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3.2 弹力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3.2  弹力01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3.2  弹力02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3.2  弹力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2 弹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

    www.gkstk.com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案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方向的能力.

        2.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作用.在体验用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把物理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的习惯.

        2.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人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弹力大小的计算.

        3.实验设计与操作.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 学 方 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学 手 段

    教具准备

        刻度尺、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片、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演示胡克定律用的带刻度的木板、弹簧、钩码等等.

    教 学 活 动

    [新课导入]

        每小组分发一根细铁丝,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绕制一个小弹簧.(可以让学生在家先做好)让学生拿起自己绕制的小弹簧,轻轻地拉一拉或压一压.

        师:在弹簧被拉伸的同时,有没有感觉到你的手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生:有.

    师:那么,这又是个什么力呢?它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大小、方向各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弹力的有关知识.

    [新课教学]

        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实验演示]

        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

        演示实验6:纸张被手揉皱.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

        师:上面的几个实验非常容易做,大家可以在课下做这几个实验,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出更好的实验。这几个实验共同的特征是什么?

        1:它们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

        2:它们的体积有的发生了变化.

        师:物体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做形变.物体的形变分为几种类型呢?请举例说明.

        1:根据物体形变的程度,有一种形变是由于物体被弯曲造成的,比如说弯曲的直尺,弯曲的竹竿等等.

        2:有的形变可能是由于物体被拉长而引起的,比如说拉长的橡皮筋、被拉长的弹簧等等.

        3:弹簧还可以由于被压缩而产生形变,我们可以把这种形变叫做压缩形变,同样的例子还有被压缩的面包、海绵等等.

        4:绳子被扭转后也会发生形变,我们可以称之为扭转形变,被扭转的金属也有这样的特征.

        师:(鼓励)刚才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我们可以根据形变的不同状况把形变分为弯曲形变、拉伸或压缩形变以及扭转形变.刚才举的那些例子都很容易观察到,如果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1:没有.

        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这样几个实验.

        (实验参考,

    如图321所示,用手压扁平瓶子的不同部位,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可以判断瓶子发生形变;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用小型激光源发射激光照射平面镜M,用力压桌面,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通过反光镜的放大原理可以使墙上的光点移动很大的距离.

    (演示实验)

    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观察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

      生: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

      师: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生:微观放大的方法.

        师: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生: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师:形变分为很多种类,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是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可以恢复原状呢?

        实验演示橡皮筋在较大的力的作用下的断裂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说明什么情况呢?

        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想恢复原状是有条件的,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超过一定限度,即使撤去力的作用,也不会恢复原状.

        师:(微笑鼓励)刚才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这种限度叫做弹性限度.任何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有弹性限度,这也是为什么弹簧秤不能称量质量过大物体的原因,如果质量过大,会损坏弹簧秤.

        师: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就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有什么作用?

        生:将会对与它接触阻碍它恢复原状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师:我们把这种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下面通过观察几个演示实验,大家来总结一下弹力产生的条件.

        实验方案参考

        1.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

        2.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小车推出.

        3.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小车拉过来.

        学生讨论回答

        生:通过观察以上的几个实验,可以知道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接触并且发生形变.

        师:力是一个矢量,弹力当然也是矢量,那么通过以上的实验,大家总结一下弹力的方向。

        生: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课堂训练]

        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答案:D

        解析:此题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弹性形变缺一不可.AC都只有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B只说有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是弹力,故选项D正确.

        二、几种弹力

        师:让我们通过几种常见的弹力进一步来研究弹力问题.

        实验演示课本放在桌面上,绳子悬挂物体

        师:当把课本放在桌面上,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课本和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什么呢?

        生:是课本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

        师:它们是不是弹力?为什么?

        生:它们是弹力,因为它们符合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并且发生形变.

        师: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生: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支持面并且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师:刚才我们演示了绳子拉物体的情形,绳子的拉力是不是弹力呢?它的方向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生:绳子的拉力也是弹力,它的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师:好的,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判断一下弹力的有无和方向.

        多媒体投影例题

        (参考例题)

        试分析图322中光滑小球受到的弹力的情况(小球放在水平面上静止),并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示意图)

        师:在这个例子中,倾斜的墙面对小球有没有弹力的作用呢?

        l:墙和小球之间好像应该有弹力.

        2:不好判断,因为二者虽然接触但是它们的形变情况从图中观察不出来.

        3: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接触,充分条件是挤压产生形变.在上图中与小球相接触的有两点AB,因此小球所受到的弹力只能来自这两点,但是有接触并不一定就产生弹力,必须要挤压才产生形变.对月点来说,小球一定与水平面挤压,因为假设没有水平面,小球在重力作用下一定掉下来,因此B点有弹力且方向垂直于B点的切面指向圆心;对于.A点来说,假设受到侧壁的弹力F,则F将会使小球向右运动,这与题目(小球静止)相矛盾,所以侧壁对小球没有弹力,小球受力情况如图所示,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师:刚才那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这种方法我们以后经常用来判断力的有无,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就是假设这个力存在,看在这个力存在时作用效果是否与物体实际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如果确实符合,说明这个力确实存在,如果不相符合,可以判定这个力不存在.

