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1课时 地球的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课后篇巩固探究
1.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30°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解析:若黄赤交角变大,则回归线的纬度扩大,则热带增大。寒带的纬度等于90°减去回归线的纬度,故回归线纬度越大,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越大,寒带范围越大。温带相应就越小。
答案:A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北半球各地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的区段是( )
A.a→c B.b→d
C.d→e D.c→e
3.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解析:第2题,c→d→e区段代表北半球的冬半年。d→e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由南回归线向赤道),所以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第3题,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地球经过远日点,所以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答案:2.C 3.D
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节气名称是( )
A.春分 B.秋分 C.冬至 D.夏至
解析:地球处于C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所以C处为秋分。
答案:B
导学号58734010下面两表示意甲、乙、丙、丁四地不同节气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第5~6题。
| 小满 5月21日 | 夏至 6月22日 | 大暑 7月23日 |
甲 | 76°50' | 80° | 76°50' |
乙 | 71°44' | 68°34' | 71°44' |
| 小雪 11月22日 | 冬至 12月22日 | 大寒 1月21日 |
丙 | 86°50' | 90° | 86°50' |
丁 | 53°44' | 50°34' | 53°44' |
5.甲、乙、丙、丁四地按照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丙、甲、丁 D.甲、丙、丁、乙
6.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比乙地小
B. 68°34'为乙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
C.乙地和丁地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D.一年中甲、丙两地只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解析:第5题,根据夏至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可计算出甲地纬度为33°26'N或13°26'N,若是13°26'N则5月21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应接近90°,与材料不符,因此确定甲地纬度为33°26'N;根据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8°34'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满和大暑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乙地纬度为2°N;丙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可确定丙地纬度为23°26'S;根据丁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34'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小雪、大寒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确定丁地纬度为16°N。所以四地按照纬度数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乙、丁、丙、甲,B项正确。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一年中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比乙地大,A项错误;乙地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4°34',B项错误;乙地和丁地都有太阳直射现象,所以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是90°,C项正确;当太阳直射在甲、丙两地中间的纬线5°N时,甲、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而一年中5°N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答案:5.B 6.C
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完成第7~8题。
7.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 )
A.北温带 B.南温带
C.0°~23°26'N D.0°~23°26'S
8.在图中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 )
A.黑夜最短
B.正午旗杆无影子
C.气温最高
D.受太阳活动影响强烈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2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达到90°,所以可推断该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再结合图中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12月22日之前和之后的太阳高度,可推断该地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且接近南回归线。第8题,图中C处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太阳直射该地,所以可推知,该地正午旗杆无影子。
答案:7.D 8.B
9.导学号58734011读①②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所示①②③地的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图中P和Q对应的太阳高度分别为 、 。
(3)若下图中地形剖面为36°34'S纬线上某地,一房产开发商欲在山地南侧P处开发一处高档住宅楼,为保证住宅楼的采光条件,图中L的最小距离应为 。
解析:第(1)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变化规律、计算及应用等知识。由图分析可知①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②地位于赤道,③地位于南回归线上。第(2)题,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结合四节气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可得到①地的确切纬度和P、Q对应的正午太阳高度。第(3)题,住宅区开发需注意采光,特别是在冬季。保证采光,就是北面的山体影子不要挡住楼房,太阳从北面照过来;计算出南半球冬至日(即北半球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该地正午太阳高度H=90°-(23°26'+36°34')=30°,进而计算最小距离。
答案:(1)C
(2)43°08' 66°34'
(3)h(或h·cot30°)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5 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练习)-(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2.0.5 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练习)-(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基础知识五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基础知识五太阳方位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高考地理选择题 专题训练: 这是一份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高考地理选择题 专题训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地最可能位于,该日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冬至日正午时纪念碑影长约为,该地位于,该日是北半球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第二课时精练,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