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第四单元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完成第1~2题。
1.若①是自然资源,③是能源,则②不可能是( )
A.常规能源
B.水资源
C.矿物能源
D.可再生能源
2.若①是矿产资源,③是工业燃料,则②可能是( )
A.煤炭、石油、天然气
B.铁矿、水能、沼气
C.地热、天然气、煤炭
D.石油、水能、铁矿
解析:第1题,水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但不属于能源。第2题,煤炭、石油、天然气既是矿产资源,又是工业燃料。
答案:1.B 2.A
读世界某自然资源的主要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该自然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煤炭资源
C.土地资源
D.冰川资源
4.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数量不断减少
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已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联系密切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资源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故为冰川资源。第4题,由于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其数量会逐渐减少。
答案:3.D 4.A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6.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看出d曲线所代表的因素在采猎文明阶段没有产生影响,农业文明影响也较微弱,在工业文明阶段的影响明显加强,结合选项可知应是技术。第6题,工业文明阶段,非农业用地大大增加,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位的优劣上。
答案:5.D 6.D
后天性资源是指由于传统资源或能源相对匮乏,人类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的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种资源。下图为不同社会阶段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b阶段两个空白框为该阶段内人类活动作用程度较强的两种自然资源类型,这两种自然资源可能是( )
A.气候资源、淡水资源
B.矿产资源、能源资源
C.海洋资源、空间资源
D.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8.下列关于c阶段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继续提高
B.后天性资源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C.现代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继续加强
D.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在经济发展中较高
解析:第7题,a阶段为农业社会阶段,体现了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资源的利用,b阶段为工业社会阶段,该阶段人类活动作用程度较强的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第8题,c阶段由于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化,人类创造并利用更多的后天性资源,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弱。
答案:7.B 8.B
洪灾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9~10题。
9.关于洪水和洪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洪水必然造成洪灾
B.洪灾仅指物质、人员方面的损失
C.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D.洪水发生在任何地区都会形成洪灾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地面坡度大、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率低,流域汇水速度快
B.河谷顺直、通畅、纵向坡度小的河道排水速度快
C.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也会造成洪灾
D.洪水发生区的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致灾的可能性和损失就越大
解析:第9题,洪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才能形成洪灾。洪灾损失既有物质、人员方面的直接损失,也有间接损失,洪水发生在无人区不会造成损失。第10题,土壤含水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慢;河谷的纵向坡度越小,河道的排水速度越慢;洪水若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洪灾。
答案:9.C 10.D
灾变强度是评价影响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主要指标,灾变强度越大,灾害损失越大。读我国某自然灾害灾变强度分布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台风 B.沙尘暴
C.洪涝 D.滑坡
12.微度灾变省区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水污染
C.荒漠化 D.酸雨
解析:第11题,由图可知,该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该灾害较少,故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洪涝。第12题,由图可知,微度灾变省区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些省区距海遥远、气候干旱,最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答案:11.C 12.C
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完成第13~14题。
13.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50年间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50年间气温与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两地50年间降水均呈逐年下降趋势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14.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的变化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第13题,据图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上升趋势;降水的变化基本都呈波动减少趋势。第14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大,加上降水减少,地表会变得更加干燥与疏松,沙尘暴发生的频率会增加。
答案:13.D 14.A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第15~16题。
15.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20%
C.19% D.21%
16.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解析:第15题,在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占20%,在土地资源构成图中不适宜地占1%,二者的差就是区域的土地后备资源。第16题,“现阶段”和“最有效”是题干中的关键词。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效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将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该地大量林带和草地开垦为耕地,说明人均耕地少,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不可能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答案:15.C 16.B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南、北坡1月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第17~18题。
17.根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山地可能为( )
A.天山 B.南岭
C.秦岭 D.大兴安岭
18.图示气温变化将导致( )
A.该山地雪线高度上升
