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过关训练:离子检验(解析版)
展开
离子检验
1.常温下,在pH=1的某溶液中除H+外还可能有Na+、Fe3+、Fe2+、I-、Cl-、CO中的几种,现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e2+、I-、Cl-三种离子一定存在
B.CO一定不存在,不能确定Na+和Cl-是否存在
C.Fe3+与Fe2+至少有一种
D.该溶液中c(Cl-)至少为0.3 mol·L-1
【答案】A
【解析】
pH=1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100mL该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一定不存在CO;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分液后得到紫色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有I-,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则一定不存在Fe3+;2.54g为碘单质,物质的量为=0.01mol,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固体,该固体为氢氧化亚铁,灼烧固体得到的1.60g为氧化铁,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0.02mol,0.02mol亚铁离子带有正电荷为0.04mol,0.02mol碘离子带有0.02mol电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其物质的量至少为0.04mol-0.02mol-0.01mol=0.01mol,氯离子的浓度最小为=0.1mol/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I−、Cl−,故A正确;
B.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一定含有Cl−,故B错误;
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一定不存在Fe3+,故C错误;
D. 根据分析可知该溶液中c(Cl−)⩾0.1mol⋅L−1,故D错误;
故选A。
2.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Mg2+、Al3+、SO、NO、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获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的实验。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根据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不能确定试样中是否含Al3+
B.试样中肯定存在NH、Mg2+和SO其他离子都不能确定
C.要确定试样中是否有Na+存在,可做焰色试验,若焰色为紫色,则存在Na+
D.沉淀2只可能是碳酸钡
【答案】A
【解析】
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并加热,生成的气体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1是NH3,则试样中含有N;向滤液中通入CO2,得到溶液2、沉淀2,溶液2中加入Al和OH-,生成气体2,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2是NH3,根据3 N+8Al+5OH-+2H2O=3NH3↑+8Al反应可知,溶液2中含有N,根据元素守恒知,原溶液中含有N;滤液1中通入CO2,得到沉淀2,向沉淀2中加入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2是难溶性碳酸钡,也可能是含有其他碳酸盐,也有可能是试样中存在Al3+,在过量的Ba(OH)2中反应生成Al,通入CO2后生成Al(OH)3沉淀;沉淀1加入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硫酸钡不溶于酸,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S,以及能和过量Ba(OH)2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沉淀,根据离子知,该沉淀为Mg(OH)2,所以溶液中含有Mg2+,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S、Mg2+和N,不能确定试样中是否含Al3+,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S、Mg2+和N,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要确定试样中是否有Na+存在,可做焰色试验,若焰色为黄色,则存在Na+,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知,沉淀2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含有其他碳酸盐,故D错误;
故答案:A。
3.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重复选用),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AlCl3,乙为NaHCO3
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I-、NO、SO
C.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Ba2++OH-=BaCO3↓+H2O
D.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
【答案】D
【解析】
由甲溶液能和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B和氯化钠可知,甲和乙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则气体B为二氧化碳、沉淀A为氢氧化铝,由甲溶液与丙溶液反应生成气体B和NaCl可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铝、溶液丙为盐酸;由甲溶液与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和无色溶液D可知,丁为氢氧化钡。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应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铝,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溶液丙为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过量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Ba2++2OH-=BaCO3↓++2H2O,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为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溶液D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4.某固体X可能由NH4Cl、AlCl3、NaCl、AgN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少量X投入水中得到碱性澄清液。若向溶液中加一定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Y生成。对原固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A.X肯定存在AlCl3
B.X肯定存在NaOH
C.加水溶解时,可能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加稀硝酸至过量,Y可能不溶解
【答案】A
【解析】
白色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凊溶液,证明固体都溶于水相互反应生成的也是可溶物,相互反应不会产生沉淀,而且溶液为碱性,即一定含有NaOH,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沉淀那么只能是AgCl沉淀,因此一定含有AgNO3,要使得存在AgNO3和NaOH的情况下没有沉淀,只能生成银氨溶液,因此一定含有NH4Cl,对于AlCl3如果NaOH过量的话,能生成NaAlO2,也是溶于水的,因此可能存在,NaCl也是可能存在,即一定存在NH4Cl、AgNO3、NaOH,可能存在AlCl3或NaCl或AlCl3、NaCl。
【详解】
A.由分析可知,X可能存在AlCl3,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肯定存在NaOH,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H4Cl、AgNO3、NaOH,加水溶解时,铵根和氢氧根反应可能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H4Cl、AgNO3、NaOH,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加稀硝酸至过量,Y不溶解,故D正确;故选A。
5.在Na+浓度为0.9mol/L力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I.向该溶液中加大足盘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II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
B.K+一定存在,且c(K+)≤1.3mol/L
C.实验I能确定-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D.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SiO3↓
【答案】B
【解析】
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气体为二氧化碳,则一定含CO32-,则不含Ag+、Mg2+、Ba2+,n(CO32-)=n(CO2)=1.12L÷22.4L/mol=0.05mol;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可知I中白色沉淀含硅酸,则原溶液一定含SiO32-,n(SiO32-)=n(SiO2)=3.6g÷60g/mol=0.06mol;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含SO42-,由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电荷总数大于阳离子电荷总数,则原溶液一定含K+,综上所述,原溶液一定含K+、Na+、CO32-、SiO32-,不含Ag+、Mg2+、Ba2+、SO42-,可能含,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实验III能确定不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一定不存在,故A正确;
B.K+一定存在,若不含,由电荷守恒可知,0.5mol/L×2+0.6mol/L×2=0.9mol/L+c(K+),则c(K+)⩾1.3mol⋅L−1,故B错误;
