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黑龙江省海伦市一中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下载版)
展开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1 | 2 | 3 | 4 | 5 | 7 | 10 | 11 | 12 | 14 | 17 | 18 | 19 |
A | D | C | D | B | D | D | B | C | D | B | B | C |
1、【答案】A (B“根本不能实行”错,原文是“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C“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对中原文明进行“武器的批判”错;D“最根本的原因是秦地开化最迟、民风淳朴,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强盛起来”错。)
2、【答案】D (引用不都是此作用,如引用《荀子·强国》)
3、【答案】C(“并预见到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错)
【文本解读】这一组材料由三则来自不同媒体的文字构成,所写的都是有关垃圾分类的内容。其一,侧重写中国城市的发展急需解决拉圾问题,而解决垃圾问题需要用分类的方法来推进,也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同时需要人们改变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其二,以北京市的一个街道家属院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取得的经验为例,写出了他们具休的做法。其三,例举奥地利的垃圾分类标准、运输及填埋的具体措施。
4、【答案】 D (“他们认为这些垃圾经技术处理后都是可利用的资源”表述错误,原文说的是“未来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后,这些垃圾或许还可以成为可利用的资源”。)
5、【答案】 B (“由于方法不当,问题更加严重”错,原文是“如果方法不当,“垃圾分类'反而会带来更严重的垃圾问题”。)
6、【答案】①将垃圾分类具体明细,在街区和公共场合各以专门的垃圾箱来收集。②环卫系统要规范,运输垃圾时要分类运载并保证车辆的密闭性。③高规格地建设填埋场,以保证垃圾在填埋年限内不泄漏。(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7、【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D项,“增强了小说的客观性、真实性,”“冷静地回想成长的经历”不确切,这是第三人称叙事视角的作用,应为“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意味,便于感情抒发”,而且小说中的主观感情色彩浓烈。。
8、【答案】①开始时,“我”伫立庭院,因庭院情景勾起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而悲痛。(老屋的荒芜之景勾起对家庭变故的回忆。母亲去世,父亲被迫南下打工,姐弟相依为命,生活艰难令“我”悲痛。)②接着,“我”缓步庭院深处。抒发了喜悦、自豪、依恋、尴尬、感激等复杂的情感。(惊飞的鸟雀,枝叶萎靡的苹果树勾起对成长过程的回忆。奖状奖品带来的喜悦与自豪,对父亲的依恋,同学埋怨时的尴尬,更多的则是对班主任郝老师无私帮助的感激。)③最终,“我”从庭院步入残破的老屋。残破的老屋再次勾起对大学及以后生活的回忆,产生了自豪、自责、(意外的)感动。(进入大学及考上研究生的自豪,毕业后自主创业回馈母校却忘了修缮老屋的自责,及对老师同学前来帮“我”修缮老屋的意外及感动。)(主人公移步换景,触景生情。时空的转换带来心理意识的流动变化。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的能力。作答时,可先找到表现时空转换的句子和词语,进而概括出“我”的心理意识的流动变化。如根据“院子里的青蒿、灰灰菜一人多高……努力拼凑出对往事的记忆”“那一年,娘狠心撇下……还不足以让当时的姐姐与我真正理解到此后生活的艰难”可以概括出“我”开始时的悲痛。