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讲 数形结合思想 学案 学案 5 次下载
- 第四讲 转化与化归思想 学案 学案 5 次下载
- 第六讲 填空题的解题方法 学案 6 次下载
- 第三讲 分类与整合思想 学案 学案 5 次下载
- 第五讲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学案 7 次下载
第一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 学案
展开
专题九 数学思想方法精析
第一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
Z
一、函数思想
就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函数的解析式将其表示出来,从而通过研究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使问题获解.
二、方程思想
就是分析数学中的变量间的等量关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转化为对方程的解的讨论, 从而使问题获解.
三、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联系
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如函数问题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来解决,方程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加以解决,如解方程f(x)=0,就是求函数y=f(x)的零点,解不等式f(x)>0(或f(x)<0),就是求函数y=f(x)的正(或负)区间,再如方程f(x)=g(x)的解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y=f(x)与y=g(x)的交点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y=f(x)-g(x)与x轴的交点问题,方程f(x)=a有解,当且仅当a属于函数f(x)的值域,函数与方程的这种相互转化关系十分重要.
例1 (1)已知f(x)=log2x,x∈[2,16],对于函数f(x)值域内的任意实数m,使x2+mx+4>2m+4x恒成立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 D )
A.(-∞,-2]
B.[2,+∞)
C.(-∞,-2]∪[2,+∞)
D.(-∞,-2)∪(2,+∞)
[解析] 因为x∈[2,16],所以f(x)=log2x∈[1,4],即m∈[1,4].不等式x2+mx+4>2m+4x恒成立,即为m(x-2)+(x-2)2>0恒成立.
设g(m)=(x-2)m+(x-2)2,
则此函数在区间[1,4]上恒大于0,
所以即
解得x<-2或x>2.
(2)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若实数a满足f(2|a-1|)>f(-),则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 由f是偶函数且f在上单调递增可知,f(x)在上单调递减.
又因为f>f,f=f,
所以2<,即<,解得<a<.
『规律总结』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要点
(1)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一种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然后利用函数的最值解决问题.
(2)要注意在一个含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从而揭示函数关系,使问题更明朗化.一般地,已知范围的量为变量,而待求范围的量为参数.
G
1.(2018·太原一模)定义域为R的可导函数y=f(x)的导函数为f′(x),满足f(x)>f′(x),且f(0)=1,则不等式<1的解集为( B )
A.(-∞,0) B.(0,+∞)
C.(-∞,2) D.(2,+∞)
[解析] 构造函数g(x)=,则g′(x)==.由题意得g′(x)<0恒成立,所以函数g(x)=在R上单调递减.又因为g(0)==1,所以<1.
即g(x)<1,所以x>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0,+∞).
2.若不等式x2+ax+1≥0对一切x∈(0,]恒成立,则a的最小值为( C )
A.0 B.-2
C.- D.-3
[解析] 因为x2+ax+1≥0,
即a≥=-(x+),令g(x)=-(x+),
当0<x≤时,g(x)=-(x+)递增,
g(x)max=g()=-,故a≥-,
即a的最小值为-.
例2 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对任意x∈R,都有f(x+4)=f(x),且当x∈[-2,0]时,f(x)=()x-6.若在区间(-2,6]内关于x的方程f(x)-loga(x+2)=0(a>1)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
[解析] 由f(x+4)=f(x),即函数f(x)的周期为4,
因为当x∈[-2,0]时,f(x)=()x-6.
所以若x∈[0,2],则-x∈[-2,0],
则f(-x)=()-x-6=3x-6,
因为f(x)是偶函数,
所以f(-x)=3x-6=f(x),
即f(x)=3x-6,x∈[0,2],
由f(x)-loga(x+2)=0得f(x)=loga(x+2),
作出函数f(x) 的图象如图.
当a>1时,要使方程f(x)-loga(x+2)=0恰有3个不同的实数根,
则等价于函数f(x)与g(x)=loga(x+2)有3个不同的交点,
则满足
即
解得<a<2,故a的取值范围是(,2).
『规律总结』
利用函数与方程思想解决交点及根的问题的思路
(1)应用方程思想把函数图象交点问题转化为方程根的问题,应用函数思想把方程根的问题转论为函数零点问题.
(2)含参数的方程问题一般通过直接构造函数或分离参数化为函数解决.
G
已知函数f(x)=x-cosx,则方程f(x)=所有根的和为( C )
A.0 B.
