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2单元 第1节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2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2单元 第2节 第3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2单元 第2节 第4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第2单元 第3节 第1课时 水圈的组成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2课时 大气的运动
课后篇巩固探究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据此完成第1~2题。
1.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面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2.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 )
①市区比郊区气温高 ②郊区比市区气温高 ③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高 ④近地面气压市区比郊区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故D项错误。白天陆地增温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洋增温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故A项错误。受“热岛效应”影响,近地面风一般由郊区吹向市区,故C项错误。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冷空气沿坡面流向谷底形成山风,而山谷中的空气被迫上升,故B项正确。第2题,市区人口密集,生产、生活及交通排放大量的人为热,形成“热岛”,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比市区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气流由郊区流向市区。
答案:1.B 2.B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左下图),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下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 )
A.为了室内空气流出
B.为了采光
C.为了室内热量散发
D.为了室外空气流入
4.有关室内空气的流动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下沉气流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伊朗古城的“风塔”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水的比热容较大,使周围气温降低,空气收缩下沉,高层空气由四周向塔中心流,则“风塔”顶部四面镂空主要是为了室外空气流入。第4题,由上题可知,室内水池使周围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则垂直方向上空气向下运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水池)流向四周,结合选项可知,B项正确。
答案:3.D 4.B
图1示意北半球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2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5~6题。
图1
图2
5.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①地气压低于④地
D.④地气压高于②地
6.下列关于风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风向为东南风
B.a的风向为西北风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c的风向为东北风
解析:第5题,读图2可知,甲地气压高于乙地,则①地气压高于②地,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则③地气压高于④地。第6题,a的风向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形成西北风。
答案:5.B 6.B
下图示意北京市春、夏、秋、冬四季平均逐时热岛强度变化。读图,完成第7~8题。
7.甲、乙、丙、丁四条曲线,表示冬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北京市夜间热岛强度大的可能原因有( )
①市区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 ②夜间大气对流弱,不利于市区散热 ③市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④建筑物既高又密,不利于市区散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7题,受天气(冬季多逆温,不利于市区散热)、供暖等因素的影响,冬季市区与郊区的温度差最大,热岛强度最大。第8题,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并无昼夜变化,对市区热量扩散的影响程度在白天和夜间是相同的,因而其不是北京市夜间热岛强度大的原因。
答案:7.D 8.A
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第9~10题。
9.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北半球的高压中心
B.为北半球的低压中心
C.为南半球的低压中心
D.为南半球的高压中心
10.关于A、B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吹西北风,风力大于B地
B.A地吹东南风,风力大于B地
C.A地吹东北风,风力小于B地
D.A地吹西南风,风力小于B地
解析:第9题,根据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可知,甲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此可以判断出风向向左偏,甲地位于南半球。第10题,由上题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画出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并向左偏转可知该地吹东南风。等压线密集处单位距离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答案:9.D 10.B
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1题,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风向应该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右偏,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应由高压指向低压,所以③正确。第12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就越大;图中③处等压线最密集。
答案:11.C 12.C
读某城市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4.下列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第13题,城市热岛环流近地面风由乡村吹向城市,结合等温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可知,A地吹东南风。第14题,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故等温面上凸,等压面下凹。
答案:13.A 14.A
15.读华北地区某城市某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 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 。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概率 (填“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 。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5)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的意义。
解析:第(1)题,城区气温高,而郊区气温低,反映了城市具有的热岛效应。第(2)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的热量。第(3)题,由于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及烟尘多,导致城区降水概率大于郊区。第(4)题,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第(5)题,城郊之间建设绿地会改善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答案:(1)热岛 由郊区吹向市区
(2)A
(3)大于 城区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城区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
(4)略。
(5)美化环境,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
16.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竖立的纸片B(如下图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填“左”或“右”)偏,纸片B向 (填“左”或“右”)偏。试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解释这一现象。
(2)在下图中用实线画出电炉和冰块附近低处和高处等压线的弯曲情况,并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3)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过程:热量差→ →同一水平面上的 →大气 。
(4)本实验验证了什么地理原理?
(5)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该地理原理,请你列举一个生活实例并作出合理解释。
解析:第(1)题,电炉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冰块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下部气流由冰块流向电炉附近,而上部由电炉上空流向冰块上空。故纸片A向右偏,纸片B向左偏。第(2)题,根据上部和下部气温和气压状况画出即可。第(3)题,受热不均导致热量差,使得大气产生了垂直运动,进而产生水平运动。第(4)题,本实验验证的是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第(5)题,考查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细心思考。
答案:(1)右 左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气压,高处形成高气压;冰块处较冷,空气冷却下沉,低处形成高气压,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差异,空气就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故纸片A向右偏动,纸片B向左偏动。(答案合理即可)
(2)如下图所示。
(3)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4)热力环流。
(5)略。
高中鲁教版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4页。
高中鲁教版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第三节 水圈与水循环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4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4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4课时当堂检测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