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8)——酸碱盐(2)
展开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8)——酸碱盐(2)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2020•重庆模拟)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
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
C.足量的锌粉和铁粉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含有HCl和CaCl2的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2.(2020•重庆模拟)现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氢氧化钠液质量为a~cg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MgCl2+2NaOH═2NaCl+Mg(OH)2↓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cg时,溶液呈中性
3.(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至过量。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利用粗盐样品(含CaCl2、MgCl2和泥沙)制取纯净的Na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中,所加试剂可以为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纯碱
B.滤渣中一定含钙元素和镁元素
C.操作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Ca2+和OH﹣
D.最终产率可能大于100%
5.(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Ba2+和X离子,则X离子可能是( )
A.NH4+ B.Cu2+ C.Ag+ D.SO42﹣
6.(2020•重庆模拟)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OH、H2SO4 B.Ca(NO3)2、NaOH、NaHCO3
C.HNO3、NaCl、K2SO4 D.FeCl3、Na2SO4、KCl
7.(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B.一定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
8.(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漏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粗盐提纯时,最后蒸发所得固体潮湿,导致产率变大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结果偏小
D.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所称得的质量一定小于理论值
9.(2020•九龙坡区校级模拟)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铝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10.(2020•永川区模拟)一些食物的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鸡蛋清
苹果汁
牛奶
pH
3.5~4.5
7.6~8.0
2.9~3.3
6.3~6.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鲜牛奶显碱性 B.葡萄汁和苹果汁显酸性
C.苹果汁酸性强于葡萄汁 D.胃酸过多者少饮苹果汁
11.(2020•渝中区二模)在pH=1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O3﹣、Na+、SO42﹣、H+ B.Fe3+、Na+、Cl﹣、NO3﹣
C.Ag+、Ca2+、NO3﹣、Cl﹣ D.K+、Cl﹣、NO3﹣、Ba2+
12.(2020•渝中区二模)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
B.乙图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丙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D.丁图表示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3.(2020•万州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pH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出液来判它们新鲜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越趋向腐败变质
B.新鲜鱼肉浸出液比次鲜鱼肉的pH小,新鲜鱼肉浸出液比次鲜鱼肉酸性弱
C.新鲜鱼肉浸出液都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
D.变质鱼肉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14.(2020•北碚区模拟)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
B.向一定质量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C.向澄清水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④除去杂质: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
16.(2020•重庆模拟)已知: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甲:稀盐酸①铁;乙:冰②生石灰
B.甲:冰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氢氧化钠; 乙:稀硫酸②锌
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18.(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以澄清石灰水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反应②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工业上用X溶液跟Ca(OH)2反应制得烧碱
D.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9.(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水和盐生成,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测定溶液pH时,如果pH=10,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0.(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 )
A.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1.(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22.(2019•忠县校级模拟)下列图象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加入足量稀盐酸
B.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滴加稀盐酸
C.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镁条中加入稀盐酸
23.(2019•忠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生的质量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浓氨水 D.铝箔
24.(2019•永川区模拟)下列四条曲线中,肯定不能正确描述对应变化关系是的( )
A.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等质量的镁、铁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2019•九龙坡区模拟)向含H2SO4和CuSO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如图图象表示合理的是( )
A. B.
C. D.
26.(2019•重庆二模)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27.(2019•渝中区二模)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硬度:纯铁>生铁
C.pH:食盐水>石灰水 D.熔点:青铜>纯铜
28.(2019•渝中区二模)将无色酚酞加入到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HCl B.NaOH C.NaCl D.Na2SO4
29.(2018•南岸区校级二模)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D.向足量的MgCO3和MgO固体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30.(2018•九龙坡区校级一模)以下关于“气泡”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检验烧碱是否变质:滴加少量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未变质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比较铁和锌的活动性:滴加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快慢
D.检查家中煤气罐是否漏气:涂抹肥皂水,若有气泡,则漏气
31.(2018•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借助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红色粉末:氧化铁、品红、铜(盐酸)
B.白色固体:NaCl、NaOH、NH4NO3(水)
C.无色溶液:NaOH、Ca(OH)2、盐酸(Na2CO3溶液)
D.无色溶液:KNO3、MgCl2、盐酸(AgNO3溶液)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2.(2019•九龙坡区模拟)下列各组物质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的是( )
A.氧化铁加水
B.氧化钡加水
C.10克2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钾溶液
D.10克20%的硫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三.填空题(共7小题)
33.(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①某温度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 。
②取一定量的甲物质和水进行如图2所示操作:若Ⅲ中析出116g固体(不含结晶水),则加入甲的质量是 g;下列对上述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Ⅰ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Ⅱ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开始析出固体甲的温度在70﹣80℃之间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Ⅱ>Ⅲ
(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利用 、 、蒸发的实验操作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34.(2020•重庆模拟)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 ,说明废水呈酸性。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
35.(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试管Ⅰ中反应后的现象是 。
(2)当试管Ⅰ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试管Ⅰ中的上层溶液会压入到试管Ⅱ.刚开始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试管Ⅱ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最终试管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的是 。
36.(2020•南岸区一模)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微热的稀硫酸中,可观察到溶液变 ,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气泡现象 。除锈结束后溶液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7.(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甲是 (填化学式)。
(2)乙是甲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一种盐,乙是 (填化学式)。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量甲推入A装置中,使甲与大理石接触。
①若打开止水夹,盛有丙溶液的B装置中出现浑浊,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将B装置中溶液换为足量的丁,关闭止水夹,看到一定量A装置中液体流入B装置中,B装置中先出现气泡,后出现浑浊,丁是 (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解释B中出现浑浊的原因 。
38.(2019•永川区模拟)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中主要化学原理为:
NaCl+H2O+NH3+CO2═NaHCO3 ↓+X,2NaHCO3△¯Na2CO3+H2O+CO2↑等。
(1)纯碱的化学为 ,X的化学式为 。
(2)NH3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 。
(3)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39.(2019•九龙坡区模拟)“洁厕灵”、“84消毒液”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
(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厕所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
(2)“洁厕灵”也不能用来清洗铁质下水管道,因为要产生气体,有可能会引起爆炸,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84消毒液”可用于白色衣物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40.(2020•重庆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4)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10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左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实验二: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发现通过以上方式制得的精盐中仍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为了得到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5)实验步骤②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6)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
41.(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B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铜生锈需要和CO2接触
b.铜生锈需要和O2接触
c.铜生锈需要同时和CO2、O2、H2O接触
