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新教材地理鲁教版新素养导学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七 2.3生物圈与植被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新教材地理鲁教版新素养导学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八 单元活动 2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新教材地理鲁教版新素养导学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九 3.1走近桂林山水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新教材地理鲁教版新素养导学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十 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新教材地理鲁教版新素养导学必修一课时素养评价 十一 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此套题为W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评价(二)
(第二单元)
(90分钟 100分)
【合格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完成1、2题。
1.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
A.对流层B.平流层
C.电离层D.高层大气
2.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
A.逐渐下降B.逐渐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
【解析】1选A,2选B。第1题,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相逢于对流层。第2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
3.夏季,园林工人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下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解析】选D。夏季太阳辐射较强,地面温度较高,树木水分蒸发旺盛,园林工人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是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从而利于新栽大树的成活。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回答4、5题。
4.有关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②
5.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①的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的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①③的大小有关
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④的大小有关
【解析】4选D,5选C。第4题,根据图中各地理事物的关系可知,箭头①~④依次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均存在;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白天,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夜晚主要来自大气逆辐射。第5题,青藏高原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低主要是由于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四川盆地多云、多雾,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是因为云雾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气温日较差小是因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某中学生在我国西北某地野外考察时,感受到林地和沙地间存在热力环流。完成6、7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6.该同学由沙地走向林地过程中感觉到风( )
A.从东南吹来 B.从东北吹来
C.从西南吹来 D.从西北吹来
7.该同学依据观察结论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6选A,7选B。第6题,白天沙地气温高,气压低,林地气温低,气压高,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林地指向沙地,再结合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可知该同学由沙地走向林地过程中感觉到风从东南吹来。第7题,结合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白天近地面风应该由水库吹向度假村;白天风由草地吹向沙地;白天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
读下图(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箭头代表风向的是( )
A.① B.②C.③ D.④
9.此图表示的是( )
A.北半球近地面B.南半球近地面
C.北半球高空D.南半球高空
【解析】8选B,9选A。第8题,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发生偏转,两者之间呈一锐角,故②为风向。和风向相反的为摩擦力,④为摩擦力;垂直于风向的是地转偏向力,故③为地转偏向力。第9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30°~45°,因此该图所示的是北半球近地面。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10、11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10.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
A.37kg/m3 B.1 027kg/m3
C.1 025kg/m3 D.1 023kg/m3
11.对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盐度与温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几乎没有关系
B.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C.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密度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
D.南半球的海水密度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
【解析】10选B,11选C。第10题,具体可知,世界海洋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点虚线为盐度线;世界海洋温度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故另一条虚线为温度线。则黑实线为密度线,据图可以判断最高处密度约为1 027kg/m3。第11题,一般盐度较高的海域,海水密度也较高;由于北半球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蒸发量和水温都高于同纬度的南半球,从而导致海水密度高于南半球海域。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与淡水量呈负相关。读北印度洋7月份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图(单位:‰),完成12、13题。
12.影响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盐度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表径流 D.纬度