根据“总还有一些物品留下来……总被小心地珍藏在行李之中”“苹果树虽然枝叶有些萎靡,可也有两人多高了……姐姐也笑了,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高中班主任郝老师听说了我的情况……没少挨同学的埋怨”可概括出“我”的喜悦、自豪、依恋、尴尬、感激等心理。根据“高中毕业,我终于踏进了日思夜想的大学的门槛……倒忘了修缮我家的老屋”“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原来是郝老师,后面还跟着六七位同学”可概括出“我”的自豪、自责、感动的心理。
9、【答案】①从环境上看,渲染老屋荒芜残破的萧索,暗示“我”睹物伤怀的落寞,奠定了小说怀旧感伤的抒情基调。②从情节上看,景物描写勾起主人公对往事的怀想,推动了情节的展开;对破旧老屋的刻画与小说结尾修缮老屋的情节前后照应。③从主题上看,象征姐弟的树虽然枝叶萎靡,恍若人间弃儿,但只要自强自立,努力奋斗,也会在艰难的处境中成长为参天大树。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义,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可以从环境、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①从环境上,“院子里的青蒿、灰灰菜一人多高……可这毕竟是家”描写了老屋的萧索,奠定了小说怀旧感伤的抒情基调。②从情节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斑点点,努力拼凑出对往事的记忆”,这些景物勾起了主人公对往事的怀想,推动了情节发展。③从主题上,“院里的两棵枣树、一棵石榴树和一棵苹果树……恍若人间弃儿”,这些景物描写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深化了主题。
10、【答案】D
11、【答案】B檄文与移文不同,移文是平行文书,而檄文是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12、【答案】C考察不是为了证明,废止建议的是执政者不是王思诚。
13、(1) (如果)我们自己欺骗自己,还靠什么督责他人,还靠什么报效朝廷!你们稍微停留,我应当亲自到那里(察看)
(2) 古时惩治罪犯不牵涉妻子儿女,何况他的母亲呢,我不忍心因为儿子而捆绑他的母亲。
参考译文: 王思诚,字致道,是兖州嵫阳人。天资超过常人,七岁拜师学习《孝经》、《论语》,就能背诵。后来跟随汶阳曹元用学习,学问大进。至治元年(1321)考中进士,至正二年,任监察御史。上疏说:“黄河水泛滥,应当调发兵卒阻塞黄河缺口,受灾的人家,应该发给死者丧葬物品。”他到檀州巡察,请求根据囚犯在狱中死亡多少来给狱官定罪,朝廷多赞同他的建议。
松州的官吏为索取贿赂诬陷良民,有四十个被冤枉的良民到御史台上诉,御史台选派王思诚审理。 王思诚秘密地借其他事进入松州境内,逮捕自监州以下官员二十三人,都惩治了他们的罪。 回到三河县,有一个囚犯不停上诉,他将这个囚犯与其同伙分开看管,让他申诉,囚犯说:“贼人以前盗取了我的芝麻,我追上了他们,几乎把贼人刺死,贼人因此图谋复仇,而今弓手想增加捕获盗贼的数量,恰巧中了贼人的诡计。他们说的赃物,实际是我妻子的裙子。”拿裙子给失主看,失主说:“不是我的物品。”诬陷他的同伙理屈词穷, 于是就释放了他。 丰润县有一个囚犯,年纪最小,戴着刑具关押几乎要死了,王思诚见状生疑而审问他,他回答说:“傍晚与三人投宿,都要到集场去,就相约同行,未到夜半,他们就催促出发,来到一坟墓间,遇见几个好像早有约定的人, 我对此感到疑惑,众人告诉我说是去行盗,我不从,他们就用刀胁迫我,驱使我前行,到一户百姓家,众人都进去了,只留我一人在外,于是我悄悄奔赴县衙,未及报案就被逮捕入狱,”王思诚于是纠正有关部门的错判的罪责,少年得以免罪。
王思诚出任河南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佥事。陕西行台上奏说:“想要疏通开凿黄河三门峡,设立水陆驿站以直达关陕地区。”公文移送给王思诚,令思诚会同陕西、河南省诸臣及郡县长吏去察看,大家都皆畏惧险阻,想要用假话回复朝廷,王思诚生气说:“(如果)我们自己欺骗自己,还靠什么督责他人,还靠什么报效朝廷!你们稍微停留,我应当亲自到那里(察看)”大家惶恐地跟着他(去考察),黄河河滩上沙石绵延百余里,礁石交错而出,末路穷途 ,便下马徒步行走,攀附着藤葛前行,大家疲惫得喘着气流着汗不敢言,一共走了三十里,考虑不可能建立驿站,王思诚就作诗历叙其中的艰险(奏报朝廷),执政者采信他的话,就搁置了这个建议。