C.实验I一定含,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故C正确;
D.II中可能沉淀加热分解,则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SiO3↓,故D正确;
答案选B。
6.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出沉淀,将沉淀加入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
②取①中滤液,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白色沉淀是、 B.中白色沉淀可溶于稀硝酸
C.溶液A中阳离子仅有 D.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
【答案】D
【解析】
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出沉淀,将沉淀加入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一定含有,不含;
②取①中滤液,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
③另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含有,是否含有,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即无法确定。
【详解】
A. 有分析可知:白色沉淀是,故错A误;
B. 有分析可知,中白色沉淀是 ,不溶于稀硝酸,故B错误;
C. 有分析可知:溶液A中阳离子可能含有,故C错误;
D. 有分析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故D正确;
故选:D。
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②分液后,将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存在、、
B.是否存在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C.、至少含有一种
D.肯定不存在、、、
【答案】C
【解析】
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Cu2+;
①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再加入CCl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说明存在Br-;
②分液后,将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该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中的至少一种离子,则一定不存在Ba2+;
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据此结合电荷守恒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③可知生成的气体为氨气,其物质的量为:=0.02mol,说明10mL原溶液中含有0.02mol;2.33g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0mL原溶液中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0.02mol,而正电荷只有0.02mol,说明溶液中一定还含有Na+;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Na+、、Br−及、中的至少一种离子;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Ba2+、Cu2+、,不能确定的离子为Cl−,
A.肯定存在、Br−,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检验,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至少含有一种,故C正确;
D.肯定不存在:Ba2+、Cu2+、,可能含有,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Mg2+、NH4+、Fe2+、Br-、CO32-、SO42-、S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A.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B.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答案】B
【解析】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CO32-,则不含有Mg2+、Fe2+,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Br-;
②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没有SO42-;
③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K+;
溶液中还有Na+、NH4+、SO32-,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A.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颜色为黄色,则说明含有Na+,需要进行该操作,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r-,不含有Fe2+,不需要滴加氯水和CCl4,该步实验无需进行,B符合题意;
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32-,否则不含有,需要进行该步实验操作,C不符合题意;
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若变蓝色,说明含有NH4+,否则不含有,需要进行该步实验操作,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9.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
A.K2SO4、Ba(OH)2、Na2CO3 B.KNO3、MgCl2、NaOH
C.K2CO3、NaCl、Ba(NO3)2 D.Na2CO3、AgNO3、KNO3
【答案】C
【解析】
A. K2SO4、Ba(OH)2、Na2CO3溶于水产生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水盐酸,不符合③,故A错误;
B. KNO3、MgCl2、NaOH三者能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放出,不符合③,故B错误;
C. K2CO3、NaCl、Ba(NO3)2三者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滤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渣碳酸钡能够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溶解,符合上述实验过程,故C正确;
D. Na2CO3、AgNO3、KNO3三者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不符合③,故D错误。
答案选C。
10.向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M点对应的溶液中:K+、Fe2+、SO、NO
B.N点对应的溶液中:K+、NH、Cl-、SO
C.S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HCO、NO
D.R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Cl-、NO
【答案】BD
【解析】
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再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最后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详解】
A.M点时酸未反应完,故溶液显酸性,Fe2+、NO3−在酸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N点时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铝和氯化钠,四种离子能共存,B正确;
C.S点Al3+与OH-未完全反应,与HCO3−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C错误;
D.R点时氢氧化铝与OH-未完全反应,与Na+、SO、Cl-、NO均不反应,D正确;
答案选BD。
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Mg2+、Al3+、、Cl -、ClO-的几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的水解)。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Al3+、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AlCl3
C.原溶液中H+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原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Cl-、ClO-
【答案】A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起初加NaOH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则表明溶液中存在H+,且消耗V(NaOH)=2mL;当V(NaOH)在8mL~9mL,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此时消耗V(NaOH)=1mL,Al3+消耗NaOH的体积为3mL,则溶液中不含有Mg2+;与OH-反应生成NH3时,沉淀的体积不变,此时共消耗NaOH的体积为3mL。
【详解】
A.从以上分析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Al3+、,A正确;
B.反应后期,Al(OH)3溶于NaOH溶液,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为NaAlO2,B不正确;
C.原溶液中H+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mL、3mL,物质的量之比为2:3,C正确;
D.在酸性溶液中,Cl-、ClO-会发生反应生成Cl2和水,所以原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含有Cl-、ClO-,D不正确;
故选AC。
12.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以是过量的空气
B.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 废水,每产生1mol无污染气体转移3NA电子
【答案】A
【解析】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详解】
A. 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A错误;
