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习题
展开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后篇巩固探究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第1~2题。
1.对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
C.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下垫面
2.近年来该地河流含沙量增大,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列哪一要素造成的?( )
A.气温 B.植被 C.地形 D.降水
解析: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植被进而影响河流与地貌,因而是图中地理环境各要素关系形成的根本因素。第2题,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答案:1.B 2.B
读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所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差异性 B.整体性
C.区域性 D.单一性
4.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不会相互制约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D.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植被)、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植被)、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要素
解析:第3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体现了气候、土壤、生物(植被)、水文、地貌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4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3.B 4.C
下图为局部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a、b、c、d、e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地貌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貌
C.土壤 地貌 水文 大气 生物
D.生物 地貌 大气 水文 土壤
6.如果b遭到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②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5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判断,根据图示即可判断。第6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如果b(生物)遭到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将降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
答案:5.A 6.D
导学号58734078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框内,其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8.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c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b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a为地表起伏大。第8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答案:7.D 8.A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9.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0.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②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能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减少。燃烧化石燃料、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遗体分解都能使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但主要的还是燃烧化石燃料。第10题,大面积的森林破坏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减少,使空气CO2浓度增加,同时,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因而造成物种的灭绝。
答案:9.B 10.D
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A—氮气 B.B—氧气
C.C—二氧化碳 D.D—碳酸盐
12.从A到I整个过程都属于( )
A.化学元素的迁移过程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动物的呼吸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解析:第11题,A和B分别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和放出的氧气,C和D分别表示动物呼吸作用中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第12题,从A到I整个过程都属于化学元素在各个圈层的迁移过程。
答案:11.B 12.A
13.如果下图中a代表绿色植物,该图示的含义是( )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效应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化合效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答案:C
导学号58734079(2016·全国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4~15题。
14.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
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
15.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
解析:第14题,高山苔原带气温低、降水量少、植被覆盖率低,其都与该地带海拔高密切相关。在高山苔原带,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所以与海拔有关,A项错误;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多再减少,B项错误;相同面积相同降雪量,坡度大积雪厚度小,坡度小积雪厚度大,与坡度密切相关,与海拔基本无关,C项正确;坡度大小影响土层的厚薄,海拔高低影响气温,土层和气温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D项错误。第15题,冬半年冻害的形成与大幅度降温有关,长白山西北坡冻害高发,说明西北坡受坡向影响,存在导致出现异常降温天气的因素。我国东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长白山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积雪薄,且易被风力吹散,受其影响冬季降温幅度最大,冻害高发,D项正确;年降水量的大小对冬季少雨季节的低温影响较小,A项错误;冬季气温最低不一定降温幅度最大,B项错误;长白山北坡的年日照时数最少,而不是西北坡,C项说法错误。
答案:14.C 15.D
16.距今2 000多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隆起,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隆起后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将下列数码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指示方向并结合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即可回答。第(2)题,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各要素的变化皆是由地壳隆起、海拔升高引起的。第(3)题,由于板块运动,引起地壳抬升,进而引起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变化。
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升高。
(3)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青藏高原地壳隆起,海拔升高(地势高),气候变得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动物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形)填入空格中,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
① ,② ,③ 。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及甲、乙、丙三地中甲地和丙地气温较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太阳辐射、地形、洋流等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热量和水分分布;热量和水分分布影响气候,并与生物、土壤相互作用,最终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第(2)题,由区域定位可知,该地区为武夷山区,受武夷山走向影响,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等温线分布还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第(3)题,该地区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
答案:(1)地形 气候 水文
(2)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武夷山为东北—西南走向)影响。受地形影响,图中甲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受海陆位置影响,丙地距海较近,气温较低。
(3)水土流失。图示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夏秋多暴雨。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练习:模块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本册综合课堂检测,共12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练习,共5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