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一 直线运动 B卷
展开2021届新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强化双击训练 专题一 直线运动 B卷
1.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得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可知( )
A.18 s时的加速度大于13 s时的加速度
B.小车做曲线运动
C.13 s末小车距离出发点最远
D.小车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内的大
2.入冬以来,全国多地多次发生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2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在前、甲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两辆车刹车时的图像如图,则( )
A.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等于112.5 m
B.若两车发生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小于90 m
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一定是在刹车后20 s以后的某时刻发生相撞
3.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下潜试验,从水面开始竖直下潜,最后返回水面,其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4 min和6~10 min两时间段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B.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
C.3~4 min和6~8 min加速度方向相反
D.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6 m
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4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D.子弹穿出第3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5.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遇险情,紧急刹车,刹车过程的位移为x,整个刹车过程的时间为2 s,刹车过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此过程中(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汽车刹车的位移为12 m D.汽车刹车的位移为36 m
6.如图甲所示为杂技中的“顶竿”表演。水平地面上演员B用肩部顶住一根长直竹竿,另一演员A爬至竹竿顶端完成各种动作。某次顶竿表演结束后,演员A自竿顶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竿底时速度正好为零,然后曲腿跳到地面上,演员质量均为50 kg,长竹竿质量为5 kg,A下滑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竹竿的总长度约为3 m
B.0~6 s内,演员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始终为1050 N
C.0~6 s内,竹竿对演员B的压力的冲量大小为
D.演员A落地时向下曲腿,是为了缩短作用时间以减小地面的冲击力
7.如图所示,甲图为某质点的位置–时间图像,乙图为某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0~2 s内:甲图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B.2~3 s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静止不动
C.3~5 s内:甲图质点和乙图质点均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D.0~5 s内:甲图质点的位移为,乙图质点的位移为100 m
8.雾霾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某个雾霾天气中,能见度很低,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甲在前、乙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有事故发生的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辆车刹车时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
B.时两车的速度均为8 m/s
C.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一定等于48 m
D.若两车发生碰撞,则可能是在刹车24 s以后的某时刻
9.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6 m,从此刻开始计时,乙车做初速度大小为12 m/s、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甲车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0~6 s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一部分,6~12 s是直线,两部分平滑相连),则在0~12 s内关于两车位置关系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时甲车在乙车前面 B.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0~12 s内两车有两次相遇 D.0~12 s内两车有三次相遇
10.2019年7月12日至7月28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举行,中国队共收获16枚金牌、11枚银牌和3枚铜牌,位列金牌榜榜首.甲、乙两名运动员在长为25 m的泳池里训练,甲的速率为,乙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不计转向的时间,两人的运动均可视为质点的直线运动,则( )
A.乙的速率为
B.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两端出发,经过1 min共相遇了3次
C.若两人同时从泳池的同一端出发,经过6 min共相遇了16次
D.两人一定不会在泳池的两端相遇
11.高楼坠物危害极大,常有媒体报道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某建筑工地一根长为的直钢筋突然从高空坠下,垂直落地时,恰好被检查安全生产的随行记者用相机拍到钢筋坠地瞬间的照片。为了查询钢筋是从几楼坠下的,检查人员将照片还原后测得钢筋的影像长为L,且,查得当时相机的曝光时间为t,楼房每层高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影像长度包括钢筋长度和钢筋坠地前在曝光时间t内下落的距离)( )
A.钢筋坠地瞬间的速度约为
B.钢筋坠下的楼层为
C.钢筋坠下的楼层为
D.钢筋在整个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约为
12.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b.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个合适的点当做计时起点,然后每隔0.1 s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2中所示。
c.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为
d.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3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和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图象。
(3)观察图象,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_。根据图象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_____。
(4)某同学测量了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通过分析小车的位移变化情况,也能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样分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图像中图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可知,18 s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13 s时小车的加速度,选项A正确;图像只表示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小车在0~20 s内速度方向不变,20 s时小车距出发点最远,选项C错误;由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知前10 s内的位移小于后10 s内的位移,由知小车前10 s内的平均速度比后10 s内的小,选项D错误。
2.答案:C
解析:由题图可知,甲车的加速度,乙车的加速度,两车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为20 s,此时两车的速度,甲车的位移,乙车的位移,可知要不相撞,则两车的距离至少,若两车发生碰撞,则两车的距离小于100 m,故A、B错误。因为速度相等后,若不相撞,两者的距离又逐渐增大,可知若两车发生碰撞,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之内的某时刻发生相撞的,故C正确,D错误。
3.答案:A
解析:根据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4 min内的位移大小为:;6~10 min内位移大小为,可知,0~4 min和6~10 min两时间段位移大小相等,所用时间相等,则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0~1 min和3~4 min加速度最大,大小为,故B错误;图像的斜率的正负反映加速度的方向,可知3~4 min和6~8 min加速度方向相同,故C错误;由题图可知时“蛟龙号”下潜到最深处,最大深度为:,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设水球的直径为d,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和,根据知,时间之比为,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错误。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A错误。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4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子弹穿出第3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由位移公式可得,可知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汽车的刹车时间为2 s,且时,又,可知汽车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2 m/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汽车的初速度为24 m/s,所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B正确;汽车刹车的位移为,故C、D错误.
