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2分,满分24分)
1.(2分)“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乡村行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清理沟塘 B.修建水厕 C.果木杀菌 D.垃圾分类
2.(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2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验满氧气
4.(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奶茶 B.矿泉水 C.橙汁 D.蒸馏水
5.(2分)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绿色出行 D.扬尘施工
6.(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大量白色烟雾
B.蜡烛: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
C.硫粉:蓝紫色火焰
D.铁丝:火星四射
7.(2分)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
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2分)“珍爱生命,青春不毒行”。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属于混合物
9.(2分)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B.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
C.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
D.用刀头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10.(2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
A
试验石墨的导电性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
C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隔绝空气,高温处理
D
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11.(2分)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
A.图①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表示电解水
C.图③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④表示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12.(2分)取4.6g化合物R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化合物R有下列结论:
①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③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④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1
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元素 ;
(2)2个硅原子 ;
(3)硝酸钾中的阴离子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4.(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3)图二中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5.(3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
(3)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16.(4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
(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 。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1化合价为 价。
(3)工业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是:2NaOH+Cl2═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为 。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l2是有毒气体
B.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
D.NaClO、H2O均为氧化物
17.(4分)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则丙的用途之一是 。
(2)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12克甲与a克某单质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8.(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最好是 (填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
(4)某同学用所选装置制氧气时,未能按要求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填序号)。
A.没有塞紧橡皮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没有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19.(6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1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种类 ⑥元素种类 ⑦元素化合价 ⑧物质总质量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微粒。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三、计算题(共6分)
20.(6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取该溶液34克于烧杯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充分反应至烧杯中物质质量不再减轻,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3.4克。请回答: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克。
(2)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2分,满分24分)
1.(2分)“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乡村行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清理沟塘 B.修建水厕 C.果木杀菌 D.垃圾分类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清理沟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修建水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果木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垃圾分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3.(2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验满氧气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奶茶 B.矿泉水 C.橙汁 D.蒸馏水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奶茶、矿泉水、橙汁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奶茶中有蛋白质、水等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橙汁中有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2分)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绿色出行 D.扬尘施工
【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根据PM2.5的来源分析分析有关的措施。
【解答】解:A、空中喷雾,能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B、植树造林,利于保护环境,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C、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D、扬尘施工,不利于保护环境,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故选:D。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6.(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大量白色烟雾
B.蜡烛: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
C.硫粉:蓝紫色火焰
D.铁丝:火星四射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2分)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
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
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电荷和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而不是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故选项解释错误。
C、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珍爱生命,青春不毒行”。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属于混合物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种类,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基苯丙胺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含氮元素的物质生成,选项说法错误;
C.甲基苯丙胺中,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分)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B.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
C.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
D.用刀头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分析】根据金刚石硬度大,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焦炭的吸附性较差,活性炭的吸附性较强,所以防毒面具用活性炭吸收有毒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可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因此可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用刀头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
A
试验石墨的导电性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
C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隔绝空气,高温处理
D
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分析】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氢气燃烧生成水。
【解答】解: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可以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该选项合理;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合理;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合理;
D、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石墨反应生成水,该选项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2分)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
A.图①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表示电解水
C.图③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④表示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分析】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D、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热导致压强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至小于原来压强,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充分反应后,镁和氧气不能都有剩余,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2分)取4.6g化合物R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化合物R有下列结论:
①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③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④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1
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来自于R,R中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反应的氧气质量:8.8g+5.4g﹣4.6g=9.6g,即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元素 Al ;
(2)2个硅原子 2Si ;
(3)硝酸钾中的阴离子 NO3﹣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硅原子,就可表示为:2Si;
(3)硝酸钾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其符号为:NO3﹣;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1)Al;
(2)2Si;
(3)NO3﹣;
(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9.90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A (填序号)。
(3)图二中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三 周期。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Br2 。
【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
(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4)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
故填:79.90.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中A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A。
(3)图二中B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故填:三。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镁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溴化镁,溴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溴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化镁化学式是MgBr2。
故填:MgBr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5.(3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 。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
(3)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 abc (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分析】(1)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能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节水措施有:使用节水龙头;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用淘米水浇花;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故答案为: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
(3)节水措施有:a.使用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c.用淘米水浇花;故答案为:ab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分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4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
(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 “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 。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1化合价为 +1 价。
(3)工业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是:2NaOH+Cl2═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为 H2O 。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序号)。
A.Cl2是有毒气体
B.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
D.NaClO、H2O均为氧化物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
故填:“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
(2)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C1化合价为+1价。
故填:+1.
