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物理通用一轮练习:阶段综合测评5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232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物理通用一轮练习:阶段综合测评5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232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届高考物理通用一轮练习:阶段综合测评5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8232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物理通用一轮练习(含答案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届高考物理通用一轮练习:阶段综合测评5
展开
www.ks5u.com
阶段综合测评(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上海青浦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电场中,带正电的场源点电荷电量为Q,固定于O点,OP=r,已知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检验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具有的电势能为Ep,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场强大小为
B.P点的场强大小为
C.P点的电势为
D.撤去检验电荷q,P点的电势变为0
答案 C
解析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知,P点的场强大小为E=,故A错误;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知,P点的场强大小为E=,故B错误;根据电势的定义式得,P点的电势为φ=,故C正确;电场强度和电势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无关,故撤去检验电荷q,P点的场强、电势均不变,故D错误。
2.(2019·浙江选考模拟)如图所示为等量异号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图,A、B、O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上,其中O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C、D是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关于各点的电场性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O三点的电势大小相等
B.O、C、D三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从C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小
D.若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A、B、O三点位于同一条电场线上,由于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可知O点的电势最高,A点的电势最低,故A错误;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由题图可知,O、C、D三点中O点处的电场线最密,则O点的电场强度最大,故B错误;根据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可知,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O点与C、D两点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C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从C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结合A、C选项的分析可知,D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若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
3.(2019·辽宁沈阳二模)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差等势面,电势分别为φ1、φ2、φ3,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φ1>φ2>φ3
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
C.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答案 D
解析
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由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及题图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可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如图所示。由于粒子的电性未知,所以不能判断电势的高低,故A错误;粒子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如图所示,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故B错误;等差等势面密处电场线也密,故A点处的电场强度比B点处的大,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故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D正确。
4.如图所示,C、D为两等量负点电荷,O为C、D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为某一过O点的倾斜直线上的两点,且OA=OB,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势相等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倾斜直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不可能沿该直线
D.把试探电荷从A点沿倾斜直线移到B点,电场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
解析 两等量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分布上具有对称性,某点的电势等于C、D两处的点电荷在该点分别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C、D两处的点在该点分别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结合题设A、B两点的位置关系可知,A、B两点的电势是相等的,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正确,B错误;根据两等量负点电荷的电场的特点可知,题设倾斜直线上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垂直该直线,故C错误;两等量负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所以把试探电荷从A点沿倾斜直线移到B点,电场力不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5.(2019·广东佛山一模)如图为一个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圆环,在圆心O处放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AB为圆环的中轴线,C点在AB上距O点的距离为R,现把该点电荷从O点拉到C点,若不考虑点电荷对周围电场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B.点电荷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C.点电荷从O到C的过程中,外力对其做正功,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从C由静止释放,则它会一直沿由B到A的方向运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及矢量合成法则,可知带电圆环在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因此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故A错误;在C点,由对称性可知圆环上各点电荷对负点电荷的库仑力在垂直于AB方向上的分力相互抵消,合力沿AB连线向左,F=kcos45°=,故B错误;点电荷从O到C的过程中,外力对其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若将点电荷从C点由静止释放,其受到的电场力先向左,越过O点后,其受到的电场力则向右,开始做减速运动,当运动到与C点关于O点对称的位置后又开始反向运动,如此不断地往复运动,所以不会一直沿由B到A的方向运动,故D错误。