6.答案:C
解析:竹竿的长度等于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由题图乙可知,竹竿的总长度,故选项A错误。0~6 s内演员A先加速向下,再减速向下,先失重再超重,故演员B对地面的压力一定是变化的,显然选项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0~4 s内A向下加速,加速度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4~6 s内A向下减速,加速度大小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值解得,设向下为正方向,则0~6 s内竹竿对演员B的压力的冲量大小为,其中,代入解得,故C正确。演员A落地时向下曲腿,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地面的冲击力,故选项D错误。
7.答案:D
解析:位置–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则0~2 s内甲图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2~3 s内甲图斜率为零,即质点速度为零,乙图质点速度恒定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3~5 s内甲图斜率恒定,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图质点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位置–时间图像表示质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则甲图质点位移为,速度–时间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故D正确。
8.答案:AB
解析:由图可知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则甲车的加速度小于乙车的加速度,故选项A正确.时两车的速度均为,故选项B正确.0~24 s内,甲车的位移,乙车的位移,两车位移之差,若两车在时刻相撞,则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等于48 m,若两车在时刻之前相撞,则开始刹车时两辆车的间距小于48 m,故选项C错误.若两车速度相等时没有相撞,则速度相等后,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大,两车不可能相撞,故选项D错误.
9.答案:AD
解析:甲车在时的速度,则0~6 s内甲车的位移,又,解得,则在时甲车的位移,此时乙车的位移。因开始时乙车在甲车前方6 m处,则此时甲车在乙车前面2 m处,即两车间距从开始的6 m先减小到零,再增大到2 m,选项A正确,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在0~4 s内甲车超过了乙车,相遇了一次;时,甲车的速度为,乙车的速度,由于以后的运动中甲车做匀减速运动,在6 s末速度减到4 m/s,此过程中的位移为12 m,而乙车做匀减速运动,在6 s末速度减到6 m/s,4~6 s内的位移为,即时乙车追上甲车,两车第二次相遇;以后甲车匀速运动,而乙车12 s末会停止运动,在6~12 s内,甲车位移,乙车位移,时,乙车超过甲车,由,可知时甲车在乙车之前,则在6~12 s内,两车在某时刻相遇,选项D正确,C错误。
10.答案:ABC
解析:由图象可得乙的速率为,选项A正确.已知甲的速率为,若两人同时从泳池两端出发,甲、乙的速率之和为,第一次相遇的过程中相对运动一个泳池长,历时,此后两人每相对运动两个泳池长才相遇一次,每次历时,所以在内,第一次相遇后剩余的时间为,由知,还会再相遇2次,故1 min内一共会相遇3次,选项B正确.与此类似,若两人同时从同一端出发,则每次相遇历时,由知,6分钟内共相遇16次,选项C正确.当两人从泳池两端出发且第一次在泳池端点相遇时,速率大的甲比乙多游一个泳池长,则,解得历时,当两人从泳池同一端出发且第一次在泳池端点相遇时,甲比乙多游两个泳池长,历时应为,选项D错误.
11.答案:BD
解析:最后t时间内的位移为,由于曝光时间t极短,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末时刻的瞬时速度,故钢筋坠地瞬间的速度约为,故A错误;对运动全过程,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解得:,故楼层为:,故B正确,C错误;钢筋在整个下落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12.答案:(1)A;C
(2)如图所示
(3)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图线为直线也可);0.62(0.60~0.64均可)
(4)因为相邻相等时间(0.1 s)内位移的差值均为0.63 cm左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析:(1)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可知,电源应为50 Hz的交流电源,A正确,B错误;在研究小车的运动规律时,应用刻度尺测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C正确;打点计时器本身就是一种计时仪器,因此实验时无需用秒表计时,D错误;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不需要测量重物以及小车的质量,E错误。(2)在题图3中描绘出C点所对应的坐标点,将直角坐标系中的各点用一条平滑的线连接,如答图所示。(3)由图象可知,图线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则表明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地增加;图线的斜率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知。(4)由题中的数据可知,,,,,显然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均为0.63 cm左右,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所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