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解析版)
展开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计算
1.水体中存在的、等致癌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采用Pd-Fe3O4,双催化剂,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Fe3O4中含有,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B.过程③发生的反应为+6Fe2++8H+===6Fe3+++2H2O
C.过程④每生成1molN2,转移了3mol电子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Fe ()和Fe (III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们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③为转化成N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8H+=6Fe3+++2H2O,故B正确;
C.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④为和反应生成N2↑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 +=N2↑+2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N2,转化为3mol,故C正确;
D.由图中信息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5H2 +2H+= N2+ 6H2O,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pH会升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新装修的房屋会释放有毒的甲醛(HCHO)气体,银Ferrozine法检测甲醛的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O2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A
B.30gHCHO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C.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
D.理论上,消耗HCHO和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答案】C
【解析】
A.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4LCO2的分子数目,也就无法计算共价键数目,故A错误;
B.HCHO被氧化生成CO2,30gHCHO(即1 mol)转移电子数目为4NA,故B错误;
C.Ag2O和HCHO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故C正确;
D.银一Ferrozine法原理为氧化银能氧化甲醛并被还原为Ag,产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2+,根据电子守恒定律,消耗HCHO和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D错误;
答案:C。
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3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90 mL C.120 mL D.150 mL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应过程,可知Cu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HNO3,生成了氮氧化物,而这些氮氧化物又全部将所得电子转移给了O2,生成了HNO3,相当于Cu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了O2,故可以通过O2的量来计算参加反应的Cu的量,也可以计算出生成的Cu2+的量,从而计算得NaOH的体积。
【详解】
根据分析,题中n(O2)= ,则转移电子数=,1molCu可转移2mol电子,故可知共有0.3mol Cu参与反应,即生成0.3mol Cu2+,0.3molCu2+完全沉淀,则需要0.6mol NaOH,故V(NaOH)=,C项正确;答案选C。
4.已知:还原性>I-,氧化性>I2。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a段发生反应:3+=3+I- +3H+
B.b~c段反应: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
C.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时,加入的KIO3为1.lmol
D.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
【答案】C
【解析】
还原性>I-,首先发生0~a段,离子方程式:3+=3+I-+3H+,继续加入KIO3,氧化性>I2,所以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5I-+6H+=3I2+3H2O,根据发生的反应来判断各个点的产物,由此分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的KIO3物质的量小于1mol时溶液中无I2生成,即I-没被氧化,则当加入KIO3物质的量在0~a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3+I-+3H+,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由图示b~c之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I-+6H+=3I2+3H2O,氧化产物是碘单质,0.2mol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6mol,碘单质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5:1,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B不符合题意;
C.0~b之间共消耗1mol KIO3,则生成1molI-,又由b~c之间的方程式为:
解得a=0.05mol,则n=1mol+0.05mol=1.05mol,所以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时,加入的KIO3为1.05mol,故C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a=0.4mol,b为1mol,a~b之间共消耗0.6mol且无I2生成,故根据方程式3+=3+I- +3H+可知,每消耗1mol则有3mol被氧化,则有0.6mol消耗时有1.8mol被氧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LiAlH4、LiH 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 ℃ 分解为 LiH、H2和 A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AlH4中 AlH-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B.1 mol LiAlH4在 125℃ 条件下完全分解,转移 2mol 电子
C.LiH 与 D2O 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 4 g/mol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将乙醛氧化为乙醇
【答案】A
【解析】
A.LiAlH4是Li+和AlH-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lH-离子是四面体结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LiAlH4中的Li元素、Al元素都是主族金属元素,H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则Li元素为+1价、Al为+3价、H为-1价,在125℃条件下受热分解时,由Al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1 mol LiAlH4完全分解,反应转移3 mol电子,故B错误;
C.LiH与D2O反应生成LiOD和HD,HD的摩尔质量为3 g/mol,故C错误;
D.有机反应中得氢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乙醛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是得到氢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则反应中氧化剂是乙醛,乙醛被还原为乙醇,故D错误;
故选A。
6.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在催化剂b作用下,O2发生了氧化反应
C.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
D.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答案】C
【解析】
A.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称为氮的固定, N2→NH3属于氮的固定,NH3→NO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
B.在催化剂b作用下,O2→NO,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故C正确;
D.催化剂a作用下,N2→NH3,断裂非极性共价键N≡N键,催化剂b作用下,NH3→NO,断裂极性共价键N−H键,故D错误;
答案选C。
7.已知工业上常用“有效氢含量”衡量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其定义为:每克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H2的还原能力。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极强的含氢还原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BH4的“有效氢含量”约为0.21
B.NaBH4作还原剂时,其中的硼元素被氧化
C.反应Au3+++OH-→Au++H2O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NaBH4遇水产生大量的氧气可作供氧剂
【答案】A
【解析】
A.1mol NaBH4作还原剂时,H元素由-1价升高到+1价,可以失去8mol电子,相当于4mol H2,NaBH4 的“有效氢含量”为≈0.21,故A正确;
B.NaBH4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H元素的化合价为-1,NaBH4作还原剂时 ,其中的硼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被氧化的是氢元素,故B错误;
C.配平后可得8Au3+ +3+24OH- = 8Au+3+18H2O,则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8,故C错误;
D.NaBH4是一种极强还原剂,其与水产生氢气,不可能用作供氧剂,故D错误;
