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01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02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03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

    展开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20•重庆模拟)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B
    鉴别Fe、CuO、Cu三种固体粉末
    滴加稀硫酸
    C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D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
    蒸发溶剂
    A.A B.B C.C D.D
    2.(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下列实验设计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碳酸盐
    B.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C.配制浓度为2%的食盐水
    D.探究浓度、金属类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稀硫酸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过量O2,点燃
    C
    分离铁粉和碳粉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4.(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H4NO3溶解吸热
    B.分离KCl溶液中的MnO2
    C.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的探究
    D.灭火器原理
    5.(2020•九龙坡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MnO2和KCl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蒸发滤液
    B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C
    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离子
    取样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D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
    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6.(2020•永川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
    B.NaOH溶液除去稀盐酸中的FeCl3
    C.高温下足量Fe2O3除去CO2中的CO
    D.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两种固体
    7.(2020•万州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KNO3溶液中Ba(NO3)2
    滴加适量H2SO4溶液、过滤
    B
    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分离氧化铁粉末和碳粉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盐酸,过滤
    D
    鉴别(NH4)2SO4固体和Na2SO4固体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8.(2020•潼南区一模)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B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加入碳酸钠粉末,观察现象
    C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入水,接触容器外壁感觉热量变化
    A.A B.B C.C D.D
    9.(2020•重庆模拟)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O2(CO)
    O2
    点燃
    B
    NaOH溶液(Na2CO3)
    稀盐酸
    加入试剂至不再产生气泡
    C
    KNO3溶液(KOH)
    Cu(NO3)2溶液
    加入适量的试剂,过滤,蒸发
    D
    NaCl固体(CaCO3)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10.(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uSO4溶液(H2SO4)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2(HCl)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C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1.(2019•大渡口区校级模拟)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aO(CaCO3)
    加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
    N2(O2)
    用木炭点燃
    D
    NaOH溶液(Na2CO3)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2.(2019•永川区模拟)以下除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O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Cl2溶液
    HCl
    滴入碳酸钠溶液
    C
    NaOH
    Na2CO3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uO
    Cu
    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
    A.A B.B C.C D.D
    13.(2019•长寿区模拟)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FeCl2溶液
    CuCl2
    加适量铁粉,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 B.B C.C D.D
    14.(2019•重庆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FeCl2 溶液(CuCl2)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CO2(CO 气体)
    点燃
    C
    MgSO4 溶液(硫酸)
    加入过量 Mg(OH)2,过滤
    D
    CuO(木炭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A.A B.B C.C D.D
    15.(2019•江津区校级一模)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KCl
    KClO3
    加入MnO2再加热
    B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C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D
    CuO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A B.B C.C D.D
    16.(2019•长寿区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CO
    通入氧气点燃
    B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Fe
    Cu
    加入适量稀盐酸后过滤
    D
    KCl
    KClO3
    加二氧化锰加热
    A.A B.B C.C D.D
    17.(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CO2气体(CO气体)﹣﹣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B.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CaO固体(CaCO3固体)﹣﹣加适量水充分溶解,过滤
    D.NaCl溶液(CaCl2溶液)﹣﹣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18.(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下列各项括号里的物质或操作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A.CaO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
    B.CO混有CO2(石灰水)
    C.H2中混有HCl(NaOH溶液)
    D.Ca(OH) 2中混有CaCO3(盐酸)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2019•重庆二模)某兴趣小组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的现象为   。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2所示)。
    ①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   (填名称)。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②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不能推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R>Ag b.R>Cu c.R>Zn d.R<H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小题)
    20.(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草酸(H2C2O4)是草本植物常具有的成分,运用非常广泛。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草酸及其盐做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草酸受热分解的产物
    【査阅资料】
    ①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会熔化、气化和分解。
    ②草酸(H2C2O4)会与氢氧化钙反应:H2C2O4+Ca(OH)2═CaC2O4↓(白色)+2H2O
    ③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猜想假设】
    猜想1:CO2和H2
    猜想2:CO2和H2O
    猜想3:CO2和CO
    猜想4:CO2、CO和H2O
    艾依钟同学根据草酸中的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关系,依次排除的猜想是   (填字母)。
    A.2、1
    B.3、2
    C.2、3
    E.3、4
    【设计实验】甲、乙同学设计了A、B两组实验装置(图中铁架台略去,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1)甲同学按A装置实验,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认为此现象是由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所导致,此判断   (填“严密”或“不严密”)。
    (2)乙同学按B装置实验,看到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尖嘴管口点燃剩余气体,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   的烧杯(填试剂名称),有白色固体生成;换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无明显现象。
    【得出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猜想   成立(填数字)。
    探究二:草酸钙受热分解的定量测定
    同学们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草酸钙晶体(CaC2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固体质量一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经测定,固体质量10.0g时,为CaCO3。
    ①800℃以上时,固体成分的化学式为   ;
    ②已知相对分子质量:CaCO3:100,CaC2O4:128.计算CaC2O4•xH2O中的x为   。
    21.(2020•永川区模拟)某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的锌粒加入浓硫酸中生成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锌能与浓硫酸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
    ②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原理相同,且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提出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排除了成分中有氧气的可能性,于是提出了三种假设。
    Ⅰ、气体是二氧化硫;
    Ⅱ、气体是氢气;
    Ⅲ、气体是   (填名称)。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以上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图示装置进行探究。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   (填化学式)。
    (2)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之前应先通一会儿气体,目的是   ;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气体中含有H2。
    (3)有氢气产生的原因是   。
    (4)D装置的目的是吸收尾气中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2.(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兴趣实验课上,同学们完成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发现产生气泡的速率不一样。
    Ⅰ、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Ⅱ、制取并测定氢气的生成速率,应该选择的装置为   (填序号)。