(3)甲同学用图C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应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42.(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是初中常见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 (填“能”或“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3)实验三: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实验,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两种溶液,出现 (填序号)现象,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都反应
B.都不反应
C.一支先反应一支后反应
D.只有一支反应
(4)实验四: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和水分别进行实验,能证明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3.(2019•大渡口区校级模拟)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仪器是 。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取已配好的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水的质量是 。
44.(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实验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取用10mL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名称)。
(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 (填字母)。
(3)在做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还必须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名称叫 。
(4)若配制25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仪器C的主要作用是 。
②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计算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2.5g,水的体积为22.5mL
B.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会使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如果将砝码和物品放反,会导致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g以下用游码)
D.配制好后,倒入细口瓶时溅出几滴液体,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五.解答题(共2小题)
45.(2020•重庆模拟)煤炭含硫,燃煤烟气产生的SO2直接排放大气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
(1)SO2和CO2性质相似,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不能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
D.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3)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如图。
步骤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步骤③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
46.(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苏瑜同学针对氢氧化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溶解过程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内液体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
(2)通过 (序号)烧杯中现象可知烧碱已经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D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8)——酸碱盐(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答案】C
【解答】解: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含有HCl和CaCl2的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答】解:A、滴加氢氧化钠液质量为a~cg时,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的反应为MgCl2+2NaOH═2NaCl+Mg(OH)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bg时,氯化镁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氯化钠、氯化镁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cg时,氯化镁恰好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答】解:A、氯化氢溶液呈酸性所以开始时溶液的pH值小于7,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所以A错误;
B、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数目减小,导电性减弱。所以B错误;
C、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水的质量一直增加,所以C错误;
D、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首先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而后再有沉淀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铁不断减少,直至反应停止,此时就不会有沉淀生成,所以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答】解:A、操作Ⅰ中,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碳酸钠能与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加试剂可以为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纯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B、滤渣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滤渣中一定含钙元素和镁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操作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CO32﹣和OH﹣,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稀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最终产率可能大于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答】解: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Ba2+和X离子,X离子应能与H+、Cl﹣、Ba2+共存。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
C、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答】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BaCl2和H2SO4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B、NaHCO3和Ca(NO3)2在碱性溶液中能相互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者之间不反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D、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慢慢降低至室温,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至和原来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C.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是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D.由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32=1:8;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答】解:A、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漏气,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粗盐提纯时,最后蒸发所得固体潮湿,导致精盐质量偏大,从而导致产率偏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浓硫酸偏多,从而导致结果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所称得的质量不一定小于理论值,例如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则所称得的质量等于理论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答】解: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铝的质量少;故选项图象正确。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选项图象正确。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D、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但是苹果汁的pH小,酸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答】解: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和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Fe3+和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Ag+、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锰酸钾、二氧化锰中均含有氧元素,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的质量应从0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D、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鱼肉变质过程中pH增大,故A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鱼和猪肉越新鲜,pH越小,酸性越强,故B错误;
C、新鲜鱼肉浸出液pH<7,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故C正确;
D、变质鱼肉浸出液pH>7,为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答】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一定质量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最终镁完全反应,稀盐酸有剩余,至完全反应氯化镁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澄清水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故沉淀的质量先增加,后不断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①证明变质: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故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①正确;
②确定成分:取样,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不一定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为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②错误;
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无法测定纯度,③错误;
④除去杂质:取样,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钠是新杂质,④错误;
故选:D。
16.【答案】D
【解答】解:当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碳酸钙与遇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A、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的质量不可能增大到一定值时不再变化,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沉淀的质量应为0,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到最小,随着二氧化碳与碳酸该的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又增强,当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答】解:A、甲是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故A错误;
B、硝酸铵遇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不会鼓起来,故B错误;
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稀硫酸与锌混合产生氢气,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且由于氢气不溶于水,因此气球不会恢复原状,故C正确;
D、氧化钙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故D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答】解:A、反应①中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石蕊溶液变蓝;A正确;
B、反应②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B正确;
C、烧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跟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工业上可用X溶液跟Ca(OH)2反应制得烧碱,C正确;
D、反应④稀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D不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解答】解:A、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A错误;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错误;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C正确;
D、pH=10,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错误;
故选:C。
20.【答案】D
【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起不到降低水的硬度的作用,故A错误;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B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水灭火是因为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21.【答案】D