(3)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氯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氢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
故填:H2O。
(4)A.Cl2是有毒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B.消毒液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该选项说法正确;
D.NaClO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4分)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则丙的用途之一是 供给呼吸 。
(2)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则甲的化学式为 C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CO22CO ;若12克甲与a克某单质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a的取值范围是 16﹣32 。
【分析】根据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丙是氧气;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乙、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甲是一氧化碳,甲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丙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丙的用途之一是供给呼吸;
(2)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乙、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甲是一氧化碳,甲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的化学式为C;乙→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2C+O22CO
24 32
12g 16g
C+O2CO2,
12 32
12g 32g
若12克甲与a克某单质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6﹣32。
故答案为:(1)供给呼吸;
(2)C;C+CO22CO;16﹣3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8.(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最好是 AE (填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某同学用所选装置制氧气时,未能按要求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CD (填序号)。
A.没有塞紧橡皮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没有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考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4)A、根据装置气密性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高锰酸钾性质回答此题;
C、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集气瓶内含有空气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①为加热反应容器试管;
故答案为:试管。
(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水中,因此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故选E为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AE;2KMnO4K2MnO4+MnO2+O2↑。
(3)有气体参与的实验,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A、未塞紧橡胶塞则会造成装置漏气,导致收集不到氧气,选项A符合题意;
B、未放置棉花,会使高锰酸钾被带出,但不影响气体制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没有及时更换集气瓶,则造成气体无法收集,导致收集不到氧气,选项C符合题意;
D、未装满水的集气瓶内留有空气,收集到氧气不纯,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6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1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②⑥⑧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种类 ⑥元素种类 ⑦元素化合价 ⑧物质总质量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2 个“”微粒。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①A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故填:4P+5O22P2O5;平衡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
故填:①②⑥⑧。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该有7个“”微粒,应再填入2个“”微粒。
故填:2.
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故填: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三、计算题(共6分)
20.(6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取该溶液34克于烧杯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充分反应至烧杯中物质质量不再减轻,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3.4克。请回答: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1.6 克。
(2)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据此计算;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4g+1g﹣33.4g=1.6g;
(2)设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解得:x=3.4g
答: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 g
故答案为:(1)1.6;
(2)3.4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氧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2分,满分24分)
1.(2分)“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乡村行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清理沟塘 B.修建水厕 C.果木杀菌 D.垃圾分类
2.(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2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验满氧气
4.(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奶茶 B.矿泉水 C.橙汁 D.蒸馏水
5.(2分)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绿色出行 D.扬尘施工
6.(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大量白色烟雾
B.蜡烛: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
C.硫粉:蓝紫色火焰
D.铁丝:火星四射
7.(2分)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
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8.(2分)“珍爱生命,青春不毒行”。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属于混合物
9.(2分)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B.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
C.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
D.用刀头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10.(2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
A
试验石墨的导电性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
C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隔绝空气,高温处理
D
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11.(2分)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
A.图①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表示电解水
C.图③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④表示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12.(2分)取4.6g化合物R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化合物R有下列结论:
①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③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④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1
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元素 ;
(2)2个硅原子 ;
(3)硝酸钾中的阴离子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4.(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3)图二中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15.(3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
(3)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 (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16.(4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
(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 。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1化合价为 价。
(3)工业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是:2NaOH+Cl2═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为 。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l2是有毒气体
B.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
D.NaClO、H2O均为氧化物
17.(4分)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则丙的用途之一是 。
(2)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12克甲与a克某单质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8.(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最好是 (填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
(4)某同学用所选装置制氧气时,未能按要求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填序号)。
A.没有塞紧橡皮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没有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19.(6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1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种类 ⑥元素种类 ⑦元素化合价 ⑧物质总质量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个“”微粒。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三、计算题(共6分)
20.(6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取该溶液34克于烧杯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充分反应至烧杯中物质质量不再减轻,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3.4克。请回答: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克。
(2)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2020-2021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2分,满分24分)
1.(2分)“乡村振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下列乡村行为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清理沟塘 B.修建水厕 C.果木杀菌 D.垃圾分类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清理沟塘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修建水厕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果木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垃圾分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
故选:A。
【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3.(2分)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点燃酒精灯 D.验满氧气
