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解析版】
展开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1.下列离子方程式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是( )
| 实验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A | 向氢氧化镁悬浊液中滴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 | |
B |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得到红褐色液体 | |
C | 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
D | 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镁碱性强于氨水,故A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B、制氢氧化铁胶体条件是加热,在化学式后注明胶体,得不到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故B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C、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5SO2+2MnO4-+2H2O=2Mn2++4H++5SO42-,故C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可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3Fe3++NO↑+5H2O,故D不能用来解释相应实验现象;故选A。
2.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A.已知:将Fe加入CuSO4 溶液中 Fe+ Cu2+= Cu + Fe2+
类推:将 Na加入 到CuSO4 溶液中2Na + Cu2+= Cu+2Na+
B.已知:稀硫酸与Ba(OH )2溶液反应至中性2H+ + SO4 2-+ Ba2++ 2OH- = BaSO4↓+ 2H2O
类推:NaHSO4 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 + SO4 2-+ Ba2++ 2OH- = BaSO4↓+ 2H2O
C.已知:铁和氯气反应2Fe + 3Cl2 2FeCl3
类推:铁和碘单质反应2Fe + 3I2 2FeI3
D.已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 + 2ClO-+ CO2+ H2 O= CaCO3↓+2HClO
类推:向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 + 2ClO-+ SO2+ H2 O= CaSO3↓+2HClO
【答案】B
【解析】A. 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钠投入到铜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反应,不会置换出铜,A错误;B. NaHSO4 与Ba(OH )2 按照2:1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溶液呈中性, 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 2++2OH- =BaSO4↓+2H2 O,B正确;C. 碘的氧化性较弱,与铁反应时生成FeI2,C错误;D. 向Ca(ClO)2 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a 2++3ClO- + SO2 + H2O=CaSO4 ↓+ Cl-,D错误;故答案为:B。
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lO-+ CO2 + H2O = HClO + HCO
B.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Fe3+ + Cu = Fe2+ + Cu2+
C.用NaOH溶液吸收NO2:2OH-+ 2NO2 = 2NO + H2O
D.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 + 3OH-=Al(OH)3↓
【答案】A
【解析】A.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而强于碳酸氢根,所以无论二氧化碳是否过量均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方程式为ClO-+ CO2 + H2O = HClO + HCO,故A正确;B.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粉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 Cu = 2Fe2+ + Cu2+,故B错误;C.用NaOH溶液吸收NO2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ˉ=NO+NO+H2O,故C错误;D.一水合氨为弱碱,不能写成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 3NH3·H2O=3NH+Al(OH)3↓,故D错误;故答案为A。
4.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a2++CO32- →CaCO3↓表示的反应是
A.澄清石灰水和碳酸 B.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铵溶液 D.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答案】A
【解析】A.碳酸为弱酸,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A项符合题意;B、C、D均为可溶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而且均为强电解质,所以可以拆成离子形成,均可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B、C、D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A。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O2+OH‾═HCO3﹣
B.金属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2Fe2++H2O2═2Fe3++O2↑+2H+
D.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SO3+Ba2++H2O═BaSO4↓+2H+
【答案】C
【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A正确;B.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故C错误;D.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Ba2++H2O═BaSO4↓+2H+,故D正确;故选C。
6.根据下列事实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得到硅酸胶体:SiO32- +2H+=H2SiO3(胶体)
B.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 沉淀:Fe2++2HCO3-=FeCO3↓+CO2↑+H2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氨水:Al3++4NH3·H2O=Al3++NH4++2H2O
D.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MnO2+CuS +4H+=Mn2++Cu2++S +2H2O
【答案】C
