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综合与测试精品综合训练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芝麻油 B.蔗糖 C.味精 D.食盐
2.水是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
A.盐酸 B.白酒 C.碘酒 D.硫酸铜溶液
3.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钢丝球刷除炒菜锅上的污垢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4.能证明某硝酸钾溶液在30 ℃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
A.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硝酸钾晶体析出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 ℃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在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B.打开啤酒瓶盖有气泡冒出,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
D.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
6.某物质 X 完全溶于水,溶液中 X 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体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5%
7.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活动中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8.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或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碳酸钙和碳酸钠(水)B.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C.糖水和盐水(过滤)D.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水)
9.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装置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则装置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
A.氯化钠和水 B.氢氧化钠和水C.硝酸铵和水 D.铜和稀硫酸
10.将25 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50 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B.5% C.10%D.20%
11.现有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蒸发掉50 g水 B.加入水5 g
C.加入10 g NaCl D.加入100 g 10% NaCl溶液
12.小龙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下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
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 ℃时,40 g NaOH溶解在1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40 ℃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13.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混合后为t1 ℃的不饱和溶液 B.乙升温至t2 ℃,溶液质量增加
C.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丙降温至t1 ℃,有晶体析出
1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35 ℃时,30 g甲加入50 g水中,得到80 g甲溶液
C.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
15.(4分)小华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1)蔗糖放在水里,一会儿就看不见了,而油放在水里会看到明显的“油花”,原因是 。
(2)煮汤时为了解汤的咸味是否适宜,只需取锅中少量汤进行品尝,原因是 。
16.(5分)爱探究的聪聪做了一个家庭小实验:将盛有部分雪碧(碳酸饮料)的饮料瓶的瓶盖上插入一根长吸管,吸管的另一端伸入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杯子里,将饮料瓶放在一装有生石灰的容器内,然后向容器内缓缓注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请回答:
(1)杯子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该实验说明:生石灰溶解时 (填“吸”或“放”)热,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17.(5分)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这句话的含义是 。
(2)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判断,温度在 ℃范围内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20 ℃时,在50 g水中加入12.5 g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18.(11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在t1 ℃时,将质量为30 g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100 g水中,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2)M点表示的意义是 。
(3)t1 ℃,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1位小数);将某10%的A溶液由t2 ℃降温至t1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将t1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析出晶体的是 。
19.(8分)图1是小明在20 ℃时进行的系列实验示意图,①~⑤表示实验所得溶液;图2是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图1 图2
(1)20 ℃时,KNO3的溶解度是 ;⑤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50 ℃时,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 w2 (填“>”“=”或“<”)。
(3)假设图1实验过程中没有水分蒸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①②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②→③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32.3 g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是: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 → →洗涤→干燥→KNO3晶体。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0.(10分)同学们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图1 图2
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②称取氯化钠时,若托盘天平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如图1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填字母序号)。
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B.右盘中添加砝码
C.向左移动游码 D.左盘中添加氯化钠
③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如图2所示),会使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④溶解时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2)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性学习,他发现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①若用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 g·cm-3)的体积为 mL。
②上述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 、 ,主要步骤有计算、 、 、装瓶并贴标签。请填写右侧的标签。
21.(8分)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长相”类似的物质,如制作家庭食品用到的碳酸钠(Na2CO3)和碳酸氢钠(NaHCO3)。区分二者,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溶解度法(溶解度曲线见下图)。
(1)小亮同学利用这种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设计了下面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
(2)现有碳酸钠(2 g)、碳酸氢钠(2 g)和足量蒸馏水。请仿照上述①中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在室温条件下,调整变量、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区分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物质: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2.(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计算: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九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解析
1.A 【解题思路】 芝麻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A。
2.C 【解题思路】 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
3.D 【解题思路】 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利用的都是溶解原理;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D。
4.D 【解题思路】 A项,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会有晶体析出,无法判断原溶液是否饱和,故A错误;B项,接近饱和的溶液在降温到10 ℃时,也可能有晶体析出,故B错误;C项,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溶液始终是稳定的,无法判断其是否饱和,故C错误;D项,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中加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饱和溶液,故D正确。
5.B 【解题思路】
6.D 【解题思路】 该溶液中X是溶质,水是溶剂;X不一定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该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g10g+30g×100%= 25%。
7.D 【解题思路】
8.C 【解题思路】 A项,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加水可以鉴别;B项,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C项,糖水与盐水均为溶液,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鉴别;D项,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温度变化,加水可以鉴别。
9.B 【解题思路】 要使装置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装置A中压强要增大,可以产生气体,也可以是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反应放热,导致气体受热膨胀。A项没有明显的热现象,B项放热,C项吸热,D项不反应。
10.C 【解题思路】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将25 g 20%的氯化钾溶液稀释到50 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g×20%50g×100%=10%。