【解答】解:A、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但是反应前溶液质量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22.【答案】C
【解答】解:A、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表面会生成氧化铝,加入盐酸开始的一段时间不会生成氢气,故A错误;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溶剂的增幅会减小,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溶液的pH值会逐渐增大到7,然后不变,再继续增加,故C正确;
D、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反应结束后的温度会恢复到室温,故D错误。
故选:C。
23.【答案】C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的成分有关;
B、烧碱固体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的成分有关;
B、浓氨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放出氨气而使质量减小,与空气中成分无关。
D、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而使质量增加,发生的变化与空气中成分有关。
故选:C。
24.【答案】D
【解答】解:A、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水的质量增大,过量时随着加入稀盐酸,水的质量仍然增大,只是增大幅度小一些,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比镁多,最终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盐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随着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溶于水,最终得到的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和原来一样,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导致容器内气压增大,最终氧气消耗,冷却至室温时气压小于反应前的气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D。
25.【答案】D
【解答】解: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含有硫酸的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性减弱,pH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26.【答案】C
【解答】解:A、通过图象的变化关系,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反应后剩余溶液中含HCl、CaCl2,故溶液A中溶质有两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B、当往HCI、CaCl2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Na2CO3要先与HCl反应,故A、B段现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C、B、C段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都含两种:NaCl、Na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7.【答案】A
【解答】解: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钢,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纯铁<生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食盐水<石灰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青铜<纯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8.【答案】B
【解答】解:A、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故选:B。
29.【答案】B
【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的质量先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是零,故C错误;
D、图中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而纵坐标为氯化镁的质量,由于氧化镁和碳酸镁的质量时足量的,根据氯元素的守恒可以知道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时相等,而此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也相等,而图中很明显碳酸镁和氧化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30.【答案】A
【解答】解:A、检验烧碱是否变质:滴加少量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能还没有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没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未变质,故A错误;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不纯,还不能收集气体,故B正确;
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的反应速率越快,故C正确;
D、检查家中煤气罐是否漏气:涂抹肥皂水,若有气泡,则漏气,故D正确。
故选:A。
31.【答案】D
【解答】解: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溶解,溶液变黄;铜不溶于盐酸,品红能溶于盐酸形成红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Na2CO3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AgNO3溶液与MgCl2、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2.【答案】BD
【解答】解:A、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B、氧化钡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B错误;
C、10克2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钾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g
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OH+HCl=KCl+H2O,
56 36.5
K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KOH质量>HCl质量,故10克2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钾溶液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D、10克20%的硫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g。
反应中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可知,98份质量的硫酸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10克20%的硫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共7小题)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①某温度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加入固体甲、恒温蒸发溶剂;故填:加入固体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②20℃时,甲的溶解度是30g,若Ⅲ中析出116g固体(不含结晶水),溶液中溶解的甲质量是30g,则加入甲的质量是116g+30g=146g;故填:146;
A. 90℃时甲的溶解度是200g,140g水中溶解146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因此Ⅰ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Ⅱ中溶液中100g水溶解146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70℃至 80℃甲溶解度由140g增大至170g,即70℃时最多溶解140g,析出6g甲,因此开始析出固体甲的温度在 70℃至 80℃之间,该选项说法正确;
D.Ⅱ→Ⅲ过程中析出晶体,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此Ⅱ>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CD;
(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利用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故填:溶解;过滤。
34.【答案】红色。Ca(OH)2+H2SO4═CaSO4+2H2O.白色沉淀。盐酸。
【解答】解:第一步: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说明废水呈酸性。
故填:红色。
第二步: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故填:Ca(OH)2+H2SO4═CaSO4+2H2O。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观察到废水中出现白色沉淀。
故填:白色沉淀。
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盐酸。
故填:盐酸。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试管Ⅰ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的现象是铁屑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故填:铁屑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刚开始无明显变化,是因为过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是因为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试管Ⅱ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FeSO4+2NaOH=Fe(OH)2↓+Na2SO4;
最终试管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SO4,一定没有的是H2SO4。
故填:FeSO4+2NaOH=Fe(OH)2↓+Na2SO4;Na2SO4;H2SO4。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所以,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反应完了,内部的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Fe+H2SO4═FeSO4+H2↑;铁锈与硫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了参加反应的铁锈的质量,铁与硫酸反应,溶质由硫酸变为硫酸亚铁,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故除锈过程中溶液质量变大。
故答案为: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变大。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所以甲是盐酸;
(2)乙是甲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一种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乙是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
(3)将注射器中的甲推入A中,使甲与大理石接触,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①若打开止水夹,盛有丙溶液的B中出现浑浊,B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②若关闭止水夹,看到A中液体流入B中,盛有足量丁溶液的B中先出现气泡,后出现浑浊,丁是Na2CO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故答案为:(1)HCl;
(2)CaCl2;
(3)Ca(OH)2+CO2=CaCO3↓+H2O;
(4)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在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X中,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H4Cl;故填:Na2CO3;NH4Cl;
(2)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填:蓝色;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18+44
x 3.1g
168:62=x:3.1g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0g﹣8.4g=1.6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6g10g×100%=1.6%
故填:1.6%。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厕所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理由是稀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是置换反应。
故填:置换。
(3)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可以表示为NaCl+1O。
故填:NaCl+1O。
(4)由NaClO+2HCl=NaCl+X↑+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则X的化学式是Cl2。
故填:Cl2。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40.【答案】(1)缺少玻璃棒引流;
(2)①⑤②③⑥④;
(3)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
(4)②③;
(5)CaCl2+Na2CO3=2NaCl+CaCO3↓;
(6)在除去氯化镁和氯化钙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答】解:(1)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粗盐中难容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称量粗盐的质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因此操作步骤是①⑤②③⑥④;
(3)在加热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等到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并用坩埚钳取下蒸发皿
(4)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②称量时左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导致氯化钠偏大,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水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
(5)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6)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除氯化镁、氯化钙杂质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原实验方案不完善.
