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阶段质量测评(五)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点分布表]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地震动峰值反映了地震过程中某一时刻地震振动的最大强度,其加速度往往用烈度值(烈度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为换算,作为设计工程建设的抗震标准。下图为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单位:g)。据此回答1~2题。
1.(综合思维)下列有关图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地数值大说明该地海拔高、人口密集
B.②地数值较大说明该地地震的破坏较小
C.③地数值大说明该地发生地震的频率高
D.④地数值小说明该地地震时建筑受损小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越大,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越大。图中数值越大,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越大;数值小,说明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建筑受损小。
2.(区域认知)新疆每年约有3万次地震,但其损失小于其他同等频度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地广人稀,地震损失较小
B.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
C.科技发达,抗震能力较强
D.地势平坦,避震设施较好
答案 A
解析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同等灾害危害程度小;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小;新疆经济和科技水平低,抗震能力较弱。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通常指百年左右),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地震的最大烈度,称为地震基本烈度。通常对大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进行鉴定,称为地震烈度区划。右图为我国台湾地区地震烈度区划图。据此完成3~4题。
3.(区域认知)台湾地震基本烈度( )
A.花莲小于台北
B.台东小于新竹
C.台北大于嘉义
D.嘉义大于高雄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花莲地震基本烈度为9,台北地震基本烈度为8,花莲大于台北,A项错误;台东地震基本烈度为≥10,新竹地震基本烈度为8,台东大于新竹,B项错误;台北地震基本烈度为8,嘉义地震基本烈度为9,台北小于嘉义,C项错误;嘉义地震基本烈度为9,高雄地震基本烈度为7,嘉义大于高雄,D项正确。
4.(综合思维)台湾地震基本烈度最大的区域及其形成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南部—受洋流影响大 B.西部—地形平坦
C.东部—距板块边界近 D.中部—海拔高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台湾地震基本烈度最大的区域为东部地区,因为该地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地震基本烈度大。
读我国多洪涝区分布图,完成5~7题。
5.(区域认知)我国多洪涝区的共同特点是( )
A.雨季漫长 B.地势低平
C.河网密布 D.植被稀疏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洪涝多发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多数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B项正确;我国北方地区雨季短,南方地区雨季长,A项错误;我国北方地区河网密度较小,C项错误;我国南方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D项错误。
6.(综合思维)图示多洪涝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地势高低 B.距海远近
C.雨季差异 D.台风频次
答案 C
解析 影响洪涝时间的主要因素是雨季差异。
7.(地理实践力)防御甲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中,作用最显著的是( )
A.疏浚长江干支流河道
B.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
答案 B
解析 注意题干中“最显著”。四个选项表示的措施均能减轻洪涝灾害,但是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如三峡工程)可以在河流汛期时蓄积洪水,明显减轻下游地区洪水压力,大大提高防御长江洪涝灾害的能力。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及灾害链图,回答8~10题。
8.(综合思维)在上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
D.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答案 D
解析 从图示灾害链分析,地震能引起其他自然灾害,而其他自然灾害不能引起地震,所以①为地震;崩塌、滑坡能引发泥石流,但泥石流不能引发滑坡和崩塌,所以②③表示滑坡、崩塌,④表示泥石流。
9.(综合思维)上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林木被砍伐,其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岩体不稳,所以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和滑坡;而地震是内力作用结果;沙尘暴是天气现象。
10.(区域认知)受滑坡危害可能性最大的村落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答案 D
解析 甲、乙、丙都处在缓坡处,而丁村邻近陡崖,易发生滑坡。
2018年9月16~17日,受台风“山竹”的影响,深圳、常熟、海门三地出现特大暴雨。据此完成11~12题。
11.(综合思维)台风“山竹”会直接带来( )
A.狂风暴雨 B.海啸风浪
C.潮起潮落 D.极端高温
答案 A
解析 台风活动会形成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12.(地理实践力)此次台风来袭,深圳居民的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躲到树下,遮风挡雨 B.关闭门窗,减少外出
C.加强监测,预警预报 D.驾船出海,躲避风浪
答案 B
解析 台风来袭伴随大风,树木可能会被刮倒,因此躲到树下遮风挡雨是错误的,A项错误;台风来袭带来狂风暴雨,不宜外出,应关闭门窗,B项正确;居民没有设备进行监测、预警预报,C项错误;台风造成的大风天气会使海上掀起巨浪,驾船出海更危险,D项错误。
下图为中国局部地区旱灾频次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区域认知)甲区域中对冬小麦生长影响最大的旱灾类型是( )
