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地理鲁教必修1检测:模块综合测评
展开
模块综合测评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示意某时昼半球状况。该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读图,完成第1~2题。
1.此时一架飞机从①地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到达时④地的区时为( )
A.18:00 B.22:00 C.21:40 D.22:20
2.若不考虑天气的影响,此时下列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读图,图示为昼半球,④地所在经线位于昼半球中间,是正午12时。图中显示,该地经度是40°W,所以该地使用西三区的区时,即45°W经线的时间,此时区时是11:40。根据图中经度判断,经度差是20°,所以①地经度为100°W,起飞10小时后到达,④地也经过了10小时,所以区时是21:40,C项正确。第2题,图示昼半球是以太阳直射点为圆心的大圆,离圆心越远,离大圆越近,即离晨昏线越近的点,太阳高度就越小,影子越长。读图,此时四地中相同物体日影最长的是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离晨昏线最近的点,四地中①离晨昏线最近,A项正确。
答案:1.C 2.A
(2018全国Ⅱ卷)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第3~5题。
3.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4.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解析:第3题,图中所示为南极部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恩克斯堡岛位于165°E附近,此时正值正午12时,根据“东加西减”的时间计算,可知北京时间约为7日9时,故A项正确。第4题,由图可知,恩克斯堡岛地处75°S附近,该纬度常年受极地东风控制,盛行东南风,故红旗常年向西北方向飘扬,所以D项正确。第5题,该岛处于南极大陆,由于气候恶劣,该地生物种类较少,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岛常年被冰雪覆盖,且处于陆缘冰与海洋冰的结合位置,气温升高会导致该地积雪、冰盖变化明显,对全球气候变暖反应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大陆纬度较高,环境恶劣,人类活动受到较大限制,至今没有人居住,整个南极大陆大气质量优良,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科学考察异常数据。故C、D两项错误。
答案:3.A 4.D 5.B
读我国南方某河谷剖面图,完成第6~7题。
6.图中①②③④地层中( )
A.①处地层受变质作用明显
B.②处地层年龄最老
C.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D.④处地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7.甲、乙两处对应的位置正确的是( )
解析:第6题,从图例中看出,①处地层是沉积岩层,受外力作用形成;②处位于沉积岩层的最底层,形成年代最早,地层年龄最老;图例显示③处是沉积物,表明是河流沉积物堆积而成;④处位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受侵蚀,因而形成河谷。第7题,甲位于河流北岸,乙位于南岸,排除B、C两项;甲处堆积,说明位于河流的凸岸;乙处侵蚀,表明位于凹岸;因而,A项正确。
答案:6.B 7.A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及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8~9题。
8.有关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a的风向为东南风
C.d为上升气流
D.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9.下面四图中可能为该环流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图的是( )
注: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近地面与600米高空的垂直气压差较乙地大,可以判断出近地面甲地气温低,b为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弱,气温日较差大;乙地气温高,d为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强,气温日较差小。由以上可得①地气压高于②地,③地气压高于④地,a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①指向②,c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③指向④,所以a的风向为西北风。第9题,甲地近地面是高压,等压线上凸;甲地近地面气温较低,等温线下凹。
答案:8.C 9.D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系统。读台风遥感图,完成第10~11题。
10.甲→乙→丙→丁,各气象要素的变化正确的是( )
A.气压由低到高 B.风力由大到小
C.降水由多到少 D.云层由厚到薄
11.台风灾害主要是由狂风、暴雨及风暴潮带来的。下面四幅图中,与台风雨降水类型相同的是( )
解析:第10题,图中甲为台风眼,气压最低,风和日丽,碧空无云;乙为旋涡风雨区,是台风风速最大、降水最强的区域;再向外风力减小,云层变薄,降水强度减弱。台风属于气旋,气压由内到外逐渐升高。第11题,A项是地形雨;B项表示低压中心控制的区域,四周气流向中心辐合,引起气流的上升运动,产生降雨,该种形式的降雨属于气旋雨,台风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成的,台风雨就降水类型而言属于气旋雨;C项表示地面受热引起空气膨胀上升,产生降雨,该种形式的降雨属于对流雨;D项是锋面雨。
答案:10.A 11.B
右图所示海峡的最冷月平均水温北侧为-1.7 ℃,南侧为2.1 ℃;最热月平均水温北侧为5~8 ℃,南侧为15~20 ℃。读图,完成第12~13题。
12.影响海峡南、北两侧水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季风
D.海陆位置
13.该海峡航行条件较差的原因是( )
①冬春多大风 ②夏季有浓雾 ③夏秋多台风 ④冬季多流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12题,从经纬度看出,该海峡位于日本群岛附近,其北侧受千岛寒流影响,南侧受日本暖流影响。第13题,该海峡纬度较高,离副热带洋面距离较远,受台风影响较小。
答案:12.B 13.C
(2018浙江卷)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4~15题。
14.该日为(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5.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解析:第14题,根据图中标注的经度变化特点,判断东西方向(0°经线向东,是东经)。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确定该图上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进而得出该图为南半球,图的中心点为南极。图中显示,此时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南移,进而判断出该日为冬至日,故选D项。第15题,图中甲地位于40°S~60°S,应为西风漂流,方向为自西向东,故选B项。
答案:14.D 15.B
(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完成第16~17题。
图1 某地景观图
图2 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
16.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7.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
