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AB卷)含答案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训练卷 A卷
展开
2021届单元训练卷·高三·生物卷(A)
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节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2.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群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其K值会变小
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种群增长不受资源和空间限制
D.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常呈“S”型
4.某地为了清除水域内的藻类,从亚洲某国家引进亚洲鲤鱼,导致亚洲鲤鱼在该地泛滥成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现阶段该地水域中亚洲鲤鱼种群的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
B.在该地水域,亚洲鲤鱼种群增长曲线为“J”型
C.亚洲鲤鱼在该地水域的环境容纳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D.为控制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继续增长,应将其数量控制在K/2
5.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样时应在每天的不同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取等量培养液
B.应对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和无氧处理
C.取样前对试管轻轻振荡、预实验、重复实验等措施均可减小实验误差
D.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7.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影响,使种群数量发生有规律的波动
B.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
D.环境容纳量受自然条件限制,会因环境的破坏而发生变化
8.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监测数据显示,罗非鱼的种群数量a-e段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罗非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B.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近似J型增长
C.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
D.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K1
9.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鱼类、鸟类、浮游动物、藻类、芦苇等生物,某些水鸟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会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在人的影响下,群落的结构更加复杂,物种组成完全发生改变
C.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降低
D.浮游动物、鱼类、藻类、芦苇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10.下图为科研人员建构的保护区内某猎物一捕食者模型,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呈正相关
B.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2、P2
C.该模型反映了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D.猎物和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形成的
11.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D.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2.一块稻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杂草地的形成及其生态状况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
B.形成杂草地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杂草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不存在能量流动
D.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
13.如图为某生物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已知横轴上的图形与横轴下的图形为对称关系,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c段,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a-f时间段,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很有可能发生了改变
C.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是b,最小的时刻是e
D.a-b和d-e时间段,种群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14.下列哪种情况下,生活在同一群落中的两个不同种群的竞争更加激烈
A.两个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 B.两个种群的生活条件极为相似
C.一个种群比另一个种群大得多 D.两个种群的生殖方式相同
15.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16.为给黄土丘陵弃耕区植被的自然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某研究团队在黄土丘陵弃耕区选择
了弃耕不同时间的撂荒地,研究了各区域中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应参照第 9 年的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
B.物种均匀度指数不能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
C.物种丰富度可以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D.该地区植被具有科学研究和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7.某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害虫A引起的。害虫招来了一种小蜂和一种小鸟,小蜂把卵产入害虫A体内,孵出的小蜂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害虫A的其他个体。小鸟特别喜食害虫A,也捕食小蜂。在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小鸟发现而被捕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小鸟的种群密度
B.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C.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A,对A种群的生存是不利的
D.信息对种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8.某中学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对原来的一片绿地进行改造,改造前后该绿地的相关变化如下表所示。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物种数目
裸地面积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50
20%
荷花、睡莲、芦苇
改造后
30
30%
月季、牡丹、丁香
A.改造前植物优势种主要是水生生物,而改造后主要是陆生生物
B.改造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
C.改造后该区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D.改造后环境受人为影响的程度增加,自然湿地面积减少
19.田鼠是一种群居的植食性鼠类,是草原的主要鼠害之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不同步的
B.由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
C.即使食物十分充足,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型增长
D.田鼠的环境容纳量是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不同时期环境容纳量不同
20.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1.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22.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存在食物链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
B.在上述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C.该食物链中信息传递的方向是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
D.当乙种动物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23.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24.图1所示为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植被的演替过程,图2是该林区草本、灌木、乔木的“物种数-样方面积”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
