。阳光铺满平静的水面,那些原本微不可见的白色石子和满是花纹的玛瑙石,都在眼前一览无余。四周游弋的鱼儿,仿佛触手可及。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山中可用作造纸的细竹,苍翠欲滴,迎面而来,让人睁不开眼。
    (1)依次填入文段①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明明白白 浮 B.清清楚楚 漂
    C.明明白白 漂 D.清清楚楚 浮
    (2)以上两段文字是对湘西同一风光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段?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23.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 《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1)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 55 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答案 B(3分)
    2.答案 C(3分)
    3.答案 D(3分)
    4.答案 D(3分)
    5.答案 D(3分)
    6.答案 C(3分)
    7.答案 引发人们对太阳、地球及人类命运的关注;为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范本;以全新角度审视自身环境和处境,警示人类在技术、文化、伦理等众多领域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另类”解决方案;提醒人们用另一种视角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和挑战。(4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33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8~13题,共19分。
    8.(3分)D 9.(3分)B 10.(3分)C 11.(3分)C
    12.(3分)时代有古今(的分别),语言也有古今(的不同),(1分)今天的人们惊讶地认为是奇特奥妙文字的语句,(1分)怎么知道不是古代人的街谈巷语呢?(1分)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点1分。
    13.(4分)参考答案要点:
    ①当代文人把李梦阳那种纯粹模仿古代文章的写法当成标准,只要有一句话不像古人文章,就立刻横加指责。
    ②有些文人嫌当下的制度名称不够文雅,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秦汉时候的称谓,让读者不明所以。
    ③人们并不理解司马迁在写作上的真正妙处,甚至认为西汉以后的官制名称都不好听,即使司马迁在世也写不出好史书来。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4题。(共4分)
    14论语阅读答案
    (4分)答案要点:
    ①学习者要端正学习态度;
    ②学习的重点在于提高人的品德;
    ③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习(或:要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④学习的内容(高深的道理)就存在于学习者的身边;
    ⑤学习不必有固定的老师,学习者要有谦虚向学之心;
    ⑥学习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一点1分,答出2点3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
    (三)默写,完成第15题,共10分。
    15.按原文填空。
    每空0.5分,0.5*20=10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嘴巴所说的言语是代替内心的想法,而文章又是代替言语的功能。克服障碍辗转表达,一篇文章就算是写得通顺,恐怕也比不上言语让人来得明白,更何况是要写出人内心的想法呢?所以孔子谈论文章时说:“词汇(写文章)的目的,就在于通顺地表达而已。”文辞是否达意,是辨别文章优劣的标准。
    唐(尧)、虞(舜)还有夏商周三代的文章,没有不能通顺地表达思想的作品。今人读古代的书籍,如果不能马上读懂,往往就说古代文章奇特奥妙,今人下笔写作不应该平淡浅易。时代有古今的分别,语言也有古今的不同;今天的人们惊讶地认为是奇特奥妙的字句,怎么知道不是古代人的街谈巷语呢?左丘明距离古代的时间不算久远,但《左传》里的字句却不曾和《书经》相似;司马迁距离左丘明的时代也不久远,但《史记》里的字句也不曾和左丘明相似。到了现在,往回倒推到西汉,不知道经过几千年的久远时间,从司马迁用字和左丘明不同的情况来看,现在的人写作用字要和左丘明、司马迁完全一样,不也是很荒谬吗?中间经历了晋朝、唐朝,又过了宋朝、元朝,文人学者并不少,但却没有公然地抄袭模仿古文而占为己有的人。韩愈喜好奇特的风格,偶尔写作这样的文章,如《毛颖》等传,但只是一时的游戏之作,其他文章都不是这样的写作方式。
    李梦阳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会每篇文章模拟古文,也叫做“回归正轨”。于是后代文人将此视为定律,像法令一样遵循。凡是有一句话不合乎古文的要求,就极为愤怒,将这样的文句看作旁门左道。他们不知道李梦阳模拟的手法,由一个人创作,还不会觉得太讨厌;等到后来,以一传百,(很多人跟着作)以讹传讹,错误愈来愈多,风格愈来愈低下,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不值得阅读了。况且李梦阳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自己的意见想法,记叙事情、抒发情感,往往逼真,其中特别可取之处,是地名官职都用当时的制度。如今的人却嫌弃当下的制度不具有文章美感,因此取用秦朝、汉朝的名称头衔来命名,看文章的人如果不检索《一统志》,几乎无法辨识一个人是哪里人了。再说文章的好坏,不在于地方以及官衔名称如何呈现,司马迁的文章,优点在于描述事情就像作画一样清楚,谈论道理能够超越普通人想法。而近来有人却说:“西汉以来,封建宫殿、官师郡邑,这些名称都不高雅,就算司马迁复活,也不能写成史书了。”这么说来,司马迁的长处,那些人连做梦都看不见,更何况是与他相似呢?