【解析】A选项,向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得到硅酸胶体:SiO32- +2H+=H2SiO3(胶体),故A正确;B选项,向FeSO4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得到FeCO3沉淀、二氧化碳气体和水:Fe2++2HCO3-=FeCO3↓+CO2↑+H2O,故B正确;C选项,向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氨水生成氢氧化铝和铵根离子:Al3++3NH3·H2O=Al(OH)3 ↓+ 3NH4+,故C错误;D选项,在稀硫酸存在下,MnO2将CuS中的硫元素氧化为硫单质、水、硫酸锰和硫酸铜:MnO2 + CuS + 4H+=Mn2++Cu2++S +2H2O,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7.能用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 B.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
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D.碳酸氢钠和稀硝酸反应
【答案】A
【解析】题给离子方程式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或强酸的酸式盐反应,产生和。A.是易溶于水的盐,是强酸,选项A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必须写化学式,选项B不符合题意;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必须写化学式,选项C不符合题意;D.是碳酸的酸式盐,是弱酸,故不能拆成和,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
8.下列物质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H2和O2反应生成水
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
C.KClO3(固体)和MnO2(固体)混合加热制O2
D.NaOH溶液和K2SO4溶液混合
【答案】B
【解析】A.氢气和氧气混合需要点燃才会反应,且该反应没有离子参加,不是离子反应,A不符合题意;B.锌与稀硫酸可反应,锌与氢离子发生反应,是离子反应,B符合题意;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反应,该反应没有离子参加,不是离子反应,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与硫酸钾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 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和盐酸;Cu(OH)2和CH3COOH
B.BaCl2和Na2SO4;Ba(OH)2和CuSO4
C.NaHCO3和H2SO4;Na2CO3 和NaHSO4
D.石灰石与硝酸;碳酸钙与盐酸
【答案】D
【解析】A.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醋酸在书写时不能拆写为H+,两个离子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钡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两个离子反应生成的沉淀不完全一样,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根为弱酸的酸式根,在书写时不能拆写为碳酸根,两个离子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不符合题意;D.盐酸和硝酸都是强酸,与碳酸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CaCO3+2H+=H2O+CO2↑+Ca2+,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0.下列有关离子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反应一定是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
B.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C.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是离子反应
D.离子反应均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A
【解析】A.离子反应是离子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离子与离子之间的反应,A错误;B.电解质溶液能发生电离,产生离子,故电解质溶液之间发生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B正确;C.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是离子反应,C正确;D.离子反应均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D正确。答案为A。
11.某学习小组为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散系的性质做了如下一组综合实验,根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请写出Fe2O3与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②为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FeCl3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最终生成Fe(OH)3浊液,该过程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用化学方程式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制得分散系③为__________________,它与FeCl3溶液、Fe(OH)3浊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e2O3+6H+=2Fe3++3H2O (2)NaOH溶液(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3)Fe+2FeCl3=3FeCl3 (4)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5)Fe(OH)3胶体 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
【解析】(1)Fe2O3发生反应后变为FeCl3可知是Fe2O3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 ;
(2)FeCl3反应生成了Fe(OH)3,知道是加入了碱,可以是NaOH溶液,氨水等;
(3)FeCl3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FeCl3=3FeCl2;
(4)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Fe(OH)2,Fe(OH),2是白色沉淀,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OH)3,这个过程的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是Fe(OH)2被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Fe(OH)2+O2+2H2O=4Fe(OH)3;
(5)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制得Fe(OH)3胶体,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12.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请你用学习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实验室保存硝酸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铜与稀HNO3反应产生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参与反应的硝酸中,表现酸性与氧化性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少,则该盐不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K2SO4 B.FeCl3 C.KNO3 D.Cu(NO3)2
