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含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一、判断题。
1.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判断对错)
2.中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不具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判断对错)
3.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充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尽可能多交网友 (判断对错)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判断对错)
5.良好的社会秩序,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社会规则是为限制人的自由而制定的。 (判断对错)
6.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判断对错)
7.出国旅游要注意礼仪形象,在国内、家里就没有必要那么讲究了 (判断对错)
8.中学生的行为底线,也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学校纪律 (判断对错)
9.小明看到同学小楠伙同校外人员王某偷盗校园内的自行车,及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 (判断对错)
二、单项选择题.
10.“在家中,我们是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社区,我们是居民;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A.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B.社会关系是通过人的身份确定的
C.以上社会关系只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D.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11.“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两句话说明了( )
A.人们不应该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
B.虚拟交往能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
C.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D.现实的交往应该取代虚拟的交往
12.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自身和点滴小事做起。下列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谣言等,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如果没有红绿灯,大家各行其道,混乱不堪,陷入无序冲突之中,最终会引发很多问题,这说明( )
A.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B.人人要遵守社会秩序
C.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D.社会秩序就是交通规则
14.下列情形中体现了在交往中尊重他人的是( )
①星期天小明在家做作业,对王洛的邀请不予理睬
②江华给同学叫上“风车车”、“闷敦”的绰号
③老师当选市劳模,对她说:“祝贺您,您真棒!”
④中午午休时小柳看见同桌的小凡睡着了,就再也没说一句话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某动物园一游客为逃票翻过了两道三米多高的围墙、一道铁丝网和栅栏,进入园内,又无视墙外的警告,爬进了老虎散放区,近距离观虎时被老虎拖咬身亡。这启示我们( )
A.要有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B.要尊重弱势群体,关爱他人
C.要珍爱生命,远离野生动物
D.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争取赔偿
16.大作家夏衍临终前,身体十分难受。他的秘书说:“我去叫大夫。”不料,老人极其艰难地说:“不是‘叫’,而是‘请’。”这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
A.端庄大方 B.接纳他人 C.礼貌待人 D.交流共享
17.如图漫画《可悲的“老赖”》给我们的有益启迪是( )
A.不诚信的人必然要受到经济的制裁
B.不要对人轻易许下不能兑现的诺言
C.社会是复杂的,不诚信是正常现象
D.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才能立身社会
18.青少年遇到不法侵害,既要勇敢,又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不管怎样,挺身而出,与不法分子拼到底
B.设法与不法分子周旋
C.及时拨打“110”电话
D.在不利情况下,讲究智斗
19.由于我们对法律知识知道的少,常需要帮助。下列机构能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是( )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公证处 ④居民委员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三、问答题
20.(5分)近日,北京一处监控拍下了这样的暖心一幕:两辆共享单车倒在了路边,很多人都是默默走过,而一个背书包的小男孩却默默地把车子扶好、扶正。之后,小男孩还不放心地边走边回头看看,再三确认车子没有倒,才放心走开。网友纷纷为小男孩的做法点赞。
(1)小男孩的做法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一种什么行为?
(2)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21.(5分)名言名句往往凝练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请你结合本学期所学,解读下列名言名句所蕴含的道理。
名言名句 | 结合本学期所学进行具体解读 |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德)马克思 |
|
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英)边沁 |
|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
|
22.(5分)八年级学生小明,平日不守纪律,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小明有期徒刑6年。
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小明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2)小明哪些行为是犯罪?
