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则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2.变焦照相机可实现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和照相机镜头之间的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小,像距变大B.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D.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4.若用照相机的镜头作为透镜做透镜成像实验,那么下述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看到物体倒立的、缩小的像B.看到物体正立的、放大的像
C.看到物体倒立的、放大的像D.看到物体正立的、缩小的像
5.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
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
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6.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上”字屏代替蜡烛,他把“上”字屏放在原来放蜡烛的位置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至看到清晰像,此时他在不透光的白板光屏上看到的是
A.缩小的“”B.缩小的“”
C.放大的“”D.放大的“”
7.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8.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B.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眼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C.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D.图乙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
9.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乙图属于光的漫反射
C.丙图中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
D.丁图表明太阳光中有多种颜色的可见光
10.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若物体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距离该透镜的距离大于30cm,则物体离该透镜的距离可能为
A.13cmB.8cm
C.25cmD.35cm
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从C点移动到B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将蜡烛从B点移动到A点的过程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12.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像能用光屏呈现,虚像不能
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
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
二、填空题
1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1)小孔成像;(2)放大镜中的像;(3)投影仪上的像;(4)平面镜成像;(5)照相机成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________;属于光的反射成像的是__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4.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________透镜,所成的是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15.“立竿见影”是光沿_____的结果;电影厅里的观众可从不同位置看清荧幕上的画面,则是由于光照在荧幕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
16.暗室里,在发白光的手电筒前放置一块红色的透明胶片,对着白墙照射,白墙上会出现_____颜色的光斑.在白纸上写有红色的字,用蓝色的光照它,看到的是纸上写有_____颜色的字.
17.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若当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应在_______;我们家里门的观察窗上有一个“猫眼”,从门内观察到外面的人是正立_____(缩小或者放大)的像,猫眼其实相当于一个_____镜。
18.“九寨沟”的镜海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境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像,“鸟”是由于光的_____形成的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9.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0.请按要求将以下四项分类:(1)凸透镜成像中实像都是倒立的;(2)用投影仪放映PPT时,屏幕上成的像非常大;(3)观察水边风景照片时,发现“倒影” 比景物本身暗一些;(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其中,________为物理现象,________为物理结论.(请填写序号)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此时若固定蜡烛和光屏,_____________(填“向左” 或“向右”)移动凸透镜,将再次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该像的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
22.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___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
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_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
答案
1.D
2.B
3.B
4.D
5.C
6.A
7.C
8.B
9.B
10.A
11.C
12.BCD
13.(1)(3)(5)(4)(2)(4)
14.凸 缩小 实 20
15. 直线传播 漫
16.红 黑
18.折射 虚 反射 虚
19.直线传播 绿
20.(2)和(3) (1)和(4)
21.15 缩小 向左 1.3倍
22. 正确 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小孔越大亮度越亮 C 小 缩小 更亮 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3章光和眼睛单元练习(沪粤版八年级上),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论证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光和眼睛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