答案选A。
8.工业上提取碲(Te)的反应之一为3Te+16HNO3=3Te(NO3)4+4NO↑+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e(NO3)4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
B.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NO,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NO3>Te(NO3)4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答案】B
【解析】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T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化合价部分降低被还原,则Te(NO3)4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4molNO,反应转移1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11.2LN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转移1.5mol电子,电子数为1.5NA,故B错误;
C.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由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HNO3起酸和氧化剂的作用,Te(NO3)4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NO3> Te(NO3)4,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T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化合价部分降低被还原,Te为还原剂,HNO3起酸和氧化剂的作用,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D正确;
故选B。
9.已知:①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②检验Mn2+的存在: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2O82-离子中存在一个过氧键(—O—O—),则S2O82-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B.反应②若有0.1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0.5mol
C.K2S2O8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黄绿色气体
D.反应①配平后还原剂与还原产物之比为8:1
【答案】D
【解析】
A.过氧键(—O—O—)整体显-2价,S2O82-离子中存在一个过氧键(—O—O—),则S2O82-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A正确;
B.反应②为Mn2+还原剂,2mol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7-2)=10mol,则有0.1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0.5mol,故B正确;
C.根据反应②,K2S2O8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氯气,故C正确;
D.反应中Mn元素从+7价降低到+2价,Cl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HCl的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作还原剂,还原产物为MnCl2,16份氯化氢参与反应,只有10份是还原剂,还原剂与还原产物之比为5:1,故D错误;
故选D。
10.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 和 H2O,当 NO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为 1:1 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参与反应的 Cu2S 与 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7
B.反应中 Cu2S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1molCu2S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8NA
D.HNO3 在反应中体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 和 H2O,当 NO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为 1:1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S+6HNO3 ==2Cu(NO3)2+2CuSO4+NO2↑+NO↑ +3H2O。
【详解】
A.由分析中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实际参与反应的 Cu2S 与 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6,A不正确;
B.反应中 Cu2S 中的Cu和S的价态都升高,所以Cu2S只作还原剂,B不正确;
C.1molCu2S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8)NA=10 NA,C不正确;
D.HNO3 在反应中生成盐,体现了酸性,生成NO2、NO,体现了强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1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②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和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强于Fe2O3,弱于Na2CrO4
D.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Na2CrO4时转移电子3 mol
【答案】B
【解析】
A. 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而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氧气中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氧气,铁元素和铬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还原剂是FeO·Cr2O3,故B正确;
C. 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中,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FeO·Cr2O3,所以氧气的氧化性大于Na2CrO4和Fe2O3,但不能判断Na2CrO4和Fe2O3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故C错误;
D. 由方程式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转移电子可知,生成1 mol Na2CrO4时,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反应中O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的4倍,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Na2CrO4时电子转移,故D错误。
答案选B。
1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②+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l2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Cl2 >Fe3+
D.溶液中可发生:+6Fe2++6H+=Cl—+6Fe3++3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时为还原剂,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时为氧化剂,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①中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②中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③中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
【详解】
A. Cl2在反应②中既由化合价降低得到,又由化合价升高得到,所以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Cl2在①反应中作还原剂,在③反应中作氧化剂,故B错误;
C. 根据分析可得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Cl2 >Fe3+,故C正确;
D. 根据氧化性>Fe3+,所以该反应+6Fe2++6H+=Cl—+6Fe3++3H2O可发生,故D正确;
答案选B。
13.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通常为气体,实验室用 NC13 溶液和 NaClO2溶液制备Cl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6NaClO2+NC13 +3H2O=6ClO2↑ +NH3 ↑ +3NaC1+3Na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上面化学方程式,生成 22. 4 L NH3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6 NA
B.NC13 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 电子结构
C.在 NaClO2 和NC13 的反应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1
D.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B
【解析】
A.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 4 L NH3的物质的量和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故A错误;
B.NC1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由电子式可知分子中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 电子结构,故C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ClO2为反应的还原剂,NC1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NC13为反应的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C错误;