    有人说:“如果真像你说的一样,那古代的文章就不必学了吗?”我说:“古文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达,学习通顺的表达思想,就是所谓学习古文了。学习古人作文的用意,不必拘泥于古文的字句。现代衣服的圆领方襟,就是学习古人以树叶遮蔽身体的结果;现代食物的五味调理、煎熬烹饪,就是学习古人茹毛饮血的结果。为什么呢?古人这么做的用意,是希望能够填饱肚子、遮蔽身体,今人这么做的用意,也是希望能够填饱肚子、遮蔽身体,不曾有所差别。那些套用古文字句在自己作品里的人,这就与把树叶缝在衣服中、把毛血加在煮熟的食物里没什么区别。大概说古人的文章,都是专注于希望能够表达心意思想的目标;而今人的文章,都是专注于不能表达心意思想(只着重字句雕琢,不重内涵)。用不能表达内心的方式学习通达的作法,这样可以说是学习古人写作文章的精神吗?”

    三、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20题,共22分。
    16、(2分)C
    17、(3分)D
    18、(5分)
    特点:①根河在春天迸发巨大生命力,打破坚冰,泛起春潮,十分欢快;②源自大兴安岭的根河,河水纯真清洌,清澈透明;③根河在春天流淌,犹如母亲的乳汁一般,养育了两岸的万千生物。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3分。
    象征意义:根河是鄂温克族人的母亲河,清澈的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一般,养育沿河两岸的所有生物,其欢快、清澈的特征,也象征着鄂温克人淳朴和顽强的民族性格。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
    19、(6分)
    ①“这河的深奥”指的是根河丰厚的自然环境及鄂温克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蕴含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方式、对自然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对现代文明的态度。
    ②“抵达不了”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只是一个游客,匆匆来去,只是在根河稍作逗留,无法深入了解。相比于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玛丽亚·索,或者是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乌热尔图,作者很难“抵达”根河丰厚的过去,无法全面把握和深入感受其历史文化内涵。
    ③寄托的情感是作者对于根河的热爱,对于根河所代表的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的赞颂和眷恋,对根河以及鄂温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希冀,以及对自己无法深入理解这种文化的遗憾。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6分
    20、(6分)
    ①玛丽亚·索的“根河之恋”是她的驯鹿,是对传统的坚守。
    ②乌热尔图的“根河之恋”是他对草原、河流、民族的爱,是对养育之恩的眷念与报答,是从传统走出来又复归传统的文化寻根之心。
    ③走出山林的人们的“根河之恋”是对根河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是在根河这个新家园展开的新生活、新气象,是对过去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拥抱
    ④作者这样构思,通过讲述根河的鄂温克人老中青三代的种种故事和传奇,给读者描绘了根河这片土地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对待传统和现代的三种不同选择,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也体现了作者对“根河文化”的热爱,对鄂温克人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有对这片土地历史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3点给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21题,共6分。
    名著阅读答案
    21、黛玉的柳絮词:寄寓她对自己不幸的身世的深切哀愁,有一种预感爱情理想行将破灭的悲愤呼声。词中借柳絮隐说人事(双关)。“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以柳絮之色白比人因悲愁而青春老死。黛玉从飘游无定的柳絮,联想到自己孤苦无依的身世,预感到薄命的结局,将一腔哀婉缠绵的思绪写入词中。(曾游百花洲的西施,居住燕子楼的盼盼,都是薄命的女子。)评分标准:身世1分,韶华易逝1分,凄苦命运悲叹1分。
    宝钗的柳絮词:宝钗所做是欢愉之词。赋予柳絮积极向上,轻浮洒脱的积极含义。表达了她对待生活勇于挑战人生的情怀。宝钗以高洁自持,所以“解舞”“均匀”自诩。“几曾随水逝,岂必委芳尘”,表现她不愿随波逐流,落入下尘的志向。“韶华……上青云”,体现其想要平步青云不落尘俗的人生志向。评分标准:积极洒脱1分,超凡脱俗1分,平步青云1分。
    语言运用答案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2.语言基础应用(5分)
    (1)(2分)A
    (2)(3分)略
    23. 微写作(10分)
    24、作文(50分)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