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的文学常识,把握通讯的特点,了解通讯与消息、新闻特写的异同。(重点)
2.把握本则通讯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知道本文的写作特点。(重点)
3.明确辽宁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重大意义,体会文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素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它是一种以舰载战斗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依靠航母,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而进行独立作战。因此,航母是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国之利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辽宁号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
在我们拥有第一首航母之前,我国海军的作战范围只有那么窄小的两三百公里。对于浩瀚辽阔的大海而言,这点活动范围,就像一个人到大河中去游泳,只能在河边扑腾几下。因此,拥有航母,是中国人半个世纪的梦想。
但是,航母的厉害并不是航母本身,而是航母上的舰载机。而舰载机的着舰却因为非常危险而被人们称作“刀尖上的舞蹈”(跑道最长仅195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报道辽宁号航母舰载机歼—15首次着舰的通讯。舰载机的首次着舰,对世界而言,完全可以说是“一着惊海天”。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在航母上着舰的精彩片段。(2分30秒)
教授新课
一、文体知识简介·通讯
通讯是一种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文学体裁。
通讯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通讯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它是报纸、广播、电台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和新闻特写一样,它也是广义的新闻而不是消息。如果说消息是“报道新闻事件”,那么,新闻特写则是“描绘精彩瞬间”,通讯则是“讲述新闻故事”。和消息相比,通讯的时效性和概括性虽然不如消息,但它的信息量比消息更大,内容更具体、更完整、更生动。
人们常常把通讯作为消息的后续报道,称它为“详细的消息”,因此,通讯是对人物或事件的深层次报道,是消息的深入化和形象化。
二、生字新词
1.生字识记
2.词语解释
【岛舰】现代航母常把舰桥、烟囱等集中建造在飞行甲板的一侧,形似小岛,称为舰岛。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战位】舰艇战斗部位或岗位的简称。
【镌刻】雕刻。
【浩瀚】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澎湃】波浪互相撞击;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三、文题解读
主标题“一着惊海天”新颖独特,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题中的“着”是着陆、着舰之意;“惊海天”突出了此次着舰的影响之大。这里的“海天”既指舰载机着舰的环境,也喻指全世界的关注。
副标题“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既概括了这篇通讯所记叙的主要事件,又蕴含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7分41秒,视频见课件)
2.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则通讯叙述的顺序是什么?报道了一则怎样的新闻事件。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篇通讯报道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舰载机歼—15首次在辽宁号航母上成功着舰的事件。
第一部分(01—04)着舰前的准备工作及着舰的重大意义。
第二部分(05—21)详细报道着舰的全过程。(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22—26)报道着舰后的欢庆场面,介绍着舰成功的意义。
五、合作探究
1.浏览课文的第一部分(1—4),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第1自然段的表达方式主要是什么?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原文: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环境描写。描绘事件发生的环境,海面、航母、风浪、红旗,组成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画面。同时,也交代活动的场景,照应了文章标题。
⑵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因为它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原因揭示了首次着舰的历史意义
⑶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因为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⑷第4自然段中说“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那么,作者是怎样来说明航母舰载机着舰“最具风险”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航母比作“汪洋中的一片树叶”,突出舰载战斗机着舰的难度很高。
教师在原文中划线并进行说明。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②运用具体的数字,举例说明航母舰载机着舰的巨大危险。
2.第6自然段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现场所有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将舰载机着舰的过程比作“刀尖上的舞蹈”,新颖独特,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着舰”的艰难和危险,又突出了这一过程所具有的美感。
“现场所有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写出了人们紧张、激动的心情,也从侧面突出了“着舰”的危险性,渲染了一种紧张、期待的气氛。
3.第10自然段“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句的背后蕴藏了怎样的事实?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为了舰载机的成功着舰,大量的地面工作人员在为之辛勤付出。从指挥人员、监测人员到地勤人员,不少人熬夜奋战,眼睛布满了血丝。
方法论引导:舰载机的成功着舰,是无数航母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4.第18自然段中写航母舰载机“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句中的“几近”一词是否可以删去?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不能。“几近完美的轨迹”写出了舰载机下滑过程的顺利,侧面表现了飞行员技术的娴熟。但是,在舰载机着舰技术方面,我们才刚刚起步,“几近完美”已经非常不易,因此,删去后不符合客观事实。
5.第19段中“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运用了引用、比喻、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和磅礴气势,增强了文章气势,富有感染力。同时,引用古诗句,还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
【备注】
