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备课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操作与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轴对称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把一张纸折叠后,用针扎一个孔(如图(1));再把纸展开,两个针孔分别记为点A、点A′,折痕记为l;连接AA′,AA′于l相交于点O(如图(2)).
在图(2)中,线段AA′于l有什么关系?
所以 线段OA、OA′重合,
因为 ∠1=∠2 且 ∠1+∠2=180°,
即 O是AA′的中点.
所以 ∠1=∠2=90°.
所以 l 垂直且平分AA′.
因为 把纸沿折痕 l 折叠时,点A、A′重合,
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midpint perpendicular).
如图,直线l交线段AB于点O,∠1=90°,AO=BO,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仿照上面的操作,在对折后的纸上在扎一个孔,把纸展开后记这两个针孔为点B、点B′,并连接BB′、 AB、A′B′(如图).BB′与折痕 l 有什么关系?
在仿照上面的操作,扎孔、展开、标记、连线(如图).
CC′与 l 有什么关系?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例1:画出图中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以及两对对称点.
例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把在对称轴上的点用字母标注出来,写出图中全等的三角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操作与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轴对称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练一练,试一试,轴对称的性质,思考题,议一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说一说,小试牛刀,老师质疑,交流与发现,动脑筋,课堂达标,课后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