A.春旱 B.夏旱 C.秋旱 D.冬旱
答案 A
解析 甲区域位于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夏季风弱,雨季未到,降水较少;春季需水量大,但雨季未到,地下水位低,影响冬小麦生长。
14.(综合思维)乙区域夏季出现旱灾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破坏导致地表水蒸发
B.喀斯特地貌地下径流消失
C.受高压下沉气流控制
D.锋面雨带在此停滞时间长
答案 C
解析 乙区域位于江淮地区,该地区夏季被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伏旱。
某地质工作者在沙漠考察时,迷失了方向,被困在了沙漠中,他通过微信发出了求救信息。某专业救援队收到信息后,迅速出发,经过数小时的努力,成功营救了该地质工作者。据此回答15~17题。
15.(区域认知)该地质工作者发出求救信息时,首先应提供的信息是( )
A.天气状况 B.身体状况
C.地理位置 D.携带物品
答案 C
解析 发出求救信息,首先应提供地理位置。
16.(综合思维)该专业救援队的救助形式属于( )
A.政府救援 B.民间救援
C.国际救援 D.个人救援
答案 B
解析 专业救援队的救助形式属于民间救援。
17.(地理实践力)该专业救援队迅速制定了营救方案,主要运用了( )
A.数字地球系统 B.遥感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 D
解析 制定营救方案主要运用了地理信息系统。
格栅坝是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浆砌石等为材料,将坝体做成横向或竖向格栅结构的坝。读图,完成18~19题。
18.(综合思维)格栅坝主要是防御( )
A.水土流失 B.泥石流 C.崩塌 D.滑坡
19.(综合思维)格栅坝有利于( )
A.保持水土 B.调蓄径流
C.淤积良田 D.拦石排水
答案 18.B 19.D
解析 读图可知,格栅坝主要作用是拦石排水,可防御泥石流。
读某地质灾害景观图,回答20~22题。
20.(区域认知)图示地质灾害为( )
A.地震 B.泥石流 C.崩塌 D.火山喷发
答案 B
解析 读图,根据景观形态可知,图示地质灾害为泥石流。
21.(综合思维)该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有( )
①山高沟深,地形陡峻 ②开山炸石,破坏坡体平衡 ③地表岩石破碎,结构松散 ④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的特殊洪流,三面环山、汇水范围大的山区沟谷最容易发生泥石流,所以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是地形基础;地表岩石破碎,结构松散,易被雨水、洪流携带,是形成泥石流的物质基础;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是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开山炸石,破坏坡体平衡不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条件。
22.(地理实践力)发生地质灾害时,图中甲、乙、丙、丁四人逃生路线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解析 泥石流易发生在山谷中,逃生时,不能顺着泥石流的流向向下跑,而应向河谷两侧的高地上跑;丁的路线是错误的。
2018年6月,湖南省遭遇了该年以来最大的暴雨,暴雨引发的洪灾造成湖南省115县40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0亿元。据此回答23~25题。
23.(地理实践力)为了及时获取洪灾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NSS D.BDS
答案 A
解析 为了及时获取洪灾发生区域面积大小,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
24.(地理实践力)为准确获取受灾群众的位置,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NSS C.5G D.RS
答案 B
解析 为准确获取受灾群众的位置,可利用GNSS。
25.(地理实践力)设计最佳的营救方案,可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NSS C.BDS D.GIS
答案 D
解析 设计营救方案,可利用GIS。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国城市水灾潜在危险性示意图。
材料二 受“卡努”台风外围环流和冷空气的影响,2017年10月14日上午宁波开始普降小到中雨,局部暴雨。14日8时至15日19时,宁波全市平均雨量为77毫米,暴雨中心为象山沿海地区。截至15日20时,宁波共转移人员2 138人,其中船只回港人员1 895人,山地灾害易发区转移人员180人。
材料三 下图为宁波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我国有水灾潜在危险性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城市水灾潜在危险性的原因。(6分)
(2)分析宁波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4分)
(3)简述台风对宁波的危害。(2分)
答案 (1)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自然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多暴雨;大多地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人为原因:人类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城镇化建设盲目发展。
(2)地处平原,地势低平,受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排洪通道少,且易受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雨。
(3)带来暴雨,诱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破坏生产、生活设施;加剧城市内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
解析 第(1)题,读图,结合图例可知,我国有水灾潜在危险性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城市水灾潜在危险性的自然原因从气候、地形、海陆位置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第(2)题,宁波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特点、河流水文水系特点、城市靠近海洋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特殊的天气现象(台风)等方面综合分析。第(3)题,台风的危害主要从次生灾害、生命财产、基础设施、经济损失等方面分析。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多断裂、岩层破碎。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
材料二 地质灾害示意图。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5分)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4分)