解析:第16题,根据图2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山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天山山脉附近。根据图例标注的海拔,甲地位于山地北坡的山麓地带,处于云杉林带以下的山地牧场附近,可观察图1中的山地牧场景观。天山北坡云杉林带以上的高山草甸常作为夏季牧场,云杉林带以下的山麓草原常作为冬季牧场。图中乙位于准噶尔盆地内部;丙地海拔高,位于终年积雪区附近;丁地位于天山山脉的南坡,均观察不到山地牧场景观。故选A项。第17题,天山山脉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西侧有缺口,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深入,天山山脉的北坡为迎风坡,尤其山腰地带,降水较多,生长着云杉林(森林的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故选C项。
答案:16.A 17.C
读图,完成第18~19题。
18.芬兰( )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C.人口稀疏区以平原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19.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解析:第18题,考查芬兰的地理环境特点。芬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芬兰植被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水土流失较轻,木材加工业发达;人口稀疏区多为丘陵地形。第19题,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图中可以看出燕麦种植北界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部种植的纬度偏高,说明气温较高,主要是西部有暖流经过,加上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
答案:18.D 19.B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第20~21题。
20.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21.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 )
A.W B.X C.Y D.Z
解析:第20题,根据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的流向相反可以得出结论。第21题,Z在河流凹岸,且位于山谷,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答案:20.A 21.D
读某时间段影响我国农业的某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等值线(单位:次)图,完成第22~23题。
2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
A.洪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生物灾害 D.台风灾害
23.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导致此类灾害加剧的是( )
①兴修水库 ②围湖造田 ③乱砍滥伐 ④开垦草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第2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东部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故可判断该自然灾害最可能为洪涝灾害。第23题,围湖造田使河流泄洪能力减弱,洪峰流量加大;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会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加剧;水库具有调节径流的作用,洪水期能够蓄水,枯水期能够排水,故兴修水库会减轻洪涝灾害。
答案:22.A 23.B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 000毫米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影响图示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海陆分布 D.信风和地形
25.目前全球变暖对该岛的影响可能是( )
A.河口三角洲面积变大
B.海平面上升淹没全岛
C.受风暴潮影响的频次增加
D.图示山峰峰顶冰川消融量增大
解析:第24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加勒比海,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北信风;该岛的中部多山地,东北部地区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而西南部地区位于背风地带,降水量小。第25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 从而使该岛河口三角洲面积减小,但目前不会导致全岛被淹没;该岛位于低纬度地区,且图示山峰只有3 000多米,不会出现冰川;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极端天气现象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岛受风暴潮影响的频次可能增加。
答案:24.D 25.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读北京时间某日10时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虚线为极圈),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多少?(2分)
(2)图中各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哪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哪里?(2分)
(3)此日E地的日落时间为多少?昼长为多少?(2分)
(4)此日后两个月,郑州昼长变化的特征是怎样的?西沙永兴岛(16.8°N,112.3°E)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2分)
(5)M点到C点最短路线的方向是怎样的?(2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上所标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判断该图所示半球为北半球。当北京时间为10时时,150°E的地方时为12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第(2)题,图中F点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北回归线)最远,正午太阳高度最小;M点距离北回归线最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第(3)题,150°E的地方时为12时,30°W的地方时为零时,则E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3时,且E点位于晨线上,因此E点的日落时间为21时,昼长为18个小时。第(4)题,夏至日后两个月,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方向移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郑州白昼逐渐变短,但白昼时间仍比黑夜时间长。夏至日后的两个月后,太阳直射点已经移至16.8°N以南,因此夏至日后的两个月,西沙永兴岛的正午太阳高度先是增大至90°,而后变小。第(5)题,M、C两点都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是地球上的大圆,从M点沿晨昏线至C点是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方向要分两段来讨论:从M点至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是向东北方向;从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至C点,是向东南方向。
答案:(1)(23°26'N,150°E)。
(2)最小的是F,最大的是M。
(3)21时。18小时。
(4)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增大→90°→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