【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奶茶 B.矿泉水 C.橙汁 D.蒸馏水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奶茶、矿泉水、橙汁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解:A、奶茶中有蛋白质、水等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橙汁中有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水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2分)PM2.5是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的是( )
A.空中喷雾 B.植树造林 C.绿色出行 D.扬尘施工
【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根据PM2.5的来源分析分析有关的措施。
【解答】解:A、空中喷雾,能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B、植树造林,利于保护环境,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C、绿色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D、扬尘施工,不利于保护环境,不利于改善空气中PM2.5污染;
故选:D。
【点评】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知道PM2.5是什么意思,要熟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6.(2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红磷:大量白色烟雾
B.蜡烛: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
C.硫粉:蓝紫色火焰
D.铁丝:火星四射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2分)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间有空隙
B.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
C.物质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改变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错误。
B、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电荷和电子所带电荷数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而不是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故选项解释错误。
C、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2分)“珍爱生命,青春不毒行”。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碳、氢、氮三个元素组成
B.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氮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属于混合物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元素的规定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来分析。
【解答】解:A.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种类,选项说法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基苯丙胺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含氮元素的物质生成,选项说法错误;
C.甲基苯丙胺中,C、H、N元素的质量比=(12×10):(1×15):14=120:15:14,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2分)下列关于碳单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防毒面具用焦炭吸收有毒气体
B.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
C.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
D.用刀头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分析】根据金刚石硬度大,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焦炭的吸附性较差,活性炭的吸附性较强,所以防毒面具用活性炭吸收有毒气体,选项说法错误;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所以可用石墨可做干电池的电极,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因此可用活性炭做冰箱除臭剂,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硬度大,所以可用刀头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操作方法
A
试验石墨的导电性
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
C
除去氧化铜中的木炭粉
隔绝空气,高温处理
D
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
A.A B.B C.C D.D
【分析】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导电性;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D、氢气燃烧生成水。
【解答】解:A、铅笔芯中含有石墨,可以用铅笔芯代替石墨进行导电性实验,该选项合理;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氮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选项合理;
C、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合理;
D、点燃纯净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石墨反应生成水,该选项合理。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2分)下列图示与相应的文字描述完全相符合的是( )
A.图①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图②表示电解水
C.图③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④表示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分析】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D、镁燃烧生成氧化镁。
【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放热导致压强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至小于原来压强,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质量比是1:8,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锰元素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充分反应后,镁和氧气不能都有剩余,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2分)取4.6g化合物R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化合物R有下列结论:
①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③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
④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1:1
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1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①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氢元素来自于R,R中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反应的氧气质量:8.8g+5.4g﹣4.6g=9.6g,即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化合物R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化合物R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g:0.6g=4: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化合物R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⑤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9分)
13.(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铝元素 Al ;
(2)2个硅原子 2Si ;
(3)硝酸钾中的阴离子 NO3﹣ ;
(4)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
(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硅原子,就可表示为:2Si;
(3)硝酸钾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其符号为:NO3﹣;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故答案为:(1)Al;
(2)2Si;
(3)NO3﹣;
(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溴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一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9.90 。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A (填序号)。
(3)图二中B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三 周期。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Br2 。
【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
(2)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4)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l)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
故填:79.90.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图二中A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故填:A。
(3)图二中B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故填:三。
(4)溴元素与图二中C元素(镁元素)形成化合物是溴化镁,溴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是+2,溴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溴化镁化学式是MgBr2。
故填:MgBr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5.(3分)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 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 。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
(3)下列节水措施合理的是 abc (填序号)。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c.用淘米水浇花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的工厂
【分析】(1)明矾的净水作用,明矾能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
(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3)节水措施有:使用节水龙头;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用淘米水浇花;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解答】解:(1)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较多杂质,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其作用是: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故答案为:吸附杂质,使固体沉降;
(2)天然水具有一定的硬度,日常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
(3)节水措施有:a.使用节水龙头;b.用喷灌、滴管方法给农作物浇水;c.用淘米水浇花;故答案为:ab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分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4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等被广泛使用。
(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 “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 。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C1化合价为 +1 价。
(3)工业制取次氯酸钠的原理是:2NaOH+Cl2═NaCl+NaClO+X,则X的化学式为 H2O 。
(4)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NaClO+2HCl═NaCl+Cl2↑+H2O),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填序号)。
A.Cl2是有毒气体
B.消毒液浓度越高越好
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
D.NaClO、H2O均为氧化物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蔬菜、水果等食物不能用“84”消毒液消毒,原因可能是“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
故填:“84”消毒液有腐蚀性、氧化性等。
(2)次氯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C1化合价为+1价。
故填:+1.