    Ⅲ、经过调查发现,同学们所用药品的状态和条件都不同。
    【提出问题】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猜想假设】a.锌粒颗粒大小 b.硫酸浓度 c.温度
    【设计实验】取四份等质量的颗粒大小不同的锌粒,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溶液:
    编号
    实验温度
    颗粒大小
    硫酸浓度
    实验目的

    20℃

    10%
    实验甲和乙探究硫酸浓度的影响
    实验甲和③探究锌粒颗粒大小的影响
    实验甲和④探究温度的影响

    20℃

    5%



    10%

    30℃


    (1)实验表格中的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数据应该是   (填序号);
    A.20℃、5%、丙、丁
    B.30℃、10%、丙、丁
    C.20℃、10%、丙、丁
    D.20℃、10% 丁、丙
    (2)如图是乙、丙、丁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曲线,请你在图中画出甲的曲线:

    (3)结合表格和图象可知,四组实验中   都一定反应完全;
    (4)不测定气体的生成速率,利用精密设备测定   (填序号)变化也能判断反应速率。
    A.反应物质量
    B.SO42﹣的数目
    C.溶液pH值
    D.溶液中水的质量
    23.(2020•重庆模拟)菠菜中含有草酸,将草酸晶体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CO;猜想二:只有CO2;猜想三:   。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验证猜想。
    ①无水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189.5℃分解。根据此信息,你应选择的加热装置为图2中   (填“A”或“B”)。
    ②该装置中乙的作用为   ,末端气球的作用为   。
    ③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a.装入药品 b.点燃丙处的酒精喷灯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点燃加热装置中的酒精灯
    ④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则猜想   正确。
    24.(2020•渝中区二模)某同学用不同长度的光亮镁条分别与4.0mL5%的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如下:
    试管
    A
    B
    C
    D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镁条溶解
    无沉淀
    少量灰白色沉淀
    较多量灰白色沉淀
    大量灰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是什么?实验中为什么出现了灰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难溶于水,Mg(OH)2△¯MgO+H2O
    【猜想与假设】Ⅰ.灰白色沉淀可能是析出的MgCl2
    Ⅱ.灰白色沉淀可能是生成的Mg(OH)2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①取一定量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5mL蒸馏水,振荡、静置;
    ②取等量氯化镁固体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加5mL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中固体量未减少
    ②中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2
    取上述实验中灰白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室温晾干,放入试管中进行加热,试管口用浸
    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检验。
    滤纸变红
    3
    ①在1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光亮的镁条,加入5mL蒸馏水;
    ②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几滴饱和的氯化镁溶液。
    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镁条表面立即产生细小气泡并不断溶解,一段时间后镁条全部溶解,试管中生成大量灰白色沉淀。
    【解释与结论】
    (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猜想与假设】Ⅰ不成立,其原因是   。
    (3)根据上述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
    B.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碱性物质
    【反思与评价】
    (4)经过进一步实验测定,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   反应生成的。
    25.(2020•万州区校级模拟)某中学的一个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Ⅰ.石灰水已完全变质;Ⅱ.   ;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制取的CO2气体中混入了HCl,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   。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   (写一点)。
    26.(2020•重庆模拟)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物是一种俗称水煤气的气体燃料(其中不含甲烷),为确定水煤气的成分,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新鲜的鸡血遇一氧化碳变为樱桃红色。
    【提出猜想】小组成员对水煤气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猜想1:H2、CO2;猜想2:H2、CO;猜想3:CO、CO2;猜想4:H2、CO、CO2。
    (1)请你说明猜想3不能成立的理由   。
    【实验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现象】通入水煤气后,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新鲜鸡变樱桃红色。
    (2)由此可知,水煤气中不含   ,含有   (均填化学式)。
    【继续实验】在B处点燃气体,然后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A处生石灰的作用是   ,气体通过A后再在B处点燃时,观察到所罩烧杯的内壁   ,由此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猜想   成立。
    (4)由探究结果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2020•重庆模拟)某实验小组对浓硫酸与木炭共热得到的气体成分产生了好奇,老师告诉大家该混合气体成分全是氧化物,请你参与他们对混合气体组成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猜想与假设】该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SO2、CO2、H2O、CO、NO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1)SO2、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SO2能使品红褪色并且可以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被吸收,CO2不能。
    (3)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设计实验方案】