(3)小苏打和Al(OH)3均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治疗胃酸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Al(OH)3具有两性,也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lCl3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保存时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2)3Cu+8H++2NO3-=3Cu2++2NO↑+4H2O 3∶1 A (3)HCO3-+H+=H2O+CO2↑ Al(OH)3+OH-=[Al(OH)4]- Al3++3NH3·H2O=Al(OH)3↓+3NH4+
【解析】(1)浓硝酸见光易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氮和水,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的方法是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
(2)铜与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水和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根据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可知参与反应的硝酸中,表现酸性的转化为硝酸铜,表现氧化性的转化为NO,所以表现酸性与氧化性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6:2=3:1。
A.K2SO4、稀硫酸均与铜不反应,A符合;
B.FeCl3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B不符合;
C.KNO3在酸性溶液中能溶解金属铜,C不符合;
D.Cu(NO3)2在酸性溶液中能溶解金属铜,D不符合;
答案选A;
(3)小苏打治疗胃酸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Al(OH)3具有两性,也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氨水不能溶解氢氧化铝,AlCl3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
13.(2020高考全国卷真题)对于下列实验,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Cl2: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
C.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
D.同浓度同体积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答案】A
【解析】A.用Na2SO3溶液吸收少量的Cl2,Cl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部分氧化为,同时产生的氢离子与剩余部分结合生成,Cl2被还原为Cl-,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l2+H2O=2+2Cl-+,A选项正确;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H2CO3是弱酸,HCl是强酸,弱酸不能制强酸,故不发生反应,B选项错误;
C.向H2O2中滴加少量的FeCl3,Fe3+的氧化性弱于H2O2,不能氧化H2O2,但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C选项错误;D.NH4HSO4电离出的H+优先和NaOH溶液反应,同浓度同体积的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氢离子和氢氧根恰好完全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H++OHˉ=H2O,D选项错误;答案选A。
14.下列事实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四氯化钛的浓溶液制备水合二氧化钛: Ti4++(x+2)H2O=TiO2·xH2O+4H+
B.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淡黄色沉淀产生: S2O+6H+=2S↓+3H2O
C.明矾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使沉淀质量最大: 2Al3++3SO+3Ba2++6OH-= 3BaSO4 ↓+2Al(OH)3↓
D.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2+CO2+H2O2+CO
【答案】A
【解析】A.四氯化钛的浓溶液制备水合二氧化钛,离子方程式为:Ti4++(x+2)H2O=TiO2·xH2O+4H+,故A正确;B.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有淡黄色沉淀产生,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 =SO2↑+S↓+2H2O,故B错误;C.明矾溶液中加入 Ba(OH)2 溶液,当硫酸根完全沉淀时沉淀质量最大,方程式为Al3++2SO42-+2Ba2++4OH-=2BaSO4 ↓ +AlO2-+2H2O,故C错误;D.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CO2+H2O+HCO,故D错误;答案选A。
15.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
| 已知 | 类推 |
A | 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 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
B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 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Ca2++2ClO-+SO2+H2O=CaSO3↓+2HClO |
C | 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 2Cl-+2H2O2OH-+H2↑+Cl2↑ | 用惰性电极电解MgBr2溶液 2Br-+2H2O2OH-+H2↑+Br2 |
D | 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至中性 H++OH-=H2O | 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 H++OH-=H2O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A.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不能置换出铜,故A错误;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故B错误;C.用惰性电极电解MgBr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Mg2++2Br-+2H2OMg(OH)2↓+H2↑+Br2,故C错误;D.稀盐酸与NaOH溶液、稀HNO3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相同,都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正确;故选D。
16.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3溶于水呈酸性:NaHSO3=Na++H++SO