11.A 【解题思路】 A项,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100 g-x)×20%=100 g×10%,x=50 g,故A正确;B项,加水之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B错误;C项,设需要再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100 g+y)×20%=100 g×10%+y,y=12.5 g,故C错误;D项,加入100 g 10%的NaCl溶液,由于与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12.D 【解题思路】 温度不同,NaOH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相同温度下,NaOH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A正确。在20 ℃时,溶解度大于10 g的为易溶物质,B正确。40 ℃时,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40 ℃时,40 g NaOH溶解在100 g酒精中刚好达到饱和,C正确;40 ℃、20 ℃时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分别是129 g、109 g,差值是20 g;40 ℃、20 ℃时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分别是40 g、17.3 g,差值是
22.7 g。所以将等质量40 ℃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 ℃,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D错误。
13.C 【解题思路】 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 g,100 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60 g,甲、乙均为饱和溶液,混合后为t1 ℃的饱和溶液,A错误;t1 ℃时 乙为恰好饱和的溶液,升温至t2 ℃,溶液质量不变,B错误;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均为60 g,C正确;丙降温至t1℃,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D错误。
14.C 【解题思路】
15.【参考答案】 (每空2分)(1)蔗糖溶于水,而油不溶于水且油的密度比水小 (2)溶液具有均一性
16.【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2分) (2)放 减小
17.【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
(1)60 ℃时,100 g水里最多能溶解110 g硝酸钾
(2)20~30(2分)
(3)不饱和 20%
18.【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B>C>A B、C
(2)t2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5 23.1%(2分) 10%(2分)
(4)B>C>A(2分) C
【解题思路】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A的溶解度为30 g,B、C的溶解度大于30 g,所以t1 ℃时将30 g的A、B、C分别加入100 g水中,A溶液刚好饱和,B、C溶液未饱和。
(3)t1 ℃,A的溶解度是30 g,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只能溶解15 g,所得溶液质量是65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g65g×100%≈23.1%;10%的A溶液由t2 ℃降温至t1 ℃时,溶液未饱和,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4)从题图中可以看出,t1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当温度升高到t2 ℃时,A、B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C的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变成t2 ℃时的饱和溶液,但因为此时C的溶解度仍大于t1 ℃时A的溶解度,所以t2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C>A。
19.【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31.6 g 饱和(2分) (2)<
(3)C(2分)
(4)降温结晶 过滤
【解题思路】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20 ℃时的溶液⑤中含100 g水和20 g+30 g+30 g=80 g硝酸钾,由于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即溶液⑤是饱和溶液。
(2)5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所以饱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1)与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2)的大小关系是:w1
(3)20 ℃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 g,①为100 g水中溶解20 g KNO3的不饱和溶液,②中共加入50 g KNO3,但最多溶解31.6 g,为饱和溶液,此时溶质、溶剂质量比为31.6∶100,故A、B项错误;②→③的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钾的溶解度由31.6 g变为85.5 g,则②中未溶解的KNO3固体全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C项正确;溶液④温度为50 ℃,溶剂质量为100 g,硝酸钾固体质量是80 g,溶解度是85.5 g,所以溶液④是不饱和溶液,溶液⑤温度为20 ℃,溶剂质量为100 g,溶解度是31.6 g,所以④→⑤的过程中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为80 g-31.6 g=48.4 g,故D项错误。
(4)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的实验操作为:加适量水溶解→加热得到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KNO3晶体。
20.【参考答案】 (每空1分)(1)①5 ②D ③偏小 ④加速溶解 (2)①71.8 ②玻璃棒 胶头滴管 量取 混匀 如图所示
【解题思路】 (1)①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 g×5%=5 g。②使用天平称量固体质量时,若右盘低,则说明右盘重,需要继续向左盘中添加氯化钠。③仰视读数会导致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④固体溶于水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速溶解。
(2)①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10 cm3×1.84 g·cm-3=18.4 g。可配制成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18.4g×98%20%=90.16 g,则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90.16 g-18.4 g=71.76 g≈71.8 g,体积为71.8 mL。②稀释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主要步骤有计算、量取、混匀、装瓶并贴标签。配制好的液体要存放在细口瓶中,标签应注明溶液名称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1.【参考答案】 (1)碳酸氢钠(1分) 碳酸钠(1分)
(2)
【解题思路】 (1)由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室温下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因此在10 g水中能溶解较少固体的是碳酸氢钠,另一种是碳酸钠。
(2)调整变量,可控制固体的质量相等,都为2 g,比较固体完全溶解所需要水的体积,由于室温下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大,因此等质量的两固体完全溶解时,需要水较多的是碳酸氢钠,另一种是碳酸钠。
22.【参考答案】 (1) 13(1分)
(2)解:设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0.5分)
Zn + H2SO4ZnSO4+H2↑(2分)
65 98
13 g x
6598=13gx(1分)
x=19.6 g(1分)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g100g ×100%=19.6%(1分)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0.5分)
20 ℃
40 ℃
水
109 g
129 g
酒精
17.3 g
40 g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
60
90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取两支试管,各倒入10 g水,分别向两支试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至固体不能再溶解,其中,固体溶解量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 ,另一种物质是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D
D
B
D
D
C
B
C
A
D
C
C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溶解度
B
√
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C
×
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两种液体混合后的体积一般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
D
×
60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题中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在使用了游码的情况下,药品放在右盘称量会造成实际称量的药品质量偏小,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
✕
氯化钠撒出会造成实际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偏小,使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
✕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大
D
√
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时,不慎洒出部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15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则甲和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于没有强调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
B
✕
35 ℃时甲的溶解度为40 g,即35 ℃时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40 g甲,则50 g水中最多溶解20 g 甲,得到甲溶液的质量为20 g+50 g=70 g
C
√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要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不宜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
当甲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时,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还可能不变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g碳酸钠和2 g碳酸氢钠固体,分别向两支试管中逐步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3分)
至固体完全溶解,其中,消耗蒸馏水多的,所对应的物质是NaHCO3;消耗蒸馏水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Na2CO3(3分)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优秀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K—39,6~8,3~6,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下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精练: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课题3 溶液的浓度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