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溴和碘【解析版】
展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溴和碘
1.海水中溴含量约为 65 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
(1)以上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
(2)步骤 Ⅱ 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3)步骤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Br2+CO===BrO+Br-+CO2↑
(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分离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乙醇 B.四氯化碳
C.烧碱溶液 D.苯
答案 (1) 富集(或浓缩)溴元素 (2) C (3) 3 3 1 5 3 (4)SO2+Br2+2H2O===2HBr+H2SO4 (5)BD
解析 (1)步骤Ⅰ中获得游离态的溴的含量较低,步骤Ⅱ又将之转化为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富集溴。(2)溴易挥发,步骤Ⅱ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就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故选C。(3)流程Ⅱ中根据元素守恒知,生成物还有CO2,该反应中Br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5价,其最小公倍数是5,再结合原子守恒或电荷守恒得方程式为3Br2+3CO===BrO+5Br-+3CO2↑。(4)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二者在水溶液中混合易发生氧化还原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反应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5)萃取剂的选取标准:萃取剂和溶质不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萃取剂和原溶剂不互溶。乙醇易溶于水,所以不能作萃取剂,故A错误;四氯化碳符合萃取剂选取标准,所以能作萃取剂,故B正确;烧碱溶液和溴能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作萃取剂,故C错误;苯符合萃取剂选取标准,所以能作萃取剂,故D正确。
2.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A中滴加浓盐酸后,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生成黄绿色气体Cl2,在A、B、C中分别发生反应:Cl2+2KI2KCl+I2、Cl2+2NaBr2NaCl+Br2、Cl2+2NaBr2NaCl+Br2,由于B、C中生成了Br2而使溶液变为黄色,打开活塞b,C中生成的Br2在D中发生反应:Br2+2KI2KBr+I2。实验过程Ⅲ,当B中黄色溶液继续通入过量Cl2时,溶液变为红棕色,以此为对照,说明C中黄色溶液无Cl2,从而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答案:(1)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3.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1)步骤③加Fe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
(4)操作⑤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解析】(1)富碘卤水中含有I-,加入硝酸银发生反应:Ag++I-AgI↓,过滤水洗后为AgI,加入Fe搅拌,可得Ag和FeI2。
(2)FeI2具有还原性,与充足的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和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I2+3Cl22I2+2FeCl3。
(3)由流程图可看出,副产物为Ag,由于加入的Fe过量,所以在甲中先加入稀硫酸除去Fe,再加入稀硝酸与Ag反应制得AgNO3溶液,所以Ag(或AgNO3)可循环利用。
(4)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Cl4和水不相溶,且CCl4和I2不反应,分离I2和FeCl3的方法是加入CCl4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液。
答案:(1)使碘化银转化成碘化亚铁(FeI2)和单质银(或将难电离的碘化银转化成可溶的碘化亚铁)
(2)2Fe2++4I-+3Cl22I2+2Fe3++6Cl-
(3)Ag(或AgNO3)
(4)萃取分液 CCl4
4.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1)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____所致。
(2)设计实验并验证:
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溶液 b.四氯化碳
c.无水酒精 d.硫氰化钾溶液
请你在下列表格中写出丙同学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字母)
|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方案1 |
|
|
方案2 |
|
|
(3)应用与拓展:
①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100 mL FeBr2溶液中通入2.24 L Cl2(标准状况),溶液中有的溴元素被氧化成单质Br2,则原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Br2 ②Fe3+
(2)
| 选用试剂 | 实验现象 |
方案1 | b | CCl4层呈无色 |
方案2 | d | 溶液变红 |
(3)①2Fe2++Br2===2Fe3++2Br-
②1.2 mol·L-1
解析 (2)证明溶液中没有溴单质而有Fe3+即可证明乙同学的观点,利用溴溶于四氯化碳,使四氯化碳层显红棕色,Fe3+遇SCN-显红色来设计实验。(3)①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溴单质可以氧化Fe2+生成Fe3+和Br-,离子方程式为2Fe2++Br2===2Fe3++2Br-。②FeBr2中通入Cl2,Cl2先和Fe2+反应,后和Br-反应,假设FeBr2的浓度为x mol·L-1,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x×0.1+2x×0.1×=×2,则x=1.2。