    (1)①中品红褪色证明有   (填化学式)存在。有同学认为应排除有NO存在的可能性,你认为其理由是   。
    (2)③中品红的作用是   。
    (3)该套实验装置能否探究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存在,请说明理由:   。
    (4)现将①至⑧的顺序调整正确后经检验该混合气体由SO2、CO2和H2O组成。如果④中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1g白色固体,则木炭与浓硫酸共热所得的混合气体中至少含有二氧化硫   g(假设每个装置中药品足量且均反应完全)。
    28.(2020•永川区校级模拟)彬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他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Cr)的。
    如图是铬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铬原子中含有24个电子 B.铬原子质量为52.00
    C.铬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D.铬是金属元素
    为了解铬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彬彬和同学们选择金属铜和铝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资料2:铬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Cr2+,含有Cr2+的溶液常显蓝色。
    【实验药品】铝片、铬片、铜片、稀硫酸、稀盐酸、CrSO4溶液。
    【实验过程】
    (1)彬彬同学取大小相同的铝片、铬片和铜片,准备浸入到盛有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三根试管中观察现象,三种金属片放入稀硫酸前要进行预处理是   。
    记录现象如下: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实验现象
    金属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逐渐变蓝色。
       
    金属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实验结论
    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写出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另一位同学只选用了三种药品进行实验,也得出了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则他选用的三种药品是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学以致用】
    彬彬同学了解到某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AgNO3、Cu(NO3)2和Cr(NO3)2,为了从中回收贵重金属银和一种盐晶体,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加入乙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固体B质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后固体D的质量。
    【知识拓展】
    工业上可利用“铝热反应”来冶炼铬,其原理是在高温下用铝将铬从其氧化物(Cr2O3)中置换出来。若要制得780kg铬,理论上至少需要铝的质量是多少?

    29.(2020•重庆模拟)对比是重要的实验探究方法。

    (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MnO2对双氧水   。
    (2)实验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支持水是生锈必要条件的证据是   。
    (3)查阅资料知: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时发生的反应是:2Cu+O2+CO2+H2O=Cu2(OH)2CO3
    反应的质量比:128:32:44:18:222
    仿照实验二设计实验三探究铜生锈的条件(试管容积为20mL)

    ①实验I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实验Ⅲ试管中控制的量是   (填化学式)。
    ③通过   (填序号)两个实验对比,得出铜生锈一定与O2有关。
    (4)【反思与评价】拉瓦锡用Hg慢慢消耗O2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的O2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综合分析实验二、三可知:若将实验二中的铁丝换为足量铜丝,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
    30.(2020•永川区三模)在实验中,小红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装有金属锌的试管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为了解该气体的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红猜想是氧气;小敏猜想是氢气;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
    其他同学认为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进行实验】利用如图Ⅰ中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1)小红: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   ,则她的猜想错误。
    (2)小敏:①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   (填“b”或“c”)端管口连接。
    ②反应一段时间,点燃干燥后得气体,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她的猜想正确。
    【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锌酸钠(Na2Z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讨论】有同学认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中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   。

    31.(2020•重庆模拟)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酸碱盐的性质后同老师到化学实验室中对酸碱盐进行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实验探究二】探究盐的性质
    盐的代表是碳酸钠(Na2CO3),它是食用碱的主要成分(常含有少量的NaCl)。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吹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
    ①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A的作用是   ,装置E的作用是   ;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撤除装置C,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重庆外国语学校初三(1)班的学生在学习酸碱盐时,了解到硫酸氢钠(NaHSO4)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于是他们对该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疑问]NaHSO4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微观探析]图1是Ba(OH)2与NaHSO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根据图1信息,写出图1中Ba(OH)2与NaH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根据图1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填序号)。
    A.NaHSO4是一种酸
    B.NaHSO4 溶液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
    C.NaHSO4 能与NaOH发生反应,其本质是H+与OH﹣反应
    D.可以用酚酞溶液检验图1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3)向NaHSO4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其导电性可用图2中   (填字母)曲线来表示。
    [实验探究]向NaHSO4溶液中分别加入氧化铜粉末和碳酸钠溶液(如图3)。

    (4)实验①若加入过量的CuO,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   。
    (5)实验②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观察到有气泡放出,小王同学对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作出以下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猜想一:Na2SO4和 NaHSO4猜想二; Na2SO4
    猜想三:Na2SO4和   
    (6)实验方案:取反应后溶液,滴加   ,溶液变红色; 则猜想三正确。

    33.(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实验室里有一瓶久置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如图所示)小兵和小芸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实验室老师提供的线索:
    I.这瓶溶液是实验室常见的药品: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
    II.室温(20℃)时,它们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小芸根据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实验探究】(1)小兵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2)小兵为了进一步检验该溶液,他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于是他得出结论:这瓶溶液为碳酸钠溶液。
    (3)小芸认为小兵的结论可能存在问题,她又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沉淀
    反应化学方程式   
    步骤2: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滴加氯化镁溶液
       
    反应化学方程式   
    原溶液为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方程式解释)。

    34.(2019•大渡口区校级模拟)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同学们想证明这瓶过氧化钠是否变质,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提出猜想】
    ①没有变质 ②部分变质 ③全部变质
    【实验过程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证明猜想   正确(填序号)。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3)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原样品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35.(2019•重庆二模)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   ,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下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
    (1)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2)下列物质能代替实验中的氯化钡溶液的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钡溶液B.稀盐酸C.硝酸钡溶液D.氯化钠溶液