D.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B。
14.硫酸盐(含、)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催化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该过程中有氧氢键断裂
【答案】B
【解析】
图中过程①表示和NO2反应生成和,过程②表示和NO2加入一个水分子转化为HNO2和,由此分析。
【详解】
A.转化为,硫元素从+4转化为+5价,转化为,硫元素由+5价转化为+6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①②过程中硫元素均被氧化,故A正确;
B.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NO2转化为H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则NO2的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故B错误;
C.硫酸盐(含、)气溶胶中含有,转化过程有水参与,则在水中可电离生成H+和,则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故C正确;
D.根据图示转化过程中,由转化为,根据图示对照,有水分子中的氧氢键的断裂,故D正确;
答案选B。
15.K2FeO4 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 Fe2O3、KNO3、KOH 混合共熔,反应为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 1 mol K2FeO4,转移 6 mol e−
C.K2FeO4 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KNO3>K2FeO4
【答案】B
【解析】反在应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中,铁元素化合价由Fe2O3 中的+3价变为K2Fe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Fe2O3为还原剂,而N元素则由KNO3中+5价变为KNO2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选项A正确; B、反应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6价,故1molFe2O3转移6mol电子即6NA个,生成2molK2FeO4,故当生成1molK2FeO4时转移3NA个电子,选项B错误;C、K2FeO4 中铁元素为+6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选项C正确;D、反应中KNO3为氧化剂,而K2FeO4为氧化产物,而氧化性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故氧化性:KNO3>K2FeO4,选项D正确。
16.用CuS、Cu2S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Ⅰ:Cu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反应Ⅱ:Cu2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和Ⅱ中Cu2+、SO42-都是氧化产物
B.处理1mol Cr2O72-时反应Ⅰ、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
C.反应Ⅱ中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反应Ⅰ、Ⅱ中每处理1mol Cr2O72-,转移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C
【解析】A. 反应Ⅰ中Cu化合价没有改变,所以Cu2+不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B. 处理1mol Cr2O72-时反应Ⅰ、Ⅱ根据化合价变化及电荷守恒配平得:3CuS+4Cr2O72-+32H+=3Cu2++3SO42-+8Cr3++16H2O;3Cu2S+5Cr2O72-+46H+=6Cu2++3SO42-+10Cr3++23H2O,所以消耗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B错误;C. 反应Ⅱ中还原剂为Cu2S氧化剂为Cr2O7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后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故C正确;
D. 处理1mol Cr2O72-得到2molCr3+,转移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17.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4中C的化合价为 -4
B.反应的两个阶段均为吸热过程
C.阶段Ⅱ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通过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
【答案】C
【解析】A. 依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因C3N4中N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C的化合价为+4,A项错误;B. 阶段II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的过程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 阶段Ⅱ中,H2O2发生歧化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项正确;D. 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的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D项错误。
18.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B.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K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答案】B
【解析】A.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KClO3是氧化剂,且氯元素化合价全部降低;反应中只有磷元素化合价升高,磷是还原剂,且磷元素化合价全部升高;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选项A错误;B.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只有磷元素化合价升高,P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P2O5中+5价,且磷元素化合价全部升高,所以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5=l5mol,选项B正确;C. KCl是氧化剂KClO3获得电子形成的还原产物,P2O5是还原剂P失去电子形成的氧化产物,选项C错误;D. 白磷不稳定,易自燃,火药中的红磷不能用白磷代替,选项D错误。
19.丙烷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为C3H8+Fe2O3→CO2 +F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平方程后方框内的化学式为H2O且系数为12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9
C.还原性:C3H8>Fe
D.25℃、101 kPa 条件下,消耗11.2 L C3H8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答案】D
【解析】
烷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为C3H8+Fe2O3→CO2 +Fe+,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3H8作还原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Fe2O3作氧化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则配平该反应方程式为:3C3H8+10Fe2O3=9CO2+20Fe+12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配平方程后方框内的化学式为H2O且系数为12,故A正确;
B.根据分析,该反应中氧化剂为Fe2O3,氧化产物为CO2,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0:9,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反应中C3H8作还原剂,Fe作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3H8>Fe,故C正确;
D.11.2 L C3H8的状态条件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消耗 C3H8物质的量,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不能确定,故D错误;
答案选D。
20.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l2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
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1molKMnO4,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5mol
D.KMnO4发生氧化反应,HCl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A.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l2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A正确;
B.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B正确;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2molKMnO4,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10mol,则每消耗1molKMnO4,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5mol,C正确;
D.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21.四氟肼((N2F4)可作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可用Fe3+与二氟胺(HNF2)反应制得,发生的反应是:HNF2+Fe3+→N2F4↑+Fe2++H+(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F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N2F4的氧化性强于Fe3+的氧化性
D.若生成2.24 L(标况下)N2F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4 mol