(3)请你谈谈从这则案例中得到的警示。
23.(6分)行人闯红灯,将会影响考驾照、租车、找工作甚至婚恋交友了。深圳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部分重点交通违法纳入征信系统。个人交通违法信息纳入征信系统,于法是否有据?闯红灯顽疾能否由此得到根治?网络调查显示,近四成网民认为,闯红灯就会影响买房等人生大事,未免处罚太严重。
(1)你是否赞同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部分重点交通违法纳入征信系统?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诚信的认识。
(2)围绕做诚实守信的中学生,八年级(8)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结束时,同学们发起“诚信做人到永远”的倡议。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
倡 议 书 亲爱的同学们: 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为此,我们郑重倡议每位同学生活中要讲诚信,做到: ① ② ③ 八年级(8)班全体同学 2018年10月30日 |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依据课本内容,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的身份要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中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适合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长社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品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可见,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
3.“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慎重交友,学会自我保护,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错误
4.依据课本知识,网络生活中要遵守法律,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遵守道德,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所以题目的描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5.依据教材知识,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能保证公共生活顺利地实现,能使我们正常地与人交往、相互帮助,能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幸福,有利于我们享有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平发展的机遇,良好的社会秩序能防止一切违法犯罪现象发生的说法过于绝对,是错误的。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因此,社会规则是为限制人的自由而制定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6.依据课本内容,尊重他人与保持自尊密不可分;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所以,我们在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平等待人。题干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7.中国外交部门非常重视推动中国游客提高自身素质、文明出境旅游,这样做是因为文明有礼不仅体现个人修养,还体现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那种认为出国旅游要注意礼仪形象,在国内、家里就没有必要那么讲究了的观点是错误的,出国旅游要注意礼仪形象,在国内、家里同样要守礼仪。所以题目的描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8.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因此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人们的行为底线是不违法,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9.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注意保护好自己。题干中小明时向学校保卫处报告同学的违法行为,既勇敢又机智,是正义行为,是挽救同学的表现,能够让同学悬崖勒马。
故答案为: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
10.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题干主要说明了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没有涉及到承担的责任,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 不符题意;选项BC错误。
故选:D。
11.题文语句说明了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努力做到正确使用互联网,汲取有益信息,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负面影响,C正确;A错误,人们可以进行虚拟的网络交往;B错误,虚拟交往不能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D错误,忽略了网络交往的重要性。
故选:C。
12.我们要学会理性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可知,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有利于弘扬真、善、美,属于传播正能量,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在网上不能发布谣言。
故选:A。
13.红灯停,绿灯行,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如果没有红绿灯,大家各行其道,混乱不堪,最终会引发很多问题,这说明社会生活需要秩序,规则是秩序的必要保障,所以A符合题意;BC与题干不符;D错误,交通规则是社会秩序的一方面。
故选:A。
14.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评论、观点和想法,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学会换位思考等,①对他人的邀请不予理睬,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排除;②错误,给同学起绰号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排除;③属于真诚送祝贺,符合题意;④是在交往中尊重他人的表现,符合题意。
故选:C。
15.题干中的游客,违反动物园的规则,导致自己被老虎咬死,启示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A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其它选项都不是问题主旨,排除。
故选:A。
16.“不是‘叫’,而是‘请’”大作家夏衍临终前的话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礼貌待人,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C。
17.本题漫画表明不诚信,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选项A观点错误,不诚信的人不一定要受到经济的制裁;选项B题意不相符,不能选;选项C的观点不正确,不诚信不是正常现象,我们要尽量杜绝。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8.青少年面对不法侵害,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可以采用周旋法、大声呼救法、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特征、及时拨打报警电话等。BCD说法正确。A说法错误,不利于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故选A。
19.依据课本内容得知,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所以①②③选项都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
故选:A。
三、问答题
20.(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观点进行概括的能力,难度值一般。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小男孩的行为,是亲近社会的表现,启示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值一般。根据所学知识,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故答案为:
(6分)
(1)小男孩的做法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养成“亲社会行为”。
(2)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接纳;②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1.名言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依据课本内容,个人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据此作答。
名言二“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说明公民要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秩序来自规则。在实际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那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要享受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需要调整、完善,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渠道,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需要“自由地批判”;据此作答。
名言三“不学礼,无以立”说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文明礼貌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故答案为:
名言一: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分)
名言二: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是社会秩序和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自觉遵守规则(3分);但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
展和社会生活变迁,规则需要调整、完善,我们应该通过合理的方式、渠道,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3分)
名言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体现,文明有礼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3分)
22.(1)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较轻,社会危害程度不大,只是违反了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应受行政处罚和民事处罚的行为;小明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殴打同学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依据课本内容,①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②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③犯罪应受刑事处罚;小明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说明他的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触犯了刑法,受到刑罚处罚,所以是犯罪.
(3)依据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以及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等内容作答;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会逐渐演变为违法犯罪行为.我们青少年要防微杜渐,严格要求自己,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故答案为:
(1)小明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殴打同学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小明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说明他的行为社会危害性严重,触犯了刑法,受到刑罚处罚,所以是犯罪.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3.(1)第一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珍爱生命、责任、诚信角度回答;第二问从诚信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原则、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诚信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失信的危害等方面作答即可。
(2)倡议具有开放性,可从为人诚信,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等角度解答。
故答案为:
(1)第一问:赞同。①因为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②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不讲诚信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③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能使人放心,守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④这一措施有利于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有利于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促使公民自觉履行讲诚信的社会责任;第二问:①诚实信用,是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应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共铸诚信环境,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正常进行。②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诚实信用,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③当前,诚信失范现象普通存在,缺乏诚信,不讲信用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在全社会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诚信宣传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2)倡议书:①诚信先要做到诚实,要从自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自欺,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要做到言而有信,不轻意许诺;许诺要慎重,考虑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③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