C. D.
[解析] ∵f(x)=x-cosx,
∴f ′(x)=+sinx,
当x∈(-,)时,
∵sinx>-,
∴f ′(x)=+sinx>0,
∴f(x)=x-cosx在(-,)上是增函数.
∵f()=-cos=,
∴在区间(-,)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数x=满足f(x)=.
当x≤-时,有x≤-,-cosx≤1,
∴x≤-时,f(x)=x-cosx≤-+1<,
由此可得:当x≤时,f(x)=没有实数根.
同理可证:x≥时,f(x)=-1>,
∴方程f(x)=也没有实数根.
综上可知f(x)=,只有实数根.故选C.
例3 直线y=a分别与曲线y=2(x+1),y=x+ln x交于点A,B,则|AB|的最小值为( D )
A.3 B.2
C. D.
[解析] 当y=a时,2(x+1)=a,所以x=-1.
设方程x+ln x=a的根为t,
则t+ln t=a,则|AB|===.
设g(t)=-+1(t>0),
则g′(t)=-=,
令g′(t)=0,得t=1,当t∈(0,1)时,g′(t)<0;
当t∈(1,+∞)时,g′(t)>0,
所以g(t)min=g(1)=,
所以|AB|≥,所以|AB|的最小值为.
『规律总结』
求最值或参数范围的技巧
(1)充分挖掘题设条件中的不等关系,构建以待求字母为元的不等式(组)求解.
(2)充分应用题设中的等量关系,将待求参数表示成其他变量的函数,然后应用函数知识求解.
(3)当问题中出现两数积与这两数和时,是构建一元二次方程的明显信息,构造方程再利用方程知识使问题巧妙解决.
(4)当问题中出现多个变量时,往往要利用等量关系去减少变量的个数.
G
如图,A是单位圆与x轴的交点,点P在单位圆上,∠AOP=θ(0<θ<π),=+,四边形OAQP的面积为S,当·+S取得最大值时θ的值为( B )
A. B.
C. D.
[解析] ∵=(1,0),=(cosθ,sinθ),∴·+S=cosθ+sinθ=sin(θ+),故·+S的最大值为,此时θ=.故选B.
例4 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y轴上,短轴长为,离心率为,直线l与y轴交于点P(0,m),与椭圆C交于相异两点A,B,且=3.
(1)求椭圆C的方程;
(2)求m的取值范围.
[解析] (1)设椭圆C的方程为+=1(a>b>0),
设c>0,c2=a2-b2,
由题意,知2b=,=,所以a=1,b=c=.
故椭圆C的方程为y2+=1,即y2+2x2=1.
(2)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0),l与椭圆C的交点坐标为A(x1,y1),B2(x2,y2),
由
得(k2+2)x2+2kmx+(m2-1)=0,
Δ=(2km)2-4(k2+2)(m2-1)=4(k2-2m2+2)>0,(*)
x1+x2=,x1x2=,
因为=3,所以-x1=3x2.
所以
则3(x2+x2)2+4x1x2=0,
即3·()2+4·=0,
整理得4k2m2+2m2-k2-2=0,
即k2(4m2-1)+(2m2-2)=0,
当m2=时,上式不成立;
当m2≠时,k2=,
由(*)式,得k2>2m2-2,又k≠0,
所以k2=>0,
解得-1<m<-或<m<1,
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为(-1,-)∪(,1).
『规律总结』
利用判别式法研究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联立方程.
第二步:求解判别式Δ.
第三步:代换.利用题设条件和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得到所求目标参数和判别式不等式中的参数的一个等量关系,将其代换.
第四步:下结论.将上述等量代换式代入Δ>0或Δ≥0中,即可求出目标参数的取值范围.
G
若点O和点F(-2,0)分别为双曲线-y2=1(a>0)的中心和左焦点,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任意一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B )
A.[3-2,+∞) B.[3+2,+∞)
C.[-,+∞) D.[,+∞)
[解析] 由c=2,得a2+1=4,
∴a2=3.
∴双曲线方程为-y2=1.
设P(x,y)(x≥),
·=(x,y)·(x+2,y)
=x2+2x+y2=x2+2x+-1
=x2+2x-1(x≥).
令g(x)=x2+2x-1(x≥),
则g(x)在[,+∞)内单调递增,
g(x)min=g()=3+2.
∴·的取值范围为[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