(5)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7.(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L河一年四季均清澈见底,掩映在绿树红花中,似项链般点缀着M城。B海峡一年中只有两个多月风平浪静,是游泳爱好者横渡海峡的最佳季节。
M城多年气候统计资料
(1)说出M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的表现。(2分)
(2)分析L河一年流量平稳、四季清澈见底的自然原因。(4分)
(3)判断游泳爱好者横渡B海峡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解析:第(1)题,通过经纬度可知,M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在40°S附近,受西风影响时间较长,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大,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性特征。第(2)题,L河一年中流量平稳,从降水量大小与季节变化、地势起伏、流速快慢、径流量等方面分析;四季清澈见底从落差、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考虑。第(3)题,采用逆推法分析,风浪小、气温高适合游泳;当地夏季,水温高,再加上B海峡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风浪较小,适合游泳横渡海峡。
答案:(1)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降水量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地势平缓,落差小,流速缓慢;流域面积小,径流量小,水浅;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0 ℃,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3)夏季。(B海峡)受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夏季水温高。
28.(10分)读世界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3分)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规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中气候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 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②地常年盛行 风,该地的盛行风是 (填字母)。(1分)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相比,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 、 等主要环节上。(2分)
(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分)
解析:由图中各地所在的地理位置,联系全球气候分布,可知各地的气候类型,根据各地具体的地理特征,可分析其气候形成的原因。①③两地水循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降水和径流方面。④地被称为“绿洲”说明其降水丰富,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了季风环流,夏季风从太平洋上带来充沛的水汽。
答案:(1)
②地
④地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特点
终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
(2)② 地形
(3)西南(西) D
(4)降水 地表径流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充沛的降水。
29.(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材料二 天山自然带示意图(图甲)和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图乙)。
图甲
图乙
(1)指出天山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3分)
(2)天山天然草场资源地广、质优、种类多,试分析其原因。(3分)
(3)简述天山牧民放牧转场的大致过程,并简要评价转场放牧的好处。(4分)
解析:第(1)题,自然带差异可从自然带多少、具体类型及分布海拔角度比较。第(2)题,注意问题包括三方面:地广、质优、种类全,可从气候及地形角度分析。第(3)题,结合天山冬夏牧场转场示意图分析,注意气温变化是其转场的根本原因。
答案:(1)北坡自然带种类丰富,有云杉林带,南坡缺失云杉林带;南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北坡的雪线较南坡低。
(2)天山地处中纬度地区,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山地面积广大,草场分布区域广;海拔高,终年积雪,冰雪融水丰富,为草场提供充足水源,牧草繁茂;从山麓到山顶,垂直高差大,气候差别大,牧草种类因地区、季节不同而有差异,种类繁多。
(3)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秋季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评价:转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同时也保护了草场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草场可持续发展。
30.(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新疆近30年来的部分地理资料。
天山冰川
面 积
雪 线
约9 500多平方千米,减少22%
年均上升2至6.5米
博斯腾湖(1986年以来)
水 位
面 积
上升4米多
由880平方千米扩大到1 000多平方千米
南疆气候
相对湿度
降水量
平均增加4%~10%
平均增加20.4%
材料二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于2030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前,中国的企业将会明显更有效率地运作,相同生产,将会最多减少6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截至2030年,非化石燃料比例将提高约20%。
(1)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对博斯腾湖水文特征和南疆气候变化的影响。(2分)
(2)据表信息,分析表中要素的变化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分)
(3)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请列举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解析: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使湖面水位上升,从而蒸发量增大。第(2)题,影响可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第(3)题,从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等方面作答。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补给量增大,造成汇入湖泊的河流径流量增加;(气温升高和湖泊面积的扩大)蒸发量增加,促进了水汽循环,导致当地湿度和降水量增加。(2)有利: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对缓解干旱有利(或对植物生长有利)。不利:冰川消融,将导致淡水资源的短缺(或降水、河流径流增多,容易引发洪水、泥石流等灾害)。(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制定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等。
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和环境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1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0页。
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