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1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Word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231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1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Word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231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8版高中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学案:第1章+第2节+时间和位移+Word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231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2 时间和位移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2 时间和位移
学 习 目 标 | 知 识 脉 络 |
1.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 2.会应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与时刻.(重点) 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难点) 4.知道矢量和标量,并能区分它们.(难点)
|
时 刻 和 时 间 间 隔 |
1.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间隔表示某一过程.
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来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来表示.
3.在国际单位制中,表示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单位是秒,它的符号是s.
1.时刻和时间间隔都是时间,没有本质区别.(×)
2.飞机8点40分从上海起飞,10点05分降落到北京,分别指的是两个时间间隔.(×)
3.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成功将“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17日7时30分,指的是时刻.(√)
4.在时间轴上,线段表示一段时间间隔,点表示时刻.(√)
李爷爷起床后外出晨练,在公园遇到张爷爷,“您这么早!练多长时间了?”“十五分钟左右吧,现在是什么时间?”“大约六点.”
对话中两个“时间”,哪个是“时间间隔”,哪个是“时刻”?
【提示】 第一个是时间间隔,第二个是时刻.“练多长时间”,是指时间间隔;“现在是什么时间”指的是一个瞬间,所以是指时刻.
中考结束后,爸爸带小明乘火车去深圳旅游,火车20:30准时从北京西站出发,经5小时23分于第二天1:53到达山东菏泽站,停2分钟后出发,于4:26到达安徽阜阳站……
这一段话中提到的时间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提示】 20:30、1:53、4:26是时刻,5小时23分、2分钟是时间间隔.
1.区别与联系
| 时刻 | 时间间隔 |
对应运动描述量 | 位置 | 路程、位移 |
用时间轴表示 | 用时间轴上的点表示 | 用时间轴上的线段表示 |
描述关键词 | “第1 s末”“第3 s初”“第3 s末”等 | “第1 s”“前2 s”“前3 s内”等 |
联系 | 两个时刻的间隔即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是一系列连续时刻的积累过程.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 |
2.在时间轴上的标示:
各时间间隔与时刻如图121所示:
图121
1.(多选)在如图122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57632007】
图122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
B.t2~t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
C.t0~t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或第2 s内
D.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1)s内
【解析】 t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A正确;t2~t3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所以为时间间隔,称为第3 s内,B正确;t0~t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所以为时间间隔,称为前2 s,第2 s内表示t1~t2,C错误;tn-1~t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内,D错误.
【答案】 AB
2.在如图123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①3 s内;②第3 s内;③第3 s初;④第2 s末.同时判断它们是时刻还是时间,并说明理由.
【导学号:57632008】
图123
【解析】 ①3 s内指从0时刻开始的长度为3 s的时间“段”,是时间;②第3 s内指从0时刻起的第3个长度为1 s的时间“段”,是时间;③第3 s初指从0时刻起的第3个长度为1 s的时间“段”的起始“点”,是时刻;④第2 s末指从0时刻起的第2个长度为1 s的时间“段”的终止“点”,是时刻.如图所示,其中③与④指的是同一时刻.
【答案】 见解析
利用上下文判断时间间隔与时刻
分析所给的说法,根据题意去体会.常用来表示时刻的关键词是“初”“末”“时”等;常用来表示时间间隔的关键词是“内”“经历”“历时”等.如“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等指的是时间间隔,在数值上都等于1 s.“最初2 s内”“最后2 s内”等指的也是时间间隔,在数值上都等于2 s.“第1 s末(第2 s初)”“第2 s末(第3 s初)”等都指的是时刻.
路 程 和 位 移 |
1.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2)定义: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
(3)大小:初、末位置间有向线段的长度.
(4)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1.路程的大小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
2.物体运动时,路程相等,位移一定也相等.(×)
3.列车里程表中标出的北京到天津122 km,指的是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的路程.(√)
4.位移由质点运动的始末位置决定,路程由质点实际运动的路径决定.(√)
1.物体的位移为零,表示物体一定静止吗?