行枢密院掾史田甲,收受赂贿的事情被发觉,藏匿于豫王的府邸,监察御使急于逮捕他,就先捆绑关押了他的母亲。 王思诚路过集市,见到这种情况,说:“ 古时惩治罪犯不牵涉妻子儿女,何况他的母亲呢,我不忍心因为儿子而捆绑他的母亲.”命令释放田母,监察御史不听,王思诚就自我弹劾,闭门不出, 御史们去拜见并承认错误。不久,朝廷命令征调五省所余丁军,王思诚劝谏说:“关中正在用兵,供给困乏,百姓多有愁怨,若再有此兵役,万一激发事变,所牵累的后果岂可轻视!”于是此事就被停止。
14、【答案】D (D、是诗人仿效渔儿樵子哀伤地写下了“离忧”,不是“渔儿樵子”)
15、【答案】①宦海漂泊的倦意:“湖海倦游客”二句写湖海倦游,如今乘舟而归,表达了宦海浮沉而今欲归休的感受②怀才被弃的幽怨:“欲吊沉累无所”二句,借对屈原的凭吊,表达了怀有才干而为君主疏离的辛酸悲苦之情。③政治清明的期盼:“回首叫虞舜”二句,借对贤君虞舜的呼唤,表现出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
译文:疲倦于湖海飘泊的生活,离开江陵乘舟沿江东归。西风正盛,一日千里一般,今夜把我送到岳阳楼。那湖中君山的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思绪翻腾,颇难平静。独自倚栏凝思,天上的月亮好似帘钩。 三楚、七泽、九州雄伟险要。人间美景,哪里比得上岳阳楼上所见呢?想祭奠屈原而不得,只能借登山临水,效渔儿樵子,抒发离忧之情。回过头去呼唤一代英主虞舜大帝,只见杜若花开满了水中沙洲。
16、【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7.【答案】 B
【解析】
【17题详解】第一空,指数级,指某某以指数级上升,增长。现象级,多指卓越的,一般是形容超级优秀的人或事件。第一空横线处后面有“目前这一数值……”的表述,那么横线待选的词语应该含有“数字”概念,故选“指数级”,从而排除带有“现象级”的AD两项。第二空,根据语境要填与“拥挤”相匹配的词语。待选项“重足而立”多形容恐惧,显然不符合语境,故第二空填“摩肩接踵”,从而排除C项。再看其他成语,“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填在第三空非常适合。而“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多用指人,也不侧重与“危险”,应排除。“契合”是符合、相合的意思;而“融合”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语境中“人”与地球环境不可能合为一体,只能“相合”“相适应”。故排除“融合”。
故选B。
18.【答案】B
【18题详解】A项,动宾不搭配,“注定”和“未来”不搭配。
C项,语序不当,先“改变”,最后“决定”是否有未来。
D项,语序不当 ,副词“彻底”修饰动词,应该放在动词“改变”之前。
故选B。
19.【答案】C
【19题详解】从括号前面的句子,“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是可能的”。那么后面的内容要紧承这个可能性,即阐述这种可能性存在的缘由——“宇宙无限”,也正是由于“宇宙无限”,所以我们可以假设,“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是可能的”。而“宇宙无限”不是“可能性小”的原因,所以排除BD,A项“还是可以假设”与前面语句衔接缺乏条件,C项“虽然这种可能性”衔接前面也比较流畅,对前后句的呼应做得很好,而且紧紧地扣住“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这个前提条件。
故选C。
20【答案】:
屈原、 白居易,感怀时事,遭贬谪吟歌赋,一代才子具有伟大的文学贡献。
林则徐、 杨靖宇,抵御外侮,战沙场驱敌寇,一代军人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头干创新见,一代巨匠具有杰出的科技成就。
21.【答案】:
1、增加文章的文采或“提升文章的层次”
2、激发文化共情或“激发以文化的情感共鸣”
3、传承文化文明或“传承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