    36.(2019•重庆一模)对比实验是化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CO2通入NaOH溶液是否发生反应,设计了下列实验,请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并回答问题: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序号
    实验步骤一
    实验步骤二
    实验I


    实验Ⅱ


    【探究与结论】
    (1)实验1中步骤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二产生的现象是   。
    (2)实验Ⅱ中步骤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l2溶液也可以用   (填序号)代替达到实验目的。
    A.硝酸钡溶液 B.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 D.硫酸钠溶液
    (3)实验结束后,又有同学提出可向通入足量CO2的NaOH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判断两者是否发生反应。立马被小组同学否定,原因是   。
    【查阅资料】

    (4)同学们在查阅资料后又设计了实验Ⅲ,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溶液,当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反应。
    37.(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写出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   。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下同),再滴加   。
    A.盐酸 B.KCl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E.酚酞试液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
    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水柱 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
    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实验中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3.0cm。
    (3)检查右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
    (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5)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8.(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实验室有两瓶常温下的饱和溶液,已知它们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为了区分并验证它们的性质,张林和李莉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张林同学用物理方法鉴别它们。他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在酒精灯上加热。他根据   现象,判断甲瓶为石灰水。
    (二)李莉同学用化学方法鉴别它们。她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向里面吹气,也判断出甲瓶为石灰水,看到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三)乙瓶溶液敞放在空气中可能变质。为了探究乙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两位同学做了如下猜测和实验。
    【提出猜想】:①只有NaOH ②只有Na2CO3③Na2CO3和NaOH ④…
    【查阅资料】:已知NaCl、CaCl2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与结论】:
    (1)取少许溶液并加入盐酸,看不到任何现象就可证明猜想①成立。
    (2)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要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已变质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
    白色浑浊
    反应方程式:
       
    步骤2:取步骤1所得的澄清溶液少许,并向清液滴入几滴酚酞。
       
    猜想②成立
       
    猜想③成立
    【反思与交流】:步骤1中所加溶液需过量的主要原因是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39.(2020•重庆模拟)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其主体由铝合金反射镜面与支撑它的角钢【含有锰Mn)】塔架组成。
    (1)选择角钢而不用纯铁做塔架的原因是   。
    (2)用氧炔焰焊接角钢塔架前需要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探究Fe、Cu、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若实验③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通过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实验①~④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40.(2020•璧山区校级一模)重庆一中实验小组的同学往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1)写出该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明向上述剩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什么?
    猜想1:NaCl
    猜想2:NaCl、HCl
    猜想3:NaCl、CaCl2
    猜想4:NaCl、HCl、CaCl2
    猜想5:   (填化学式)
    ①经分析,小希认为猜想   不合理;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小红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CaCO3粉末
       
    猜想4成立
    ③小明认为还可以选择其它药品,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他选择的药品是   (填序号)。
    A.Cu B.AgNO3 C.Cu(OH)2 D.NaOH。
    41.(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皓丁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具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SO2与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皓丁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用三种浓度的硫酸进行了实验。

    (1)为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氢气,需在装置E的尖嘴导管处点燃气体,并将干冷的烧杯倒扣在尖嘴导管的上方。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气体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为了保证点燃的气体是干燥的,在D、E之间添加一个装有   (填试剂名称)的洗气瓶。
    (2)实验中实际观察的现象如下:

    A中硫酸浓度
    实验现象
    B处
    D处
    E处
    实验一
    98%
       
    不变浑浊
    不可燃
    实验二
    45%
    稍变浑浊
    不变浑浊
    可燃
    实验三
    25%
    不变浑浊
    不变浑浊
    可燃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1)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根据本次探究的结果和所学知识分析,可能会对化学反应中产物的种类产生影响的是   (填序号)。
    A.反应物的质量比
    B.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C.反应物的浓度大小
    【拓展延伸】智强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改进,该装置的优点是   。
    42.(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昊天同学探究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其温度的变化后,由于疏忽,未将盛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的瓶塞塞紧,一段时间后,它可能变质了.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昊天同学对该样品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1】该样品真的变质了吗?
    【实验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再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   说明样品真的变质了.
    【提出问题2】该样品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
    【实验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烧杯里,加适量的水,搅拌,全部溶解后,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过滤,再向滤液里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变成红色,说明该样品是部分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3】怎样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实验方案3】将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然后过滤,再将滤液蒸干,即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11)——化学实验探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答案】B
    【解答】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B、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Cu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过量的稀盐酸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钠、过量的稀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提纯硝酸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答】解:A、稀盐酸和碳酸盐、比较活泼金属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氢气,过程中都产生气泡,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铜丝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是因为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比银活泼,铁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是因为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2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金属的形状不同,不能探究金属类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3.【答案】D
    【解答】解:A、稀硫酸、CuSO4溶液均能与过量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粉能与过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碳粉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过滤能分离出碳粉,但无法分离出铁粉,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H4)2SO4固体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钠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4.【答案】C
    【解答】解:A、图中实验,U型管的液面左高右低,可验证NH4NO3溶解吸热,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
    B、图中实验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
    C、探究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应使用澄清石灰水,故选项装置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
    D、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
    故选:C。
    5.【答案】D
    【解答】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固体并烘干的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蒸发滤液分离出氯化钾,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取样于试管中,先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某溶液含有SO42﹣离子,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D、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精盐水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6.【答案】B
    【解答】解:A.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和CO2,故正确;
    B.稀盐酸、氯化铁都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错误;
    C.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反应能和一氧化碳反应,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正确;
    D.NH4NO3固体溶于吸收热量,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故正确。
    故选:B。
    7.【答案】D
    【解答】解:A、Ba(NO3)2能与适量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是否为二氧化碳气体,应使用澄清石灰水,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氧化铁粉末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碳粉不能与过量盐酸反应,但无法再得到氧化铁,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NH4)2SO4固体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a2SO4固体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8.【答案】D
    【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CO2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稀盐酸和稀硫酸均能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应使用澄清石灰水,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9.【答案】D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CO3和NaOH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NO3)2溶液能与适量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钾,再过滤即可,无需进行蒸发,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钠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10.【答案】A
    【解答】解:A、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锌粉、铁粉均能与过量CuSO4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1.【答案】A
    【解答】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N2中的氧气不能够用木炭点燃,这是因为当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木炭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2.【答案】A
    【解答】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二氧化碳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HCl和CaCl2溶液均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OH、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3.【答案】A
    【解答】解:A、适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硫酸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能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4.【答案】B
    【解答】解:A、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硫酸能与过量 Mg(OH)2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镁,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15.【答案】C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与CuO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7.【答案】B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适量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KCl固体易溶于水,MnO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Cl2溶液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答】解:A、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HCl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aCO3和Ca(OH) 2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欲探究Zn、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则由图可知:
    (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则甲中为锌和硫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乙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则可推测其现象为锌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四根金属丝依次替换为R、Ag、R、Cu,如图B可知:
    ①根据“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推测:甲中R与硫酸溶液反应,而烧杯乙中R与溶液不反应,则可推测出:烧杯乙中的物质是ZnSO4溶液,可得出Zn、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Zn>R>Cu>Ag;
    ②根据“若甲中无明显现象,乙中R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则可推测的结论为:“甲中R”与硫酸溶液可能反应,但较慢,不易察觉;也可能不反应,故d不能推测出;“乙中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则可推测b。R>Cu和a。R>Ag,但题目中不能推测c。R>Zn和d。R<H。
    故答案为:
    (1)有气泡产生;Zn+CuSO4═ZnSO4+Cu;
    (2)①硫酸锌;Zn>R>Cu>Ag;②cd。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小题)
    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猜想假设】草酸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而猜想3不含有氢元素,所以先排除3,另外草酸中碳元素为+3价,而分解后产物的化合价变化应该有升有降,猜想2只含有一种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没有出现化合价的降低,排除2;
    故答案为:B。
    【设计实验】(1)内部残留的空气,受热逸出,也会澄清石灰水变换,所以此实验不严密,应该先排空;
    故答案为:不严密。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涂有澄清石灰水;
    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产物含有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因此猜想4正确;
    故答案为:4。
    ①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剩余固体为氧化钙;
    故答案为:CaO。
    ②固体受热先失去结晶水,因此先减少的质量为水的质量,水的质量=14.6g﹣12.8g=1.8g,14.6g×18x18x+128=1.8g,x=1;
    故答案为:1。
    2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排除了成分中有氧气的可能性,于是提出了三种假设。
    Ⅰ、气体是二氧化硫;