【提示】 不一定,位移为零表示物体初、末位置相同,物体可能运动了一周又回到了出发点.
2.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再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124所示,则他的运动轨迹、位置变动、走过的路程和他的位移是否相同?
图124
【提示】 他的运动轨迹不同,走过的路程不同;他的位置变动相同,位移相同.
在图125中,A处两个同学分别沿图中直线走到B(图书馆)、C(操场)两个不同位置,经测量知,路程是相同的,那么,两同学的位移相同吗?请说明理由.
图125
【提示】 两同学的位移不相同.
原因是: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虽然两同学的路程相等,但位置变化的方向是不相同的,故两同学的位移不相同.
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 路程 | 位移 | |
区 别
| 物理意义 | 反映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不能反映物体位置的变化 | 反映物体位置的变化,不能反映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
定义 | 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 |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 |
决定因素 | 与运动路径有关 | 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 |
矢量与标量 | (1)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大小: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即为路程的大小 (3)计算:遵循算术加法法则 | (1)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2)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大小: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轨迹无关 (4)计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三章学习) | |
图示(曲线运动) | 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轨迹弧AB的长度即为质点的路程 | 物体由A点运动到B点,有向线段AB表示质点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 |
联 系 | 单位 | 都是长度单位,国际单位都是米(m) | |
物理 意义 | 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 ||
大小 关系 | |位移|≤路程,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
3.如图126所示,坐高铁从杭州到南京,原需经上海再到南京,路程为s1,位移为x1.杭宁(南京)高铁通车后,从杭州可直达南京,路程为s2,位移为x2.则( )
【导学号:57632009】
图126
A.s1>s2,x1>x2 B.s1>s2,x1<x2
C.s1=s2,x1=x2 D.s1>s2,x1=x2
【解析】 走两条路线的位移相同,即x1=x2,但是经上海再到南京时路程较长,即s1>s2,故选D.
【答案】 D
4.(多选)同学们都喜欢上体育课,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同学们更是期待很大.如图127所示为某学校田径运动场跑道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所有跑步项目的终点,也是400 m、800 m赛跑的起跑点,B点是100 m赛跑的起跑点.在一次校运动会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参加了100 m、400 m和800 m赛跑,则从开始比赛到比赛结束时( )
图127
A.甲的位移最大 B.丙的位移最大
C.乙、丙的路程相等 D.丙的路程最大
【解析】 甲同学的初、末位置直线距离为100 m,位移大小为100 m,路程也是100 m;乙同学路程为400 m,但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为零;丙同学路程为800 m,初、末位置重合,位移大小也为零,所以甲的位移最大,丙的路程最大,A、D正确.
【答案】 AD
位移和路程的“可能”与“不可能”
1.位移与路程永远不可能相同.因为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两者的运算法则不同.
2.在任何情况下,位移的大小都不可能大于路程.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位移大小与路程可能相等,一般情况下,位移大小都要小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矢 量 和 标 量 |
1.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力等.
2.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时间、路程等.
3.运算法则
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而矢量则不同,后面将学习到.
1.负5 m的位移比正3 m的位移小.(×)
2.李强向东行进5 m,张伟向北也行进5 m,他们的位移不同.(√)
3.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
4.标量只有正值,没有负值.(×)
1.物体运动前一半时间内路程为2 m,后一半时间内路程为3 m,总路程一定是5 m吗?
【提示】 是,路程是标量,其运算满足算术运算法则.
2.物体运动前一半时间内位移为2 m,后一半时间位移为3 m,总位移一定是5 m吗?
【提示】 不一定,位移为矢量,其运算不满足算术运算法则.
探讨1: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但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物理量很多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请同学们回忆哪些物理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提示】 温度、质量、体积、长度、时间、路程.
探讨2:矢量和标量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提示】 两个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两个矢量相加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三章学习).
