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2.1.1 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 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同步:2.1.1地球内部圈层和岩石圈的结构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同步:2.1.2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2.2.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试卷 0 次下载
-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同步:2.2.1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课后篇巩固探究
2017年4月25日14时6分,云南普洱市墨江县发生里氏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第1~2题。
1.根据震源深度,推断此次地震发生在( )
A.莫霍界面附近 B.地核内部
C.地壳内部 D.软流层内
2.该地区位于世界上非常活跃的火山地震带上,下图中a、b、c、d表示不同的板块交界地带,该地区位于其中( )
A.a处附近 B.b处附近
C.c处附近 D.d处附近
解析:第1题,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大陆地壳更厚。云南普洱市墨江县的此次地震应发生在地壳内部。第2题,a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b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答案:1.C 2.C
“黑烟囱”是指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周围岩层中的金银等金属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在附近的海底,堆积成像“烟囱”一样的形状。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黑烟囱”区域主要位于( )
①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②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③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④非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黑烟囱”在成因上属于( )
A.沉积岩 B.变质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解析:第3题,依据图中信息结合世界板块分布图,可以判断图中的“黑烟囱”位于南印度洋,处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此交界处板块边界是生长边界,所以选择D项。第4题,形状像“烟囱”,是堆积而成的,由此判断为沉积岩。
答案:3.D 4.A
5.电影《霍比特人》《指环王》中展现的新西兰风景令人陶醉。形成下列新西兰美景的地质作用有误的是( )
A.甲——流水堆积作用
B.乙——岩浆活动
C.丙——冰川侵蚀作用
D.丁——流水侵蚀作用
解析:甲图是海滩,是海浪堆积作用,不是流水堆积作用,A项错误。乙是火山,是岩浆活动形成,B项正确。丙是峡湾,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C项正确。丁是河谷,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项正确。
答案:A
导学号58734030(2016·浙江高考)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6~7题。
6.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7.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6题,地质构造的类型主要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据图可知,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即岩层中间新两翼老,故为向斜构造。河流阶梯状地貌是由河流作用(包括侵蚀作用、堆积作用)、地壳抬升形成的。此河段阶地主要由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可知,与东侧相比,西侧同一阶地位置高,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7题,图中甲为粘土,乙为沙、卵石,丙为页岩,丁为石灰岩。据题干中信息“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故最可能在乙处找到这种贵重金属。
答案:6.C 7.B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丙甲乙
D.丙丁甲乙
9.下列关于此地开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矿厂
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
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
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修建隧道
解析:第8题,岩层成层分布后,受到水平的挤压作用,形成褶皱,而后岩浆穿过岩层,冷凝成岩浆岩,在内力作用下形成断层,最后又有新的岩层沉积下来,故其先后顺序为丁丙甲乙。第9题,图中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背斜和断层,这些部位岩石破碎,采石容易,所以A项正确;铁路、隧道等工程建设最好避开断层等地壳不稳定区域,所以B、D项错;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但此地不一定存在油气资源,C项错。
答案:8.C 9.A
下图是模拟某地貌形成的小实验: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此实验主要是探究( )
A.风力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搬运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
11.该实验存在的不足有( )
①没有体现流水作为搬运媒介 ②没有选用颗粒不等的混合物作为实验材料 ③堆积体的形状与实际地貌差别很大 ④没有体现搬运过程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第10题,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犹如泥沙随流水向河流下游流动;小米在下方堆积下来,正如泥沙在水流速度缓慢时堆积下来。第11题,在该实验中没有水作为搬运媒介,小米堆积时也不能按照重量、大小次序堆积。
答案:10.D 11.C
导学号58734031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第12~13题。
12.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13.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解析:第12题,图中甲地地表形态为山地,从岩层弯曲方向与新老关系组合可判断为向斜,A、B项错误;从岩层弯曲方向与新老关系组合可判断乙地为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C项正确,D项错误。第13题,图中丙处岩石成层分布,可推断为沉积岩。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和玄武岩为岩浆岩,大理岩、石英岩为变质岩,只有A项中的石灰岩、砂岩均为沉积岩,故A项正确。
答案:12.C 13.A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土层之上、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4~15题。
14.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堆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15.“蘑菇沙漠”最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解析:第14题,图示景观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地貌。第15题,风力侵蚀地貌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分布广泛。
答案:14.A 15.D
16.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结合下列新疆的景观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按照内、外力作用把图中地貌景观进行分类。
(2)吐鲁番盆地位于天山南侧,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简述其形成原因。
(3)结合图中信息,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及其地貌形成过程。第(1)(2)题,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沙丘地貌都是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吐鲁番盆地为典型的地堑盆地,由岩层断裂下陷而成;天山山脉绵延数千千米,为褶皱山,其形成与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第(3)题,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都是风力作用(外力作用)的结果,雅丹地貌主要与风力侵蚀有关,沙丘地貌主要与风力堆积有关。
答案:(1)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2)岩层断裂下陷而成。
(3)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17.某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地貌名称:A ,B ,C ,D 。
(2)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 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3)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海拔最高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 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
(4)学生丙说道:“我是在我国最炎热的地方,冒着高温绘制的这幅图。”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 图,该地貌主要是由什么作用形成的?
(5)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
A.飞沙走石——固结成岩作用
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
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
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为风蚀蘑菇,B为海蚀崖(柱),C为冰川侵蚀形成的冰川“U”谷、角峰,D为河口三角洲。第(2)题,海南三亚是沿海城市,常形成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浪侵蚀地貌。第(3)题,在高山地区,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往往形成角峰、刃脊、冰川“U”谷等冰川侵蚀地貌。第(4)题,最炎热的地方可能是内陆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第(5)题,“飞沙走石”指的是搬运作用,“水滴石穿”指的是侵蚀作用,“泥沙俱下”指的是搬运作用,“山崩地裂”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答案:(1)风蚀蘑菇 海蚀崖(柱) 冰川地貌(冰川“U”谷、角峰) 河口三角洲
(2)B 海水侵蚀作用。
(3)C 冰川侵蚀作用。
(4)A 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
(5)B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一第一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