    Ⅱ、气体是氢气;
    Ⅲ、气体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
    故填:氢气和二氧化硫;
    (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A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SO2。
    故填:SO2;
    (2)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如果气体中含有氢气时,能够防止氢气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可能发生的爆炸,因此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加热C装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铜网由黑色变成红色,证明气体中含有H2,
    故填: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铜网由黑色变成红色;
    (3)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故填: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稀硫酸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4)D瓶中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故填:2NaOH+SO2═Na2SO3+H2O。
    2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Ⅰ:由题意可知,写出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Ⅱ:由题意可知,要制取并测定氢气的生成速率,实验室制取氢气采用的是固液混合不加热的方式来制取的,故A错误;且发生装置中的长颈漏斗要在液面以下,达到液封的目的,防止其气体生成后阻止液体的加入,故C错误;收集氢气时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洗气瓶应该短口进,长口出,故D正确,C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D;
    (1)由题意可知,分析数据,要探究硫酸浓度,温度,锌粒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实验要采取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甲和③探究锌粒颗粒大小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唯一变量应该为锌粒的大小,其他条件相同,观察表格,只有实验丙中的锌粒为细,故③为丙且①为20℃;同理,实验甲和④探究温度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唯一变量应该为温度,其他条件相同,分析表格,只有实验丁中温度为30℃,故④为丁且②为10%;综上所述,故答案为:C;
    (2)由题意可知,四次实验加入的金属锌是等质量的金属,加入的硫酸为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硫酸,分析图象,乙的浓度为5%,生成0.5mg氢气,丙和丁的浓度为10%,生成1mg的氢气,说明该反应过程中金属锌是足量的,硫酸全部反应。故实验甲生成的氢气也为1mg;实验甲与实验丙对比,实验甲中锌粒较粗,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较小,故实验甲的反应速率应该小于实验丙的反应速率,故相同时间内,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要大于甲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但由于金属足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对比实验甲和乙,实验甲硫酸的浓度要大于实验乙的硫酸的浓度,故实验甲的反应速率要大于实验乙的反应速率,故答案为:;
    (3)由题意可知,实验乙中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5mg,实验甲、丙、丁中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1mg,且甲、丙、丁中的硫酸的浓度为实验乙的2倍,实验取用是等质量的稀硫酸溶液,故甲、丙、丁中的硫酸的溶质质量是实验乙的二倍。实验乙中,酸不足,金属足量,生成0.5mg氢气,实验甲、丙、丁生成1mg,说明实验甲、丙、丁中稀硫酸一定完全反应,故答案为:稀硫酸;
    (4)A.由题意可知,测定反应物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就越大,生成的氢气速率越快,故A选项正确;
    B.由题意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该反应过程中,SO42﹣的数目没有改变,故无法测定氢气的生成速率,故B错误;
    C.由题意可知,测定溶液的PH值,稀硫酸溶液呈酸性,PH值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不断消耗,PH值在逐渐增大,故可以通过测定溶液的PH值,来判断反应速率,故C正确;
    D.该反应过程,水既没有参加反应也没有生成水,反应前后水的质量没有变化(反应放热蒸发的忽略不计),故无法判断反应速率,故D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AC;
    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CO;猜想二:只有CO2;猜想三:CO、CO2。
    故填:CO、CO2。
    (2)①无水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便开始熔化,189.5℃分解。根据此信息,应选择的加热装置为图2中的A,是因为该装置能够防止固体熔化后下流。
    故填:A。
    ②该装置中乙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检验一氧化碳产生影响,末端气球的作用为收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环境。
    故填:吸收二氧化碳;收集尾气。
    ③实验中下列操作的先后顺序是c、a、d(产生气体后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b。
    故填:c、a、d、b。
    ④甲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丁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是因为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则猜想三正确。
    故填:三。
    2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试管A中,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
    故填:Mg+2HCl═MgCl2+H2↑。
    (2)【猜想与假设】中Ⅰ不成立,其原因是由1中实验现象可知,灰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镁能够溶于水。
    故填:灰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氯化镁能够溶于水。
    (3)A.灰白色固体不是氢氧化镁,是因为灰白色固体加热时能够产生的物质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变红色,说明生成的气体溶于水形成显酸性溶液,而氢氧化镁分解不能生成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滤纸变红色的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实验现象可知,随着镁条长度增加,灰白色沉淀有无到有,由少到多,因此镁条的用量偏多导致沉淀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C.灰白色固体受热产生溶于水显酸性的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B。
    (4)经过进一步实验测定,灰白色沉淀中含有镁、氯、氢、氧四种元素。实验3中产生灰白色沉淀是因为镁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的。
    故填:氯化镁溶液。
    2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提出猜想]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当二氧化碳过量后,碳酸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变为可溶性的盐,观察不到沉淀;
    故答案为:CO2过量。
    [实验方案]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交流讨论]混入水蒸气,可以利用浓硫酸吸水性去除;
    故答案为:浓硫酸。
    [拓展思考]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因此可以被水吸收,二氧化碳中不再混有氯化氢,加入澄清石灰水中便可以使其变浑浊;
    故答案为:氯化氢溶于水,被吸收,收集到气体中不再混有氯化氢,加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猜想3不能成立的理由: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应该含有氢元素,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氢元素。
    故填: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因此生成物中应该含有氢元素,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氢元素。
    (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说明水煤气中不含二氧化碳,新鲜鸡血变樱桃红色,说明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故填:CO2;CO。
    (3)A处生石灰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气体通过A后再在B处点燃时,观察到所罩烧杯的内壁出现水珠,由此证明水煤气中含有H2,猜想2成立。
    故填:吸收水蒸气;出现水珠;2。
    (4)由探究结果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气)高温¯CO+H2。
    故填:C+H2O(气)高温¯CO+H2。
    2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①中品红褪色证明有SO2存在;
    有同学认为应排除有NO存在的可能性,其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
    故填:SO2;反应物中不含有氮元素。
    (2)③中品红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
    故填:检验二氧化硫是否被高锰酸钾溶液完全吸收。
    (3)该套实验装置不能探究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存在,理由:如果混合气体中没有水蒸气,当经过①~④装置后会带出溶液中的水分,同样会使⑤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故填:不能,因为如果混合气体中没有水蒸气,当经过①~④装置后会带出溶液中的水分,同样会使⑤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4)设二氧化硫质量为x,
    由Ca(OH)2+CO2═CaCO3↓+H2O,C+2H2SO4(浓)△¯CO2↑+2SO2↑+2H2O可知,CaCO3~C~2SO2,
    CaCO3~C~2SO2,
    100 128
    1g x
    1001g=128x,
    x=1.28g,
    故填:1.28。
    2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A.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铬原子中含有24个电子,正确;
    B.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而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错误;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铬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所以铬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正确;
    D.铬是金属元素,正确。
    故填:B;
    【实验过程】(1)三种金属片放入稀硫酸前要进行预处理是除去保护膜和脏物,打磨光亮;故填:三种金属片打磨光亮;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铜排在氢后面,不能与稀硫酸不反应,根据铝和铬与硫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可知铬的活动性大于铝,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l、Cr、Cu.铬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Cr+H2SO4=CrSO4+H2↑;
    故填:无明显现象;铝>铬>铜;Cr+H2SO4=CrSO4+H2↑;
    (2)如果已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用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反应,都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可选择:Al、CrSO4、Cu;Al和CrSO4反应生成Cr和Al2(SO4)3,化学方程式为:2Al+3CrSO4=3Cr+Al2(SO4)3;
    故填:Al、CrSO4、Cu;2Al+3CrSO4=Al2(SO4)3+3Cr;
    【学以致用】根据框图提供的信息可知,金属甲是铬,蓝色溶液中的溶质是CrSO4;固体B是银和铜的混合物;溶液乙是硝酸银溶液;根据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可知,每64份质量的铜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前固体B质量小于反应后固体D的质量;
    故填:2AgNO3+Cu=Cu(NO3)2+2Ag;小于。
    【知识拓展】解:设至少需要铝的质量为x。
    2Al+Cr2O3高温¯2Cr+Al2O3
    54 104
    x 780kg
    54104=x780kg
    x=405kg
    答:理论上至少需要405kg铝。
    2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MnO2对双氧水是否有催化作用。
    故填:是否有催化作用。
    (2)实验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支持水是生锈必要条件的证据是左边铁丝不能生锈,右边铁丝生锈,这是因为因为左边氧化钙吸收了水蒸气,导致铁丝不能和水接触,右边的铁丝和水充分接触。
    故填:左边铁丝不能生锈,右边铁丝生锈。
    (3)①实验I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②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实验Ⅲ试管中控制的量是H2O。
    故填:H2O。