该诗句选自清代诗人施闰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钱塘观潮》,该诗描绘了钱塘江汹涌澎湃的声势。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鸱夷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译文:大海的景色在雨中蒙蒙展开,滚滚波涛飞溅到江上将被大潮倾倒颠覆,轻舟却故意顶风迎浪向上开。钱塘江中,伍子胥的尸首犹有遗恨,钱塘江的怒潮永远使人感到悲哀。
【注释】鸱(chī)夷:一种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相传战国时代的伍子胥忠于吴王夫差,夫差听信谗言把他逼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装在皮袋里投入钱塘江中。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6.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
教师引导:
先引导学生观察阻拦索的形状,再联系其象征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英文字母“V”象征胜利或胜利取决于力量和勇气。作者赋予舰载机着舰后阻拦索的形状以象征意义,既与它的实际形状相符,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同时,也为后面写人们激情爆发,欢庆胜利蓄势。
六、自主探究
阅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第22自然段写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 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一句的描写角度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侧面描写。从反面说明舰载机着舰的难度之大;同时,也突出了这次着舰的意义重大。
②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该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喜悦、自豪之情;将这一时刻定格并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突出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巨大历史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七、主题归纳
教师引导: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实现国人半个世纪的强军梦想,2012年11月23日上午,我国第一艘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它的成功,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这一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
主题: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抒发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老师寄语:
同学们,“一着惊海天”的辉煌,将永远定格在共和国的历史史册之上。我们应该为我国航母人创造的辉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应该学习我国航母人无惧风险、顽强拼搏的精神。我相信,经过努力,在不远的将来,在你们当中,也一定会出现为共和国再创辉煌的历史人物。
八、写作特色
1.叙事完整,层次清楚。
文章记录的是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试验这一重大事件,从着舰前的准备,着舰的经过到着舰后的欢庆,报道完整,条理清晰。
2.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舰载机的着舰最为危险,因此,作者将着舰过程的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作为报道的重点,集中笔墨叙写了这些环节。对其他相关环节,则进行略写。这样,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3.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感情充沛。
文章综合运用了比喻、对偶、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既使文章的语言优美,又饱含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九、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或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桅杆(wéi) 揪紧(jiū) 呼笑 一丝不苟
B.澎湃(bài) 湛蓝(zhàn) 默契 精心动魄
C.紧绷(bēng) 浩瀚(hàn) 凛洌 百手起家
D.镌刻(juān) 绽放(zhàn) 娴熟 殚精竭虑
【答案】D
【解析】
在A项中,“呼笑”的“呼”应写作“啸”;在B项中,“澎湃”的“湃”应读为“pài”;“精心动魄”的“精”应写作“惊”。在C项中,“凛洌”的“洌”应写作“冽”。注意,偏旁“三点水”与液体有关,而“两点水”与液体的温度有关;“百手起家”的“百”应写作“白”,“白手”指一无所有,不能理解成有“一百只手”。
2.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
B.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
C.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答案】D
【解析】
D项是拟人,其余是比喻,故答案选D。
3. 下面加点词语的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官兵们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B.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C.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处心积虑,青丝变白发。
D.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
【答案】C
【解析】
C项中“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应换为褒义词“殚精竭虑”。
4. 下面各项中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一句渲染了一种紧张、激动的气氛,也侧面表现了着舰的难度和危险。
B.记者获准进入辽宁舰舰岛的塔台这一全舰最佳位置进行采访,为这篇通讯的完整、全面记录着舰过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C.辽宁舰航母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母,它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
D.“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一句动静结合,突出了着舰过程的迅速、平稳。
【答案】C
【解析】
在C项中,辽宁号航母是在前苏联航母次舰瓦良格号的基础上建造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B.战位上,许多人落泪了!他们说:“太让人激动了!”
C.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
D.“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答案】D
【解析】
在D项中,感叹号应在引号之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自读课文,质疑疏通,品味语言,归纳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一着惊海天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