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_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_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01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_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思维导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为此,我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型。教材中,通过“想想做做”第一个问题,套有气球的锥形瓶在热水中气球的变化情况引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再通过纸风筝在酒精灯上方能够转动进一步得到生活中风形成的原因,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因此推而广之得出生活中物质的一条重要性质:热胀冷缩,其中气体受温度影响最大。


    接着教材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水结冰现象推导出水结冰不满足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相反,体现了物质的热缩冷胀特性,即水的反常膨胀现象。随着水温度的升高,体积逐渐减小,但是体积不是一直无限制减小,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和其他物质一样满足热胀冷缩性质。因此接着课本上插图,冬天冰冻的湖面下面水温的分布特点及鱼所在的位置,分布特点为从水面到湖底深处,水温越来越高,因此鱼在湖底下方生活。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分析一个实心球是否是纯铅制造的问题,给出了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并呼应了章首语提出的问题,教材还进一步介绍了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其他广泛应用,例如生活中常说的铁比木头重,油比水轻,鉴别牛奶、盐水选种都是密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本节教材设计从影响密度的因素开始分析到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引导学生重视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对密度与社会生活的了解,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能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策略】


    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得 出结论。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举出各种应用密度的例子进行分析,达到以物讲理的目的。


    【思维导航】





    新课过程


    一、进行新课


    (一)密度与温度


    【演示1】将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不一会儿,变瘪的乒乓球重新鼓起来了!说明乒乓球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由可知,乒乓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可见,气体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结论:气球内气体质量不变,由于气体热胀冷缩,气球体积变小(冷水)或变大(热水),密度变大或变小,也可说明气体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演示2】如图所示做一个纸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够转动起来。你知道是什么推动风车转动吗?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风的形成:由密度公式可知,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于是形成了风,即空气流动形成风。


    【思考1】室内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应怎样撤离?


    室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热空气上升,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思考2】在家里安装暖气时,应该安装在窗户底下还是窗户上面?为什么?


    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


    【思考3】炎热的夏天,家里立式空调制冷时,为使整个房间达到较好的制冷效果,你应该调节出风口叶片向上还是向下吹出冷风,为什么?


    向上吹冷风,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出风口向上,冷空气由高处下降,室温很快降低,以便达到制冷的效果。


    【思考4】民谚俗语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例如“火场之旁,必有风生”,请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火场附近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压强变小,周围冷空气填充,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可以改变物质的密度,即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与温度有关。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演示3】冬天冰冻天气,致使南方地区有大量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还造成大量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


    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变大。因此将水管胀破。由此可知,对于水来说,温度越低,体积越大,这表明,水不简单地遵守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的规律。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热胀冷缩规律。水比较特殊,水在4℃时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增大,密度变小。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水的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水的密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通过判断铅球是什么物质制造的事件为例,了解密度在鉴别物质价值上的价值。


    【例题】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质量为4kg,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为0.57dm3。这个铅球是用铅制造的吗?


    解:V=0.57dm3=5.7×10-4m3





    由于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可知这个铅球不是纯铅做的。


    由此可知,通过不同物质,密度值的不同,可以用来鉴别不同的物质。不同密度的物质,在生活中还有不要的应用。


    情景1:在节日现场,氢气球能够在空中飘着,但是我们用嘴吹入气体的气球不能在空中飘着,这是为什么?


    情景2:油为什么能够漂浮在水面?(为什么说“油比水轻”)


    情景3:为了安全和能够装载更多的人或货物,飞机必须结实又轻巧,飞机材料的选择有什么特殊要求?


    情景4:压路机的滚筒材料有什么特点?


    情景5:电影中的塑料泡沫石头、泡沫墙等有什么特点?


    情景6:农民播种时必须选用结实饱满的种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既快又可靠地选出良种?


    总结: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值一般不同,密度大小不同的物质在生活中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或具有不同的用途,因此,学习了解物质的密度及其生活用途,对我们了解生活很有意义。


    (三)巩固小结


    按板书内容小结,了解密度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日常生活中要会用密度知识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
    相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设计,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