6.(2019·四川宜宾模拟)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电源电压小于材料的击穿电压)。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答案 D
解析 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不变,根据C=可知,当产品厚度减小,导致εr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再根据Q=CU可知极板带电荷量Q减小,有放电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A、C错误,D正确;因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所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不变,B错误。
7.(2019·重庆期末)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间加速电压为U1,C、D间的偏转电压为U2,M为荧光屏。今有电子(不计重力)从A板由静止开始经加速和偏转后打在与荧光屏中心点O相距为Y的P点,电子从A板运动到荧光屏的时间为t,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只增大U1,则Y增大,t增大
B.若只增大U1,则Y减小,t减小
C.若只减小U2,则Y增大,t增大
D.若只减小U2,则Y减小,t减小
答案 B
解析 若只增大U1,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变大,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从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所用的时间变短,则t减小,又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不变,则离开偏转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减小,则在偏转电场中竖直方向的位移减小,从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竖直方向的位移减小,则Y减小,故A错误,B正确;若只增大U2,则电子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不变,t不变,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竖直方向的位移增大,从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竖直方向的位移增大,则Y增大,故C、D错误。
8.(2019·河南适应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图中一组等间距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虚线是电场线,则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B.如果虚线是电场线,则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C.如果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减小
D.如果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增大
答案 BC
解析 若虚线是电场线,由题图可知该电场是匀强电场,故A错误;如果虚线是电场线,结合电子的运动轨迹知,电子受向左的电场力,电场线方向向右,又等势线垂直于电场线,则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B正确;如果虚线是等势面,则电场线沿竖直方向,根据电子的运动轨迹知,电子受到向下的电场力,故电场线方向向上,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D错误。
9.(2019·安徽合肥一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沿一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方向转过θ角,AB弧长为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一定处在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
B.该粒子可能处在两个点电荷的电场中
C.圆弧AB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D.圆弧AB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答案 AC
解析 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沿一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带电粒子绕固定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始终指向圆心,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带电粒子一定处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不可能处在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故A正确,B错误;根据F=m得:qE=m,解得:E=,故C正确,D错误。
10.(2019·江西吉安一模)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φ的分布图,一个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带负电
C.粒子从x1运动到x3,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粒子从x1运动到x3,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D
解析 带电粒子在O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沿x轴正方向,由图象可知,从坐标轴上原点处运动到x2处电势逐渐升高,说明该段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A错误,B正确;φ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场强度的大小,粒子从x轴上x1处运动到x3处的过程中,φ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则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11.(2019·河南郑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在力F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由M至N做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已知力F和MN之间的夹角为45°,MN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B.电场强度E的最小值为
C.当qE=mg时,小球从M运动到N时电势能变化量为零
D.F所做的功一定为mgd
答案 BC
解析 分析小球受力情况:小球受到重力、拉力F与电场力,因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则拉力F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场力在虚线MN右侧,由于小球带正电,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指向虚线MN右侧,A错误;由图可知,当电场力与F垂直时,电场力最小,此时场强也最小,则:qEmin=mgsinθ,所以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min==,故B正确;当mg=Eq时,根据几何关系,电场力水平向右,与MN垂直,小球从M运动到N电场力不做功,即小球从M运动到N时电势能变化量为零,故C正确;由于电场力方向不确定,F大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F所做功的具体值,故D错误。
12.(2019·山东潍坊三模)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a、b、c三点,位置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平行于坐标平面。将电子从a点分别移到坐标原点和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均为2 eV,已知a点电势为2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电势为零
B.电场强度大小为200 V/m
C.电子在c点电势能为-8 eV
D.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相同
答案 BC