C.物种数随样方面积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趋于稳定
D.用样方法调查乔木时,应选取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1
25.在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和石鳖等动物,这些动物被海星所捕 食。藤壶和贻贝固着于岩石表面,且都以浮游植物为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调查发现实验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在这个区域的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海星被移除后,由于种间竞争,被捕食物种的数量下降
C.藤壶的种群密度仅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_________型,且种群数量为_________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
27.(10分)雪乡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双峰国家森林公园,常年积雪可达8个月,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某科研小组对双峰林场内的一种森林害鼠——棕背平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对棕背平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棕背平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__型。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__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4)双峰林场中植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______,而林场中的动物也有类似的分层现象,原因是 。
28.(10分)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其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成为外来物种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如图为科学家在某一水生生态系统中开展的轻度、中度、重度水葫芦入侵区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
(1)水生生态系统中距离河岸不同地段植被的种类不同,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
(2)在轻度入侵区,水葫芦大量繁殖后,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减少,这是在____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在重度入侵区,水葫芦每4天增加50%且呈“J”型增长,若初始数量为30棵,则60天后,种群数量Nt=________棵(只写表达式,不计算)。
(3)若该水生生态系统由于上游水库的建立,河水干涸,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上述实例说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________。
(4)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牛与鸡之间_____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9.(10分)棉蚜吸食棉花植株汁液,其排泄物含糖量很高,可吸引一种黄蚁来取食。科研人员对某地棉田中棉蚜的种群数量及其防治展开了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上一般通过调查害虫的_____________来预测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的“S”型、“J”型曲线,属于建立__________模型的方法来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
(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助棉蚜驱赶瓢虫,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时,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请从进化和种间关系两个角度来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可增加瓢虫的数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生态学者在研究草原生态系统中鹿的群时发现除了生殖季节,多数情况下鹿的雌雄个体常常分群活动,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来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上的雌鹿群或雄鹿群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种群。草原上鹿群的这种同性聚群分布属于种群的___________特征。
(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鹿角效应”假说。他利用宠物狗将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通过测定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来进行研究。材料是适宜大小的红色橡胶圈和红色橡胶棒若干。实验中甲组用1个红色橡胶圈和1个红色橡胶棒,乙组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用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的红色橡胶圈或红色橡胶棒模拟的是草原上的___________。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应注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甲组所用的平均时间_________乙组和丙组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答 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围绕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重点考查种群数量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的变化以及对该种群数量的影响,认真分析各个选项,就能解答。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项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B项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因此单位水体的产量也可能相同,C项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个体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A正确;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小,B错误;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C正确;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增长受生存环境影响,且K值会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当其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其K值会变小,A项正确;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一般是先增大(在K/2时最大)后减小为0(达到K值),B项正确;种群增长的“S”型增长是种群在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模式,种群增长受资源和空间限制,当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C项错误;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常呈“S”型,即先增大后基本稳定不变,D项正确。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曲线等有关知识。现阶段该地水域中亚洲鲤鱼泛滥成灾,种群的数量已达到环境容纳量,A项正确;在该地水域,亚洲鲤鱼种群初期的增长曲线为“J”型,后期泛滥成灾,种群增长受到食物、空间等限制,不能无限增长,B项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C项错误;为控制亚洲鲤鱼的种群数量继续增长,应将其数量控制在K/2以下,K/2时种群增长最快,D项错误。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培养瓶中吸取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A项错误;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避免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但培养液不需进行无氧处理,否则会抑制酵母菌繁殖,B项错误;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取样前对试管轻轻振荡、重复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C项错误;制片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这样可防止气泡产生,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五点取样法只能估算生物种类数,B错误;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和沉水水草体现了池塘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D错误。