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一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后篇巩固探究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第1~2题。
1.对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
C.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形成这种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下垫面
2.近年来该地河流含沙量增大,最可能是人类活动影响了下列哪一要素造成的?( )
A.气温 B.植被 C.地形 D.降水
解析: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植被进而影响河流与地貌,因而是图中地理环境各要素关系形成的根本因素。第2题,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从而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大。
答案:1.B 2.B
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循环的过程
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C.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受阻
4.有关作用于⑤环节的人类活动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
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
C.发展火电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
解析:第3题,①②③反映了碳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循环的过程,A项错误;④环节表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碳氧化物排放到大气圈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重,故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B项正确;⑤环节表示碳在水圈和大气圈中的转换,如果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加快碳排放的速度,C项错误;人类无法改变岩石圈的物质循环,D项错误。第4题,人工降雨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格局,A项错误;建设水电站后会减少洪涝灾害,B项错误;发展火电会导致温室气体增多,从而使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C项正确;北京冬季燃煤取暖会导致大气污染,D项错误。
答案:3.B 4.C
下图为局部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图中a、b、c、d、e代表的自然环境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地貌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地貌
C.土壤 地貌 水文 大气 生物
D.生物 地貌 大气 水文 土壤
6.如果b遭到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②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5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判断,根据图示即可判断。第6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如果b(生物)遭到大量破坏,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将降低,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丰水期水位升高,枯水期水位下降,因此③错误。
答案:5.A 6.D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框内,其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8.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降水集中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水土流失,故d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造成土壤退化、地表侵蚀,故c为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条件变差,故b为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后地表起伏变大,故a为地表起伏大。第8题,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河道中淤积,从而影响内河航运。
答案:7.D 8.A
(2018全国Ⅲ卷)澳大利亚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如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10.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第9题,据图看出,该住宅位于地下,与地面有一定深度,通天井为一竖井,通过通天井进到室内的光线很弱,主要起着通风换气的作用。该地降水稀少,且收集雨水的器具应放置在地表。第10题,据材料,该地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而冬季气温较低。该住宅在地下温差较小,与外界相比冬暖夏凉。其自然环境特点及房屋的位置更接近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包是游牧业方便迁徙而形成的特色住宅。
答案:9.D 10.B
下图为当今气候变暖原理及效应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
11.对图中箭头①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减少
B.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减少
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释放的热量减少
12.该图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
A.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相互影响实现环境自我修复
C.具有地带性分布特征
D.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解析:第1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箭头①说明了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近地面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并把热量保留在大气中,使气温不断增高。第12题,根据上题分析,说明了大气成分及其比例变化,会导致大气温度的改变,反映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答案:11.C 12.D
13.如果下图中a代表绿色植物,该图示的含义是( )
A.呼吸作用 B.分解作用
C.光合作用 D.化合效应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分解作用是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化合效应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答案:C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某区域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按一定顺序填入a、b、c三个方框内,则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15.森林面积锐减对该地区土壤和河流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使土壤腐殖质增多 ②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 ③使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第14题,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受地理位置和地形影响,形成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受气候、植被影响,发育形成色暗、肥沃的黑土,D项与此相符。第15题,森林减少会加剧水土流失,使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还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14.D 15.B
16.距今2 000多万年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下隆起,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隆起后地理环境各要素发生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将下列数码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箭头指示方向并结合各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即可回答。第(2)题,由图可知,青藏高原地区各要素的变化皆是由地壳隆起、海拔升高引起的。第(3)题,由于板块运动,引起地壳抬升,进而引起地貌、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变化。
答案:(1)自上而下分别是②③①。
(2)地壳隆起,海拔升高。
(3)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青藏高原地壳隆起,海拔升高(地势高),气候变得寒冷、干燥,终年气温低,多冰川;土壤贫瘠,多冻土;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为主;动物以食草、抵御寒冷能力强的动物为主,如牦牛。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地形)填入空格中,完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相互关系示意图。
① ,② ,③ 。
(2)运用上述原理分析下图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及甲、乙、丙三地中甲地和丙地气温较低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地理位置、太阳辐射、地形、洋流等因素共同作用,决定热量和水分分布;热量和水分分布影响气候,并与生物、土壤相互作用,最终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第(2)题,由区域定位可知,该地区为武夷山区,受武夷山走向影响,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等温线分布还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第(3)题,该地区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与地形和气候有关。
答案:(1)地形 气候 水文
(2)等温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武夷山为东北—西南走向)影响。受地形影响,图中甲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受海陆位置影响,丙地距海较近,气温较低。
(3)水土流失。图示地区多山地、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夏秋多暴雨。
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1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0页。
高中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