故答案为:(1)缺少玻璃棒引流;
(2)①⑤②③⑥④;
(3)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
(4)②③;
(5)CaCl2+Na2CO3=2NaCl+CaCO3↓;
(6)在除去氯化镁和氯化钙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故填: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2)试管①中与氧气隔绝,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有氧气,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可知,铜生锈需要氧气参加。
故填:b。
(3)甲同应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故填:水。
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一:过程中乒乓球片、滤纸片先后燃烧起来,说明乒乓球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片低,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能。
(3)A.都反应,说明x最活泼,不能判断y、z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都不反应,说明说明x最不活泼,不能判断y、z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一支先反应一支后反应,不能说明y、z的活泼性,是因为不知道盐溶液的浓度,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只有一支反应,能够反应的不如x活泼,不能反应的比x活泼,该选项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故填:D。
(4)实验四: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和水分别进行实验,能证明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甲中塑料瓶变瘪比乙更明显,发生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甲中塑料瓶变瘪比乙更明显;2NaOH+CO2═Na2CO3+H2O。
4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不变。
故填:不变。
(2)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都会用到仪器是玻璃棒,作用分别是加快溶解速率、引流、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故填:玻璃棒。
(3)①配制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故填:BACD。
②取已配好的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水的质量是:50g×20%÷5%﹣50g=150g,
故填:150g。
4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取用10mL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
(2)烧杯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故填E。
(3)粗盐的提纯实验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还必须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漏斗。
(4)若配制25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仪器C是玻璃棒,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加速溶解。
②A.计算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25g×10%=2.5g,水的质量为25g﹣2.5g=22.5g,体积为22.5mL,A正确;
B.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实际值偏小,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正确;
C.如果将砝码和物品放反,会导致称得食盐的质量偏小,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g以下用游码),C正确;
D.配制好后,倒入细口瓶时溅出几滴液体,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1)量筒(胶头滴管); (2)E;(3)漏斗;(4)D。
五.解答题(共2小题)
4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SO2和CO2性质相似,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则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填:SO2+2NaOH=Na2SO3+H2O;
(2)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无色气体,所以不能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来鉴别;
B.二氧化碳是没有气味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采用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来鉴别;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鉴别;
D.两种气体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都能使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法鉴别。
故选:ACD;
(3)②是亚硫酸与石灰乳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3+Ca(OH)2═CaSO3↓+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步骤③中通入氧化空气的目的是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故填:复分解反应;2CaSO3+O2=2CaSO4。
4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溶解过程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白磷,作用是引流;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升高。
(2)变质后的烧碱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C烧杯中现象可知烧碱已经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D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
故答案为:
(1)引流;升高;
(2)C;CO2+2NaOH═Na2CO3+H2O;
(3)AgCl。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2020•重庆模拟)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 )
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B.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
C.足量的锌粉和铁粉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含有HCl和CaCl2的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2.(2020•重庆模拟)现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氢氧化钠液质量为a~cg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MgCl2+2NaOH═2NaCl+Mg(OH)2↓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bg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cg时,溶液呈中性
3.(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至过量。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利用粗盐样品(含CaCl2、MgCl2和泥沙)制取纯净的Na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操作Ⅰ中,所加试剂可以为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纯碱
B.滤渣中一定含钙元素和镁元素
C.操作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Ca2+和OH﹣
D.最终产率可能大于100%
5.(2020•沙坪坝区校级一模)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Ba2+和X离子,则X离子可能是( )
A.NH4+ B.Cu2+ C.Ag+ D.SO42﹣
6.(2020•重庆模拟)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Cl2、NaOH、H2SO4 B.Ca(NO3)2、NaOH、NaHCO3
C.HNO3、NaCl、K2SO4 D.FeCl3、Na2SO4、KCl
7.(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
B.一定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质量
8.(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漏气,导致实验结果偏大
B.粗盐提纯时,最后蒸发所得固体潮湿,导致产率变大
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结果偏小
D.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所称得的质量一定小于理论值
9.(2020•九龙坡区校级模拟)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铝至过量
B.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水
10.(2020•永川区模拟)一些食物的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鸡蛋清
苹果汁
牛奶
pH
3.5~4.5
7.6~8.0
2.9~3.3
6.3~6.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鸡蛋清和鲜牛奶显碱性 B.葡萄汁和苹果汁显酸性
C.苹果汁酸性强于葡萄汁 D.胃酸过多者少饮苹果汁
11.(2020•渝中区二模)在pH=13的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O3﹣、Na+、SO42﹣、H+ B.Fe3+、Na+、Cl﹣、NO3﹣
C.Ag+、Ca2+、NO3﹣、Cl﹣ D.K+、Cl﹣、NO3﹣、Ba2+
12.(2020•渝中区二模)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
B.乙图表示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C.丙图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D.丁图表示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3.(2020•万州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鱼、肉的新鲜度不同,其浸出液pH会发生相应变化。鱼、肉的浸出液来判它们新鲜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鱼肉的浸出液pH变大越趋向腐败变质
B.新鲜鱼肉浸出液比次鲜鱼肉的pH小,新鲜鱼肉浸出液比次鲜鱼肉酸性弱
C.新鲜鱼肉浸出液都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
D.变质鱼肉浸出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14.(2020•北碚区模拟)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
B.向一定质量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C.向澄清水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5.(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合理的是( )
①证明变质:取少量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②确定成分:取少量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④除去杂质:向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
16.(2020•重庆模拟)已知: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①②中的物质可能是( )
A.甲:稀盐酸①铁;乙:冰②生石灰
B.甲:冰①硝酸铵;乙:稀盐酸②铁
C.甲:水①氢氧化钠; 乙:稀硫酸②锌
D.甲:水①生石灰乙:稀盐酸②氢氧化钠
18.(2019•九龙坡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以澄清石灰水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反应②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工业上用X溶液跟Ca(OH)2反应制得烧碱
D.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9.(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有水和盐生成,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
D.测定溶液pH时,如果pH=10,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20.(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Leaving no one behind”,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 )
A.可用明矾降低水的硬度
B.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21.(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将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22.(2019•忠县校级模拟)下列图象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向一片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加入足量稀盐酸
B.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滴加稀盐酸
C.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的镁条中加入稀盐酸
23.(2019•忠县校级模拟)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生的质量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浓氨水 D.铝箔
24.(2019•永川区模拟)下列四条曲线中,肯定不能正确描述对应变化关系是的( )
A.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B.等质量的镁、铁粉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2019•九龙坡区模拟)向含H2SO4和CuSO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充分反应,如图图象表示合理的是( )