        [课堂训I]

        1.请在图323中画出杆及球所受的弹力.

        (1)杆靠在墙上.

        (2)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

        (3)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

        (4)球放在两个等高的支座上.

        解析:(1)A图中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对AB两处都产生挤压的作用,故AB两点处对杆有弹力,弹力的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324所示.

      (2)B图中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因C处是曲面.D处为支承点,所以,C处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所示.

        (3)C图中球挤压墙面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图所示.

        (4)D图中球与两点接触并且挤压,球受的弹力F1F2垂直于接触点的切面(虚线是切面),沿着半径方向指向球心.如图所示.

        2.在图325中,AB两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答案;B

        解析:我们可以用假设的方法来判断A、月之间是否有弹力.如果把其中的一个物体撤去,看另外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只有B选项中当其中一个物体去掉后另外一个物体将会运动.

      三、胡克定律  

      师:下面我们大家设计一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寻找与弹簧的弹力有关的因素.

      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分组实验

        参考实验案例

        如图326所示,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所悬挂钩码的总重;弹簧的长度及伸长量可由刻度尺测出.

        注意事项

        (1)本实验要求定量测量,因此要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标尺要竖直且紧靠指针以减小读数带来的误差,每次改变悬挂钩码个数后,要待系统稳定后再读数.

        (2)实验中所提供的米尺精确度为1 mm,应估读一位.

        (3)弹簧组的说明书已说明每个弹簧的弹性限度,注意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使用.

        建议做法:

        (1)选择器材:   

        从弹簧组中选择一只弹簧(注意它的弹性限度)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实验桌上有

    200g50g的钩码各一盒,选择50g钩码来做这一实验.(想一想,为什么?)(参考答50kg的钩码质量比较小,容易调节,另外增加一个不会损坏弹簧)   

        (2)首先将实验装置调整妥当(如整个装置是否竖直平稳,标尺与弹簧的距离是否合适,标尺面与弹簧上的指针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是否便于读数等)   

        (3)读出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所指刻度.   

        (4)悬挂50g钩码一个,待稳定后,读出弹簧上指针所指刻度并计算出弹簧的伸长量记入表格   

        (5)逐个增加钩码,重复第4步,至少做5组数据.   

    初态指针对应刻度(cm)

     

     

     

     

     

        弹簧弹力(N)

     

     

     

     

     

      指针所指刻度(cm)

     

     

     

     

     

        弹簧伸长量(cm)

     

     

     

     

     

    (6)图象法处理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上,以弹簧弹力为纵轴,弹簧伸长量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如图32?所示.描出5个特殊点,以寻找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拓展一步:常用的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有:计算法(求比值、求积、求和、求差等)和图象法两种.两者比较,图象法处理数据更为直观、更容易得出物理变化规律,且该种方法处理数据能更好地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

        师: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生: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师: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生:FKX其中F是弹簧受到的弹力大小,X是弹簧的形变量,既可以是弹簧的伸长量,又可以是弹簧的压缩量.

        师:这个公式实际上是一个定律,叫做胡克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首先发现的,其中式子中的A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每米,符号是Nm.生活中常说有的弹簧,有的弹簧指的就是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弹簧的劲度系数跟弹簧丝的粗细、材料、弹簧的直径、绕法、弹簧的长度等量有关,这个量反映了弹簧的特性.

     [课堂训练]

        如图328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  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是  …………………………………(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

        C弹簧的原长为6 cm             D.弹簧伸长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解析: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的弹力应为o,由此可知弹簧原长为6cm.由图象可知:当拉长2 cm时,弹力为2 N,可得劲度系数为100 Nm,因此答案为BC

    [小结]

        在弹力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几个难点需要突破,一是任何相接触的物体间都可能有弹力,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并且有形变,但是有些物体的形变量很小,不容易观察到,就会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这种情况下弹力到底有没有?例如物体放在桌面上,压力和支持力不能通过形变来进行判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微小形变的演示,通过演示,使学生确信任何两个接触的物体间都可以有弹力.另外一个难点是弹力有无的判断,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假设判断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判断的方法,更应该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的迁移,例如假设的判断方法,也可以用到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中去.一般弹力大小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判断,而弹簧弹力的判断可以根据胡克定律进行判断,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胡克定律,在发现中锻炼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学 生 活 动

      

    [布置作业]

        教材第59页问题与练习.

            

     

     

        概念

    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

     

     

       特点[.Com]

    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交

     

    形变

    2.有的形变明显,有的形变极其微小

     

     

     

       分类

    按形式分;拉伸(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非弹性形变

     

        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耍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问产生的力

    弹力

     

     

       产生条件

    直接接触

     

    发生形变

     

     

    弹力

     

    1.压力的方向垂直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方向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大小

    I,形变越大,强力也越大

    2.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

     

     

     

     

    相关教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重力与弹力精品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力,弹力,胡克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 弹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弹力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2 弹力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弹力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弹性形变和弹力,弹力的大小,实例探究,课余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