B.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B正确;
C. 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N2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 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 +NO2− = N2↑+2H2O,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海水的综合利用一直是研究课题。某地天然海水(主要含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研究用海水吸收燃煤排放的含有SO2烟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艺中天然海水显酸性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CaSO4含量最高
【答案】B
【解析】
A.天然海水中有CO32-或HCO3-,它们水解使海水呈弱碱性,故A错误;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故B正确;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除了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数量也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氯化钠含量最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某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SO32-、Cl-、Br-、CO32-、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B的化学式为 BaCO3
C.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Na+、CO32-、HCO3-、Cl-
D.肯定不存在Br—
【答案】C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液中至少存在SO42-、SO32-中的一种,故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沉淀B为BaCO3,HCO3-与Ba2+、OH-反应生成的BaC03,故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不能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存在Cl-,故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待测液中一定不存在Br-的离子,故D正确。
15.某溶液含有K+、Fe3+、SO42-、CO32-、I-中的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3+、SO42-
B.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CO32-、I-
C.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SO42-
D.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是否含有K+
【答案】C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Fe3+、SO42-,故A正确;B.溶液中一定存在Fe3+,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Fe3+反应的CO32-、I-,故B正确;C.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故C错误;D.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是否含有K+,故D正确。
16.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42-、HC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42-、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K+、Ag+、Ca2+、NO3-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O32-、SO42-
【答案】B
【解析】A.a点溶液显碱性,NaOH过量,则不可能存在HCO3-,不能共存,A项错误;B.b点恰好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Na+、ClO-、SO42-、Cl-不反应,能大量存在,B项正确;C.c点偏铝酸钠与氯化铝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还生成氯化钠,则不可能存在Ag+,不能共存,C项错误;D.d点为氯化铝溶液,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17.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a+、K+、SO42- 、Cl- 、CO32-等离子,取两份该固体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滤液和沉淀。向白色沉淀中滴入过量盐酸,所得溶液澄清;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 白色沉淀。第二份: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下列关于该混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K2CO3和NaCl B.可能是Na2CO3和KCl
C.可能是 Na2SO4 和 Na2CO3 D.一定是 Na2CO3 和 NaCl
【答案】B
【解析】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含是BaSO4,BaCO3,向白色沉淀中滴入过量盐酸,所得溶液澄清,说明是BaCO3,混合物一定有CO32-,肯定无SO42-;滤液不存在SO42-,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沉淀为AgCl,混合物一定有Cl-;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有Na+;K+无法判断。据此分析可知,B是正确的。
1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2+、NH4+、K+、Cl-、SO42-、SO32-中的几种,且所含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后,溶液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Na+ B.可能含有SO42- C.一定不含Cl- D.一定含有NH4+
【答案】A
【解析】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后呈无色,则一定有SO32-、无Fe2+。因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阳离子Na+、NH4+、K+中至少有一种,正电荷浓度可能为0.01(1种)或0.02(2种)或0.03(3种)mol/L。阴离子Cl-、SO42-、SO32-中,必有SO32-、可能有Cl-、SO42-,负电荷浓度可能为0.02(SO32-)或0.03(Cl-和SO32-)或0.04(SO42-和SO32-)或0.05(Cl-、SO42-和SO32-)mol/L。又因溶液电中性,则正、负电荷浓度都是0.02或0.03mol/L。阳离子必有两种或三种,A项正确、D项错误;阴离子可能有Cl-、不可能有SO42-,B项、C项错误。
19.在含有Na+的中性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原溶液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2)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由此推断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NH4+、Br-、CO32- B.NH4+、I-、SO32-
C.Fe2+、I-、SO32- D.Fe2+、I-、CO32-
【答案】C
【解析】由实验(1)反应后溶液呈橙黄色,可以推知溶液中有Br-,由有气泡生成推知一定有CO32-;由Fe2+和CO32-不能共存,可知溶液中一定无Fe2+;
由实验(2)现象推知原溶液一定无SO32-;
由实验(3)的现象推知溶液一定无I-,从上述实验现象无法确定Na+存在与否;
故原溶液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Fe2+、I-、SO32-;
答案选C。
20.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 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
② 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 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
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
【答案】A
【解析】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O32-、AlO2-,故A正确;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4+、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l-,故B错误;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故C错误;D项、由于溶液事先已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Cl-,故D错误。
21.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可能含有SO42-、SO32-、Cl-、Br-、CO32-、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已知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B的化学式为 BaCO3
C.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CO32-、HCO3-、Cl- D.Br—肯定不存在
【答案】C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液中至少存在SO32-、SO42-中的一种,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沉淀B为碳酸氢根离子与钡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的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Ba2+=BaCO3↓+H2O,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肯定存在的离子为:CO32-、HCO3-,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C错误;D、溶液B中加入氯水,得无色溶液,由于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生成单质溴,溴水不是无色的,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Br-,D正确。