解析 已知Uab=φa-φb==-2 V,则φb=4 V,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电子从a点分别移到坐标原点和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均为2 eV,则可知b点与O点电势相等,即电场线垂直b点与O点的连线,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点与b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1 cm,由E=,并代入数据得E=200 V/m,即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00 V/m,B正确;根据几何关系可知Ob长2 cm,bc长2 cm,Oc长4 cm,所以三角形Obc为直角三角形,又电场线垂直于O点与b点的连线,则Ucb=φc-φb=Elbc,则φc=Elbc+φb,代入数据得φc=8 V,所以电子在c点的电势能为-8 eV,故C正确;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分别为Wab=-eUab=-e(φa-φb)=2 eV,Wbc=-eUbc=-e(φb-φc)=4 eV,电场力做功不相同,故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3.(6分)(2019·河北衡水十三中调研)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最先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图中油滴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油滴质量m B.两板间的电压U
C.两板间的距离d D.两板的长度L
(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其值为e=________ C。
答案 (1)ABC (2) (3)1.6×10-19
解析 (1)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则有mg=qE=,所以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油滴质量m、两板间的电压U、两板间的距离d,故选A、B、C。
(2)由mg=可知,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
(3)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其值为e=1.6×10-19 C。
14.(6分)(2019·四川天府大联考)如图所示是“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块相互靠近的等大、正对平行金属平板M、N组成电容器,板N固定在绝缘座上并通过导线与静电计中心杆相接,板M和静电计的金属壳都通过导线接地,板M上装有绝缘手柄,可以执手柄控制板M的位置。
(1)初步分析影响因素可能有两板间距大小、极板正对面积大小、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大小等,本实验应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或“控制变量法”)
(2)先让电容器充上一定量的电荷,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再进行以下实验(每次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①若仅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若仅减小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若在两极板间插入云母片,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若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很薄的金属板,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控制变量法
(2)①变大 ②变大 ③变小 ④变小
解析 (1)本实验中研究电容与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①若只将板间距离d增大,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减小,电荷量Q不变,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增大,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②若仅减小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减小,电荷量Q不变,则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增大,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③若在两板板间插入云母片,则εr增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增大,电荷量Q不变,则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减小,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④若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很薄的金属板P,相当于极板间距减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增大,电荷量Q不变,则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减小,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10分)(2019·广东六校联盟四模)如图所示,ACB是一条足够长的绝缘水平轨道,轨道CB处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0×106 N/C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m=0.25 kg、电荷量q=-2.0×10-6 C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距离C点L0=6.0 m的A点处,在拉力F=4.0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小物体到达C点时撤去拉力,小物体滑入电场中。已知小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
(1)小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答案 (1)12 m/s (2)(1+) s
解析 (1)小物体由A运动至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
由v2-0=2aL0得,小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v=
代入数据解得:v=12 m/s。
(2)小物体进入电场后向右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12 m/s2
小物体向右运动的时间:t1==1.0 s
向右运动的位移:x1=t1=6.0 m
由于qE>μmg,所以小物体减速至速度为零后反向向左加速,直到滑出电场
小物体向左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2==4 m/s2
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2= = s
小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t=t1+t2=(1+) s。
16.(12分)(2019·广州一模)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长度为l的轻质绝缘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小球静止在电场中的a点,此时细绳拉力为2mg,g为重力加速度。
(1)求电场强度E和a、O两点的电势差U;
(2)若小球在a点获得一水平初速度va=4,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绳拉力F的大小。
答案 (1),方向竖直向上 - (2)6mg
解析 (1)小球静止在a点时,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mg+2mg=qE①
解得E=,方向竖直向上②
在匀强电场中,有UOa=El③
则a、O两点的电势差U=-UOa=-④
(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设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vb,由动能定理得
-qE·2l+mg·2l=mv-mv⑤
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qE-mg=m⑥
联立②⑤⑥式,代入va=4
解得F=6mg。
17.(14分)(2019·安徽合肥二模)一带正电小球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场强大小为E1的水平匀强电场中,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如图所示。以小球静止位置为坐标原点O,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其中x轴水平。现剪断细线,经0.1 s,电场突然反向,场强大小不变;再经0.1 s,电场突然变为另一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又经0.1 s小球速度为零。已知小球质量m=1.0×10-2 kg,电荷量q=1.0×10-8 C,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E1和E2;