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相互影响,被捕食者增加、捕食者也增加,使种群数量发生有规律的波动,A项正确;森林中同一位置的食物有限,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会因争夺食物发生种间竞争,因此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的不同位置能有效减小种间竞争,B项正确;黑光灯只能用于调查农田里趋光性的昆虫,没有趋光性的昆虫不能捕获,因此不能用于探究该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C项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D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因此适合调查罗非鱼,A正确;在罗非鱼投放的初期,由于环境适宜、空间充足、天敌较少等等,种群的增长接近于“J”型曲线,B正确;曲线在c点时已经出现了下降,说明大型食肉鱼类应该是在c点之前迁入的这个环境,所以最有可能是b点迁入,C正确;当迁入大型食肉鱼类以后对罗非鱼造成了捕食压力,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所以种群数量会在新的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所以环境容纳量为K2,D错误。
9.【答案】A
【解析】秋季鸟类迁徙会使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发生变化,A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群落的分布及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结构可能更加复杂,物种组成不一定完全发生改变,B错误;芦苇和藻类的垂直分布会使该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C错误;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的总和,D错误。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相关知识,分析图示,找出K值是关键。由图可知,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并不呈正相关,A项不正确;据图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N2和P2,B项正确;图中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在N1~N2段(P2以上),猎物数量减少时,捕食者的数量也在减少,随后(P2以下),捕食者的种群数量会随着猎物种群数量的增加而继续减少;在N2~N3段(P2以下),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时,捕食者数量也在增加,但是当捕食者达到一定的程度后(P2以上),猎物在不断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C项正确;猎物和捕食者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共同进化逐步形成的,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A项正确;一块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无垂直结构,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B项错误;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套种,来提高农作物产量,C项正确;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该杂草地动植物都有分层现象,该杂草地也存在垂直结构,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形成杂草地的主要原因人类弃耕后导致自然演替发生的,B错误;杂草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杂草都属于第一营养级,因此之间不存在能量流动,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最终是否能演替成为森林,还有看环境条件,因此不一定能够形成森林,D正确。
13.【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a-c段种群增长速率>0,且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符合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d-f段种群增长速率<0,为衰退型。据图可知,a-c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减小到0,符合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A正确;d-f时间段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即种群数量下降,不符合S型曲线到达K值后在K值上下波动的特点,原因可能是a-f时间段内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发生了改变,B正确;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是种群增长速率升高后将为0的时刻,对应图中的c(d)点,最小的时刻是f点,C错误;a-b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e时间段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正确。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判断竞争的激烈程度主要是依据两个种群争夺的对象(营养来源、生存空间等)越相似,则越激烈。竞争是指不同生物对食物和空间等生活的必需资源有共同的要求,因此当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时所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就称为竞争;像水稻和杂草等两个群体在生态系统中处于相同的生态位,生活条件极为相似,争夺空间、光照、资源,所以竞争最激烈。
15.【答案】A
【解析】调查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高,说明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B正确;一些土壤小动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增加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C正确;土壤小动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中,可以参与碳循环,D正确。
16.【答案】A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第9年时该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均最高,故应参照此时群落结构来恢复黄土丘陵区的植被,A正确;由题干信息知“物种均匀度指数是指群落中物种在空间上分布的均匀程度”,故物种均匀度指数可反映群落的空间结构,B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仅有物种丰富度不能代表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C错误;植被具有科学研究的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保持水土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标志重捕法、种间关系、信息传递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害虫A的疯狂引来小鸟捕食害虫A,同时可将其体内的小蜂幼虫一并捕食,可减少小蜂的种群数量,减少小蜂对害虫A种群中其它个体的捕食,对A种群中其它个体的生存是有利的,C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等有关知识。改造前的优势种是荷花、睡莲、芦苇均为典型的水生生物,改造后的优势种月季、荷花、丁香均为陆生生物,A项正确;改造前物种数目为50,改造后物种数目为30,因此该群落物种丰富度降低了,B项正确;改造后物种数减少,可能使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关系变得简单,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能降低,C项错误;由于改造后的优势种月季、荷花、丁香均为陆生生物,使改造后的裸地面积增加,故自然湿地面积减少,D项正确。
1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考查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种群数量变化特点的理解。明确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计算公式和种群“S”型增长的变化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田鼠与其天敌猫头鹰的种群数量的波动,总是田鼠变化在先,猫头鹰变化在后,A项正确;由于田鼠标记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使再次捕获时被标记个体的比例降低,导致调查其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偏大,B项正确;即使食物十分充足,受生活空间和天敌的影响,草原上田鼠的种群数量也会呈“S”型增长,C项正确;种群数量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种群数量的最大数量可以大于环境容纳量,D项错误。
20.【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其稳定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A项错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项正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项错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D项错误。