5.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④某溶液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则证明该溶液是氯水或溴水 ⑤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 ⑥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易被氧化的物质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各卤素离子中,I-的还原性最强,故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KI,①错误;卤化银中除AgF外均有感光性,③错误;能与淀粉-KI溶液反应出现蓝色现象的,除氯水或溴水外,还可以是碘水等,④错误。
6.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卤素的钾盐中,最易被氧化的是氟化钾
②溴中溶有少量氯气,可以用加入溴化钠再用汽油萃取的方法提纯
③溴化银具有感光性,碘化银不具有感光性
④氟气跟氯化钠水溶液反应,一定有氟化氢和氧气生成
⑤氯气跟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
【解析】选C。①还原性F-<Cl-<Br-<I-,KF最难被氧化;③AgBr、AgI见光均易分解,均具有感光性。
7.向溶质为FeBr2、FeI2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的Br-不一定被氧化
B.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被氧化
C.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D.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能产生淡黄色沉淀
答案 D
解析 还原性:I- >Fe2+>Br-,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结果溶液变为红色,说明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Br-可能被氧化,A、B正确;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所以不能确定通入氯气之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C正确;如Br-被氧化生成Br2,则萃取后加入硝酸银,没有淡黄色沉淀生成,D错误。
8.(双选)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试剂可为Na2SO3饱和溶液
B.步骤Ⅲ的离子反应:2Br-+Cl22Cl-+Br2
C.工业上每获得1 mol Br2,需要消耗Cl2 44.8 L
D.步骤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过滤
【解析】选C、D。Na2SO3+Br2+H2ONa2SO4+2HBr,A正确;步骤Ⅲ利用氯的非金属性比溴强,可以利用置换反应制取Br2,B正确;步骤Ⅰ和步骤Ⅲ均使用到Cl2,故制取1 mol Br2消耗 2 mol 氯气,但未说明氯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C错误;从浓溴水中提取溴,可利用有机溶剂(如苯)萃取溴,然后分液得到溴的有机溶液,再经蒸馏可得纯净的溴,D错误。
9.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 C
解析 A项,向苦卤中通入Cl2 时发生反应Cl2+2Br-===2Cl-+Br2,故其目的是为了提取溴,正确;B项,可将粗盐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沉淀剂,过滤后调节滤液pH以除去可溶性杂质,最后重结晶可得精盐,正确;C项,工业生产常选用廉价的Ca(OH)2作为沉淀剂,错误;D项,由于通入Cl2后所得溶液中Br2的浓度很小,因此利用Br2的挥发性,可先用热空气和水蒸气吹出Br2,再用SO2将其还原为HBr进行富集,正确。
10.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
答案 B
解析 在F处,可能是未反应完的Cl2与KI发生反应置换出I2,使淀粉变蓝色,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11.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成熟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关于海水制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干海带海带灰悬浊液滤液碘水I2的CCl4溶液I2
A.实验室在蒸发皿中灼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
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C.在碘水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D.碘水加入CCl4得到I2的CCl4溶液,该操作为“萃取”
答案 A
解析 灼烧固体时应在坩埚中,A项不正确;酸性条件下,H2O2能将I-氧化为I2,B项正确。
12.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3 mol
C.当通入1 mol 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Fe2++Cl2===2Fe3++2Cl-
D.原溶液中:n(Fe2+)∶n(I-)∶n(Br-)=2∶1∶3
答案 C
解析 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还原性:I->Fe2+>Br-,且还原性强的优先与Cl2反应,结合曲线纵横坐标含义,进行定量分析。
13.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所给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1)碘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
(2)步骤③加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虑原料循环利用,若将该副产物制成生产所需的试剂,先后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处理。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1)五 ⅦA
(2)使碘化银转化为碘化亚铁(FeI2)和单质银
(3)2FeI2+3Cl2===2I2+2FeCl3
(4)Ag 稀硫酸、稀硝酸
(5)2AgI2Ag+I2
(6)升华 萃取
解析 分析物质的转化图,逐一分析讨论可知甲为AgI,乙是由铁和碘化银反应生成的,由于铁在该反应中只能被氧化为+2价,故乙是FeI2,而过量Cl2将FeI2氧化为I2和FeCl3:3Cl2+2FeI2===2I2+2FeCl3。AgI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单质碘和银,银不是晶体而为粉末状,显黑色;由于I2单质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提纯I2可用升华或萃取的方法;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利用步骤③生成的Ag来制取AgNO3,以循环利用,但步骤③得到的Ag中含有过量的铁,可先加稀H2SO4将铁除去,再溶于稀HNO3制得Ag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