22.向Na2CO3、NaHCO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稀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Ca2+、Mg2+、Br-、
B.b点对应溶液中:Al3+、Fe3+、、
C.c点对应溶液中:Na+、Ca2+、、Cl-
D.d点对应溶液中:F-、、Fe2+、Ag+
【答案】C
【解析】向Na2CO3、NaHCO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由图可知,O~b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b~c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c之后盐酸过量不发生反应。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CO3、NaHCO3、NaCl,溶液显碱性,由于含CO32-,Ca2+、Mg2+能与CO32-反应形成CaCO3、Mg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HCO3、NaCl,溶液显碱性,含HCO3-,HCO3-与Al3+、Fe3+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水解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c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溶液显中性,在中性溶液中离子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d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HCl,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H+与F-会形成弱酸HF,H+与NO3-、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Cl-与Ag+会形成AgCl沉淀,也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浓度均为0.1mol/L的K+、Na+、Fe2+、Al3+、SO、SO中的几种离子。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推测合理的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
向该溶液中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II
向该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难溶于水的沉淀
A.若溶液中有SO,则可能有K+ B.若溶液中有SO,则一定有Na+
C.溶液中可能有Al3+,一定没有SO D.SO、SO可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由实验I向该溶液中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则高锰酸钾被还原,可知Fe2+、SO必有其一;
若溶液含Fe2+则SO一定没有,否则会发生双水解,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有阴离子,可知SO一定有,再由电荷守恒可知其他离子均没有;
若原溶液含SO则Fe2+、Al3+一定没有,由电荷守恒可知K+、Na+一定有,SO一定没有。
综上可知:
A. 若溶液中有SO,则同时只存在Fe2+,一定不存在K+,选项A错误;
B.若溶液中有SO,则一定有K+、Na+,选项B正确;
C.溶液中一定不含Al3+,选项C错误;
D.SO、SO不可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4.钛酸钡是一种强介电化合物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工业制取方法如图,先获得不溶性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后可获得钛酸钡粉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CO2↑+Ba2++H2O
B.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
C.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CO2
D.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得到BaTiO3的同时,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CO2和H2O(g)
【答案】C
【解析】
由制备流程可知,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然后氯化钡与四氯化碳、草酸反应生成BaTiO(C2O4)2•4H2O,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得到BaTiO3,据此分析。
【详解】
A.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CO2↑+Ba2++H2O,A项正确;
B. 加入H2C2O4溶液生成草酸氧钛钡晶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B项正确;
C. 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生成的HCl可以在“酸浸”工艺中循环利用,C项错误;
D. BaTiO(C2O4)2•4H2O煅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CO2、H2O(g),D项正确;
答案选C。
25.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①会用到仪器: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等
B.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I2+2OH-
C.海带灰中含有的硫酸盐、碳酸盐等,在实验步骤⑤中实现与碘分离
D.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反萃取
【答案】C
【解析】
由流程可知,①为坩埚中灼烧,②为溶解、浸泡,③为过滤,分离出含碘离子的溶液,④中H2O2将I-氧化为I2,⑤中加有机溶剂萃取、分液,⑥中蒸馏分离出碘,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实验步骤①为灼烧固体,用到的仪器有: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酒精灯等,A错误;
B.反应条件为酸性,不可能含有大量的OH-。在酸性条件下,H2O2将I-氧化为I2,反应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B错误;
C.海带灰中含有的硫酸盐、碳酸盐等,这些物质易溶于水,而I2在水中溶解度小,而易溶于有机溶剂CCl4,在实验步骤⑤中向混合物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就可以实现硫酸盐、碳酸盐等与碘分离,C正确;
D.根据I2的CCl4溶液中I2、CCl4的沸点的不同,利用蒸馏方法分离得到I2,D错误;
故答案为C。
26.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A为Na2SO4溶液
B.沉淀3的化学式可能是BaSO4
C.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 2OH-= Cu(OH)2↓
D.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
【答案】B
【解析】
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银离子反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所以先用盐酸将银离子转化为沉淀,则A是稀盐酸;过滤后加入Na2SO4或NaOH生成硫酸钡沉淀或Cu(OH)2沉淀,所以B可能是硫酸钠或NaOH;A.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稀盐酸,A错误;B.沉淀3可能是硫酸钡,B正确;C.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C错误;D.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或Ba2++SO42-=BaSO4↓,D错误;答案选B。
27.海水的综合利用一直是研究课题。某地天然海水(主要含 、、、、、、、、等离子),研究用海水吸收燃煤排放的含有烟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艺中天然海水显酸性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数量发生了变化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含量最高
【答案】B
【解析】
A.海水中含有能水解的、,故天然海水呈弱碱性,故A错误;
B.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进行氧化处理,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被氧化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具有还原性,所以氧气将其氧化为硫酸,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故B正确;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除了数量发生了变化,吸收塔中能与、反应,导致这些离子数量减小,故C错误;
D.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氯化钠含量最高,故D错误;
故选B。
1.常温下,在pH=1的某溶液中除H+外还可能有Na+、Fe3+、Fe2+、I-、Cl-、CO中的几种,现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e2+、I-、Cl-三种离子一定存在
B.CO一定不存在,不能确定Na+和Cl-是否存在
C.Fe3+与Fe2+至少有一种
D.该溶液中c(Cl-)至少为0.3 mol·L-1
【答案】A
【解析】