A. B.
C. D.
26.(2019•重庆二模)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
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
27.(2019•渝中区二模)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硬度:纯铁>生铁
C.pH:食盐水>石灰水 D.熔点:青铜>纯铜
28.(2019•渝中区二模)将无色酚酞加入到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A.HCl B.NaOH C.NaCl D.Na2SO4
29.(2018•南岸区校级二模)下列选项的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图正确的是( )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晶体析出
D.向足量的MgCO3和MgO固体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30.(2018•九龙坡区校级一模)以下关于“气泡”的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
A.检验烧碱是否变质:滴加少量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未变质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比较铁和锌的活动性:滴加稀硫酸观察产生气体快慢
D.检查家中煤气罐是否漏气:涂抹肥皂水,若有气泡,则漏气
31.(2018•沙坪坝区校级一模)借助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的相互反应,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红色粉末:氧化铁、品红、铜(盐酸)
B.白色固体:NaCl、NaOH、NH4NO3(水)
C.无色溶液:NaOH、Ca(OH)2、盐酸(Na2CO3溶液)
D.无色溶液:KNO3、MgCl2、盐酸(AgNO3溶液)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2.(2019•九龙坡区模拟)下列各组物质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的是( )
A.氧化铁加水
B.氧化钡加水
C.10克2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钾溶液
D.10克20%的硫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三.填空题(共7小题)
33.(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①某温度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 。
②取一定量的甲物质和水进行如图2所示操作:若Ⅲ中析出116g固体(不含结晶水),则加入甲的质量是 g;下列对上述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填字母)
A.Ⅰ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Ⅱ中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开始析出固体甲的温度在70﹣80℃之间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Ⅱ>Ⅲ
(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利用 、 、蒸发的实验操作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34.(2020•重庆模拟)硫酸厂的废水中因含硫酸而显酸性,需要处理呈中性后才能排放。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废水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第一步:验证废水酸性。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 ,说明废水呈酸性。第二步:处理废水。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观察到废水中出现 。
经过分析,同学们认为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 。
35.(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1)试管Ⅰ中反应后的现象是 。
(2)当试管Ⅰ中的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试管Ⅰ中的上层溶液会压入到试管Ⅱ.刚开始无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试管Ⅱ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最终试管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一定没有的是 。
36.(2020•南岸区一模)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微热的稀硫酸中,可观察到溶液变 ,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气泡现象 。除锈结束后溶液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7.(2019•渝中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甲是 (填化学式)。
(2)乙是甲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一种盐,乙是 (填化学式)。
(3)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量甲推入A装置中,使甲与大理石接触。
①若打开止水夹,盛有丙溶液的B装置中出现浑浊,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将B装置中溶液换为足量的丁,关闭止水夹,看到一定量A装置中液体流入B装置中,B装置中先出现气泡,后出现浑浊,丁是 (填化学式),用化学方程式解释B中出现浑浊的原因 。
38.(2019•永川区模拟)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中主要化学原理为:
NaCl+H2O+NH3+CO2═NaHCO3 ↓+X,2NaHCO3△¯Na2CO3+H2O+CO2↑等。
(1)纯碱的化学为 ,X的化学式为 。
(2)NH3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 。
(3)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0g充分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39.(2019•九龙坡区模拟)“洁厕灵”、“84消毒液”是家庭常用的两种清洁剂。
(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厕所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
(2)“洁厕灵”也不能用来清洗铁质下水管道,因为要产生气体,有可能会引起爆炸,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3)“84消毒液”可用于白色衣物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标出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40.(2020•重庆模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
(3)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4)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100g 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左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实验二:通过查阅资料,同学们发现通过以上方式制得的精盐中仍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为了得到获得较纯的食盐晶体,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的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5)实验步骤②的主要目的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6)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
41.(2020•渝中区校级模拟)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图B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铜生锈需要和CO2接触
b.铜生锈需要和O2接触
c.铜生锈需要同时和CO2、O2、H2O接触
(3)甲同学用图C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应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42.(2020•沙坪坝区校级模拟)下列实验是初中常见实验,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一: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2)实验二: (填“能”或“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3)实验三: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实验,两支试管中同时加入两种溶液,出现 (填序号)现象,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都反应
B.都不反应
C.一支先反应一支后反应
D.只有一支反应
(4)实验四: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和水分别进行实验,能证明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3.(2019•大渡口区校级模拟)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仪器是 。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取已配好的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水的质量是 。
44.(2019•涪陵区校级模拟)实验桌上摆放有下列仪器,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取用10mL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名称)。
(2)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 (填字母)。
(3)在做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还必须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名称叫 。
(4)若配制25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仪器C的主要作用是 。
②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计算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2.5g,水的体积为22.5mL
B.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会使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如果将砝码和物品放反,会导致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g以下用游码)
D.配制好后,倒入细口瓶时溅出几滴液体,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五.解答题(共2小题)
45.(2020•重庆模拟)煤炭含硫,燃煤烟气产生的SO2直接排放大气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
(1)SO2和CO2性质相似,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不能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填序号)。
A.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B.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观察现象
D.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3)某电厂采用高速旋转雾化器来处理燃煤烟气,并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副产品石膏,简易流程如图。
步骤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步骤③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
46.(2019•九龙坡区校级一模)氢氧化钠俗称烧碱,苏瑜同学针对氢氧化钠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溶解过程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A烧杯内液体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
