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习题
展开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卷)
对应学生用书P59
考点 | 题号 |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 1、2、3、4、7、8、9、12(1)(3)(4)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非地带性 | 5、6、10、11、12(2)(5)、13 |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某区域和乙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甲、丙两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然带相同 B.冬季盛行风风向相同
C.河流汛期相同 D.气候类型相同
答案 B
解析 乙地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较高,说明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处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处为地中海气候,冬季两地都受盛行西风影响;甲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地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甲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无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丙地冬季多雨,河流为冬汛。
2.关于三地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丙到甲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从甲到丙的变化原因是水分因素
C.丙地位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决定于当地的纬度
答案 C
解析 丙到甲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条件为基础;丙地位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地垂直带谱的多少取决于当地纬度及相对高度。
右图为某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读图回答3~4题。
3.该岛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草原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为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南部沿海自然带为苔原带,典型植被为苔藓和地衣。
4.该岛上Ⅰ、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
答案 B
解析 该岛Ⅰ自然带为苔原带,Ⅱ自然带为冰原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读图完成5~6题。
5.据图判断( )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
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
C.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
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
答案 C
解析 获取图中纬度和海拔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6.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
A.山地海拔 B.光照强度
C.年平均气温 D.最热月平均气温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显示纬度越低,山地林线海拔越高,说明气温是影响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由材料可知,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而生长期在气温较高的时期,故首要影响因素是最热月平均气温,而不是年平均气温。
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7~9题。
7.上图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向内陆 B.由赤道到两极
C.从山麓到山顶 D.非地带性
答案 A
解析 图示区域自然带表现为沿东西方向,沿海地区为森林,向内陆依次出现草原、荒漠,故为中纬度地区的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8.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B
解析 中高纬大陆的东西岸自然带相同的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
9.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A
解析 图中B区域为地中海气候,其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读某地区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M山地南、北两侧山麓地带的自然带( )
A.均为热带草原带
B.北侧为热带雨林带,南侧为热带草原带
C.均为热带荒漠带
D.北侧为热带草原带,南侧为热带荒漠带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山脉走向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中美洲地区,M山地北侧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有墨西哥湾暖流经过,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南侧冬季位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是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B项正确。
11.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C
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山地北侧山麓地带为热带雨林带,因受东北信风、墨西哥湾暖流及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该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
二、综合题(共56分)
12.某中学社团在暑期进行网上模拟联合国亚欧非考察活动,下图表示此次考察的活动区域和活动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比较③⑤两地气候的差异。(8分)
地区 项目 | ③地 | ⑤地 |
气候特征 |
|
|
形成原因 |
|
|
(2)②③两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②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8分)
(3)③→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导致自然带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4)①地和④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4分)
(5)五个活动区域可以看到完美的垂直带谱的是________,该山地是________。(4分)
答案 (1)见下表:
地区 项目 | ③地 | ⑤地 |
气候特征 | 全年高温多雨 | 全年温和湿润 |
形成原因 |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 |
(2)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地形。 热带草原气候。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4)①地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地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② 乞力马扎罗山
解析 第(1)题,③地位于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⑤地位于欧洲西部50°N附近,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第(2)题,②地位于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虽然位于赤道附近,但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其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③地位于刚果盆地,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其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地形不同导致同纬度地区的自然带不同。第(3)题,③→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是导致自然带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第(4)题,①地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④地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5)题,②地有乞力马扎罗山,可以看到从热带到寒带的自然带的变化特征。
13.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线路。下面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6分)
(2)在一般情况下,峰顶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3 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____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6分)
(3)在秦岭南坡上,生存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大熊猫,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并简述理由。(10分)
答案 (1)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
(2)18.7(或18~19) 罗盘(指南针)、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图、房屋朝向
(3)保护珍稀动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
(4)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一方面受高度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纬度(热量)因素影响。在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而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十分明显。
解析 第(1)题,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海拔上升气压下降,气温和降水也随之变化。第(2)题,对流层大气随高度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6 ℃。在野外确定方位可利用身边的参照物,也可利用指南针或GPS接收机等。第(3)题,建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珍稀物种及生态环境。第(4)题,山地垂直自然带类型多少与其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堂检测,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随堂练习题,共8页。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同步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