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习题 【含解析】
【精品试题】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增分练27含解析
展开
基础增分练27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村庄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满坡的翠竹摇曳(yè)着江南的灵秀。这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给村民带来了诸多真实慧。B.敦煌不是灵光一现的结果,为创造它,无数匿名的大师、工匠、艺人前仆后继,不是凭飓风般的激情,而是凭持久如沙漠、绵亘(gèn)如沙漠的激情以及一代比一代娴熟的手艺。C.欣赏《黄大仙》巨幅联屏作品,犹如看到跳动着的曲(qǔ)线起伏的音符,人物表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色彩、纹理搭配自然,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D.正是他们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凝聚成了无艰不摧的强大战斗力,使红军胜利完成了震撼世界、彪炳(bǐng)史册的长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代表,央视文化节目如雨后春笋,成为文化综艺新的标杆。但由于跟风,“诗词”和“朗读”严重扎堆,渐渐使人审美疲劳。【甲】“在文学等细分题材被集体消费的时候,我们要着眼未来,探索新的方向。”央视副总编辑朱彤承诺,“央视将持续在原创文化节目上发力。”而总导演、制片人于蕾给《国家宝藏》下了定义——“大型文博探索节目”:【乙】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创造一种集演播室综艺、纪录片、舞台戏剧、真人秀等多种艺术形态于一体的全新模式,是全新创制的“纪录式综艺”。其实,博物院文化的流行早有端倪,《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也曾风靡一时。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宝藏》播出的时机,无疑是非常合适的。说起博物馆,总让人想起深宫大院;说起文物,也总让人想到历史的冰冷,仿佛离我们日常的生活很远。【丙】而《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使那些尘封于历史的文物活了过来——请来能辐射到各个年龄阶层的演员,又在表演的各个方面精准要求演员,让其在表演中真正做到演“活”文物。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而是带着温度的;不但记载着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与我们许多人的生命相关。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后春笋 B.其实C.端倪 D.脱颖而出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D.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意象写一首小诗,要求含有一定的哲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土附着在大地上 你是土壤 沉浮在空间里 你是尘埃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假舆马者,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2)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3)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 (《诗经·氓》)(4)有如此之势, , ,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 。 (陆游《书愤》)
基础增分练271.B A项,“实慧”应改为“实惠”;C项,“曲线”中的“曲”应读“qū”;D项,“无艰不摧”应为“无坚不摧”。2.D D项,对象错误,“脱颖而出”是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语境中的使用对象是“《国家宝藏》”。使用对象错误。3.B B项,“以历史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气质”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并列状语之间用顿号。4.D A项,不合逻辑,“漏举的”指没有列举出来的,应删除“没”。B项,并列不当,“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应删去“以及床上用品”。C项,语序不当,应是“也许在五年以后,甚至两年以后”。5.答案示例草 生长在庄稼地里/你是丰收的破坏者/坚守在戈壁滩/你是固沙的卫士解析例句中的“土”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土壤”是有价值的,“尘埃”是对人身体有伤害的,因此这首小诗的哲理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会不同”。仿写时可以联想“世上没有废物,只是放错了地方”这句话,写同一事物在不同地方体现的不一样的价值。6.(1)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2)蓝田日暖玉生烟 只是当时已惘然 (3)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日削月割 (5)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