B.我国小麦种植的北界南移
C.我国各地作物的收获时间推迟
D.我国制冷工业发展受限
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该山地为东西走向,且为1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通过的地区,故可能为我国的秦岭。第18题,气温越高,雪线高度越高;全球气候变暖后,较高纬度地区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故我国小麦种植的北界向北移动,我国各地作物的收获时间提前;气候变暖有利于我国制冷工业的发展。
答案:17.C 18.A
在青海省共和盆地705米深处有200 ℃以上的大规模可利用干热岩资源。干热岩是指地层深处不含水或蒸汽的致密不透的热岩体,其主要用于发电,成本仅为风力发电的一半,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读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完成第19~20题。
19.与风力发电相比,干热岩发电( )
A.不占用土地资源
B.不受气象条件制约
C.生产技术要求低
D.清洁无污染
20.若青海省共和盆地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可能导致当地( )
A.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地表温度升高
C.太阳能开发会减少
D.地壳运动活跃
解析:第19题,风力发电和干热岩发电都需要占用土地资源,都是清洁无污染的,风力发电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干热岩发电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干热岩发电对生产技术要求更高。第20题,因干热岩发电成本仅为太阳能发电的十分之一,若青海省的干热岩大规模开发利用,最可能导致当地太阳能开发减少,C项正确。
答案:19.B 20.C
读部分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与人口数量关系图,完成第21~22题。
21.下列对图中有关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国排放总量远大于中国
B.经济越发达,排放总量越大
C.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排放国
D.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
22.下列行为违背低碳理念的是( )
A.降低城市建设密度
B.建设垃圾焚烧电站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解析:第21题,虽然美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但是人口数量比中国人口少得多,故排放总量小于中国,A项错误;由图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量无明显相关性,B项错误;图中欧洲国家中俄罗斯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最多,人口数量也较多,是欧洲最大的排放国,C项错误;图中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比发展中国家少一些,但是人口比发展中国家少很多,故人均排放量大于发展中国家,D项正确。第22题,建设垃圾焚烧电站,可以合理利用垃圾,减少垃圾污染,还可以发电,减少对煤炭、石油等使用,符合低碳理念;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对垃圾进行循环利用,符合低碳理念;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自行车环保,低碳。
答案:21.D 22.A
光伏大棚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表为光伏大棚与普通大棚相关数据比较表。读表,完成第23~24题。
大棚类型 | 光伏大棚 | 普通大棚 |
每年种植蔬菜次数 | 3~4次 | 1~2次 |
大棚使用寿命 | 25年左右 | 每年更换一次塑料膜 |
建造成本 | 850 元/米2 | 100元/米2 |
23.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 )
A.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长
B.农产品的售价更低
C.对环境的污染更少
D.目前在我国分布更广
24.对于我国某地正在建设的光伏大棚,利用遥感技术不能监测的是( )
A.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
B.光伏大棚的面积
C.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
D.光伏大棚的高度
解析:第23题,与普通大棚农业相比,光伏大棚农业每年种植蔬菜的次数更多,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更短;由于光伏大棚的造价高于普通大棚,目前推广的难度较大,且生产成本的增加会造成农产品的售价高于普通大棚生产的产品;光伏大棚不需要每年更换塑料膜,故造成的环境污染更少。第24题,光伏大棚的位置、光伏大棚之间的距离、光伏大棚的面积等都可以通过判读遥感影像来获得;通过对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对比分析,可获得光伏大棚的施工进度;但光伏大棚的高度信息无法通过遥感来获得。
答案:23.C 24.D
25.2019年1月21日13时4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文昌超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该卫星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环境、国土、交通等多个领域。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对农作物的受灾情况进行监测,主要是因为( )
A.不同生长状况下的农作物,其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B.随时随地,地面都可以接收到至少三颗卫星的信息
C.有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可以将农作物与其他地物准确区分
D.有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专业化的人员,进行数据模拟分析
解析:因为不同生长状况下的农作物,其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可以据此利用遥感技术,及时对农作物的受灾情况进行监测。
答案: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2009—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图2)。
图2
(1)2009—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什么?其造成的突出环境问题是什么?(2分)
(2)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主要能源消费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能源生产区集中分布在什么地区?缓解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分)
(3)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带布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新疆和西南地区是我国两大能源基地,填表比较其差异。(4分)
| 主要能源类型 | 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新疆基地 |
|
|
西南基地 |
|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分布、我国能源基地建设、能源消费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第(1)题,根据我国2009—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信息可知,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煤炭;以煤炭为主的消费结构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第(2)题,结合“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信息可知,能源生产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主要措施可以从能源跨区域调配、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开发新能源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原因可以从能源需求、能源分布、技术等方面分析。第(4)题,比较两能源基地的差异,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新疆基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中易产生土地荒漠化;西南基地水源和煤炭资源丰富,开发中易产生的问题可结合当地的气候、地形及矿产分布分析。
答案:(1)煤炭。大气污染严重。
