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后篇巩固探究
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它发生在自然环境中;社会属性是指它必须有承载体,即要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才称为灾害。现在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活动有关。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会发生自然灾害
B.人类完全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C.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
D.洪水、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
2.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1题,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发性、群发性、潜在性等特征,可以说突发性是自然灾害的特点,但不能说自然灾害的特点是突发性。第2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紧扣“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自然灾害”这两个条件去分析四个选项。环境污染不属于自然灾害;④属于自然原因形成的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只有①②可能由人类活动(如植被破坏、工程建设、过度开采地下水等)诱发。
答案:1.D 2.A
2018年5月,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持续遭受洪涝灾害。据此完成第3~4题。
3.南方多地发生洪灾的原因主要有( )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 ②降水较多 ③农业用水少 ④城市排水设施落后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城市密集
B.支流众多,河道弯曲
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第3题,持续的强降雨是发生洪灾的主要原因,同时城市排水设施落后加剧了洪涝灾害。第4题,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与河道特征、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的地形和植被情况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答案:3.B 4.C
洪水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做好洪水的监测和预报工作,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可大大减轻洪水所造成的损失。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关于防洪减灾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B.严格控制乱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C.我国人多力量大,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哪里出现灾情,全国人民一起支援
D.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6.防御洪水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 ②围湖造田,抵制洪水 ③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④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我国洪灾多发,损失较大,必须增加投入,加大防洪减灾的力度。第6题,迁出洪水多发区的人口因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而不现实;围湖造田,使湖泊的调洪能力下降,使洪水灾害更易发生,故①②不正确。
答案:5.C 6.B
下图是某城市渍水内涝次数的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城市可能位于( )
A.尼罗河三角洲 B.巴西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西欧平原
8.为减少渍水内涝的发生,该城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②改扩建城市的排水设施 ③增加城市的地形坡度 ④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渍水内涝次数主要出现的季节是夏季,但7月渍水内涝次数较少,说明此城市为夏雨型,但7月为伏旱,所以该城市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第8题,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有:整治河道,采取挖、扩、分等综合措施整治河道;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挡潮闸、排涝泵站;增加调蓄能力,如修建蓄水池、调蓄湖等;增加渗透能力,如铺设透水路面等。
答案:7.C 8.D
下图是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图及该流域年均径流量与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9.图示地区( )
A.径流量变化取决于降水
B.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C.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
D.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
10.肯斯瓦特大型水利枢纽对当地的影响是( )
①增加发电量和农田灌溉面积 ②有效调蓄夏、秋洪水 ③调节中下游水资源配置状况 ④提高玛纳斯河的航运价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9题,该河流位于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所以径流量变化取决于高山冰雪融水的多少,A项错误;新疆位于西风带,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B项错误;南部为山地,地势高,河流大都是自南向北流,C项错误;图中南侧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自南向北流,故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D项正确。第10题,大型水利枢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为附近农田提供灌溉水源,①正确;该河流位于干旱的沙漠地区,河流水量小,很少发生洪水,②错误;水利枢纽具有调节下游水量的作用,③正确;该河流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是季节性河流,航运价值小,④错误。
答案:9.D 10.C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 )
A.九省通衢 地上悬河
B.洞庭湖畔 赤壁战场
C.鱼米之乡 九曲回肠
D.黄金水道 险滩密布
12.现在该段河道已基本稳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①修建了荆江大堤 ②大量采挖河沙 ③进行河道的裁弯取直 ④减少农业灌溉用水 ⑤建设防护林工程
⑥建设三峡水利工程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⑥
解析:第11题,该河段是长江的荆江段。荆江段有两大特征,一是该段为地上河,二是该段河道弯曲。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网稠密,是鱼米之乡;但该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险。第12题,大量采挖河沙易使河道堤防崩塌;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会使河道水量增大,同时会影响该地的农业生产。
答案:11.C 12.D
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
1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13题,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害非常多,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该地地形崎岖、岩石破碎。第14题,防御措施包括护坡和进行山地植被建设。
答案:13.C 14.D
15.读清代我国死亡千人以上灾害分布图,判断图例中 1~4表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地震、风暴潮、洪涝、干旱
B.风暴潮、干旱、地震、洪涝
C.洪涝、地震、干旱、风暴潮
D.干旱、洪涝、风暴潮、地震
解析:图例1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应该为地震;图例2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应该为风暴潮;图例3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为洪涝;图例4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应该为干旱。
答案:A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网2019年1月9日消息,经核定,2018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524.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2 644.6亿元。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灾情较过去5年均值明显偏轻,其中,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59%、78%和34%。
材料二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其中水、旱灾害尤为突出,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我国水、旱灾害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1949年到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水、旱灾害频次。
地 区 | 旱灾频次 | 水灾频次 |
三江平原及长白山地 | 32 | 219 |
松辽平原 | 169 | 357 |
环渤海平原 | 415 | 799 |
黄淮平原 | 846 | 1 407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 | 949 | 2 151 |
(1)概括我国水、旱灾害的分布及发生频次的特点。
(2)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是水灾最严重的地区。从气候、地形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为减少水灾的影响,分别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由图可明显看出,水、旱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且南多北少;北方以华北地区最严重。水、旱灾害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南方多水灾,北方多旱灾。第(2)题,注意要求从气候、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河流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做法是加固大堤、疏浚河道。
答案:(1)分布特点:我国水、旱灾害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南方以水灾为主,北方以旱灾为主。频次特点: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次较高,且发生频次由南向北减少;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频次均是水灾多于旱灾。
(2)该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集中,易于引发洪涝灾害。江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易引发山洪;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生内涝(或受长江干流洪水威胁)。
(3)江南丘陵: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削减洪峰的威胁。长江中下游平原: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裁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材料二 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及自然灾害区划图。
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
我国干旱灾害分布
我国热带气旋与台风运行路线、泥
石流灾害、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
我国自然灾害区划
将下列自然灾害的字母代号填入第(1)(2)题的相应空格内:
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
(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最广的两种是 和 。在图四中,地区Ⅰ与地区Ⅲ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Ⅱ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3)干旱与洪涝灾害均较严重的地区有哪些?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是什么?简要说明以上各地干旱灾害成因的不同之处。
(4)针对我国暴雨洪涝灾害所发生的原因,请你说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各地气候、地形、河流等条件不同,自然灾害的类型和成因也不相同,防御措施也各有特点。从图一、二、三中可以看出,在我国分布最广的自然灾害是干旱和洪水。在图四中,地区Ⅰ和地区Ⅲ同为东部季风区,洪水、干旱、台风、风暴潮都时有发生;地区Ⅱ是黄土高原,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Ⅳ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现代地壳活动活跃的地区,加上夏季暴雨集中,是我国泥石流灾害频发地区。第(2)题,在图示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有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干旱和台风,而洪水和风暴潮是发生在水圈中的灾害。第(3)题,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旱涝灾害严重。由于夏季风的进退,影响我国雨带的推移,进而导致我国旱灾出现的时间差异及地区差异。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及实践经验,说出采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1)A C ABCF C D E
(2)DE CF AB
(3)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地势低平。
华北平原主要为春旱,原因是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量大,形成春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伏旱,原因是该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降水少、气温高,形成伏旱。
珠江三角洲主要为冬旱,原因是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降水少;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形成冬旱。
(4)提高人们防灾减灾意识;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等。
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测试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测试题,共7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后作业题,共7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