(3)反应前后钠原子都是2个,氯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氢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其中1个包含在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
故填:H2O。
(4)A.Cl2是有毒气体,该选项说法正确;
B.消毒液浓度不是越高越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使用“84”消毒液最好佩戴橡胶手套,该选项说法正确;
D.NaClO中含有三种元素,不是氧化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4分)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则丙的用途之一是 供给呼吸 。
(2)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则甲的化学式为 C ;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CO22CO ;若12克甲与a克某单质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a的取值范围是 16﹣32 。
【分析】根据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丙是氧气;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乙、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甲是一氧化碳,甲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甲、乙、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反应皆为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丙是氧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丙的用途之一是供给呼吸;
(2)若甲是黑色固体单质,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气态,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丙,乙、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乙是二氧化碳,甲是一氧化碳,甲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甲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甲的化学式为C;乙→丙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
2C+O22CO
24 32
12g 16g
C+O2CO2,
12 32
12g 32g
若12克甲与a克某单质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6﹣32。
故答案为:(1)供给呼吸;
(2)C;C+CO22CO;16﹣3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18.(5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制取并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选用的装置组合最好是 AE (填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过程中缺少的一步操作是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某同学用所选装置制氧气时,未能按要求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CD (填序号)。
A.没有塞紧橡皮塞
B.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没有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3)考查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4)A、根据装置气密性分析回答此题;
B、根据高锰酸钾性质回答此题;
C、根据实验操作步骤分析回答此题;
D、根据集气瓶内含有空气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①为加热反应容器试管;
故答案为:试管。
(2)高锰酸钾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水中,因此排水法收集气体较为纯净,故选E为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故答案为:AE;2KMnO4K2MnO4+MnO2+O2↑。
(3)有气体参与的实验,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A、未塞紧橡胶塞则会造成装置漏气,导致收集不到氧气,选项A符合题意;
B、未放置棉花,会使高锰酸钾被带出,但不影响气体制取,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没有及时更换集气瓶,则造成气体无法收集,导致收集不到氧气,选项C符合题意;
D、未装满水的集气瓶内留有空气,收集到氧气不纯,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9.(6分)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用如图1所示的3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 ,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平衡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①②⑥⑧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物质种类 ⑥元素种类 ⑦元素化合价 ⑧物质总质量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 2 个“”微粒。
②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1)①A中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故填:4P+5O22P2O5;平衡气压,防止瓶塞飞出。
②B装置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故填: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元素种类、物质总质量。
故填:①②⑥⑧。
(3)图2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该有7个“”微粒,应再填入2个“”微粒。
故填:2.
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故填: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三、计算题(共6分)
20.(6分)某实验小组同学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如下操作:取该溶液34克于烧杯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充分反应至烧杯中物质质量不再减轻,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33.4克。请回答: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1.6 克。
(2)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据此计算;
(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出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4g+1g﹣33.4g=1.6g;
(2)设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1.6g
解得:x=3.4g
答:所取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 g
故答案为:(1)1.6;
(2)3.4g。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氧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