(2)通过 (序号)烧杯中现象可知烧碱已经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D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重庆中考化学复习各地区2018-2020年模拟试题分类(8)——酸碱盐(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1小题)
1.【答案】C
【解答】解: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含有HCl和CaCl2的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答】解:A、滴加氢氧化钠液质量为a~cg时,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镁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的反应为MgCl2+2NaOH═2NaCl+Mg(OH)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a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bg时,氯化镁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氯化钠、氯化镁两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至cg时,氯化镁恰好与氢氧化钠反应,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答案】D
【解答】解:A、氯化氢溶液呈酸性所以开始时溶液的pH值小于7,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所以A错误;
B、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数目减小,导电性减弱。所以B错误;
C、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水的质量一直增加,所以C错误;
D、向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首先发生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而后再有沉淀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铁不断减少,直至反应停止,此时就不会有沉淀生成,所以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答】解:A、操作Ⅰ中,氢氧化钙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碳酸钠能与氯化钙、过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加试剂可以为过量的氢氧化钙和纯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B、滤渣是碳酸钙、氢氧化镁,滤渣中一定含钙元素和镁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操作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CO32﹣和OH﹣,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于稀盐酸与碳酸钠、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最终产率可能大于10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答案】A
【解答】解: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H+、Cl﹣、Ba2+和X离子,X离子应能与H+、Cl﹣、Ba2+共存。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蓝色,故选项错误。
C、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答】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BaCl2和H2SO4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B、NaHCO3和Ca(NO3)2在碱性溶液中能相互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三者之间不反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D、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7.【答案】A
【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CaO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导致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完全反应后温度慢慢降低至室温,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至和原来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一定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C.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是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D.由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2O通电¯2H2↑+O2↑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32=1:8;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该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A。
8.【答案】B
【解答】解:A、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装置漏气,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粗盐提纯时,最后蒸发所得固体潮湿,导致精盐质量偏大,从而导致产率偏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导致浓硫酸偏多,从而导致结果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所称得的质量不一定小于理论值,例如过程中没有使用游码,则所称得的质量等于理论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答案】C
【解答】解:A、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铝的质量少;故选项图象正确。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选项图象正确。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D、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C。
10.【答案】A
【解答】解:A、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但是苹果汁的pH小,酸性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1.【答案】D
【解答】解:pH为13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H+和碱性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水,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Fe3+和溶液中的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Ag+、Cl﹣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锰酸钾、二氧化锰中均含有氧元素,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沉淀的质量应从0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错误。
D、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锌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D。
13.【答案】B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鱼肉变质过程中pH增大,故A正确;
B、据图可以看出,鱼和猪肉越新鲜,pH越小,酸性越强,故B错误;
C、新鲜鱼肉浸出液pH<7,为酸性,能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故C正确;
D、变质鱼肉浸出液pH>7,为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D正确。
故选:B。
14.【答案】C
【解答】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B、向一定质量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最终镁完全反应,稀盐酸有剩余,至完全反应氯化镁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澄清水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故沉淀的质量先增加,后不断减少,最终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15.【答案】D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①证明变质: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因为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故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①正确;
②确定成分:取样,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不一定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因为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②错误;
③测定纯度:取一定量溶液,加入浓盐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的质量不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无法测定纯度,③错误;
④除去杂质:取样,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氯化钠是新杂质,④错误;
故选:D。
16.【答案】D
【解答】解:当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碳酸钙与遇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A、由上述分析可知,沉淀的质量不可能增大到一定值时不再变化,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开始时沉淀的质量应为0,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小到最小,随着二氧化碳与碳酸该的反应,溶液的导电能力又增强,当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解答】解:A、甲是稀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故A错误;
B、硝酸铵遇水吸热,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不会鼓起来,故B错误;
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稀硫酸与锌混合产生氢气,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且由于氢气不溶于水,因此气球不会恢复原状,故C正确;
D、氧化钙遇水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放热,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重新鼓起来,恢复室温后气球恢复原状,故D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答】解:A、反应①中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使石蕊溶液变蓝;A正确;
B、反应②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B正确;
C、烧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跟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工业上可用X溶液跟Ca(OH)2反应制得烧碱,C正确;
D、反应④稀盐酸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D不正确;
故选:D。
19.【答案】C
【解答】解:A、有水和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A错误;
B、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B错误;