    ③Ⅱ中铜丝和水、饿氧化铁接触,没有和氧气接触,不能生锈,Ⅳ中铜丝和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氧气同时接触,能够生锈,因此通过Ⅱ、Ⅳ两个实验对比,得出铜生锈一定与O2有关。
    故填:Ⅱ、Ⅳ。
    (4)拉瓦锡用Hg慢慢消耗O2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的O2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综合分析实验二、三可知:若将实验二中的铁丝换为足量铜丝,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较低,导致氧气不能完全反应。
    故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较低,导致氧气不能完全反应。
    3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提出猜想】误将氢氧化钠溶液当成酸滴加到装有金属锌的试管中,结果发现也有气泡产生,由于反应物质不含有碳元素,不会生二氧化碳气体;
    【进行实验】(1)由于氧气能支持燃烧,小红在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观察到木条不复燃,则她的猜想错误。
    (2)用浓硫酸干燥气体时,应将气体通入到浓硫酸中,所以所示装置干燥从a导管出来的气体,将管口a与c端管口连接。
    【得出结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产氢气和偏锌酸钠(Na2Z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NaOH=Na2ZnO2+H2↑。
    【交流讨论】小敏的实验方案有欠缺,步骤②存在安全隐患。理由是:若氢气不纯,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
    【提出猜想】反应物质不含有碳元素;
    【进行实验】(1)木条不复燃。(2)c。
    【得出结论】Zn+2NaOH=Na2ZnO2+H2↑。
    【交流讨论】若氢气不纯,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实验探究一】
    【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猜想②正确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产生气泡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观察到溶液未变色,说明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猜想②或③正确。
    故填:C。
    【实验探究二】
    ①装置D中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
    故填:Ba(OH)2+CO2=BaCO3↓+H2O.
    ②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故填: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
    ③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故填:使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
    ④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时,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若撤除装置C,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会进入装置D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故填:偏大;偏大。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图1中Ba(OH)2与NaH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Ba(OH)2+2NaHSO4=2BaSO4↓+2H2O+2NaOH。
    故填:2Ba(OH)2+2NaHSO4=2BaSO4↓+2H2O+2NaOH。
    (2)A.NaHSO4是一种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NaHSO4 溶液显酸性,能与Zn反应生成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NaHSO4 能与NaOH发生反应,其本质是H+与OH﹣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变红色,因此可以用酚酞溶液检验图1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CD。
    (3)向NaHSO4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固体时,反应前导电的是硫酸氢钠溶液,反应后导电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导电的电荷减少,导电性减弱,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钡时,氢氧化钡溶于水,导电的是氢氧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导电的电荷比恰好完全反应时增多,导电性增强,因此其导电性可用图2中c曲线来表示。
    故填:c。
    (4)实验①若加入过量的CuO,氧化铜和硫酸氢钠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水,因此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铜离子、硫酸根离子。
    故填:钠离子、铜离子、硫酸根离子。
    (5)猜想一:硫酸氢钠过量时是Na2SO4和 NaHSO4
    猜想二; 恰好完全反应时是Na2SO4
    猜想三:碳酸钠过量时是Na2SO4和Na2CO3
    故填:Na2CO3。
    (6)实验方案:取反应后溶液,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猜想三正确。
    故填:酚酞试液。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II.室温下饱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9.6g100g+9.6g×100%=8.8%<10%,因此根据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HCO3。
    故填:NaHCO3。
    【实验探究】
    (1)小兵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NaCl,是因为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7。
    故填:NaCl。
    (2)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填:产生气泡。
    (3)步骤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Ba(NO3)2=BaCO3 ↓+2NaNO3 ;
    步骤2: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滴加氯化镁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MgCl2 =2NaCl+Mg(OH)2↓。
    故填:Na2CO3 +Ba(NO3)2=BaCO3 ↓+2NaNO3 ;产生白色沉淀;2NaOH+MgCl2 =2NaCl+Mg(OH)2↓。
    【反思】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于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过氧化钠,故是全部变质,故猜想③正确;
    (2)取少量(1)中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无法判断是否有氢氧化钠;
    (3)原固体中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需要先除去碳酸钠,然后使用酚酞试液检验。
    故答案为:(1)③;(2)Na2CO3;NaOH;
    (3)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后,在上层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若变红,则说明原固体中含有NaOH,不变红则说明不含NaOH。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实验探究】
    (1)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因此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酒精,可得出酒精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故答案为:烧杯内壁出现白膜;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答案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3)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故答案为:白色沉淀;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
    (1)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答案为: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2)A.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B.稀盐酸和碳酸钠、氢氧化钠都都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C.Ba(NO3)2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可以代替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钠和碳酸钠不反应,无法除去碳酸钠。
    故答案为:C。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现象为:有气泡冒出;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硝酸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钾、碳酸钾、硫酸钠都不和碳酸钠反应,故氯化钙可以用硝酸钡代替;
    (3)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无法通过滴加无色酚酞判断两者是否发生反应;
    (4)根据资料可以看出,碳酸钠在乙醇中不能溶解,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溶液,当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 有气泡冒出;
    (2)CaCl2+Na2CO3=CaCO3↓+2NaCl A;
    (3)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
    (4)溶液变浑浊。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氯化钡把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有氢氧化钠,既可以得到样品变质的程度,故选:C,E;
    探究二:(3)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将图中装置直立于桌面一段时间后,如果水柱位置不发生移动,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0.2mL340mL-40mL×100%=0.067%;
    (5)温度升高会使气体体积膨胀,造成体积减少比实际小,所以实验结果偏小。
    故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
    (2)C,E;
    (3)向细玻璃管中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用手握住烧瓶,一段时间,若出现水柱上移,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4)0.067%;
    (5)偏小。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一)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在酒精灯上加热,如果溶液变浑浊,说明是氢氧化钙溶液,这是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因此可以判断甲瓶为石灰水。
    故填:溶液变浑浊。
    (二)从两瓶溶液取出来少许装入试管并向里面吹气,也判断出甲瓶为石灰水,实验现象是甲瓶中溶液变浑浊,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溶液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三)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方程式
    步骤1:取少量已变质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白色浑浊
    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步骤2:取步骤1所得的澄清溶液少许,并向清液滴入几滴酚酞。
    酚酞试液不变色
    猜想②成立
    酚酞试液变红色
    猜想③成立
    【反思与交流】:步骤1中所加溶液需过量的主要原因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避免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故填:使碳酸钠完全反应。
    四.解答题(共4小题)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因为合金比其组分金属的优点是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美观等,因为是要做支架,所以要选硬度大、耐腐蚀的角钢,而纯铁软易生锈不适合做支架,故填:
    角钢比纯铁硬度大、耐腐蚀;
    (2)因为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3)因为实验③中观察到了明显的现象,说明Mn的金属活性大于Fe,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Mn>Fe>Cu,实验①②可知Fe>Cu,实验③可知Mn>Fe,实验④四可知Mn>Cu,所以只需做①②③实验就可以排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Mn>Fe>Cu,因此不需要做的实验④,故填:Mn>Fe>Cu;④。
    4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2)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当碳酸钠溶液过量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
    ①碳酸钠溶液先和盐酸反应,当盐酸反应完后再和氯化钙溶液反应,所以当溶液中含有盐酸时,一定还含有氯化钙,所以猜想2错误;
    ②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方案为
    实验内容
    现象
    结论
    取样品少许于试管中,加入CaCO3粉末
    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
    猜想4成立