pH=1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mol/L,100mL该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一定不存在CO;向溶液中通入氯气分液后得到紫色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有I-,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则一定不存在Fe3+;2.54g为碘单质,物质的量为=0.01mol,原溶液中含有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水层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得到固体,该固体为氢氧化亚铁,灼烧固体得到的1.60g为氧化铁,则溶液中一定存在Fe2+,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0.02mol,0.02mol亚铁离子带有正电荷为0.04mol,0.02mol碘离子带有0.02mol电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其物质的量至少为0.04mol-0.02mol-0.01mol=0.01mol,氯离子的浓度最小为=0.1mol/L,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由以上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I−、Cl−,故A正确;
B. 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O,一定含有Cl−,故B错误;
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一定不存在Fe3+,故C错误;
D. 根据分析可知该溶液中c(Cl−)⩾0.1mol⋅L−1,故D错误;
故选A。
2.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Mg2+、Al3+、SO、NO、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获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的实验。已知:3NO+8Al+5OH-+2H2O3NH3↑+8AlO根据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不能确定试样中是否含Al3+
B.试样中肯定存在NH、Mg2+和SO其他离子都不能确定
C.要确定试样中是否有Na+存在,可做焰色试验,若焰色为紫色,则存在Na+
D.沉淀2只可能是碳酸钡
【答案】A
【解析】
试样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并加热,生成的气体1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1是NH3,则试样中含有N;向滤液中通入CO2,得到溶液2、沉淀2,溶液2中加入Al和OH-,生成气体2,该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气体2是NH3,根据3 N+8Al+5OH-+2H2O=3NH3↑+8Al反应可知,溶液2中含有N,根据元素守恒知,原溶液中含有N;滤液1中通入CO2,得到沉淀2,向沉淀2中加入酸,沉淀溶解并放出气体,说明沉淀2是难溶性碳酸钡,也可能是含有其他碳酸盐,也有可能是试样中存在Al3+,在过量的Ba(OH)2中反应生成Al,通入CO2后生成Al(OH)3沉淀;沉淀1加入酸后,沉淀部分溶解,硫酸钡不溶于酸,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S,以及能和过量Ba(OH)2反应生成能溶于酸的沉淀,根据离子知,该沉淀为Mg(OH)2,所以溶液中含有Mg2+,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S、Mg2+和N,不能确定试样中是否含Al3+,故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知,试样中肯定存在N、S、Mg2+和N,故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知,要确定试样中是否有Na+存在,可做焰色试验,若焰色为黄色,则存在Na+,故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知,沉淀2可能是碳酸钡,也可能是含有其他碳酸盐,故D错误;
故答案:A。
3.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离子中的两种组成(可重复选用),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AlCl3,乙为NaHCO3
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I-、NO、SO
C.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Ba2++OH-=BaCO3↓+H2O
D.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
【答案】D
【解析】
由甲溶液能和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无色气体B和氯化钠可知,甲和乙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则气体B为二氧化碳、沉淀A为氢氧化铝,由甲溶液与丙溶液反应生成气体B和NaCl可知,甲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铝、溶液丙为盐酸;由甲溶液与丁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和无色溶液D可知,丁为氢氧化钡。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应为碳酸氢钠,乙为氯化铝,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溶液丙为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能与碘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过量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Ba2++2OH-=BaCO3↓++2H2O,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为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溶液D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钠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4.某固体X可能由NH4Cl、AlCl3、NaCl、AgN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取少量X投入水中得到碱性澄清液。若向溶液中加一定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Y生成。对原固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A.X肯定存在AlCl3
B.X肯定存在NaOH
C.加水溶解时,可能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加稀硝酸至过量,Y可能不溶解
【答案】A
【解析】
白色固体投入水中得到澄凊溶液,证明固体都溶于水相互反应生成的也是可溶物,相互反应不会产生沉淀,而且溶液为碱性,即一定含有NaOH,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有沉淀那么只能是AgCl沉淀,因此一定含有AgNO3,要使得存在AgNO3和NaOH的情况下没有沉淀,只能生成银氨溶液,因此一定含有NH4Cl,对于AlCl3如果NaOH过量的话,能生成NaAlO2,也是溶于水的,因此可能存在,NaCl也是可能存在,即一定存在NH4Cl、AgNO3、NaOH,可能存在AlCl3或NaCl或AlCl3、NaCl。
【详解】
A.由分析可知,X可能存在AlCl3,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X肯定存在NaOH,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H4Cl、AgNO3、NaOH,加水溶解时,铵根和氢氧根反应可能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一定存在NH4Cl、AgNO3、NaOH,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加稀硝酸至过量,Y不溶解,故D正确;故选A。
5.在Na+浓度为0.9mol/L力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I.向该溶液中加大足盘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III能确定一定不存在
B.K+一定存在,且c(K+)≤1.3mol/L
C.实验I能确定-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
D.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SiO3↓
【答案】B
【解析】
I.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1.12L气体,气体为二氧化碳,则一定含CO32-,则不含Ag+、Mg2+、Ba2+,n(CO32-)=n(CO2)=1.12L÷22.4L/mol=0.05mol;
II.将I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为3.6g,可知I中白色沉淀含硅酸,则原溶液一定含SiO32-,n(SiO32-)=n(SiO2)=3.6g÷60g/mol=0.06mol;
III.在II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可知原溶液一定不含SO42-,由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电荷总数大于阳离子电荷总数,则原溶液一定含K+,综上所述,原溶液一定含K+、Na+、CO32-、SiO32-,不含Ag+、Mg2+、Ba2+、SO42-,可能含,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实验III能确定不生成硫酸钡沉淀,则一定不存在,故A正确;
B.K+一定存在,若不含,由电荷守恒可知,0.5mol/L×2+0.6mol/L×2=0.9mol/L+c(K+),则c(K+)⩾1.3mol⋅L−1,故B错误;
C.实验I一定含,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Ag+、Mg2+、Ba2+,故C正确;
D.II中可能沉淀加热分解,则实验I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2H+=H2SiO3↓,故D正确;
答案选B。
6.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等离子,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出沉淀,将沉淀加入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
②取①中滤液,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另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白色沉淀是、 B.中白色沉淀可溶于稀硝酸
C.溶液A中阳离子仅有 D.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
【答案】D
【解析】