13.甲处海水常年向西北流,但受季风洋流的影响,不同季节流速不同。其流速较慢的季节及该季节北印度洋海区的风向分别是( )
A.夏季、西南风 B.夏季、东北风
C.冬季、西南风 D.冬季、东北风
【解析】12选C,13选A。第12题,印度半岛东侧注入海洋的河流多且径流量大,对海水盐度起稀释作用,因此印度半岛东侧海水盐度明显低于西侧。第13题,甲处位于马六甲海峡西侧,海水运动主要受北赤道暖流影响,海水常年向西北流;而冬季和夏季的流速差异则主要与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密切相关,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冬季风吹拂下的季风洋流流向一致,相互叠加,故甲处海水流速较快;夏季二者流向相反,故甲处海水流速较慢。
(2019·济宁高一检测)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将海水倒入透明玻璃水箱,在太阳照射下,透明玻璃水箱内温度会升高,从而获取淡水。据此完成14、15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
14.实验过程中,透明玻璃水箱内温度升高,是因为该装置( )
A.增强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阻挡了水箱内外的热量交换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
15.该实验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B.径流
C.降水 D.水汽输送
【解析】14选B,15选D。第14题,玻璃水箱相当于温室,对太阳辐射没有影响,但阻挡了水箱内外的热量交换,使水箱内温度升高。第15题,该实验中海水受热温度升高,海水蒸发,遇到上面的玻璃遇冷凝结成水珠(降水),沿玻璃流入储水器中(地表径流),故不能体现水汽输送。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下图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及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16、17题。
16.湖州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17.与浙江湖州相比,辽宁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 )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
B.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
C.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解析】16选A,17选B。第16题,读图分析可知,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17题,浙江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辽宁丹东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丹东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观赏期较短。
极地或高山冰川退缩区形成的冰川裸地是研究植被原生演替的理想场所。海螺沟冰川退缩区(29°34'N,102°59'E)位于贡嘎山东坡,青藏高原东南缘,在长达2 km的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从裸地到先锋群落再到顶级群落的连续植被原生演替序列。下表示意海螺沟冰川退缩区不同演替阶段样地植被特征。据此完成18~20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18.海螺沟冰川退缩区,种间竞争力最强的树种是( )
A.川滇柳、冬瓜杨B.云冷杉、沙棘
C.冬瓜杨、云冷杉D.沙棘、川滇柳
19.在植被原生演替过程中( )
A.植被郁闭度升高B.地表径流流速加快
C.气温日较差增大D.土壤发育趋于成熟
20.与同一演替阶段北美冰川退缩区相比,海螺沟冰川退缩区单位面积植被生物量大是由于海螺沟( )
A.生物群落结构较稳定
B.水分和热量条件较好
C.植物的种类复杂多样
D.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小
【解析】18选C,19选D,20选B。第18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冰川退缩的时间越早,植物越成熟,越接近顶级群落。刚开始由冰川融化而演化为裸地以后,只有一些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中间有些时间段,植被种类比较多,各种植被种类在相互的竞争,都没有达到一种垄断的地位,慢慢地竞争能力最强的物种占据了主流,成为了云冷杉顶级群落。结合表中⑥⑦阶段主要树种可知,冬瓜杨、云冷杉开始较早,且存在时间较长,故种间竞争力最强。如果从适应性来说,川滇柳、沙棘幼树群落的适应性很强,在从裸地刚形成土壤开始,就已经能够生存了,但他们的竞争力不够,最终被淘汰了。第19题,在植被演替过程中,冰川退缩得越早,裸地被风化得越严重,经过植被的不断生长、死亡,土壤中的有机质越来越多,土壤越成熟;植被的郁闭度不是一直在升高;同样由于植被的增多,植被的涵养水源功能增强,地表径流会减慢;由于植被的增多,气温日较差在减小。第20题,抓住设问重点词“生物量大”,就是枝繁叶茂,即植被生长较好,主要受水分和热量条件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稳定与群落发展的时间有关,与生物量无关;生物量大,不是种类繁多;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主要影响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不影响生物量的大小。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2019·青岛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材料一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地表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
材料二 几种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材料三 不同风速的两个小区的温升值。
(1)结合材料一说明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并用简图画出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
(2)根据材料二只从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考虑城市建设最不应该采用的材料是什么,为什么?
(3)判断材料三中小区1与小区2的风速大小并说明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可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气流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第(2)题,由材料二表中数据可知,沥青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最高,受热后城市热岛效应最强,是最不应该采用的材料。第(3)题,读图可得出风速与温升值的关系,空气流通可带走热量,根据该原理可分析风速与温升值的关系。
答案:(1)城市地表导热率高;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
图略。
(2)沥青。在所给地表中沥青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最大,因此它通过地面辐射和对流释放到空气中的热量较多,引起的温升幅度大。
(3)小区1风速大于小区2。
理由:风速越大,空气流动性越强,由风带走的热量也越多,温升值就越小。
22.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_。
(2)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
(3)近年来,该河流下游的径流量季节变化逐渐缩小,推测可能的人为原因。