C、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C正确;
D、pH=10,则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错误;
故选:C。
20.【答案】D
【解答】解:A、明矾溶于水后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起不到降低水的硬度的作用,故A错误;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B错误。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水灭火是因为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21.【答案】D
【解答】解:A、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但是反应前溶液质量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水的质量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22.【答案】C
【解答】解:A、久置于空气中的铝合金表面会生成氧化铝,加入盐酸开始的一段时间不会生成氢气,故A错误;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后,随着盐酸的加入,溶剂的增幅会减小,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溶液的pH值会逐渐增大到7,然后不变,再继续增加,故C正确;
D、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反应结束后的温度会恢复到室温,故D错误。
故选:C。
23.【答案】C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的成分有关;
B、烧碱固体能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而导致质量增加,与空气的成分有关;
B、浓氨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放出氨气而使质量减小,与空气中成分无关。
D、铝易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而使质量增加,发生的变化与空气中成分有关。
故选:C。
24.【答案】D
【解答】解:A、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水的质量增大,过量时随着加入稀盐酸,水的质量仍然增大,只是增大幅度小一些,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B、反应的酸质量相等时,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盐比镁多,最终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盐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随着温度降低,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氢氧化钙溶于水,最终得到的仍然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和原来一样,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导致容器内气压增大,最终氧气消耗,冷却至室温时气压小于反应前的气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D。
25.【答案】D
【解答】解:A、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最终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含有硫酸的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酸性减弱,pH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26.【答案】C
【解答】解:A、通过图象的变化关系,A点溶液呈酸性,故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时,盐酸过量,反应后剩余溶液中含HCl、CaCl2,故溶液A中溶质有两种,故选项说法正确。
B、当往HCI、CaCl2的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Na2CO3要先与HCl反应,故A、B段现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C、B、C段溶液呈中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都含两种:NaCl、Na2C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7.【答案】A
【解答】解:A、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含碳量生铁>钢,故选项说法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硬度:纯铁<生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食盐水显中性,pH等于7,石灰水显碱性,pH大于7,pH:食盐水<石灰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熔点:青铜<纯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8.【答案】B
【解答】解:A、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D、硫酸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故选:B。
29.【答案】B
【解答】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不变,故A错误;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会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溶液的质量先增大,然后不变,故B正确;
C、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是零,故C错误;
D、图中横坐标为盐酸的质量,而纵坐标为氯化镁的质量,由于氧化镁和碳酸镁的质量时足量的,根据氯元素的守恒可以知道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时相等,而此时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也相等,而图中很明显碳酸镁和氧化镁消耗的盐酸的质量不等,故D错误。
故选:B。
30.【答案】A
【解答】解:A、检验烧碱是否变质:滴加少量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能还没有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没有气泡产生,不能说明未变质,故A错误;
B、排水集气法: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不纯,还不能收集气体,故B正确;
C、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的反应速率越快,故C正确;
D、检查家中煤气罐是否漏气:涂抹肥皂水,若有气泡,则漏气,故D正确。
故选:A。
31.【答案】D
【解答】解:A、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红棕色粉末溶解,溶液变黄;铜不溶于盐酸,品红能溶于盐酸形成红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NaOH、NH4NO3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Na2CO3溶液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AgNO3溶液与MgCl2、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2.【答案】BD
【解答】解:A、氧化铁不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B、氧化钡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钡,水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B错误;
C、10克2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钾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g
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OH+HCl=KCl+H2O,
56 36.5
K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KOH质量>HCl质量,故10克2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钾溶液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D、10克20%的硫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均为2g。
反应中消耗硫酸与氢氧化钠的质量比关系如下:
H2SO4+2NaOH═Na2SO4+2H2O
98 80
可知,98份质量的硫酸与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则10克20%的硫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最终混合后的液体使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
故选:BD。
三.填空题(共7小题)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①某温度下,将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加入固体甲、恒温蒸发溶剂;故填:加入固体甲(或恒温蒸发溶剂);
②20℃时,甲的溶解度是30g,若Ⅲ中析出116g固体(不含结晶水),溶液中溶解的甲质量是30g,则加入甲的质量是116g+30g=146g;故填:146;
A. 90℃时甲的溶解度是200g,140g水中溶解146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因此Ⅰ中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
B.Ⅱ中溶液中100g水溶解146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70℃至 80℃甲溶解度由140g增大至170g,即70℃时最多溶解140g,析出6g甲,因此开始析出固体甲的温度在 70℃至 80℃之间,该选项说法正确;
D.Ⅱ→Ⅲ过程中析出晶体,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因此Ⅱ>Ⅲ,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CD;
(2)从海水中可以提取粗盐(含少量泥沙和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利用溶解、过滤、蒸发的实验操作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故填:溶解;过滤。
34.【答案】红色。Ca(OH)2+H2SO4═CaSO4+2H2O.白色沉淀。盐酸。
【解答】解:第一步:往废水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变红色,说明废水呈酸性。
故填:红色。
第二步:
方案一:用熟石灰处理废水,氢氧化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
故填:Ca(OH)2+H2SO4═CaSO4+2H2O。
方案二:用BaCl2处理废水,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观察到废水中出现白色沉淀。
故填:白色沉淀。
方案二没有达到处理废水的目的,因为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盐酸。
故填:盐酸。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试管Ⅰ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后的现象是铁屑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故填:铁屑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2)刚开始无明显变化,是因为过量的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一段时间后,有沉淀生成,是因为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硫酸钠,试管Ⅱ中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FeSO4+2NaOH=Fe(OH)2↓+Na2SO4;
最终试管Ⅱ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2SO4,一定没有的是H2SO4。
故填:FeSO4+2NaOH=Fe(OH)2↓+Na2SO4;Na2SO4;H2SO4。
3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水。所以,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铁锈反应完了,内部的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Fe+H2SO4═FeSO4+H2↑;铁锈与硫酸反应溶液质量增加了参加反应的铁锈的质量,铁与硫酸反应,溶质由硫酸变为硫酸亚铁,溶质质量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故除锈过程中溶液质量变大。