(2)细线剪断0.3 s末小球的位置坐标。
答案 (1)107 N/C 3×107 N/C (2)(0.1 m,0.3 m)
解析 (1)当小球静止于O点时,受力如图,由共点力平衡条件知qE1=mg
则E1==107 N/C
此时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F合==mg
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a==10 m/s2
经过0.1 s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1=at= m/s
速度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下方
在第2个0.1 s内,电场反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vx=v1cos45°-t=0
竖直分速度vy=v1sin45°+gt=2 m/s
即第2个0.1 s末,小球的速度v2大小为2 m/s,方向竖直向下
依题意,在第3个0.1 s内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知-a′=,解得a′=20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代入数据解得:E2=3×107 N/C。
(2)第1个0.1 s内,小球的位移大小
s=at=×g×0.12 m= m
则小球沿x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x1=scos45°=0.05 m
沿y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y1=ssin45°=0.05 m
在第2个0.1 s内,小球沿x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
x2=v1cos45°t2-·t=0.05 m
沿y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
y2=v1sin45°t2+gt=0.15 m
在第3个0.1 s内,沿y轴方向移动的距离
y3=v2t3-a′t=0.1 m
则细线剪断0.3 s末小球的位置横坐标为x=x1+x2=0.1 m,纵坐标为y=y1+y2+y3=0.3 m,故坐标为(0.1 m,0.3 m)。
18.(14分)(2019·江西乐安一中期末)如图甲所示,极板A、B间电压为U0,极板C、D间距为d,荧光屏到C、D板右端的距离等于C、D板的板长,A板O处的放射源连续无初速地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经电场加速后,沿极板C、D的中心线射向荧光屏(荧光屏足够大且与中心线垂直),当C、D板间未加电压时,粒子通过两板间的时间为t0;当C、D板间加上图乙所示电压(图中电压U1已知)时,粒子均能从C、D两板间飞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求:
(1)C、D板的长度L;
(2)粒子从C、D板间飞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偏移的最大距离;
(3)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区域的长度。
答案 (1)t0 (2) (3)
解析 (1)粒子在A、B板间加速,由动能定理有:
qU0=mv-0
粒子在C、D板间运动时,沿极板C、D的中心线方向有:L=v0t0
解得:L=t0。
(2)由题设知,粒子在C、D间运动的时间为t0,设粒子在C、D间运动时,在垂直于C、D板方向上先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加速度为a,再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粒子从C、D板间飞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偏移的距离为y,则t1+t2=t0(0≤t1≤t0,0≤t2≤t0)
a=,
y=at+at1t2=at+at1(t0-t1)
=-a(t1-t0)2+at
=-(t1-t0)2+(0≤t1≤t0)
则当t1=t0时,即当粒子从nt0(n=0、2、4、…)时刻进入C、D间时,偏移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ym=。
(3)设粒子射出C、D板时的偏转角为θ,
则tanθ===,
粒子打在荧光屏上距C、D板间中心线的距离
s=y+Ltanθ=-(t1-2t0)2+(0≤t1≤t0)
故0≤s≤
则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区域的长度
l=smax-smin=。
阶段综合测评(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9·上海青浦区二模)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电场中,带正电的场源点电荷电量为Q,固定于O点,OP=r,已知一个电荷量为q的正检验电荷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F、具有的电势能为Ep,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的场强大小为
B.P点的场强大小为
C.P点的电势为
D.撤去检验电荷q,P点的电势变为0
答案 C
解析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知,P点的场强大小为E=,故A错误;由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可知,P点的场强大小为E=,故B错误;根据电势的定义式得,P点的电势为φ=,故C正确;电场强度和电势由电场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无关,故撤去检验电荷q,P点的场强、电势均不变,故D错误。
2.(2019·浙江选考模拟)如图所示为等量异号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图,A、B、O位于两点电荷连线上,其中O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C、D是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关于各点的电场性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O三点的电势大小相等
B.O、C、D三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C.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从C点移到B点,电势能减小
D.若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A、B、O三点位于同一条电场线上,由于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可知O点的电势最高,A点的电势最低,故A错误;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由题图可知,O、C、D三点中O点处的电场线最密,则O点的电场强度最大,故B错误;根据等量异号点电荷的电场线的特点可知,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各点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O点与C、D两点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C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若将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从C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结合A、C选项的分析可知,D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若将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故D错误。
3.(2019·辽宁沈阳二模)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差等势面,电势分别为φ1、φ2、φ3,一个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按图中实线轨迹从A点运动到B点,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φ1>φ2>φ3
B.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
C.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大于在A点的加速度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
答案 D
解析