(4)调查发现甲地附近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渔场之一,试推测该渔场的成因。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箭头即可判断水循环的名称。第(2)题,该河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故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第(3)题,河流下游的径流量季节变化逐渐缩小,说明其上游受到调节,主要是修水库和植树造林。第(4)题,结合渔场的形成条件,从河流注入、洋流、大陆架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植物蒸腾
(2)雨水补给
(3)上中游修水库,植树造林,调节径流。
(4)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大量繁殖,为浮游生物提供充足的饵料;位于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盐类上浮。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纳米布(见图甲)是世界上最古老、干燥的沿海沙漠之一,多雾是纳米布沙漠沿海地区的固有特征。在狭长的近海沙漠有远古时代留下来的一种特有植物“活化石”——“千岁兰”(见图乙),有的植株已经存活2 000年之久。千岁兰茎十分短粗,直径有1米左右,高出地面仅20~30厘米。在茎的顶部边缘分别向两侧生出两片巨大的叶片,每片叶长达2~3米,宽30厘米左右。这两片叶一经长出后,就与整个植株终生相伴。
(1)分析纳米布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
(2)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解释该地沿岸多浓雾的原因。
(3)在空气干燥的沙漠中,叶片面积大往往是植物的致命弱点,但千岁兰巨大的叶片却成为其生命得以辉煌的保证。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解析】第(1)题,干旱主要是降水少、高温蒸发导致,所以答题时,主要从纬度、大气环流、洋流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浓雾的形成,不仅需要有充足的水汽、较低的气温,还需要静风环境。第(3)题,从材料中可知,近岸地区多浓雾,且千岁兰只分布在近海地带,这样可以为其生长提供水分。
答案:(1)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位于副热带地区和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常年盛行下沉气流或离岸风,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
(2)近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形成稳定的逆温层(或近地面气温低),不利于大气的上升运动,水汽难以向上输送,近地面水汽充足;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水平风力小,水汽不易扩散,所以该地易形成浓雾。
(3)千岁兰只分布在近海地带,近岸地区多浓雾;巨型叶片有利于吸收雾中的水汽,满足植株的生长。
【等级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读图,完成1、2题。
1.若该图为海陆间循环,S线代表地球表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②环节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B.G为海洋,H为陆地
C.环节③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和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若该图为北半球某地的热力环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压最高的是H地
B.气温最高的是G地
C.②地风向为东北风
D.④地风向为东风
【解析】1选A,2选C。第1题,若该图为海陆间循环,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②环节代表地表径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河流由陆地流向海洋,G为陆地,H为海洋。环节③表示海水蒸发。能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的是环节②。第2题,该图为热力环流,则H地气温最高,G地气压最高,②地为东北风,④地为西风。
(2019·徐州高一检测)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辽东湾(下图)是我国水温最低,冰情最重、海冰资源分布最多的海区,但目前仍未大规模开发,据此完成3~5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3.与我国其他海域相比,辽东湾海面冬季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纬度较高,获得光热少
②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③海湾较封闭,水体流动性差
④受寒潮影响,降温明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海湾封冻会导致( )
A.上空空气湿度增加B.区域内降雪量增加
C.冰面风力显著减弱 D.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5.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过海冰大规模制取淡水成本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
A.海水结冰时间短 B.海冰资源较少
C.开采海冰难度大 D.海水污染严重
【解析】3选A,4选D,5选C。第3题,海面结冰主要受气温、盐度、流速影响。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地纬度较高,冬季太阳辐射少,获得热量少,气温较低;读图可知,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较低,容易结冰;静水环境更有利于结冰,辽东湾海湾封闭,水体流动性较差,容易结冰;其他地区也会受寒潮影响,所以寒潮不是辽东湾区别于其他地区更容易结冰的原因。第4题,冰面蒸发小于海水,海湾封冻,蒸发减少,上空空气湿度下降;空气湿度下降,水汽含量减少,降雪减少;冰面阻力小,风力加大;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导致冰下海水盐度升高。第5题,世界范围内,高纬度地区,海冰结冰时间长;高纬度地区,气温低,海冰较厚,海冰资源丰富;成本高,可能是开采难度较大;并不是所有海域都污染严重。
二、非选择题(共10分)
6.(2019·唐山高一检测)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世纪金榜导学号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第(2)题,甲图中等温线弯曲分别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
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
(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样地
编号
冰川退缩
时间
林分密度
(株·hm-2)
郁闭度
主要树种组成
①
2015年
——
——
裸地
②
1998年
3 770
0.278
川滇柳、冬瓜杨、沙棘幼树群落
③
1980年
31 070
0.947
冬瓜杨、川滇柳、沙棘中树与大树、云冷杉幼树与小树群落
④
1966年
16 744
0.830
冬瓜杨、川滇柳、沙棘小树、云冷杉幼苗群落
⑤
1958年
2 574
0.757
冬瓜杨大树、云冷杉小树与中树群落
⑥
1930年
576
0.483
云冷杉中树与大树、冬瓜杨大树群落
⑦
1890年
378
0.807
云冷杉顶级群落
地表
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吸收率
0.8~
0.95
0.65~
0.9
0.6~
0.8
0.65~
0.8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本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本单元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6页。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