1.矢量的表示方法
(1)图示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2)数字表示:先建立坐标系并规定正方向,然后用正、负数来表示矢量.“+”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一致,“-”号表示与坐标系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数字的大小表示矢量的大小.
2.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1)矢量是有方向的,标量没有方向.
(2)标量的运算法则为算术运算法则,即初中所学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方法;矢量的运算法则为以后要学到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矢量大小的比较要看其数值的绝对值大小,绝对值大的矢量大,而“+”、“-”号只代表方向.
5.下列物理量中,哪个是矢量( )
A.质量B.时间
C.路程 D.位移
【解析】 质量、时间和路程都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项D正确.
【答案】 D
6.(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57632010】
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C.位移-10 m 比5 m小
D.-10 ℃比5 ℃的温度低
【解析】 由矢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误;温度的正、负是相对温度为0 ℃时高出和低于的温度,所以-10 ℃比5 ℃的温度低,故D正确.
【答案】 AD
矢量、标量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矢量大小时比较其绝对值即可.比较两个标量大小时,有的标量比较绝对值,如电荷量,有的标量比较代数值,如温度.
直 线 运 动 的 位 置 和 位 移 |
1.直线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置
物体在直线坐标系中某点的坐标表示该点的位置.
2.直线运动的位置与位移的关系
如图128所示,一个物体沿直线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置坐标分别为xA和xB,那么,质点的位移Δx=xB-xA,即初、末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
图128
1.位置坐标就是位移.(×)
2.初末两位置坐标为正时,位移一定是正.(×)
3.初末两位置坐标为负时,位移可能为正.(√)
在直线坐标系中物体的位移Δx正负号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 正号表示位移与规定正方向相同,负号表示位移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我们怎样用数学方法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提示】 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对应的是物体处在某一位置,如果是一段时间,对应的是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物体在时刻t1处于“位置”x1,在时刻t2运动到“位置”x2.那么,x2-x1就是物体的“位移”,记为Δx=x2-x1.
1.直线运动位移的计算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它的位移可通过初、末位置的坐标值计算.如图129所示,在t1~t2时间内,物体从位置xA移动到位置xB,发生的位移Δx=xB-xA.对于甲图,Δx=3 m;对于乙图,Δx=-5 m.
甲 乙
图129
2.直线运动位移的方向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方向一般用正负号来表示.如图129甲所示,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如图乙所示,Δx<0,表示位移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带正负号的数值,把直线运动中位移矢量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出来了.
7.(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1210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导学号:57632011】
图1210
A.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B.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
【解析】 位移是矢量,比较位移的大小时,只需比较数值,不要带正负号,选项B、C错误,A正确;因Δx1=xC-xA,Δx2=xB-xC,所以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xB-xA=Δx1+Δx2,选项D正确.
【答案】 AD
8.如图1211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 m处;过了2 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 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 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
图1211
(1)试将汽车在这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表格内:
观测时刻 | t=0时 | 过2 s | 再过3 s |
位置坐标 | x1= | x2= | x3= |
(2)前2 s内、后3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是多少?这5 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
【导学号:57632012】
【解析】 (1)把马路抽象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1=-20 m,x2=0,x3=30 m.
(2)前2 s内的位移Δx1=x2-x1=0-(-20) m=20 m;
后3 s内的位移Δx2=x3-x2=30 m-0=30 m;
这5 s内的位移Δx3=x3-x1=30 m-(-20 m)=50 m.
上述位移Δx1、Δx2和Δx3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 m、30 m和50 m,方向都向右,即与x轴正方向同向.
【答案】 (1)-20 m 0 30 m (2)20 m,方向向右 30 m,方向向右 50 m,方向向右
1.在直线运动中,坐标对应物体的位置,坐标的变化量对应物体的位移.
2.无论初、末位置的坐标大小关系如何,坐标值正负如何,Δx=x末-x初总是成立的.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 位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 位移学案设计,共3页。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 位移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2 时间 位移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2 时间和位移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2 时间和位移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