【答案】B
【解析】
根据化合价改变,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得:2HNF2+2Fe3+=N2F4↑+2Fe2++2H+,其中铁的化合降低从+3降到+2,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从+1升高到+2,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以此来解答题目。
【详解】
A.被氧化的元素是N,A错误;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正确;
C.氧化性大小比较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N2F4的氧化性弱于Fe3+的氧化性,C错误;
D.若生成2.24 L(标况下)N2F4,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 2(2-1)=0.2 mol,D错误;
故答案为:B。
2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还原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
A.在反应中,KClO3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得电子作氧化剂,A正确;
B.ClO2是KClO3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所以是还原产物,B正确;
C.在反应中,H2C2O4中的C元素由+3价升高为+4价,在反应中失电子被氧化,C正确;
D.KClO3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D错误;
故选D。
23.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相关方程式如下:
①2Sb2S3+ 3O2+ 6FeSb4O6+ 6FeS ②Sb4O6+ 6C4Sb + 6CO
关于反应在①、反应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O2、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C
【解析】
A.反应①的O2中所含氧元素价态降低,反应②的Sb4O6中Sb元素价态降低,它们都是氧化剂,A正确;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失电子元素Fe共失去电子3mol×2=6mol,所以共转移6 mol电子,B正确;
C.反应②中,还原剂是C,还原产物是Sb,所以还原性C比Sb强,C不正确;
D.反应①与反应②中,每生成4mol Sb时,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Fe)、6mol(C),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C。
24.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NH4+< Cl-
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
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
【答案】B
【解析】
A. 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氯元素被还原,A正确;B. 是还原剂,而 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B不正确;C. N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就转移6 mol电子,C正确;D.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盐酸,盐酸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所以不可以直接排放,D正确。本题选B。
2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2.0 L N2(标准状况)
B.有0.250 mol KNO3 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7.5 mol
【答案】C
【解析】
在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NaN3是还原剂、KNO3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剂。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 mol N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 mol,有2 mol KNO3被还原。现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则生成2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A.生成2 mol N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A错误;
B.由反应可知,被还原的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2 mol×=0.25 mol,B错误;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5-0)=1.25 mol,C正确;
D.转移10 mol电子被氧化的N原子为30 mol,则转移1.25 mol电子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D错误;
故答案为C。
26.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有强还原性。已知:①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②H3PO2+NaOH(足量)=NaH2PO2+H2O。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H3PO2的结构式为
B.H3PO2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NaH2PO2是正盐
D.每消耗1molP4,反应中转移6mol电子
【答案】D
【解析】
A.根据H3PO2+NaOH(足量)=NaH2PO2+H2O 可知H3PO2是一元酸,分子中含有一个-OH,则H3PO2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故B正确;
C.H3PO2是一元酸,NaH2PO2是正盐,不是酸式盐,故C正确;
D.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反应中2个P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3价,6个P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1价,转移电子数为6,则每消耗1 mol P4,转移3 mol 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27.用“银-Ferrozine”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为:
已知: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参与反应的HCHO为30g时转移电子2mol
B.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CO2时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Ag一定为8mol
C.可用双氧水检验反应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D.理论上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HCHO含量也越高
【答案】BD
【解析】
A.反应①中HCHO被氧化为CO2,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至+4,30g HCHO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 HCHO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为4mol,故A项说法错误;
B.反应①中Ag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至0,反应②中A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至+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守恒可知,4Ag~CO2,标准状况下44.8 L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则生成2mol CO2时,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Ag一定为8mol,故B项说法正确;
C.Fe2+能够与H2O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因此不能用双氧水检验反应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故C项说法错误;
D.HCHO浓度越高,反应①生成的Ag越多,则反应②生成的Fe2+越多,形成的有色配合物浓度越高,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故D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28.已知反应5[Fe(CN)6]n-+61+188H +=5Fe3++30+30CO 2↑+61Mn2++94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4
B.被氧化的元素有Fe、N
C.反应过程中,生成67.2 L CO2时,转移30.5 mol e-
D.废水中的CN-可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除去
【答案】BC
【解析】
A.利用电荷守恒可建立如下关系:188-5n-61=122+15-30,n=4,A正确;
B.在[Fe(CN)6]4-中,Fe显+2价、C显+2价、N显-3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有Fe、C、N,B错误;
C.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67.2 L CO2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算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C不正确;
D.由题给反应可知,废水中的CN-具有还原性,使用酸性KMnO4溶液,可将其氧化除去,D正确;
故选BC。
1.水体中存在的、等致癌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采用Pd-Fe3O4,双催化剂,可实现用H2消除酸性废水中的、。Fe3O4中含有,分别表示为Fe(Ⅱ)、Fe(Ⅲ),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Ⅱ)与Fe(Ⅲ)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B.过程③发生的反应为+6Fe2++8H+===6Fe3+++2H2O
