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复习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复习 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复习 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复习 教案
展开教学内容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基础知识点的提问,回顾已学知识;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求实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精神。 | |
教学重点 | 加强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
教学难点 | 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
教学准备 |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第一课时 | |
课时目标 |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
教学过程 |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3、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我国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利用不合理 2、如何保障资源供给:扩大资源进口渠道;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
第二课时 | |
课时目标 | 巩固我国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
教学过程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分类: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特征: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不足。 二、地区分布不均 1、耕地: (1)水田:湿润区、平原、丘陵 (2)旱地: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平原、高原、丘陵 2、草地:半干旱区、高原、山地 3、林地:湿润区、半湿润区、山地、丘陵 4、难以利用土地:半干旱区、干旱区、高原、山地、丘陵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存在问题: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面积减少;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保护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在农耕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风沙、盐碱化。
第三节 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1、水资源概念: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 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加剧水资源短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3、水资源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影响: (1)造成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2)水旱灾害严重、农业生产不稳定; (3)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存在问题: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浪费污染严重、 2、措施: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配不均——兴建水库 人均不足、浪费严重——节约用水 污染严重——保护水资源 (1)农业: 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2)工业: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3)家庭: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推广节水器具; 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 |
安全提示 |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
练习设计 |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
板书设计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第三节 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