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独立作业期中复习 2 练习
展开八年级物理独立作业(期中复习)20201118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制卷人:冯思晟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计中正确的是 A.一元硬币的质量为5×104mg B. 你身体的质量为0.01 t C.一个苹果的质量为2kg D. 一张课桌的质量为1×104g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 C.杆秤和托盘天平都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D. 1kg的铁比1kg的棉花质量大3.在实验里,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4.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春天到了,冰开始化成水 B. 初夏,路上白雾弥漫 C.深秋,地面上“下了一层霜” D. 严冬,水大量结冰5.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敝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6.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1-2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质量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表面积有关7.一个能容纳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容纳得下1kg的(ρ食用油<ρ煤油<ρ白酒<ρ盐水) A.白酒 B.食用油 C.盐水 D.煤油8.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9.现有体积相等的实心甲球和乙球多个,将5个甲球和3个乙球分别放入已调平衡的天平左、右盘内,天平正好平衡,则甲、乙两种球的密度之比为 A.1:1 B.5:3 C.3:5 D.无法确定10.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17.82cm B.17.82dm C.17.81 D.17.816cm1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只要选用精密仪器,并仔细认真地测量误差就能避免 C.准确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12.俗话说:“只要工夫深,铁棒磨成针”,如果真的把铁棒放在石头上磨,这一过程中它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是 A.密度减小,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B.密度增大,质量和体积都减小 C.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D.密度不变,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13.某氧气瓶内氧气密度是6kg/m3,一次病人吸氧用去其中质量的,则瓶内剩余氧气密度为 A.6kg / m3 B.5kg / m3 C.4kg / m3 D.3kg / m314.A、B两物体密度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4:3,则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2:1 B.1:2 C.9:8 D.8:915.四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银、水、酒精、汽油(ρ水银>ρ水>ρ酒精>ρ汽油),如图所示,其中盛酒精的容器是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6.如右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 cm.17.图1-3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中的示数是 ℃。18.如图1-5所示为两种物质甲和乙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甲物质属于 ,乙物质属于 。19.制造航天器时需要选用密度 的材料,因为在体积相等的条件下,密度 的物质,它的质量 。20.在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 。(填物态变化)21.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根据下表你认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700℃时的铝处于 态;温度在-220℃时氮处于 态。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钢1515冰0固态氧-210[来源:学科网ZXXK]铝660固态水银-38.8固态氮-218锡232固态酒精-117固态氢-25922.如图3所示是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着质量相同的盐水、水、酒精,根据图中情况可判断甲杯装的是 ,丙杯中装的是 。23.仓库有一捆裸铝导线,质量为108kg ,其横截面积为5mm2 ,则其体积为 m3,长度为 m 。(ρ铝=2.7×103kg/m3)[来源:学|科|网Z|X|X|K]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24.如图所示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25.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1-6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 [来C② 。 2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乙两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物质实验序号体积/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甲[来源:Zxxk.Com]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0.80520160.80630240.80(1)分析上表的实验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的结论是 。(2)分析上表中实验 ,可归纳出的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分析上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出的结论是: 。 27.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或零位)处,指针指在分度盘(也称分度标牌)中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石块质量时,右盘有50g、10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平衡,石块质量为 g。 (3)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盛有45mL水的量筒中,水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 四.计算题(共6分) 28.广场上有一块长方体大理石碑,高14.0 m ,宽2.5 m ,厚1.0 m 。为了测算大理石碑的质量,瑶瑶和璇璇她们找到一块大理石碎片,测得其质量为39 g ,体积为 15 cm3。则大理石碑的质量为多少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