①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出沉淀,将沉淀加入稀盐酸,未见明显现象,一定含有,不含;
②取①中滤液,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
③另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一定含有,是否含有,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即无法确定。
【详解】
A. 有分析可知:白色沉淀是,故错A误;
B. 有分析可知,中白色沉淀是 ,不溶于稀硝酸,故B错误;
C. 有分析可知:溶液A中阳离子可能含有,故C错误;
D. 有分析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故D正确;
故选:D。
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②分液后,将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
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存在、、
B.是否存在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C.、至少含有一种
D.肯定不存在、、、
【答案】C
【解析】
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Cu2+;
①取10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再加入CCl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说明存在Br-;
②分液后,将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BaCl2和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2.33g,该沉淀为硫酸钡,说明原溶液中含有、中的至少一种离子,则一定不存在Ba2+;
③另取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据此结合电荷守恒进行解答。
【详解】
根据③可知生成的气体为氨气,其物质的量为:=0.02mol,说明10mL原溶液中含有0.02mol;2.33g硫酸钡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10mL原溶液中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0.02mol,而正电荷只有0.02mol,说明溶液中一定还含有Na+;
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为:Na+、、Br−及、中的至少一种离子;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Ba2+、Cu2+、,不能确定的离子为Cl−,
A.肯定存在、Br−,无法确定是否含有Cl−,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子,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检验,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至少含有一种,故C正确;
D.肯定不存在:Ba2+、Cu2+、,可能含有,故D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C项,故答案为C。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Mg2+、NH4+、Fe2+、Br-、CO32-、SO42-、SO3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且溶液颜色变成黄色
②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
③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
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的组成,无需进行的实验是
A.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B.取少量溶液,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答案】B
【解析】
①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CO32-,则不含有Mg2+、Fe2+,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含有Br-;
②另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没有SO42-;
③蘸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K+;
溶液中还有Na+、NH4+、SO32-,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A.上述实验③不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火焰颜色为黄色,则说明含有Na+,需要进行该操作,A不符合题意;
B.通过分析可知,溶液中含有Br-,不含有Fe2+,不需要滴加氯水和CCl4,该步实验无需进行,B符合题意;
C.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SO32-,否则不含有,需要进行该步实验操作,C不符合题意;
D.取少量溶液,滴加适量的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若变蓝色,说明含有NH4+,否则不含有,需要进行该步实验操作,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9.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滤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
A.K2SO4、Ba(OH)2、Na2CO3 B.KNO3、MgCl2、NaOH
C.K2CO3、NaCl、Ba(NO3)2 D.Na2CO3、AgNO3、KNO3
【答案】C
【解析】
A. K2SO4、Ba(OH)2、Na2CO3溶于水产生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硫酸钡不溶于水盐酸,不符合③,故A错误;
B. KNO3、MgCl2、NaOH三者能够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体放出,不符合③,故B错误;
C. K2CO3、NaCl、Ba(NO3)2三者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滤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渣碳酸钡能够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而溶解,符合上述实验过程,故C正确;
D. Na2CO3、AgNO3、KNO3三者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不符合③,故D错误。
答案选C。
10.向HCl、AlCl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随NaOH溶液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M点对应的溶液中:K+、Fe2+、SO、NO
B.N点对应的溶液中:K+、NH、Cl-、SO
C.S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HCO、NO
D.R点对应的溶液中:Na+、SO、Cl-、NO
【答案】BD
【解析】
滴加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先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再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最后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详解】
A.M点时酸未反应完,故溶液显酸性,Fe2+、NO3−在酸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N点时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铝和氯化钠,四种离子能共存,B正确;
C.S点Al3+与OH-未完全反应,与HCO3−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C错误;
D.R点时氢氧化铝与OH-未完全反应,与Na+、SO、Cl-、NO均不反应,D正确;
答案选BD。
1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Mg2+、Al3+、、Cl -、ClO-的几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与离子的水解)。当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Al3+、
B.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的溶质AlCl3
C.原溶液中H+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原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Cl-、ClO-
【答案】A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起初加NaOH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则表明溶液中存在H+,且消耗V(NaOH)=2mL;当V(NaOH)在8mL~9mL,发生反应NaOH+Al(OH)3=NaAlO2+2H2O,此时消耗V(NaOH)=1mL,Al3+消耗NaOH的体积为3mL,则溶液中不含有Mg2+;与OH-反应生成NH3时,沉淀的体积不变,此时共消耗NaOH的体积为3mL。
【详解】
A.从以上分析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H+、Al3+、,A正确;
B.反应后期,Al(OH)3溶于NaOH溶液,形成的溶液中溶质为NaAlO2,B不正确;
C.原溶液中H+与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2mL、3mL,物质的量之比为2:3,C正确;
D.在酸性溶液中,Cl-、ClO-会发生反应生成Cl2和水,所以原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含有Cl-、ClO-,D不正确;
故选AC。
12.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可以是过量的空气
B.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 废水,每产生1mol无污染气体转移3NA电子
【答案】A
【解析】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详解】
A. 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A错误;