C.过程④每生成1molN2,转移了3mol电子
D.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降低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Fe ()和Fe (III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们的相互转化起到了传递电子的作用,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③为转化成N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Fe2++8H+=6Fe3+++2H2O,故B正确;
C.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④为和反应生成N2↑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 +=N2↑+2H2O,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N2,转化为3mol,故C正确;
D.由图中信息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5H2 +2H+= N2+ 6H2O,反应过程中消耗了H+,pH会升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新装修的房屋会释放有毒的甲醛(HCHO)气体,银Ferrozine法检测甲醛的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CO2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A
B.30gHCHO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C.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
D.理论上,消耗HCHO和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答案】C
【解析】
A.未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4LCO2的分子数目,也就无法计算共价键数目,故A错误;
B.HCHO被氧化生成CO2,30gHCHO(即1 mol)转移电子数目为4NA,故B错误;
C.Ag2O和HCHO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2O+HCHO=4Ag+CO2+H2O,故C正确;
D.银一Ferrozine法原理为氧化银能氧化甲醛并被还原为Ag,产生的Ag与Fe3+定量反应生成Fe2+,根据电子守恒定律,消耗HCHO和消耗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D错误;
答案:C。
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3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1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90 mL C.120 mL D.150 mL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应过程,可知Cu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HNO3,生成了氮氧化物,而这些氮氧化物又全部将所得电子转移给了O2,生成了HNO3,相当于Cu失去的电子全部转移给了O2,故可以通过O2的量来计算参加反应的Cu的量,也可以计算出生成的Cu2+的量,从而计算得NaOH的体积。
【详解】
根据分析,题中n(O2)= ,则转移电子数=,1molCu可转移2mol电子,故可知共有0.3mol Cu参与反应,即生成0.3mol Cu2+,0.3molCu2+完全沉淀,则需要0.6mol NaOH,故V(NaOH)=,C项正确;答案选C。
4.已知:还原性>I-,氧化性>I2。在含3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a段发生反应:3+=3+I- +3H+
B.b~c段反应: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0.5mol
C.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时,加入的KIO3为1.lmol
D.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
【答案】C
【解析】
还原性>I-,首先发生0~a段,离子方程式:3+=3+I-+3H+,继续加入KIO3,氧化性>I2,所以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5I-+6H+=3I2+3H2O,根据发生的反应来判断各个点的产物,由此分析。
【详解】
A.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的KIO3物质的量小于1mol时溶液中无I2生成,即I-没被氧化,则当加入KIO3物质的量在0~a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3+I-+3H+,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由图示b~c之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5I-+6H+=3I2+3H2O,氧化产物是碘单质,0.2mol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6mol,碘单质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5:1,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B不符合题意;
C.0~b之间共消耗1mol KIO3,则生成1molI-,又由b~c之间的方程式为:
解得a=0.05mol,则n=1mol+0.05mol=1.05mol,所以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时,加入的KIO3为1.05mol,故C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a=0.4mol,b为1mol,a~b之间共消耗0.6mol且无I2生成,故根据方程式3+=3+I- +3H+可知,每消耗1mol则有3mol被氧化,则有0.6mol消耗时有1.8mol被氧化,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LiAlH4、LiH 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 ℃ 分解为 LiH、H2和 A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AlH4中 AlH-的结构式可表示为:
B.1 mol LiAlH4在 125℃ 条件下完全分解,转移 2mol 电子
C.LiH 与 D2O 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 4 g/mol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将乙醛氧化为乙醇
【答案】A
【解析】
A.LiAlH4是Li+和AlH-形成的离子化合物,AlH-离子是四面体结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LiAlH4中的Li元素、Al元素都是主族金属元素,H元素是非金属元素,则Li元素为+1价、Al为+3价、H为-1价,在125℃条件下受热分解时,由Al元素的价态变化可知1 mol LiAlH4完全分解,反应转移3 mol电子,故B错误;
C.LiH与D2O反应生成LiOD和HD,HD的摩尔质量为3 g/mol,故C错误;
D.有机反应中得氢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乙醛转化为乙醇的反应是得到氢的反应,属于还原反应,则反应中氧化剂是乙醛,乙醛被还原为乙醇,故D错误;
故选A。
6.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2→NH3,NH3→NO均属于氮的固定
B.在催化剂b作用下,O2发生了氧化反应
C.使用催化剂a、b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
D.催化剂a、b表面均发生了极性共价键的断裂
【答案】C
【解析】
A.把游离态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称为氮的固定, N2→NH3属于氮的固定,NH3→NO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
B.在催化剂b作用下,O2→NO,O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故B错误;
C.催化剂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产量,故C正确;
D.催化剂a作用下,N2→NH3,断裂非极性共价键N≡N键,催化剂b作用下,NH3→NO,断裂极性共价键N−H键,故D错误;
答案选C。
7.已知工业上常用“有效氢含量”衡量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其定义为:每克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H2的还原能力。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极强的含氢还原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aBH4的“有效氢含量”约为0.21
B.NaBH4作还原剂时,其中的硼元素被氧化
C.反应Au3+++OH-→Au++H2O中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6
D.NaBH4遇水产生大量的氧气可作供氧剂
【答案】A
【解析】
A.1mol NaBH4作还原剂时,H元素由-1价升高到+1价,可以失去8mol电子,相当于4mol H2,NaBH4 的“有效氢含量”为≈0.21,故A正确;
B.NaBH4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3,H元素的化合价为-1,NaBH4作还原剂时 ,其中的硼元素的化合价不变,被氧化的是氢元素,故B错误;
C.配平后可得8Au3+ +3+24OH- = 8Au+3+18H2O,则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8,故C错误;
D.NaBH4是一种极强还原剂,其与水产生氢气,不可能用作供氧剂,故D错误;
答案选A。
8.工业上提取碲(Te)的反应之一为3Te+16HNO3=3Te(NO3)4+4NO↑+8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e(NO3)4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
B.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NO,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NO3>Te(NO3)4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答案】B
