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课时训练
展开第三节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课后篇巩固探究
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而现在一般阴历三月下种;《竹书纪年》记载了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记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资治通鉴》记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据此完成第1~2题。
1.材料显示( )
A.全球气候一直在变暖
B.地质时期气候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
C.人类历史时期气候温暖时期和寒冷时期交替出现
D.人类历史时期气温波动很大,可达10~15 ℃
2.当今我们面对气候变化,宜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①禁止使用小轿车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严禁使用化石燃料,改用清洁能源 ④植树造林,保护天然林
⑤采用固碳技术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解析:第1题,材料仅显示了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第2题,针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使用清洁能源等);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采用固碳技术等);适应气候变化,培育良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国家合作;采取法律手段等。
答案:1.C 2.D
在国际气象学界有一种理论正引起人们关注——在接下来的10到2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微型冰河世纪”。假设这一理论成立,据此完成第3~4题。
3.2030—2040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甘蔗的种植范围缩小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我国大陆上1月0 ℃等温线北移
D.热带鱼分布范围扩大
4.2030—2040年,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源短缺现象加剧
B.极地冰川大幅度减少
C.农作物一年中成熟次数减少
D.中高纬度地区航运条件恶化
解析:第3题,在未来10年到2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气温降低会使甘蔗的种植范围缩小。全球气温偏低,会使喜马拉雅山雪线下降、我国大陆上1月0 ℃等温线南移、热带鱼分布范围缩小。第4题,由于未来10年到20年间全球处于一个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故极地地区、高山地区冰川融化速度减慢,形成速度加快,所以不会出现极地冰川大幅度减少的现象。
答案:3.A 4.B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北方有大片脱针型落叶松,秋天落叶,冬天积雪覆盖。近年来,该地脱针型落叶松逐渐转变为常绿针叶树,这将推动气候变暖。据此完成第5~6题。
5.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6.全球气候变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能有( )
①扰乱人体的新陈代谢 ②皮肤癌患者增多 ③传染病患者增多 ④白内障患者增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5题,脱针型落叶松逐渐转变为常绿针叶树,使得该地植物生物量增加,地表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减弱,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从而推动气候变暖。第6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疾病增加,为许多病菌提供了温床,会扰乱人们的新陈代谢,同时病菌多了会使传染病患者增多,而皮肤癌患者增多和白内障患者增多是由于地球上空臭氧层的空洞,使得进入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加而引起的,故选C项。
答案:5.D 6.C
根据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喜马拉雅山区的冰川在持续减少,其速度还有可能加快,21世纪内珠穆朗玛峰冰川或将完全消失。下图为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海拔带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变化。读图,完成第7~8题。
7.近30年来,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
A.总体呈萎缩态势
B.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
C.海拔5 200米附近冰湖最多
D.较低海拔处冰湖面积变化明显
8.近30年来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如上图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下降
B.冰川退缩
C.过度引水灌溉
D.降水减少
解析:第7题,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近30年来冰湖面积呈净增趋势,但不同海拔表现不同,海拔5 200米附近冰湖最多。第8题,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面积不断增加的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补给湖泊水量增加。
答案:7.C 8.B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第9~10题。
9.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0.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解析:第9题,山峰抬升至冰期时就会经历一次冰期。因此山峰经历冰期的次数与抬升的早晚有关,即经历冰期次数越多的山峰,抬升得越早;经历冰期次数越少的山峰,抬升得越晚。图中果洛山经历三次冰期,雪宝顶经历两次冰期,太白山和点苍山经历一次冰期。第10题,冰川的发育关键取决于气温的高低,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现在的气温比末次冰期更高。植被更密是气温升高的结果,不会影响到冰川的发育。
答案:9.B 10.B
开阔水域是指除去海冰区之外的海洋区域。下图为1982—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距平(与多年平均值之差)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1~12题。
11.2007年、2012年和2016年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关
B.人类大规模开采海冰导致
C.北极地区降水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D.中纬度的气旋进入北极海域加剧海冰融化
12.北极海域开阔水域面积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A.有利于北极熊的生存与繁衍
B.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C.增强北大西洋暖流
D.北极海域周边陆地降水减少
