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1单元 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1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 地球的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1单元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1单元测评 试卷 1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2单元 第1节 第1课时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试卷 0 次下载
地理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精练
展开第2课时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课后篇巩固探究
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这一天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应该是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第2题,此日后三个月即为6月22日前后到9月22日前后,这一段时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但是太阳直射点依然在北半球,北半球依然昼长夜短,但黑夜渐长,白昼渐短;南极圈的极夜范围逐渐缩小;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增快。
答案:1.B 2.B
下图为①②③④四地年内昼长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①②③④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4.有关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B.②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
C.③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不变
D.④地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①地夏至日昼长为0小时,冬至日昼长为24小时,故①地在南极圈上;③地全年昼长均为12小时,故③地在赤道上,纬度最低,由此可排除C、D两项;④地昼长变化幅度大于②地,故④地纬度高于②地。第4题,①地位于南极圈,有极昼、极夜现象,且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③地正午太阳高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④地年内昼长变化幅度不到24小时,一年中无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3.A 4.D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下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完成第5~6题。
5.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23°26' C.94° D.66°34'
6.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与晨昏圈相切的纬线度数最大为90°,最小为66°34',所以其差值为23°26'。第6题,M为正午、N为子夜说明M点出现极夜现象,N出现极昼现象,即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符合题意要求。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段为①和④,故D项正确。
答案:5.B 6.D
某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据材料完成第7~8题。
7.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
A.30天左右 B.50天左右
C.70天左右 D.90天左右
解析:第7题,考查时间的计算及太阳的方位。极夜之后的第一次日出的时间为地方时12时,南极中山站位于76°22'E,其地方时为12时时,天津(120°E附近)的地方时大约为15时,此时太阳位于天津的西南方向。第8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材料中指出,南极中山站7月17日极夜结束,从6月22日至7月17日,持续的时间为25天,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出现极昼极夜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关系,中山站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也有大约25天出现极夜现象,所以中山站极夜持续的天数大约为50天。
答案:7.D 8.B
9.下图中,甲和乙为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Q地位于M地的 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B.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穆朗玛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为 方向。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地位于M地的东北方向。根据甲和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20°W)。第(2)题,根据太阳直射20°S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穆朗玛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第(3)题,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直射点所在纬度(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该日,Q地刚好出现极夜,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M地昼长为14小时。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泰山日出方位为东南方向。
答案:(1)东北 (20°S,120°W)
(2)C
(3)从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Q地夜长大于P地夜长 14小时 东南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3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后作业题,共4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