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由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及题图所示带电粒子的轨迹,可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如图所示。由于粒子的电性未知,所以不能判断电势的高低,故A错误;粒子在A点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如图所示,可知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故B错误;等差等势面密处电场线也密,故A点处的电场强度比B点处的大,粒子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处受到的电场力,故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故C错误;带电粒子从A运动到B,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所以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故D正确。
4.如图所示,C、D为两等量负点电荷,O为C、D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为某一过O点的倾斜直线上的两点,且OA=OB,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势相等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倾斜直线上各点的场强方向不可能沿该直线
D.把试探电荷从A点沿倾斜直线移到B点,电场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A
解析 两等量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分布上具有对称性,某点的电势等于C、D两处的点电荷在该点分别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C、D两处的点在该点分别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结合题设A、B两点的位置关系可知,A、B两点的电势是相等的,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A正确,B错误;根据两等量负点电荷的电场的特点可知,题设倾斜直线上点的场强方向可能垂直该直线,故C错误;两等量负点电荷连线的中点处的电场强度为0,所以把试探电荷从A点沿倾斜直线移到B点,电场力不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5.(2019·广东佛山一模)如图为一个以O点为圆心、半径为R、带电量为+Q的均匀带电圆环,在圆心O处放一个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AB为圆环的中轴线,C点在AB上距O点的距离为R,现把该点电荷从O点拉到C点,若不考虑点电荷对周围电场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不为零
B.点电荷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C.点电荷从O到C的过程中,外力对其做正功,电势能增大
D.若将点电荷从C由静止释放,则它会一直沿由B到A的方向运动
答案 C
解析 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及矢量合成法则,可知带电圆环在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因此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故A错误;在C点,由对称性可知圆环上各点电荷对负点电荷的库仑力在垂直于AB方向上的分力相互抵消,合力沿AB连线向左,F=kcos45°=,故B错误;点电荷从O到C的过程中,外力对其做正功,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C正确;若将点电荷从C点由静止释放,其受到的电场力先向左,越过O点后,其受到的电场力则向右,开始做减速运动,当运动到与C点关于O点对称的位置后又开始反向运动,如此不断地往复运动,所以不会一直沿由B到A的方向运动,故D错误。
6.(2019·四川宜宾模拟)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电源电压小于材料的击穿电压)。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大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答案 D
解析 电容器始终与恒压电源相连,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不变,根据C=可知,当产品厚度减小,导致εr减小时,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再根据Q=CU可知极板带电荷量Q减小,有放电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A、C错误,D正确;因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所以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不变,B错误。
7.(2019·重庆期末)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A、B间加速电压为U1,C、D间的偏转电压为U2,M为荧光屏。今有电子(不计重力)从A板由静止开始经加速和偏转后打在与荧光屏中心点O相距为Y的P点,电子从A板运动到荧光屏的时间为t,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只增大U1,则Y增大,t增大
B.若只增大U1,则Y减小,t减小
C.若只减小U2,则Y增大,t增大
D.若只减小U2,则Y减小,t减小
答案 B
解析 若只增大U1,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时的速度变大,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变短,从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所用的时间变短,则t减小,又电子在偏转电场中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不变,则离开偏转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减小,则在偏转电场中竖直方向的位移减小,从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竖直方向的位移减小,则Y减小,故A错误,B正确;若只增大U2,则电子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不变,t不变,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竖直方向的位移增大,从离开偏转电场到荧光屏竖直方向的位移增大,则Y增大,故C、D错误。
8.(2019·河南适应模拟)如图所示,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了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图中一组等间距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势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如果虚线是电场线,则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B.如果虚线是电场线,则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C.如果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减小
D.如果虚线是等势面,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势能增大
答案 BC
解析 若虚线是电场线,由题图可知该电场是匀强电场,故A错误;如果虚线是电场线,结合电子的运动轨迹知,电子受向左的电场力,电场线方向向右,又等势线垂直于电场线,则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故B正确;如果虚线是等势面,则电场线沿竖直方向,根据电子的运动轨迹知,电子受到向下的电场力,故电场线方向向上,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D错误。
9.(2019·安徽合肥一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沿一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方向转过θ角,AB弧长为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一定处在一个点电荷的电场中
B.该粒子可能处在两个点电荷的电场中
C.圆弧AB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D.圆弧AB中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答案 AC
解析 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v沿一圆弧从A点运动到B点,带电粒子绕固定的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电场力始终指向圆心,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带电粒子一定处在一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不可能处在等量同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故A正确,B错误;根据F=m得:qE=m,解得:E=,故C正确,D错误。