(2)(中)西部。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3)东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短缺;技术力量雄厚。
(4)
| 主要能源类型 | 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
新疆基地 | 石油、天然气 | 土地荒漠化 |
西南基地 | 水电、煤炭 |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 |
27.(15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的发展,水资源在很多地区都日益紧缺,下图是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人均水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形区是哪里?分析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3分)
(2)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人均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但区内的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试分析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3)根据图示分析,我国人均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形区是哪里?这一地区除了水能资源外,还有哪些能源比较丰富?试分析这些能源丰富的原因。(4分)
(4)分析四川省水资源状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华北平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从本地水资源状况、人口与经济状况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考查在气候相对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不当易造成的问题。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能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地热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资源。第(4)题,四川省的水资源状况可从农业(灌溉水源)、工业(能源)两方面分析。
答案:(1)华北平原。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在夏秋季,冬春干旱;②降水年际变化大;③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对水资源的污染比较严重。
(2)主要的区位条件:①黄河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由于大量引黄河水灌溉,易造成当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和黄河下游断流等环境问题。
(3)青藏高原。地热能和太阳能。水能:河流众多且地势落差大。地热能:地处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太阳能: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4)四川省水资源较为丰富,四川省利用水利枢纽(如都江堰)和水力发电站(如二滩电站)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能源。
28.(15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31日14时至2月1日8时,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降温6~8 ℃,其中江南南部和东部、华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达10~12 ℃。西北地区东南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以及长江中下游出现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
材料二 入侵我国寒潮的源地和路径。
(1)西路寒潮源地是北冰洋,先后途经我国 盆地、河西走廊、 高原东侧。(2分)
(2)中路寒潮源地是C区域一带,先后途经我国内蒙古高原、 山脉、 高原、华北平原,到达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2分)
(3)说明我国A、B地形区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原因。(3分)
(4)寒潮对我国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寒潮灾害?(4分)
(5)下图表示“寒潮—大风—雪灾—沙尘暴”灾害链。读图,并将下列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与图中数码相应的空格内。(4分)
A.雪灾 B.低温
C.生物冻害 D.大气污染
① ,② ,③ ,④ 。
解析:第(1)(2)题,根据图中寒潮经过的地形区如实填写即可。第(3)题,主要分析高原、高山等地形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第(4)题,春秋季为农作物生长期,寒潮入侵,会造成急剧降温,产生冻害;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采取一些保温措施,可减轻寒潮灾害。第(5)题,通过图中信息“农牧区白灾”可逆向推理,确定①为雪灾;分析“沙尘暴”的影响,可判定②为大气污染;剩下的选项中,低温是形成生物冻害的原因,进而确定③为低温,④为生物冻害。
答案:(1)准噶尔 青藏
(2)阴山 黄土
(3)A为青藏高原,B为云贵高原,两地海拔高,纬度较低,受冷空气影响较小。
(4)春、秋季(初春、秋末) 措施:加强气象监测预报,做好防寒准备工作;人造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5)A D B C
29.(10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的冰层覆盖面积近年来呈缩减趋势,北大西洋洋流系统也因气候变暖而发生变化。据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公布的国家气候数据中心作出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海洋表面温度再创新高,北冰洋可能30年后无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和
北大西洋表层、底层洋流系统示意图
(1)现在北大西洋暖流在格陵兰岛附近因密度增大而下沉,主要原因是( )(2分)
①高纬度地区气温低,空气干燥,海水容易蒸发 ②海水不断向大气释放热量使温度降低 ③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④海水结冰使盐度升高 ⑤盛行风的影响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2)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北大西洋表层和底层的洋流系统阻断,主要原因是什么?若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欧洲气候特点将会发生哪些变化?(4分)
(3)近年来,有关国家围绕北冰洋的竞争愈演愈烈,其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解析:第(1)题,来自较低纬度的海水温度降低,密度增大,下沉;此外,海水结冰可以使盐度升高而下沉。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川融化,海水密度、盐度减小,洋流系统受影响;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对欧洲西部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减轻,气温降低,降水减少。第(3)题,对北冰洋的竞争,主要是为了争夺北冰洋的空间、资源、交通战略地位等。
答案:(1)B
(2)北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冲淡来自低纬海域的高盐分洋流,使表层海水的密度变小不再下沉。变化:温度降低,降水减少。
(3)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对北冰洋的领土竞争可以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北冰洋是联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捷径,战略地位突出;竞争北冰洋,扩大战略缓冲地带,利于巩固国防安全。(答出3点即可)
2019-2020学年新培优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模块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本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14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3页。
高中鲁教版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