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课后篇巩固探究
读①②③④四个不同时期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图,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上面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
B.③是汽车时期
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
2.下列关于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路和公路的发展,促使城市街区沿交通干线两侧不断地向外延伸和扩展
B.近、现代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的空间形态更加紧凑
C.私家车的普及和快速道路系统的建立使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
D.随着地铁和高架道路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
解析第1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为步行—马车时期,②为高速公路时期,③为火车—电车时期,④为汽车时期。第2题,近、现代城市交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促进了城市产业活动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使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不是更加紧凑。
答案1.C 2.B
古扬州城因大运河的兴起而兴起,因大运河的衰落而衰落。21世纪随着宁启铁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贯通,改变了扬州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读图,完成第3~4题。
3.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 )
A.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贯通
B.宁启铁路替代长江航运
C.铁路沟通扬州与长江三角洲
D.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4.图中城市地域扩展的方向及其影响因素是( )
A.南北扩展——平原地形
B.东西扩展——铁路线
C.向南扩展——京杭运河
D.向东扩展——绕城公路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扬州再次崛起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可知,促使扬州再次崛起的交通背景条件是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4题,城市规划扩展方向主要为沿铁路线即东西方向,故选B项。
答案3.D 4.B
下图是石家庄发展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
①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 ②河北省省会设在石家庄市 ③石家庄市位于军事要道上 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正定县城相对于石家庄市来说,发展却极其缓慢,主要原因是( )
①京汉铁路(北京—武汉)的火车站没设在正定县城,而是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②石家庄位于京广线与京沪线的交点,客货流量很大 ③石德、石太铁路在石家庄与京广铁路相交,石家庄成了铁路枢纽 ④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城市,而正定县城不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石家庄是京广线和石太线、石德线的交点。第6题,正定县城的交通地位不如石家庄重要。
答案5.A 6.C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为运河沿岸的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结合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完成第7~8题。
7.“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因正确的是( )
A.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C.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8.下列关于济宁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面积有所减小
B.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
解析第7题,在历史上,由于靠近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扬州发展较快,城市沿运河扩展。第8题,随着清末大运河的淤积,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济宁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答案7.D 8.C
9.下图为高速铁路建成前后的城市时间距离(单位h为小时)变化示意图,由图中信息预测,将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的是( )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
解析图中乙、丁居于区域的中心位置,且城市等级最高,所以成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必然是乙城或丁城;图中又显示乙所在区域城市间及与周边城市有便捷的城际交通联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可判断乙城最有可能发展为区域核心城市。
答案B
10.高铁客运站不仅是城市对外的交通枢纽,更是城市地域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高铁客运站示意图。该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的方向是( )
A.东部 B.西部
C.南部 D.北部
解析由图可知,该城市北部出现了新的重要交通枢纽,因此城市空间形态应向北部扩展。
答案D
1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城市某种类型连锁店分布图,该连锁店可能是( )
A.大型超市或日用品店
B.日用品店或专卖店
C.专卖店或快餐店
D.大型超市或快餐店
解析由图可知,连锁店一方面是沿交通线分布,另一方面是分布在人口较多的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原则,但连锁店数量不是很多,因此可以判定为大型超市或快餐店,而非日用品店或专卖店。
答案D
据《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2020)》的要求,到2020年,把西安基本建成布局科学、生态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西部商贸中心。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①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②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地位 ③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为旅游购物中心 ④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区和销售区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3.目前,西安市的商业街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布局原则是( )
A.交通最优 B.资金最优
C.货源最优 D.市场最优
解析第12题,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它的形成与城市政治地位关系不大,旅游地也不一定是商品集散地。第13题,商业街在市中心主要是为了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以利于扩大消费市场。
答案12.A 13.D
14.(研究性学习)读福建某地区聚落及商业网点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两处聚落空间形态各有何特点?
(2)图中C、D两区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试分析其成因。
(3)图中E处河港曾经是该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枢纽,盛极一时。后因泥沙淤积和公路发展,该河港最终废弃。试述该种变化对E地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解析第(1)题,聚落A位于平原地区,并沿公路分布;聚落B位于丘陵地区,并沿河流分布。第(2)题,C地位于平原,交通便利,其商业网点的密度较大,而D地位于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商业网点稀少。第(3)题,E曾经是河港,所以其聚落空间形态应是沿河分布,河港废弃后没有其他因素影响,所以E的聚落空间形态不会发生变化,依然是沿河分布,但其商业网点的密度将会减小。
答案(1)A处聚落空间形态沿公路线扩展,B处聚落空间形态沿河流延伸。
(2)C处商业网点的密度大于D处。C位于平原,D位于山区。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
(3)E地聚落空间形态将保留沿河流伸展的特点,其商业网点密度将会减小。
15.导学号46404049(2017·天津文综,1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
(1)结合上图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
(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上图所示信息说明原因。
(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
解析第(1)题,铁路交通运输网密集的原因,主要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经济基础、技术力量及其在铁路运输网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第(2)题,读图可知,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铁路的工程量大。第(3)题,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方面分析。
答案(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
(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
(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后测评,文件包含新教材精创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同步训练2原卷版doc、新教材精创43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同步训练2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一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必修一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达标测试,共6页。
地理必修二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二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后复习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