【解析】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T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化合价部分降低被还原,则Te(NO3)4是氧化产物,NO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4molNO,反应转移1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11.2LNO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转移1.5mol电子,电子数为1.5NA,故B错误;
C.由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由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HNO3起酸和氧化剂的作用,Te(NO3)4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NO3> Te(NO3)4,故C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Te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化合价部分降低被还原,Te为还原剂,HNO3起酸和氧化剂的作用,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故D正确;
故选B。
9.已知:①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未配平)
②检验Mn2+的存在:5S2O82-+2Mn2++8H2O=10SO42-+2MnO4-+16H+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S2O82-离子中存在一个过氧键(—O—O—),则S2O82-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B.反应②若有0.1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0.5mol
C.K2S2O8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黄绿色气体
D.反应①配平后还原剂与还原产物之比为8:1
【答案】D
【解析】
A.过氧键(—O—O—)整体显-2价,S2O82-离子中存在一个过氧键(—O—O—),则S2O82-离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故A正确;
B.反应②为Mn2+还原剂,2mol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7-2)=10mol,则有0.1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0.5mol,故B正确;
C.根据反应②,K2S2O8的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与浓盐酸混合可得到氯气,故C正确;
D.反应中Mn元素从+7价降低到+2价,Cl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HCl的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作还原剂,还原产物为MnCl2,16份氯化氢参与反应,只有10份是还原剂,还原剂与还原产物之比为5:1,故D错误;
故选D。
10.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 和 H2O,当 NO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为 1:1 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参与反应的 Cu2S 与 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7
B.反应中 Cu2S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1molCu2S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8NA
D.HNO3 在反应中体现了酸性和强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Cu2S 与一定浓度的 HNO3 反应,生成 Cu(NO3)2、CuSO4、NO2、NO 和 H2O,当 NO2 和 NO 的物质的量为 1:1 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S+6HNO3 ==2Cu(NO3)2+2CuSO4+NO2↑+NO↑ +3H2O。
【详解】
A.由分析中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实际参与反应的 Cu2S 与 HN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6,A不正确;
B.反应中 Cu2S 中的Cu和S的价态都升高,所以Cu2S只作还原剂,B不正确;
C.1molCu2S 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8)NA=10 NA,C不正确;
D.HNO3 在反应中生成盐,体现了酸性,生成NO2、NO,体现了强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11.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①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②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①和②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①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
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强于Fe2O3,弱于Na2CrO4
D.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Na2CrO4时转移电子3 mol
【答案】B
【解析】
A. 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而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 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氧气中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氧气,铁元素和铬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还原剂是FeO·Cr2O3,故B正确;
C. 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中,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FeO·Cr2O3,所以氧气的氧化性大于Na2CrO4和Fe2O3,但不能判断Na2CrO4和Fe2O3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故C错误;
D. 由方程式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转移电子可知,生成1 mol Na2CrO4时,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反应中O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的4倍,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所以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Na2CrO4时电子转移,故D错误。
答案选B。
12.已知有如下反应:①②+5Cl—+6H+=3Cl2+3H2O③2FeCl2+Cl2=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Cl2在①、③反应中均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Cl2 >Fe3+
D.溶液中可发生:+6Fe2++6H+=Cl—+6Fe3++3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时为还原剂,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元素化合价降低时为氧化剂,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①中是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②中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③中Cl2是氧化剂,Fe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Fe3+。
【详解】
A. Cl2在反应②中既由化合价降低得到,又由化合价升高得到,所以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 根据化合价的变化,Cl2在①反应中作还原剂,在③反应中作氧化剂,故B错误;
C. 根据分析可得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 Cl2 >Fe3+,故C正确;
D. 根据氧化性>Fe3+,所以该反应+6Fe2++6H+=Cl—+6Fe3++3H2O可发生,故D正确;
答案选B。
13.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通常为气体,实验室用 NC13 溶液和 NaClO2溶液制备Cl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6NaClO2+NC13 +3H2O=6ClO2↑ +NH3 ↑ +3NaC1+3Na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上面化学方程式,生成 22. 4 L NH3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6 NA
B.NC13 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 电子结构
C.在 NaClO2 和NC13 的反应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1
D.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答案】B
【解析】
A.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 4 L NH3的物质的量和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故A错误;
B.NC1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由电子式可知分子中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 电子结构,故C正确;
C.由方程式可知,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aClO2为反应的还原剂,NC1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NC13为反应的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故C错误;
D.Cl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B。
