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三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第三课时教案,共6页。
20秋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练习六教材第43~45页的内容。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含义,会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实物投影仪,一根细线,三个长4 cm、宽3 cm的长方形。1.复习概念。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什么样的图形是正方形?2.教材第43页第1题。两人一组合作完成,集体汇报。3.教材第43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实物投影仪展示。4.教材第43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汇报。5.教材第43页第4题。组织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思路。6.教材第43页第5题。小组合作完成,然后利用实物投影仪集体汇报。7.教材第44页第6题。组织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思路。8.教材第44页第11题。先动手操作,然后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师:哪个图形的周长长,你知道为什么吗?用三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周长可能是多少厘米? 课堂作业新设计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所有边都相等,它们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4×4=16(厘米) (6+4)×2=20(厘米) (5+6)×2=22(厘米)4.40+30+50=120(cm) 25×4=100(cm) (20+15)×2=70(m)5.(6+9)×2=30(米)6.9×4=36(厘米)7. (10+6)×2=32(厘米) 画正方形略,所画正方形的边长是32÷4=8(厘米)。8. (1)(6+3)×2=18(厘米) (2)4×4=16(厘米) (8+2)×2=20(厘米)思维训练方法一:
长:4×3=12(厘米)
周长:(12+3)×2=15×2=30(厘米)
方法二:
长:3×3=9(厘米)
周长:(9+4)×2=26(厘米)教材习题练习六7. 略8. 39 45 72 65 52 84 36 309. 6×3=18(厘米) (18+6)×2=48(厘米)10. (8+5)×2=26(米) 5+8+5=18(米)思考题5×4=20(厘米)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教材在编排时注意到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由浅入深,逐步拓展。第1题是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练习,用来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2、第3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变式练习,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理解。第4、第5题考察的是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1题计算拼成的平面图形的周长,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图形的变换,关注原来图形的周长和拼成的图形的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推理能力。最后还安排了一道思考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对于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材没有分别概括出相应的计算公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对计算的方法有一个独立思考、不断感悟和比较的过程,避免死套公式的现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设计,文件包含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苏教版20210927448docx、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苏教版20210927455docx、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2课时认识周长教案苏教版20210927453docx、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3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苏教版20210927451docx、2021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4课时周长是多少教案苏教版20210927449docx等5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