B.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H++S2O=SO2↑+S↓+H2O
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MnO2+4HCl=Mn2++2Cl2↑+2H2O
D.工业冶炼Mg:2Mg2++2O2-2Mg+O2↑
【答案】B
【解析】A.NaHSO3溶于水呈酸性是因为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HSO H++SO ,A错误;B.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硫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S2O===SO2↑+S↓+H2O,故B正确;C.浓盐酸与MnO2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 Mn2++Cl2↑+2H2O,故C错误;D.工业冶炼Mg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Mg2++2Cl-Mg+Cl2↑,故D错误;选B。
17.不能正确表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
A.NaHCO3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3+Al3+=Al(OH)3↓+3CO2↑
B.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3Cl-+4H++H2O
C.硬脂酸钠溶液显碱性:C17H35COO-+H2O⇌C17H35COOH+OH-
D.肼的电离:N2H4+H2O⇌+OH-
【答案】B
【解析】A. NaHCO3溶液与AlCl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是:3+Al3+=Al(OH)3↓+3CO2↑,A正确;B. 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在碱性环境中不可能生成大量氢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3ClO-+2Fe(OH)3+ 4OH-=2+3Cl-+ 5H2O,B错误;C. 硬脂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因水解呈碱性,离子方程式是:C17H35COO-+H2O⇌C17H35COOH+OH-,C正确;D. 肼的电离,与氨气溶于水后发生的变化相似,故方程式为:N2H4+H2O⇌+OH-,D正确;答案选B。
18.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2H+=SO2↑+S↓+2Na++H2O
B.硝酸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碘化氢:2Fe3++2I-=2Fe2++I2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制取次氯酸:ClO-+H2O+CO2=HClO+HCO3-
D.硫酸铝铵与氢氧化钡以1:2混合形成的溶液:Al3++2SO42-+2Ba2++4OH-=BaSO4↓+AlO2-+2H2O
【答案】C
【解析】A、Na2S2O3为可溶性盐类,其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错误;B、硝酸铁水解会生成硝酸,其氧化性大于铁离子,因此向硝酸铁中加入少量碘化氢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C、因酸性:碳酸>次氯酸>碳酸氢根,因此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制取次氯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C正确;D、硫酸铝铵与氢氧化钡以1:2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故答案为:C。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Fe3++SO42-+Ba2++3OH-=Fe(OH)3↓+BaSO4↓
B.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 +O2↑
C.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6H++5SO32-+2MnO4-=5SO42-+2Mn2++3H2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H2O+CO2→2C6H5OH+CO32-
【答案】C
【解析】A. 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42-+3Ba2++6OH-=2Fe(OH)3↓+3BaSO4↓,故错误;B. 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 +O2↑,故错误;C. Na2SO3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6H++5SO32-+2MnO4-=5SO42-+2Mn2++3H2O,故正确;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C6H5O-+H2O+CO2→C6H5OH+HCO3-,故错误。故选C。
20.向含有0.2 mol NaOH和0.1 mol B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为8.96 L(0 ℃,1.01×105Pa)时立即停止,则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关系图像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和离子的水解忽略不计)( )。
A.
B.
C.
D.
【答案】C
【解析】n(CO2)==0.4mol,通入含有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溶液中,相当于首先发生:Ba2++2OH-+CO2=BaCO3↓,0.1molBa(OH)2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剩余0.2molOH-,生成0.1molBaCO3,然后发生2OH-+CO2=CO32-+H2O,消耗0.1molCO2,生成0.1molCO32-,上述两阶段共消耗molCO2,剩余0.2molCO2,再发生CO32-+CO2+H2O=2HCO3-,消耗0.1molCO2,最后发生BaCO3+CO2+H2O=Ba2++2HCO3-,碳酸钡与二氧化碳恰好反应。含有0.2mol NaOH和0.1mol Ba(OH)2的溶液中离子总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1mol×3=0.7mol,n(CO2)==0.4mol,通入含有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溶液中,相当于首先发生:Ba2++2OH-+CO2=BaCO3↓,该阶段0.1molBa(OH)2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离子物质的量减少0.3mol,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为0.7mol-0.3mol=0.4mol,其中含有0.2molOH-、生成0.1molBaCO3;然后发生2OH-+CO2=CO32-+H2O,0.2molOH-完全反应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该阶段离子物质的量减少0.1mol,溶液中剩余离子物质的量为0.4mol-0.1mol=0.3mol,溶液中含有0.2molNa+、0.1molCO32-;再发生CO32-+CO2+H2O=2HCO3-,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增大0.1mol,溶液中离子为0.4mol;最后发生BaCO3+CO2+H2O=Ba2++2HCO3-,碳酸钡与二氧化碳恰好反应,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增大0.3mol,溶液中离子为0.7mol;故图象C符合;故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