B.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B正确;
C. 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N2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 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 +NO2− = N2↑+2H2O,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3.海水的综合利用一直是研究课题。某地天然海水(主要含Na+、K+、Ca2+、Mg2+、Cl-、SO42-、Br-、CO32-、HCO3-等离子),研究用海水吸收燃煤排放的含有SO2烟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艺中天然海水显酸性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CaSO4含量最高
【答案】B
【解析】
A.天然海水中有CO32-或HCO3-,它们水解使海水呈弱碱性,故A错误;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SO2+2H2O+O2=4H++2SO42-,故B正确;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除了SO42-数量发生了变化,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数量也发生变化,故C错误;
D.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氯化钠含量最高,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4.某待测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SO32-、Cl-、Br-、CO32-、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B的化学式为 BaCO3
C.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Na+、CO32-、HCO3-、Cl-
D.肯定不存在Br—
【答案】C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液中至少存在SO42-、SO32-中的一种,故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沉淀B为BaCO3,HCO3-与Ba2+、OH-反应生成的BaC03,故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不能确定待测液中是否存在Cl-,故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待测液中一定不存在Br-的离子,故D正确。
15.某溶液含有K+、Fe3+、SO42-、CO32-、I-中的几种。取样,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一定存在的离子为Fe3+、SO42-
B.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CO32-、I-
C.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SO42-
D.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是否含有K+
【答案】C
【解析】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Fe3+、SO42-,故A正确;B.溶液中一定存在Fe3+,因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Fe3+反应的CO32-、I-,故B正确;C.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不能确定的离子为K+,故C错误;D.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离子,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是否含有K+,故D正确。
16.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Fe3+、SO42-、HCO3-
B.b点对应的溶液中:Na+、S2-、SO42-、Cl-
C.c点对应的溶液中:K+、Ag+、Ca2+、NO3-
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CO32-、SO42-
【答案】B
【解析】A.a点溶液显碱性,NaOH过量,则不可能存在HCO3-,不能共存,A项错误;B.b点恰好生成偏铝酸钠,溶液显碱性,Na+、ClO-、SO42-、Cl-不反应,能大量存在,B项正确;C.c点偏铝酸钠与氯化铝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还生成氯化钠,则不可能存在Ag+,不能共存,C项错误;D.d点为氯化铝溶液,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17.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a+、K+、SO42- 、Cl- 、CO32-等离子,取两份该固体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滤液和沉淀。向白色沉淀中滴入过量盐酸,所得溶液澄清;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 白色沉淀。第二份: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下列关于该混合物的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K2CO3和NaCl B.可能是Na2CO3和KCl
C.可能是 Na2SO4 和 Na2CO3 D.一定是 Na2CO3 和 NaCl
【答案】B
【解析】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能含是BaSO4,BaCO3,向白色沉淀中滴入过量盐酸,所得溶液澄清,说明是BaCO3,混合物一定有CO32-,肯定无SO42-;滤液不存在SO42-,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沉淀为AgCl,混合物一定有Cl-;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有Na+;K+无法判断。据此分析可知,B是正确的。
1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Fe2+、NH4+、K+、Cl-、SO42-、SO32-中的几种,且所含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01mol/L。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后,溶液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含有Na+ B.可能含有SO42- C.一定不含Cl- D.一定含有NH4+
【答案】A
【解析】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后呈无色,则一定有SO32-、无Fe2+。因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均为0.01mol/L,阳离子Na+、NH4+、K+中至少有一种,正电荷浓度可能为0.01(1种)或0.02(2种)或0.03(3种)mol/L。阴离子Cl-、SO42-、SO32-中,必有SO32-、可能有Cl-、SO42-,负电荷浓度可能为0.02(SO32-)或0.03(Cl-和SO32-)或0.04(SO42-和SO32-)或0.05(Cl-、SO42-和SO32-)mol/L。又因溶液电中性,则正、负电荷浓度都是0.02或0.03mol/L。阳离子必有两种或三种,A项正确、D项错误;阴离子可能有Cl-、不可能有SO42-,B项、C项错误。
19.在含有Na+的中性溶液中,还可能存在NH4+、Fe2+、Br-、CO32-、I-、SO32-六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1)原溶液加足量氯水后,有气泡生成,溶液呈橙黄色;(2)向橙黄色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3)橙黄色溶液不能使淀粉变蓝。由此推断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A.NH4+、Br-、CO32- B.NH4+、I-、SO32-
C.Fe2+、I-、SO32- D.Fe2+、I-、CO32-
【答案】C
【解析】由实验(1)反应后溶液呈橙黄色,可以推知溶液中有Br-,由有气泡生成推知一定有CO32-;由Fe2+和CO32-不能共存,可知溶液中一定无Fe2+;
由实验(2)现象推知原溶液一定无SO32-;
由实验(3)的现象推知溶液一定无I-,从上述实验现象无法确定Na+存在与否;
故原溶液一定不存在的离子为Fe2+、I-、SO32-;
答案选C。
20.某澄清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 Cu2+、Br-、AlO2-、Cl-、SO42-、CO32-,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 用试管取少量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溶液分为3份。
② 在第1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溶液先浑浊后又变澄清。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未见明显现象。
③ 在第2份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氯水和CCl4,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有K+、Br-、AlO2-、CO32-
B.溶液中一定没有NH4+、Mg2+、Cu2+、Cl-
C.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K+、Cl-、SO42-
D.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确认是否有Cl-
【答案】A
【解析】A项、由实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Br-、CO32-、AlO2-,故A正确;B项、由实验操作可知,一定不含NH4+、H+、Mg2+、Cu2+,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Cl-,故B错误;C项、溶液中一定含K+,不能确定是否含Cl-、SO42-,故C错误;D项、由于溶液事先已经加入盐酸,往第3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法确认是否有Cl-,故D错误。
21.某待测溶液(阳离子为Na+)中可能含有SO42-、SO32-、Cl-、Br-、CO32-、HCO3-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每次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已知稀HNO3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42-、SO32-至少含有一种 B.沉淀B的化学式为 BaCO3