解析:第11题,中纬度的气旋进入北极海域,给北极地区带来暖湿气流,造成温度升高,加剧海冰融化,D项正确。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约为11年,由此可见2007年、2012年和2016年的时间间隔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不符,A项错误。目前人类开采海冰的技术还不成熟,而且大量开采海冰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B项错误。北极开阔水域面积异常增大,利于水分蒸发,北极地区降水应增大,C项错误。第12题,北极海冰通过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吸收来影响全球气候。海冰像镜子一样,能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返回太空,大多数的阳光不会被海洋吸收,而海水由于其热容量大,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之后又将热量传输到大气,因此海冰融化可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B项正确。海冰融化,北极熊的生活空间范围缩小,因此不利于其生存与繁衍,A项错误。北大西洋暖流是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形成,与北极海冰关系不大,C项错误。北极海域开阔水域面积变大,空气中水汽增多,北极海域周边陆地降水应增多,D项错误。
答案:11.D 12.B
下表为我国西北某研究团队的统计资料表。据此完成第13~14题。
观测点 | 单条冰川平均缩小量(千米2) | 冰川缩小比率(%) |
① | 0.38 | 12.8 |
② | 0.17 | 18.9 |
③ | 0.11 | 31.5 |
④ | 0.42 | 8.8 |
⑤ | 0.1 | 15.4 |
⑥ | 0.11 | 34.2 |
⑦ | 0.14 | 10.5 |
⑧ | 0.57 | 25.3 |
13.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最可能为( )
A.固态水资源利用方式
B.气候变暖与地理环境
C.融水侵蚀强度与速率变化
D.冰川的移动与地壳运动
14.若表中现象持续发生,则对西北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河流径流量先增后减
B.气温日较差减小
C.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D.生物多样性锐减
解析:第13题,由材料可知,冰川在减小,冰川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可判断该团队研究的内容最可能是气候变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14题,若冰川持续减小,短期内,该地区的河流会因补给水量增大而径流量增大,但长期看,冰川面积不断减小,河流的补给量也将不断减小,因此河流的径流量先增后减;冰川面积萎缩后,岩石、土壤等地表物质裸露,这些物质的比热容较小,故气温日较差将增大。
答案:13.B 14.A
15.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取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解析: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有: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答案:A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德国气象局发布报告说,根据目前的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更潮湿多雨,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继续变暖,预计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升高2~4 ℃。
材料二 可怕的全球气候变暖。
(1)根据材料,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
(2)列举近年来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联的一些海洋环境问题。
(3)气候、石油、粮食成为近年来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填写出下列框图中甲、乙方框所代表的内容。
甲: ;乙: 。
(4)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解析:第(1)题,由材料图可直接读出后果,其原因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频繁等。第(3)题,由框图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可确定甲为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乙为石油资源短缺。第(4)题,“节能减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节约资源或能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变暖趋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答案:(1)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2)台风灾害频繁、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咸潮较频繁等。
(3)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石油资源的短缺
(4)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海洋上浮冰在不断融化,海平面在逐年上升。
材料二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更惊人的是,生物亚种群和遗传变异也会受到影响。
材料三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气候变暖可导致暴风雨、飓风、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频发,除直接导致人类死亡和伤残外,还为疟疾、脑炎等传染性疾病提供传染环境;气候变暖带来的热浪和高温,能使病菌、寄生虫更加活跃,损害人体免疫力,同时导致心脏、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哪些影响?
(2)全球变暖带来的影响除了材料中所叙述的之外,还有哪些?请再说出两个方面。
解析:第(1)题,材料一主要说明了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材料二主要说明了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材料三主要说明了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第(2)题,除了材料中提到的,全球变暖还会对水循环、农业、工业等很多方面产生影响。
答案:(1)导致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破坏地球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健康。
(2)对水循环的影响: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使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使地表径流发生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和部分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农作物减产的可能;温度升高使高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农作物增产的可能。对工业的影响: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耗,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耗;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将受到更严格的限制。(任答两个方面即可,其他回答合理亦可)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4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训练题,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课时练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