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和地理环境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复习练习题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九)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选学)
一、选择题
2019年5月19日是第九个“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利民惠民的系列活动,调动社会和企业各界力量参与其中,共邀广大公民共享各地旅游建设成果,深入体会全域旅游新内涵,提升旅游休闲意识,携手进入大众旅游新时代。据此完成1~2题。
1.文化韵味深厚、文化元素丰富的旅游项目,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下列关于旅游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B.淡化了民族认同感
C.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D.推进了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
2.下列关于旅游业对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对外开放,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程度
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D.旅游业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对促进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1.B 2.C 第1题,旅游与文化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活动促进了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科技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扩大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强化了民族的认同感。第2题,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故合理的发展旅游业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3.读无锡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机会与可达机会图,说明影响游人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的主要因素是( )
A.游览价值的大小 B.市场的通达性
C.感知机会的多少 D.市场经济距离
解析:选D 从图中横坐标看出离无锡越近的景点,可达机会越多,说明是受旅游市场经济距离的影响。
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解析:4.A 5.D 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将会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因而乞力马扎罗山雪峰和澳大利亚大堡礁会成为濒危景点。第5题,“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将会使游客大量增加,超过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对旅游地的环境造成破坏。
暑假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拉萨”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6~7题。
6.上图所示的四种景观,同学们乘车可能看到的是( )
A.a B.b
C.c D.d
7.布达拉宫每日开放6.5小时,日接待游客量限定在850人以内。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不便
B.有利于游客适应高原气候
C.旅游环境承载量限制
D.游客量不足
解析:6.B 7.C 第6题,四幅图依次是a为椰林,b为黄土高原,c是喀斯特地貌,d为江南的茶园。由题可知,西安市的学生乘火车到拉萨,途中经过黄土高原,所以能见到的景观是b。第7题,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环境承载量,超过其值则易产生对资源的破坏,所以布达拉宫的开放时间和接待量是有一定限制的,这主要是为了保护旅游资源。
读甲、乙、丙、丁四国2014年旅游业统计资料,回答 8~9题。
国家 | 国际旅游收入(亿美元) | 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 国内生产总值 (亿美元) | 国际旅游就 业人数(万人) | 就业总人数 (万人) |
甲 | 150 | 温泉、火山 | 1 500 | 76 | 1 500 |
乙 | 120 | 史前古迹 | 1 000 | 50 | 1 000 |
丙 | 200 | 湖泊、草原 | 5 000 | 300 | 15 000 |
丁 | 80 | 山地、森林 | 1 000 | 95 | 950 |
8.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的国家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丙国发展旅游业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是( )
①带动区域相关行业发展 ②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 ③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④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8.B 9.A 第8题,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乙国国际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最高。第9题,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区域内餐饮、交通等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不会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下图是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假如你7月份到该乡村旅游区去旅游,不可能参与的旅游活动是( )
A.茶果蔬菜采摘 B.动物饲喂
C.高山滑雪 D.垂钓
11.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地发展乡村旅游有利条件的是( )
A.暖温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B.位于平原地形区,交通便利
C.位于阿里山、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比较稳定
D.接待能力比一般的城市旅游地区强
解析:10.C 11.C 第10题,图示信息表明,该地区观光点有油茶、梅园、葡萄园和夏季蔬菜,可进行茶果蔬等采摘活动;有动物养殖园,可进行动物饲喂;有水塘,可垂钓等。但是由于该地纬度较低,海拔2 115 m的高山上夏季没有积雪,因此不可能参与高山滑雪。第11题,台湾中部应是亚热带地区,A项错误。题干明确指出是“山区”,B项错误;该地为山区乡村,其接待能力没有城市的接待能力强。只有C项正确,可以从图中公路连接地点看出来。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是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中国部分局部图。
(1)如果游客冬春季节到敦煌旅游要注意防范________天气。
(2)“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敦煌石窟面对黄金周期间急剧增多的旅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简析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综合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
解析:第(1)题,敦煌在我国西北部,冬春季节受西北季风影响很大,多寒潮天气;由于周围沙漠广布,也多沙尘暴天气。第(2)题,限制游客数量既能保护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也能保障游客的观感,提高旅游质量。第(3)题,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包括:旅游资源质量(游览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市场距离、交通位置的通达度,以及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等五个方面。
答案:(1)寒潮(或大风降温)、沙尘暴
(2)保持风景区的环境质量;保障旅游质量。
(3)优势: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缺点: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地处偏僻的西北地区,通达性差;处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窟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
13.(全国卷Ⅱ)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解析: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可从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回答。其经济效益可从增加自身的商品价值和经济收入来回答,社会效益可从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品牌知名度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地理必修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随堂练习题,共5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测评,共6页。
高中地理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巩固练习,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