C.肯定存在的阴离子有 CO32-、HCO3-、Cl- D.Br—肯定不存在
【答案】C
【解析】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待测液中至少存在SO32-、SO42-中的一种,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沉淀B为碳酸氢根离子与钡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的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Ba2+=BaCO3↓+H2O,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肯定存在的离子为:CO32-、HCO3-,不能确定Cl-是否存在,C错误;D、溶液B中加入氯水,得无色溶液,由于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离子生成单质溴,溴水不是无色的,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Br-,D正确。
22.向Na2CO3、NaHCO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稀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Ca2+、Mg2+、Br-、
B.b点对应溶液中:Al3+、Fe3+、、
C.c点对应溶液中:Na+、Ca2+、、Cl-
D.d点对应溶液中:F-、、Fe2+、Ag+
【答案】C
【解析】向Na2CO3、NaHCO3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由图可知,O~b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b~c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c之后盐酸过量不发生反应。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CO3、NaHCO3、NaCl,溶液显碱性,由于含CO32-,Ca2+、Mg2+能与CO32-反应形成CaCO3、MgCO3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A错误;B.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HCO3、NaCl,溶液显碱性,含HCO3-,HCO3-与Al3+、Fe3+会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水解相互促进而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c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溶液显中性,在中性溶液中离子间不能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d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HCl,溶液显酸性,在酸性溶液中,H+与F-会形成弱酸HF,H+与NO3-、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且Cl-与Ag+会形成AgCl沉淀,也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2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浓度均为0.1mol/L的K+、Na+、Fe2+、Al3+、SO、SO中的几种离子。根据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推测合理的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
向该溶液中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II
向该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
产生难溶于水的沉淀
A.若溶液中有SO,则可能有K+ B.若溶液中有SO,则一定有Na+
C.溶液中可能有Al3+,一定没有SO D.SO、SO可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
【答案】B
【解析】
由实验I向该溶液中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则高锰酸钾被还原,可知Fe2+、SO必有其一;
若溶液含Fe2+则SO一定没有,否则会发生双水解,根据溶液呈电中性,一定含有阴离子,可知SO一定有,再由电荷守恒可知其他离子均没有;
若原溶液含SO则Fe2+、Al3+一定没有,由电荷守恒可知K+、Na+一定有,SO一定没有。
综上可知:
A. 若溶液中有SO,则同时只存在Fe2+,一定不存在K+,选项A错误;
B.若溶液中有SO,则一定有K+、Na+,选项B正确;
C.溶液中一定不含Al3+,选项C错误;
D.SO、SO不可能同时存在于溶液中,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4.钛酸钡是一种强介电化合物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被誉为“电子陶瓷工业的支柱”,工业制取方法如图,先获得不溶性草酸氧钛钡晶体BaTiO(C2O4)2·4H2O,煅烧后可获得钛酸钡粉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浸时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CO2↑+Ba2++H2O
B.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
C.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是CO2
D.煅烧草酸氧钛钡晶体得到BaTiO3的同时,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CO2和H2O(g)
【答案】C
【解析】
由制备流程可知,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然后氯化钡与四氯化碳、草酸反应生成BaTiO(C2O4)2•4H2O,过滤、洗涤、干燥、煅烧得到BaTiO3,据此分析。
【详解】
A. 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 CO2↑+Ba2++H2O,A项正确;
B. 加入H2C2O4溶液生成草酸氧钛钡晶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B项正确;
C. 加入H2C2O4溶液时发生反应BaCl2+2H2C2O4+TiCl4+5H2O=BaTiO(C2O4)2·4H2O↓+6HCl,生成的HCl可以在“酸浸”工艺中循环利用,C项错误;
D. BaTiO(C2O4)2•4H2O煅烧,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高温下的气体产物有CO、CO2、H2O(g),D项正确;
答案选C。
25.海带中含有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①会用到仪器:三脚架、蒸发皿、酒精灯等
B.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I2+2OH-
C.海带灰中含有的硫酸盐、碳酸盐等,在实验步骤⑤中实现与碘分离
D.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反萃取
【答案】C
【解析】
由流程可知,①为坩埚中灼烧,②为溶解、浸泡,③为过滤,分离出含碘离子的溶液,④中H2O2将I-氧化为I2,⑤中加有机溶剂萃取、分液,⑥中蒸馏分离出碘,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实验步骤①为灼烧固体,用到的仪器有:三脚架、泥三角、坩埚、酒精灯等,A错误;
B.反应条件为酸性,不可能含有大量的OH-。在酸性条件下,H2O2将I-氧化为I2,反应方程式为:H2O2+2I-+2H+=I2+2H2O,B错误;
C.海带灰中含有的硫酸盐、碳酸盐等,这些物质易溶于水,而I2在水中溶解度小,而易溶于有机溶剂CCl4,在实验步骤⑤中向混合物中加入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分液,就可以实现硫酸盐、碳酸盐等与碘分离,C正确;
D.根据I2的CCl4溶液中I2、CCl4的沸点的不同,利用蒸馏方法分离得到I2,D错误;
故答案为C。
26.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剂A为Na2SO4溶液
B.沉淀3的化学式可能是BaSO4
C.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 2OH-= Cu(OH)2↓
D.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
【答案】B
【解析】
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现用NaOH溶液、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氢氧根离子和铜离子、银离子反应,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所以先用盐酸将银离子转化为沉淀,则A是稀盐酸;过滤后加入Na2SO4或NaOH生成硫酸钡沉淀或Cu(OH)2沉淀,所以B可能是硫酸钠或NaOH;A.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稀盐酸,A错误;B.沉淀3可能是硫酸钡,B正确;C.生成沉淀1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C错误;D.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或Ba2++SO42-=BaSO4↓,D错误;答案选B。
27.海水的综合利用一直是研究课题。某地天然海水(主要含 、、、、、、、、等离子),研究用海水吸收燃煤排放的含有烟气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艺中天然海水显酸性
B.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只有数量发生了变化
D.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含量最高
【答案】B
【解析】
A.海水中含有能水解的、,故天然海水呈弱碱性,故A错误;
B.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要用进行氧化处理,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被氧化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具有还原性,所以氧气将其氧化为硫酸,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故B正确;
C.排入大海的溶液与天然海水相比,除了数量发生了变化,吸收塔中能与、反应,导致这些离子数量减小,故C错误;
D.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若将氧化后的液体进行蒸发结晶,得到的晶体中氯化钠含量最高,故D错误;
故选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