10.(2019·江西吉安一模)如图所示为某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φ的分布图,一个带电粒子在坐标原点O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带负电
C.粒子从x1运动到x3,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粒子从x1运动到x3,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D
解析 带电粒子在O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沿x轴正方向,由图象可知,从坐标轴上原点处运动到x2处电势逐渐升高,说明该段电场强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故粒子带负电,A错误,B正确;φ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场强度的大小,粒子从x轴上x1处运动到x3处的过程中,φx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故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则粒子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故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D正确。
11.(2019·河南郑州一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一带电量为+q、质量为m的小球在力F的作用下,沿图中虚线由M至N做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已知力F和MN之间的夹角为45°,MN之间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的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B.电场强度E的最小值为
C.当qE=mg时,小球从M运动到N时电势能变化量为零
D.F所做的功一定为mgd
答案 BC
解析 分析小球受力情况:小球受到重力、拉力F与电场力,因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则拉力F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场力在虚线MN右侧,由于小球带正电,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指向虚线MN右侧,A错误;由图可知,当电场力与F垂直时,电场力最小,此时场强也最小,则:qEmin=mgsinθ,所以电场强度的最小值为Emin==,故B正确;当mg=Eq时,根据几何关系,电场力水平向右,与MN垂直,小球从M运动到N电场力不做功,即小球从M运动到N时电势能变化量为零,故C正确;由于电场力方向不确定,F大小不确定,所以不能确定F所做功的具体值,故D错误。
12.(2019·山东潍坊三模)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a、b、c三点,位置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平行于坐标平面。将电子从a点分别移到坐标原点和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均为2 eV,已知a点电势为2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电势为零
B.电场强度大小为200 V/m
C.电子在c点电势能为-8 eV
D.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相同
答案 BC
解析 已知Uab=φa-φb==-2 V,则φb=4 V,故A错误;由题意可知,电子从a点分别移到坐标原点和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均为2 eV,则可知b点与O点电势相等,即电场线垂直b点与O点的连线,根据几何关系可知,a点与b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为d=1 cm,由E=,并代入数据得E=200 V/m,即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00 V/m,B正确;根据几何关系可知Ob长2 cm,bc长2 cm,Oc长4 cm,所以三角形Obc为直角三角形,又电场线垂直于O点与b点的连线,则Ucb=φc-φb=Elbc,则φc=Elbc+φb,代入数据得φc=8 V,所以电子在c点的电势能为-8 eV,故C正确;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和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分别为Wab=-eUab=-e(φa-φb)=2 eV,Wbc=-eUbc=-e(φb-φc)=4 eV,电场力做功不相同,故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13.(6分)(2019·河北衡水十三中调研)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最先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被称为密立根油滴实验。如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接,板间产生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图中油滴由于带负电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
(1)若要测出该油滴的电荷量,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油滴质量m B.两板间的电压U
C.两板间的距离d D.两板的长度L
(2)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________(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其值为e=________ C。
答案 (1)ABC (2) (3)1.6×10-19
解析 (1)平行金属板板间存在匀强电场,油滴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场力与重力平衡,则有mg=qE=,所以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油滴质量m、两板间的电压U、两板间的距离d,故选A、B、C。
(2)由mg=可知,用所选择的物理量表示出该油滴的电荷量q=。
(3)在进行了几百次的测量以后,密立根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虽不同,但都是某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电荷量被认为是元电荷,其值为e=1.6×10-19 C。
14.(6分)(2019·四川天府大联考)如图所示是“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块相互靠近的等大、正对平行金属平板M、N组成电容器,板N固定在绝缘座上并通过导线与静电计中心杆相接,板M和静电计的金属壳都通过导线接地,板M上装有绝缘手柄,可以执手柄控制板M的位置。
(1)初步分析影响因素可能有两板间距大小、极板正对面积大小、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大小等,本实验应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或“控制变量法”)
(2)先让电容器充上一定量的电荷,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再进行以下实验(每次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①若仅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若仅减小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若在两极板间插入云母片,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若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很薄的金属板,则静电计指针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1)控制变量法
(2)①变大 ②变大 ③变小 ④变小