(3)为减轻红层地貌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当地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 (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多暴雨。
(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
(3)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灾害监控能力,完善预警系统;加快减轻或防避泥石流工程措施的建设;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红层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及图示可知,红层地貌区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多暴雨,容易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冲毁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人畜伤亡。第(3)题,防治滑坡、泥石流最重要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预防监测的技术应用。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有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分布图。
(1)图中A、B两地干旱灾害严重,试分析说明两地干旱形成的季节及其自然原因。(4分)
(2)简述我国干旱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2分)
(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的发生频率与成灾强度都在逐年上升,试分析其人为原因。(2分)
(4)简要说明我国目前减轻旱灾的主要措施。(4分)
答案 (1)A地区:春末夏初。原因: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没有开始,降水稀少。B地区:夏季(7、8月)。原因:受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
(2)地区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旱灾次数很少;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为旱灾多发的地区。
(3)植被破坏严重,其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人口增长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用水量增加。
(4)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种植耐旱作物;加强水利建设;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A地区为华北地区,主要是春旱,原因主要是降水少、蒸发旺盛。B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原因主要是受高压控制。第(2)题,读图即可判断,从整体分布和地区差异两方面分析。第(3)题,从植被破坏、用水量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农业结构、农作物、农业技术、植被等方面分析。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我国北斗发展逐步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2012年,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计划2035年,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截至2018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为3 016亿元,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等产业核心产值占比为35.4%,达到1 069亿元。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是什么?(3分)
(2)利用手持导航仪,可获取哪些信息?(3分)
(3)灾害发生时,被困灾民和救灾指挥中心如何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于抢险救灾?(4分)
(4)归纳我国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意义。(3分)
答案 (1)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2)经纬度;海拔;速度;时间。
(3)被困灾民利用手机等定位设备,确定所处位置,并发出救灾信息。救灾指挥中心根据被困灾民提供的位置信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救灾人员和救灾车辆的位置;迅速安排救灾人员、运输救灾物资前往灾区;监控被困灾民、救灾人员和车辆的位置信息。
(4)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力地保障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事业的发展;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居民的日常生活等。
解析 第(1)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第(2)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通信和授时等综合服务。第(3)题,灾民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地理位置,并发出求救信息;救灾指挥中心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救灾人员和车辆的位置,并不断进行监控。第(4)题,对于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事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考点
题号
自然灾害的成因
1,2,3,4,5,6,8,9,10,11,13,14,20,21,26,27(1)(2),28(1)(2)(3)
自然灾害的防避
7,12,15,16,18,19,22,27(3),28(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7,23,24,25,29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防避课时训练,共9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后练习题,共8页。
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期末复习】高一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