14.硫酸盐(含、)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中硫元素均被氧化 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催化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该过程中有氧氢键断裂
【答案】B
【解析】
图中过程①表示和NO2反应生成和,过程②表示和NO2加入一个水分子转化为HNO2和,由此分析。
【详解】
A.转化为,硫元素从+4转化为+5价,转化为,硫元素由+5价转化为+6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①②过程中硫元素均被氧化,故A正确;
B.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NO2转化为H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则NO2的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故B错误;
C.硫酸盐(含、)气溶胶中含有,转化过程有水参与,则在水中可电离生成H+和,则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故C正确;
D.根据图示转化过程中,由转化为,根据图示对照,有水分子中的氧氢键的断裂,故D正确;
答案选B。
15.K2FeO4 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 Fe2O3、KNO3、KOH 混合共熔,反应为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被氧化,氮元素被还原
B.每生成 1 mol K2FeO4,转移 6 mol e−
C.K2FeO4 具有氧化杀菌作用
D.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KNO3>K2FeO4
【答案】B
【解析】反在应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中,铁元素化合价由Fe2O3 中的+3价变为K2FeO4中的+6价,化合价升高,Fe2O3为还原剂,而N元素则由KNO3中+5价变为KNO2中的+3价,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A、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选项A正确; B、反应Fe2O3 + 3KNO3 + 4KOH =2K2FeO4 + 3KNO3 + 2H2O中铁元素由+3价变为+6价,故1molFe2O3转移6mol电子即6NA个,生成2molK2FeO4,故当生成1molK2FeO4时转移3NA个电子,选项B错误;C、K2FeO4 中铁元素为+6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选项C正确;D、反应中KNO3为氧化剂,而K2FeO4为氧化产物,而氧化性是氧化剂>氧化产物,故氧化性:KNO3>K2FeO4,选项D正确。
16.用CuS、Cu2S处理酸性废水中的Cr2O72-,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Ⅰ:Cu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反应Ⅱ:Cu2S+Cr2O72-+H+→Cu2++SO42-+Cr3++H2O(未配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Ⅰ和Ⅱ中Cu2+、SO42-都是氧化产物
B.处理1mol Cr2O72-时反应Ⅰ、Ⅱ中消耗H+的物质的量相等
C.反应Ⅱ中还原剂、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D.反应Ⅰ、Ⅱ中每处理1mol Cr2O72-,转移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C
【解析】A. 反应Ⅰ中Cu化合价没有改变,所以Cu2+不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B. 处理1mol Cr2O72-时反应Ⅰ、Ⅱ根据化合价变化及电荷守恒配平得:3CuS+4Cr2O72-+32H+=3Cu2++3SO42-+8Cr3++16H2O;3Cu2S+5Cr2O72-+46H+=6Cu2++3SO42-+10Cr3++23H2O,所以消耗H+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B错误;C. 反应Ⅱ中还原剂为Cu2S氧化剂为Cr2O7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后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故C正确;
D. 处理1mol Cr2O72-得到2molCr3+,转移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17.中国化学家研究的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碳纳米点(CQDs)/氮化碳(C3N4)纳米复合物]可以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3N4中C的化合价为 -4
B.反应的两个阶段均为吸热过程
C.阶段Ⅱ中,H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通过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太阳能的转化
【答案】C
【解析】A. 依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因C3N4中N的化合价为-3价,所以C的化合价为+4,A项错误;B. 阶段II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的过程为放热反应,B项错误;C. 阶段Ⅱ中,H2O2发生歧化反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项正确;D. 利用太阳光实现高效分解水的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D项错误。
18.运动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
B.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K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因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上述火药中的红磷可以用白磷代替
【答案】B
【解析】A.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KClO3是氧化剂,且氯元素化合价全部降低;反应中只有磷元素化合价升高,磷是还原剂,且磷元素化合价全部升高;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选项A错误;B.反应5KClO3+6P=3P2O5+5KCl中只有磷元素化合价升高,P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P2O5中+5价,且磷元素化合价全部升高,所以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5=l5mol,选项B正确;C. KCl是氧化剂KClO3获得电子形成的还原产物,P2O5是还原剂P失去电子形成的氧化产物,选项C错误;D. 白磷不稳定,易自燃,火药中的红磷不能用白磷代替,选项D错误。
19.丙烷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为C3H8+Fe2O3→CO2 +Fe+,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配平方程后方框内的化学式为H2O且系数为12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9
C.还原性:C3H8>Fe
D.25℃、101 kPa 条件下,消耗11.2 L C3H8转移的电子数为10NA
【答案】D
【解析】
烷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为C3H8+Fe2O3→CO2 +Fe+,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变为+4价,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3H8作还原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Fe2O3作氧化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则配平该反应方程式为:3C3H8+10Fe2O3=9CO2+20Fe+12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配平方程后方框内的化学式为H2O且系数为12,故A正确;
B.根据分析,该反应中氧化剂为Fe2O3,氧化产物为CO2,则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0:9,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反应中C3H8作还原剂,Fe作还原产物,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3H8>Fe,故C正确;
D.11.2 L C3H8的状态条件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消耗 C3H8物质的量,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不能确定,故D错误;
答案选D。
20.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l2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
B.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C.每消耗1molKMnO4,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5mol
D.KMnO4发生氧化反应,HCl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A.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Cl做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l2是氧化产物,具有氧化性,A正确;
B.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每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B正确;
C.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2molKMnO4,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10mol,则每消耗1molKMnO4,起还原作用的HCl消耗5mol,C正确;
D.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21.四氟肼((N2F4)可作高能燃料的氧化剂,可用Fe3+与二氟胺(HNF2)反应制得,发生的反应是:HNF2+Fe3+→N2F4↑+Fe2++H+(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F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N2F4的氧化性强于Fe3+的氧化性