故答案为:
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变大。
37.【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由碳、氢、氧、氯、钠、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一种酸,所以甲是盐酸;
(2)乙是甲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一种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乙是氯化钙,化学式为:CaCl2;
(3)将注射器中的甲推入A中,使甲与大理石接触,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①若打开止水夹,盛有丙溶液的B中出现浑浊,B中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②若关闭止水夹,看到A中液体流入B中,盛有足量丁溶液的B中先出现气泡,后出现浑浊,丁是Na2CO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故答案为:(1)HCl;
(2)CaCl2;
(3)Ca(OH)2+CO2=CaCO3↓+H2O;
(4)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3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在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X中,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反应后有: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所以X中含有1个氮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H4Cl;故填:Na2CO3;NH4Cl;
(2)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色;故填:蓝色;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18+44
x 3.1g
168:62=x:3.1g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0g﹣8.4g=1.6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6g10g×100%=1.6%
故填:1.6%。
3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可清除厕所污垢,但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理由是稀盐酸能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是置换反应。
故填:置换。
(3)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可以表示为NaCl+1O。
故填:NaCl+1O。
(4)由NaClO+2HCl=NaCl+X↑+H2O可知,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1个,氧原子都是1个,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氯原子是3个,反应后应该是3个,其中2个包含在X中,则X的化学式是Cl2。
故填:Cl2。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40.【答案】(1)缺少玻璃棒引流;
(2)①⑤②③⑥④;
(3)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
(4)②③;
(5)CaCl2+Na2CO3=2NaCl+CaCO3↓;
(6)在除去氯化镁和氯化钙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解答】解:(1)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粗盐中难容杂质的去除”实验步骤是:称量粗盐的质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精盐并计算产率,因此操作步骤是①⑤②③⑥④;
(3)在加热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等到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并用坩埚钳取下蒸发皿
(4)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②称量时左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导致氯化钠偏大,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③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的水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错误;
(5)碳酸钠和氯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6)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除氯化镁、氯化钙杂质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原实验方案不完善.
故答案为:(1)缺少玻璃棒引流;
(2)①⑤②③⑥④;
(3)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
(4)②③;
(5)CaCl2+Na2CO3=2NaCl+CaCO3↓;
(6)在除去氯化镁和氯化钙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4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故填: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2)试管①中与氧气隔绝,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有氧气,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可知,铜生锈需要氧气参加。
故填:b。
(3)甲同应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甲同学实验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实验步骤与甲同学完全相同,对比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故填:水。
4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一:过程中乒乓球片、滤纸片先后燃烧起来,说明乒乓球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片低,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能。
(3)A.都反应,说明x最活泼,不能判断y、z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都不反应,说明说明x最不活泼,不能判断y、z的活泼性,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一支先反应一支后反应,不能说明y、z的活泼性,是因为不知道盐溶液的浓度,该选项不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只有一支反应,能够反应的不如x活泼,不能反应的比x活泼,该选项能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故填:D。
(4)实验四: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和水分别进行实验,能证明CO2和NaOH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甲中塑料瓶变瘪比乙更明显,发生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甲中塑料瓶变瘪比乙更明显;2NaOH+CO2═Na2CO3+H2O。
4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不变。
故填:不变。
(2)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中都会用到仪器是玻璃棒,作用分别是加快溶解速率、引流、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故填:玻璃棒。
(3)①配制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BACD。
故填:BACD。
②取已配好的50g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水的质量是:50g×20%÷5%﹣50g=150g,
故填:150g。
4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取用10mL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胶头滴管。
(2)烧杯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故填E。
(3)粗盐的提纯实验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还必须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漏斗。
(4)若配制25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仪器C是玻璃棒,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加速溶解。
②A.计算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为25g×10%=2.5g,水的质量为25g﹣2.5g=22.5g,体积为22.5mL,A正确;
B.量取水时,若俯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实际值偏小,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正确;
C.如果将砝码和物品放反,会导致称得食盐的质量偏小,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1g以下用游码),C正确;
D.配制好后,倒入细口瓶时溅出几滴液体,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1)量筒(胶头滴管); (2)E;(3)漏斗;(4)D。
五.解答题(共2小题)
4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SO2和CO2性质相似,实验室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则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故填:SO2+2NaOH=Na2SO3+H2O;
(2)A.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无色气体,所以不能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来鉴别;
B.二氧化碳是没有气味的,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所以可以采用扇闻两种气体的气味来鉴别;
C.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NaOH溶液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鉴别;
D.两种气体均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都能使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法鉴别。
故选:ACD;
(3)②是亚硫酸与石灰乳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3+Ca(OH)2═CaSO3↓+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步骤③中通入氧化空气的目的是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化学方程式为2CaSO3+O2=2CaSO4;故填:复分解反应;2CaSO3+O2=2CaSO4。
4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溶解过程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白磷,作用是引流;烧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A烧杯内液体的温度升高。
(2)变质后的烧碱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通过C烧杯中现象可知烧碱已经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D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钠、盐酸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氯化银的化学式为AgCl。
故答案为:
(1)引流;升高;
(2)C;CO2+2NaOH═Na2CO3+H2O;
(3)AgCl。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