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反映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阶段。读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各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 )
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在阶段④,人地矛盾最尖锐
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②—节能减排,植树造林
C.③—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④—竭泽而渔,焚林而猎
解析:第1题,在阶段①,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②,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作用;到了阶段③,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到了阶段④,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2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①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
答案:1.A 2.C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完成第3~4题。
3.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4.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成功研制出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某公司成功研制出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乙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第4题,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因而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是C项。
答案:3.D 4.C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后,引起了不同学科专家的兴趣和研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第5~6题。
5.巴伯在其《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一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6.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解析:第5题,从题干“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程度”,可知主要偏重经济属性。第6题,发展科技,减少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
答案:5.C 6.C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8.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解析:第7题,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第8题,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
答案:7.A 8.C
读图,完成第9~10题。
9.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 B.耕地减少
C.乱砍滥伐 D.酸雨
10.该图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
①公平性原则 ②阶段性原则 ③持续性原则 ④共同性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9题,该图反映了人口增长,城镇化占用耕地。第10题,耕地资源的破坏,影响了后代人的资源利用,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枯竭,影响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违背了公平性、持续性原则。
答案:9.B 10.B
水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某年5月,华北几个城市调高了当地的居民用水价格。调高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A.和地区生产总值相适应
B.加强输水管网的建设
C.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12.中国很多特大城市因水资源短缺而过度开发深层地下水,深层水无法及时得到补充,出现严重的地下水漏斗区,使城市地表面临沉降的危险,地表出现沉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的密度减小
B.岩层之间缺少水层的顶托,受重力影响,地面下沉
C.城市建筑过多,地表的压力增大
D.打深水井对岩层造成破坏
解析:第11题,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问题严重,提高水价可以促使人们提高节水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2题,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岩层之间出现空洞,受重力作用,地面易出现沉降。
答案:11.C 12.B
中国的生态安全日益引发关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3~14题。
13.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西南地区沙漠化进程较快
B.长江以南地区酸雨污染严重
C.地下水超采问题农村超过城市
D.水土流失程度南方大于北方
14.三江源、黄土高原、塔里木河流域和海南岛热带雨林地区,生态保护的主要方向依次为( )
A.防风固沙、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
B.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C.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
D.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
解析:第13题,我国西北地区是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区域。长江以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所以酸雨问题较为严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激增,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导致许多城市地下水过度开采。北方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第14题,三江源位于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这里冰川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沼泽地分布较广,是多条江河补给的主要源泉之一。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塔里木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海南岛热带雨林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据此分析各选项。
答案:13.B 14.C
导学号63794021“有增长不一定就有发展”,任何增长和发展都会付出一定的生态代价。读下图,完成第15~16题。
15.图中显示生活质量与人均GDP和人均电力消耗量的关系是( )
A.人均GDP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B.人均GDP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C.人均电力消耗量越大生活质量越高
D.人均电力消耗量越小生活质量越高
16.我国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加快高耗能工业发展以实现人均电力消耗量的增长
②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提高人均GDP ③发展科技,努力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5题,图中显示人均GDP在0.3万~0.6万美元时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其他阶段呈正相关;人均电力消耗量始终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第16题,人均电力消耗量的增长不能靠加快高耗能工业发展来实现;人均GDP的增长要与环境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答案:15.C 16.C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营镇是集奶畜养殖、粮食生产、水产养殖、苗圃花卉、山林保护、旅游观光为一体,以循环型、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示范区。读图,完成第17~18题。
文登营镇生态农业园循环模式示意图
17.关于该生态农业园主要功能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山林区: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力度
B.奶畜养殖区:引进、繁育优良奶牛品种,发展乳制品生产
C.种植区:大力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
D.水源区:主要作用是调节园区的气候
18.下列地区适宜引进该模式的是( )
A.河套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辽东地区 D.吐鲁番盆地
解析:第17题,自然山林区应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该地区为温带地区,不适合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水源区主要作用是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第18题,辽东地区和山东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相似,适宜引种该模式。
答案:17.B 18.C
结合以下材料,完成第19~20题。
温室 气体 | 浓度(毫克/米3) | 年增长 率(%) | 生存 期(年) | 温室效 应强度 (CO2=1) | 对全球气 候变暖的 现有贡献 率(%) | |
1750年 | 1990年 | |||||
CO2 | 280 | 353 | 0.5 | 50~200 | 1 | 55 |
氟氯烃 | 0 | 0.000 85 | 2.2 | 50~102 | 3 400~1 500 | 24 |
CH4 | 0.8 | 1.72 | 0.9 | 12~17 | 11 | 15 |
N2O | 0.000 29 | 0.000 31 | 0.25 | 120 | 270 | 6 |
19.“用爱温暖世界,而不是二氧化碳。”四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 (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20.摒弃传统增长模式,倡导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列符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思想的做法是( )
①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②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③推广节能技术和无氟产品 ④保护植被,积极植树造林 ⑤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第19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直接比较数据即可。第20题,石油和煤炭都属于化石燃料,使用中均释放大量二氧化碳;一次性用品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答案:19.D 20.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下表是浙江省某乡历时4年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概况。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下列各题。
4年前概况 | 4年后概况 |
丘陵为主,土壤贫瘠 | 修建大坝,引水入乡,丘陵变岛屿 |
粮食种植为主 | 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 |
森林砍伐严重,水土流失 | 周边山区及岛屿草木如茵 |
文化生活贫乏 | “渔村一日游”旅游项目十分火爆 |
外出打工者众多 | 7家乡镇企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
人均年收入不足1 500元 | 人均年收入超过10 000元 |
(1)在这4年间,该地人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这一过程中人起到了什么作用?