D.若生成2.24 L(标况下)N2F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4 mol
【答案】B
【解析】
根据化合价改变,电子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得:2HNF2+2Fe3+=N2F4↑+2Fe2++2H+,其中铁的化合降低从+3降到+2,发生还原反应,作氧化剂,氮元素化合价升高从+1升高到+2,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以此来解答题目。
【详解】
A.被氧化的元素是N,A错误;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正确;
C.氧化性大小比较是,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N2F4的氧化性弱于Fe3+的氧化性,C错误;
D.若生成2.24 L(标况下)N2F4,物质的量为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 2(2-1)=0.2 mol,D错误;
故答案为:B。
2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 ,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Cl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B.ClO2是还原产物
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
【答案】D
【解析】
A.在反应中,KClO3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得电子作氧化剂,A正确;
B.ClO2是KClO3得电子(被还原)后的产物,所以是还原产物,B正确;
C.在反应中,H2C2O4中的C元素由+3价升高为+4价,在反应中失电子被氧化,C正确;
D.KClO3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1 mol KClO3参加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D错误;
故选D。
23.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相关方程式如下:
①2Sb2S3+ 3O2+ 6FeSb4O6+ 6FeS ②Sb4O6+ 6C4Sb + 6CO
关于反应在①、反应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O2、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 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
D.每生成4mol 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C
【解析】
A.反应①的O2中所含氧元素价态降低,反应②的Sb4O6中Sb元素价态降低,它们都是氧化剂,A正确;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失电子元素Fe共失去电子3mol×2=6mol,所以共转移6 mol电子,B正确;
C.反应②中,还原剂是C,还原产物是Sb,所以还原性C比Sb强,C不正确;
D.反应①与反应②中,每生成4mol Sb时,还原剂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Fe)、6mol(C),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正确;
故选C。
24.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NH4+< Cl-
C.反应中每生成1 mol N2,转移6 mol电子
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
【答案】B
【解析】
A. 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氯元素被还原,A正确;B. 是还原剂,而 是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 ,B不正确;C. N的化合价由-3升高到0,所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就转移6 mol电子,C正确;D. 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盐酸,盐酸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所以不可以直接排放,D正确。本题选B。
25.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75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42.0 L N2(标准状况)
B.有0.250 mol KNO3 被氧化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
D.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7.5 mol
【答案】C
【解析】
在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NaN3是还原剂、KNO3是氧化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剂。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每当生成16 mol N2,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 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0 mol,有2 mol KNO3被还原。现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75 mol,则生成2 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25 mol,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
A.生成2 mol N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 L,A错误;
B.由反应可知,被还原的硝酸钾的物质的量为2 mol×=0.25 mol,B错误;
C.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5-0)=1.25 mol,C正确;
D.转移10 mol电子被氧化的N原子为30 mol,则转移1.25 mol电子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D错误;
故答案为C。
26.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有强还原性。已知:①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②H3PO2+NaOH(足量)=NaH2PO2+H2O。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H3PO2的结构式为
B.H3PO2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
C.NaH2PO2是正盐
D.每消耗1molP4,反应中转移6mol电子
【答案】D
【解析】
A.根据H3PO2+NaOH(足量)=NaH2PO2+H2O 可知H3PO2是一元酸,分子中含有一个-OH,则H3PO2的结构式为,故A正确;
B.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故B正确;
C.H3PO2是一元酸,NaH2PO2是正盐,不是酸式盐,故C正确;
D.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反应中2个P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3价,6个P的化合价由0升高到+1价,转移电子数为6,则每消耗1 mol P4,转移3 mol 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27.用“银-Ferrozine”法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为:
已知: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参与反应的HCHO为30g时转移电子2mol
B.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CO2时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Ag一定为8mol
C.可用双氧水检验反应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D.理论上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HCHO含量也越高
【答案】BD
【解析】
A.反应①中HCHO被氧化为CO2,C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至+4,30g HCHO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 HCHO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为4mol,故A项说法错误;
B.反应①中Ag元素化合价由+1降低至0,反应②中Ag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至+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守恒可知,4Ag~CO2,标准状况下44.8 LCO2的物质的量为=2mol ,则生成2mol CO2时,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Ag一定为8mol,故B项说法正确;
C.Fe2+能够与H2O2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因此不能用双氧水检验反应②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3+,故C项说法错误;
D.HCHO浓度越高,反应①生成的Ag越多,则反应②生成的Fe2+越多,形成的有色配合物浓度越高,测得溶液吸光度越高,故D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D。
28.已知反应5[Fe(CN)6]n-+61+188H +=5Fe3++30+30CO 2↑+61Mn2++94H2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n=4
B.被氧化的元素有Fe、N
C.反应过程中,生成67.2 L CO2时,转移30.5 mol e-
D.废水中的CN-可用酸性KMnO4溶液氧化除去
【答案】BC
【解析】
A.利用电荷守恒可建立如下关系:188-5n-61=122+15-30,n=4,A正确;
B.在[Fe(CN)6]4-中,Fe显+2价、C显+2价、N显-3价,所以被氧化的元素有Fe、C、N,B错误;
C.没有指明标准状况,无法计算67.2 L CO2的物质的量,也就不能算出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C不正确;
D.由题给反应可知,废水中的CN-具有还原性,使用酸性KMnO4溶液,可将其氧化除去,D正确;
故选BC。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