    ③盐酸能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所以可用氢氧化铜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1)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2)NaCl、Na2CO3;①2;②固体减少,有气泡冒出;③C。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实验探究】(1)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不纯点燃时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为保证实验安全,在点燃气体前,必须进行验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为了保证点燃的气体是干燥的,在D、E之间添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故填:验纯;浓硫酸;
    (2)由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有二氧化硫可知,98%的浓硫酸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亚硫酸钙沉淀和水,所以B处变浑浊;故填:变浑浊;
    【交流反思】(1)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
    (2)根据本次探究的结果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反应物的浓度可能会对化学反应中产物的种类产生影响;故填:C;
    【拓展延伸】改进后的装置中,导管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故填: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因含有碳酸钠所以滴加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生成.要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加入的药品与碳酸钠反应不能生成氢氧化钠,故选用氯化钙溶液,而在除去碳酸钠时,所选的药品只能跟碳酸钠反应不能跟氢氧化钠反应,且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故选用氢氧化钙溶液.
    故答案为:
    2NaOH+CO2=Na2CO3+H2O;
    生成白色沉淀;
    氯化钙;Na2CO3+CaCl2=CaCO3↓+2NaCl;
    氢氧化钙;Na2CO3+Ca(OH)2=CaCO3↓+2NaOH.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