解析:第(1)题,要认真阅读表格,从该乡实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4年前后农村变化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人地关系由紧张变得和谐。第(2)题,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是被动地适应恶劣环境,甘心放任自流,而是主动地改造环境,使得人类与环境在经济上得到大发展后在更高层次上再度和谐。
答案:(1)由紧张到和谐。
(2)自觉能动地审视自身行为,改造自然,发展经济。
22.(10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下表和图甲。
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表
消耗资源 | 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 | ||
1994年(%) | 2003年(%) | 2013年(%) | |
铁矿石 | 29.8 | 34.8 | 50.0 |
氧化铝 | 10.0 | 21.4 | 45.0 |
铜 | 6.9 | 19.9 | 45.6 |
原油 | 4.7 | 7.6 | 11.4 |
能源 | 17.8 | 31.1 | 22.4 |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图
图甲
材料二 见图乙。
1990—2008年中国铁矿石和原油对外依存度变化图
图乙
(1)由材料一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2)近年我国钢铁企业布局呈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3)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总结出相关的结论。第(2)题,我国钢铁工业布局的调整主要从交通、原料、市场等方面来分析。第(3)题,答案:较为开放,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大的方面来考虑。
答案:(1)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
(2)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原料(铁矿石)主要来自海外(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向沿海地区转移有利于原料(铁矿石)进口和产品(钢材)出口,降低运输成本;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邻近市场)。
(3)今后应该加快清洁能源、新能源(水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降低化石能源(煤炭)消费比重,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23.导学号63794022(12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
材料二 针对重庆市梁滩河流域养殖污染严重问题,有学者提出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见下图)。
(1)评价东北平原粮食生产区的气候条件。
(2)目前中国人均耕地仅0.09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简要分析近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小的原因。
(3)指出重庆市梁滩河流域发展沼气的优势,分析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
解析:第(1)题,评价东北平原粮食生产区的气候条件要结合气温与降水两因素,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回答。第(2)题,可以从工业化与城市建设占用耕地,生态建设需要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第(3)题,发展沼气的优势主要从沼气的原料来源和沼气池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分析。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优点主要从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1)有利条件:夏季温暖,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强,粮食品质好;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生产。降水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利于缓解春旱。不利条件: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还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灾害。
(2)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各种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政策,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土地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各种自然灾害导致耕地减少。
(3)优势:地处亚热带,冬季气温较高,沼气池利用效率高,利用时间长;生物量大,有机废弃物多,原料丰富。优点:物质循环利用,低投入、高产出,经济效益好,有助于解决资源问题;废物充分利用,环境效益好,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增加就业机会,社会效益好,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增加有机肥,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
2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天津位于环渤海中心部位,是我国大型的海盐生产基地之一,盐化工业是天津海洋化工中极具优势的产业。下图为天津市及周边主要盐场分布图。
(1)简述天津发展海盐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2)发展海盐化工业可能给天津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请你为天津市海盐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解析:第(1)题,可从气候、原料、交通和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海盐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产生环境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和造成生态破坏等。第(3)题,从生产工艺、市场、深加工等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1)位于我国北方半湿润地区,气候条件利于晒盐;海盐储量丰富;位于我国京津唐工业区,人口稠密,海盐化工业生产能力强、消费市场广;交通发达,为海盐化工原料和产品运输提供了条件。
(2)海盐化工业耗水量大,可能加剧天津的缺水状况;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污染陆地和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影响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利于天津的可持续发展等。
(3)海盐化工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延长海盐化工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与海盐化工业相关的产业;革新设备和生产工艺,节支降耗,提高利润;加大海盐化工产业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实现总体效益的提升。
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12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2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