解析 (1)本实验中研究电容与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2)①若只将板间距离d增大,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减小,电荷量Q不变,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增大,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②若仅减小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减小,电荷量Q不变,则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增大,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③若在两板板间插入云母片,则εr增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增大,电荷量Q不变,则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减小,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④若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很薄的金属板P,相当于极板间距减小,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由电容的决定式C=分析得知,电容C增大,电荷量Q不变,则由C=分析得极板间的电势差U减小,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小。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5.(10分)(2019·广东六校联盟四模)如图所示,ACB是一条足够长的绝缘水平轨道,轨道CB处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0×106 N/C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m=0.25 kg、电荷量q=-2.0×10-6 C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距离C点L0=6.0 m的A点处,在拉力F=4.0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小物体到达C点时撤去拉力,小物体滑入电场中。已知小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求:
(1)小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答案 (1)12 m/s (2)(1+) s
解析 (1)小物体由A运动至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
由v2-0=2aL0得,小物体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v=
代入数据解得:v=12 m/s。
(2)小物体进入电场后向右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1==12 m/s2
小物体向右运动的时间:t1==1.0 s
向右运动的位移:x1=t1=6.0 m
由于qE>μmg,所以小物体减速至速度为零后反向向左加速,直到滑出电场
小物体向左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
a2==4 m/s2
向左运动的时间为:t2= = s
小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
t=t1+t2=(1+) s。
16.(12分)(2019·广州一模)如图,在竖直平面内存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长度为l的轻质绝缘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小球静止在电场中的a点,此时细绳拉力为2mg,g为重力加速度。
(1)求电场强度E和a、O两点的电势差U;
(2)若小球在a点获得一水平初速度va=4,使其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绳拉力F的大小。
答案 (1),方向竖直向上 - (2)6mg
解析 (1)小球静止在a点时,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
mg+2mg=qE①
解得E=,方向竖直向上②
在匀强电场中,有UOa=El③
则a、O两点的电势差U=-UOa=-④
(2)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设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vb,由动能定理得
-qE·2l+mg·2l=mv-mv⑤
小球做圆周运动通过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qE-mg=m⑥
联立②⑤⑥式,代入va=4
解得F=6mg。
17.(14分)(2019·安徽合肥二模)一带正电小球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场强大小为E1的水平匀强电场中,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如图所示。以小球静止位置为坐标原点O,在竖直平面内建立直角坐标系xOy,其中x轴水平。现剪断细线,经0.1 s,电场突然反向,场强大小不变;再经0.1 s,电场突然变为另一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2,又经0.1 s小球速度为零。已知小球质量m=1.0×10-2 kg,电荷量q=1.0×10-8 C,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E1和E2;
(2)细线剪断0.3 s末小球的位置坐标。
答案 (1)107 N/C 3×107 N/C (2)(0.1 m,0.3 m)
解析 (1)当小球静止于O点时,受力如图,由共点力平衡条件知qE1=mg
则E1==107 N/C
此时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F合==mg
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
a==10 m/s2
经过0.1 s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1=at= m/s
速度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成45°角斜向右下方
在第2个0.1 s内,电场反向,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vx=v1cos45°-t=0
竖直分速度vy=v1sin45°+gt=2 m/s
即第2个0.1 s末,小球的速度v2大小为2 m/s,方向竖直向下
依题意,在第3个0.1 s内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知-a′=,解得a′=20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代入数据解得:E2=3×107 N/C。
(2)第1个0.1 s内,小球的位移大小
s=at=×g×0.12 m= m
则小球沿x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x1=scos45°=0.05 m
沿y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y1=ssin45°=0.05 m
在第2个0.1 s内,小球沿x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
x2=v1cos45°t2-·t=0.05 m
沿y轴正方向移动的距离
y2=v1sin45°t2+gt=0.15 m
在第3个0.1 s内,沿y轴方向移动的距离
y3=v2t3-a′t=0.1 m
则细线剪断0.3 s末小球的位置横坐标为x=x1+x2=0.1 m,纵坐标为y=y1+y2+y3=0.3 m,故坐标为(0.1 m,0.3 m)。
18.(14分)(2019·江西乐安一中期末)如图甲所示,极板A、B间电压为U0,极板C、D间距为d,荧光屏到C、D板右端的距离等于C、D板的板长,A板O处的放射源连续无初速地释放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经电场加速后,沿极板C、D的中心线射向荧光屏(荧光屏足够大且与中心线垂直),当C、D板间未加电压时,粒子通过两板间的时间为t0;当C、D板间加上图乙所示电压(图中电压U1已知)时,粒子均能从C、D两板间飞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求:
(1)C、D板的长度L;
(2)粒子从C、D板间飞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偏移的最大距离;
(3)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区域的长度。
答案 (1)t0 (2) (3)
解析 (1)粒子在A、B板间加速,由动能定理有:
qU0=mv-0
粒子在C、D板间运动时,沿极板C、D的中心线方向有:L=v0t0
解得:L=t0。
(2)由题设知,粒子在C、D间运动的时间为t0,设粒子在C、D间运动时,在垂直于C、D板方向上先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加速度为a,再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粒子从C、D板间飞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偏移的距离为y,则t1+t2=t0(0≤t1≤t0,0≤t2≤t0)
a=,
y=at+at1t2=at+at1(t0-t1)
=-a(t1-t0)2+at
=-(t1-t0)2+(0≤t1≤t0)
则当t1=t0时,即当粒子从nt0(n=0、2、4、…)时刻进入C、D间时,偏移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ym=。
(3)设粒子射出C、D板时的偏转角为θ,
则tanθ===,
粒子打在荧光屏上距C、D板间中心线的距离
s=y+Ltanθ=-(t1-2t0)2+(0≤t1≤t0)
故0≤s≤
则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区域的长度
l=smax-smin=。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