21.【答案】B
【解析】本题需要考生结合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和群落种间关系进行解答,结合图形分析出甲藻和乙藻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约为2.0×106个,所以种群增长最快的是K/2时,约为1.0×106个,A正确;10-12天乙藻种群数量接近0,所以竞争强度低,此时甲藻数量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培养液和空间有限,B错误;由于空间和资源有限,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据图可知:混合培养时,乙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灭绝,D正确。
22.【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种群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依题意可知:丙种动物捕食乙种动物,而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可见,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进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A项正确;依据能量传递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可推知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B项正确;该食物链中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双向的,C项错误;当乙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为K/2时,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密度为500头÷250km2= 2头/km2,D项正确。
23.【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处形成三角洲的过程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由于入海口的海水环境,最先形成的群落应是②以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随着河水(淡水)的不断冲刷,此处环境中水中的盐浓度会逐渐下降,植物群落便逐渐演替为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由于河水中带有泥沙,三角洲处的陆地面积也会有一定的增大,因此会逐渐演替为草甸植物群落,则演替顺序为②①③,A正确。
2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样方法及群落演替等相关知识。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项正确;因③具有更复杂的垂直结构,因此与①相比,③中群落对光的利用更充分,B项正确;由图2物种数随样方面积的变化趋势为先逐渐增大后趋于稳定,C项正确;由于乔木、灌木、草本的个体大小逐渐减小,结合图1分析可知,图2中最下方的曲线为乔木对应的曲线,因此,乔木物种数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最小样方面积是S3,D项错误。
2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群落的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等有关知识。掌握群落的概念、种群密度决定因素、种间关系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生物群落是一定时间内、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A项错误;海星被移除后,种间竞争加剧,被捕食物种的数量下降,由15种迅速下降到8种,B项正确;种群密度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共同决定,C项错误;捕食者海星移除后,被捕食物种丰富度降低,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项错误。
26.【答案】(1)S a/2
(2)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解析】(1)J型曲线中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没有峰值。S型曲线中,由于环境阻力(培养液有限、试管体积有限),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不变,该单细胞菌数量达到a不变,即为K值,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为S型,种群数量为K/2即a/2时,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2)若把上述单细胞菌接种到含5mL培养基的试管中,由于培养液减少,营养物质减少,故该菌的K值会出现下降。若该菌的接种量增大一倍,则会较快达到K值,但由于培养液量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故K值不变。
27.【答案】(1)标志重捕法
(2) J λ-1
(3) 性别比例
(4) 垂直结构 群落中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
【解析】(1)棕背平是一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泛的动物,故对其种群密度的调查宜采用标志重捕法。(3)可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进而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以达到降低该种群密度的目的。(4)群落中的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空间,使得动物也存在分层现象。
28.【答案】(1)水平 (物种)丰富度 减小
(2)群落 30(1+50%)15
(3)次生 速度和方向
(4)无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 捕食与竞争
【解析】(1)水生生态系统中距离河岸不同地段植被的种类不同,这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由图分析可知,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2)在轻度入侵区,水葫芦大量繁殖后,沉水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减少,这是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结果。(4)由于牛和鸡所需食物资源不同(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故牛与鸡之间无竞争关系。鸡可供人食用,故人与鸡存在捕食关系,又人与鸡均可以玉米子粒为食,故两者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
29.【答案】(1)年龄组成 数学
(2)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3)药物对棉蚜进行定向选择,随着施药次数增加,棉蚜的抗药基因顿率增大;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杀死了棉蚜的天敌
(4)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可为瓢虫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场所
【解析】(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中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的“S”型、“J”型曲线属于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描述种群数量的发展变化。(2)瓢虫是棉蚜的天敌,黄蚁可帮助棉蚜驱赶瓢虫,根据题意,黄蚁可取食棉蚜的排泄物,故棉蚜与黄蚁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因为棉蚜与黄蚁这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3)使用某种药物防治棉蚜,施药超过一定次数时,棉蚜的数量不降反增,从进化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通过农药的选择作用,棉蚜的抗药基因频率增大;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药物在杀灭棉蚜的同时杀死了棉蚜的天敌。(4)与大规模单一栽培棉花相比,在棉田周围设置以苜蓿为主的防护带可为瓢虫提供更多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有利于增加瓢虫的数量。
30.【答案】(1)不属于 空间
(2)2个红色橡胶圈 2个红色橡胶棒 雌鹿或雄鹿 ①控制宠物狗与放置橡胶圈或橡胶棒的距离每次要相等 ②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小于
【解析】(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草原上的雌鹿群或雄鹿群都没包括全部个体,故都不属于种群。草原上鹿群的这种同性聚群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2)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如果甲组用1个红色橡胶圈和1个红色橡胶棒,那么乙组可用2个红色橡胶圈,丙组可用2个红色橡胶棒,记录每次抛出后够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甲、乙、丙3组宠物狗与放置橡胶圈或橡胶棒的距离是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应该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本实验中红色橡胶圈或红色橡胶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若甲组所用的平均时间小于乙组和丙组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