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阶段测评(含答案)
2021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二)(含答案)
展开阶段测评(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题,每题2分,共40分)1.(2017·湖南郴州中考)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在赤道附近的人的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的气体更(B )A.多B.温暖C.干燥D.氧气浓度增加2.(2017·湖南邵阳中考)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依次是(A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C.咽→口→鼻→喉→支气管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3.小明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他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 )A.氧气 B.水蒸气C.二氧化碳 D.氮气4.导学号16244059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关于平静呼吸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C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出肺C.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D.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5.(2015·辽宁阜新中考)人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这些特点有利于(C )A.增加肺内气体交换的面积B.血液运输氧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6.导学号16244060如图是平静呼吸时相关结构变化示意图,Ⅰ、Ⅱ表示胸骨和肋骨运动的过程。吸气时肋间肌的状态、运动的过程和肺内气压分别是(C )A.舒张、过程Ⅰ、高于大气压B.收缩、过程Ⅱ、等于大气压C.收缩、过程Ⅰ、低于大气压D.舒张、过程Ⅱ、低于大气压7.(2015·湖南郴州中考)2015年6月1日晚,在长江湖北监利段,客轮“东方之星”因遭遇龙卷风翻船,轮船上多数乘客溺水身亡。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哪个环节?(A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8.导学号16244061(2017·湖南长沙中考)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甲 A.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乙都表示吸气状态B.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乙都表示呼气状态C.图甲中曲线的AB段与图丙都表示呼气状态D.图甲中曲线的BC段与图丙都表示吸气状态9.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结构为(A )A.肺 B.组织细胞C.肝脏 D.肾脏10.导学号16244062(2015·湖北荆州中考)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测定某人的肺泡、静脉血和组织细胞内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值,结果如表。据此判断:能代表组织细胞的序号是(B )气 体①②③④氧 气4030100102二氧化碳46504240 A.① B.② C.③ D.④11.(2015·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如图是人体膈肌在胸腔内的位置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膈肌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B.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C.膈肌从乙到甲时,吸气D.膈肌从乙到甲时,肺扩张12.(2016·江苏宜兴中考)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呼吸系统的组成及肺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图甲中的7表示呼吸道,6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图乙中的8表示肺泡,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C.图丙中的B表示氧气,A表示二氧化碳D.图丁中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使血液中氧气浓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13.(2016·广东中考)右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A.b<c<a B.a<b<cC.a<c<b D.c<a<b14.导学号16244063(2015·四川简阳中考)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D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D.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15.导学号16244064(201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A )A.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B.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C.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D.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易进入16.(2016·吉林长春中考)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成分的变化是(A )A.二氧化碳上升、氧下降B.二氧化碳下降、氧下降C.二氧化碳下降、氧上升D.二氧化碳上升、氧上升17.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B.箭头②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C.箭头②所示气体为氧气D.血液经过此处后,氧气浓度升高18.为了保持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新鲜和清洁,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C )A.绿化环境B.保持室内空气流通C.用烈火焚烧垃圾D.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19.人工呼吸的次数一般为是(B )A.12~16次/分B.16~18次/分C.20~30次/分D.18~24次/分20.抢救呼吸突然停止,但心跳没有停止的病人时,不需采取的步骤是(A )A.正确地做人工胸外心脏挤压B.清除病人口鼻中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C.使病人仰卧,头向后仰D.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题,共60分)21.导学号16244065(18分)(2016·黑龙江绥化中考)下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呼吸系统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 (2)[6]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 气体交换 的场所。 (3)[3] 咽 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4)[5]是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 肺泡 ,其外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缠绕着许多 毛细血管 ,这有利于 肺泡 与 血液 进行气体交换。 22.(12分)(2016·安徽安庆中考)如图是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以及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甲表示 吸气 状态,此时膈肌 收缩 ,膈的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 (2)图乙表示 呼气 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 缩小 。 (3)图丙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 上皮 细胞。 23.导学号16244066(16分)下图是肺内及组织中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过程叫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叫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 (2)图中结构:a是 肺泡 ,b是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是 组织细胞 ,d是 组织处的毛细血管 。 (3)a中的氧气进入b,b中的二氧化碳进入a,这个过程是通过 气体扩散 实现的。 24.(14分)下图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探究实验中,用于吸气并作为对照的装置是 A 瓶。 (2)吸气、呼气完成后,A、B两瓶中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 B 瓶,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呼出的气体中 二氧化碳 成分增多。增多的这种气体是由人体的 组织细胞 产生的,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再从血液中透过 毛细血管 壁和 肺泡 壁进入肺泡,后随 呼气 的过程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